生物制剂

搜索文档
8月1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8-01 13:53
货币政策与融资支持 - 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 -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 [1] - 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 [1] 财政与税收政策 - 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2] 算力中心建设 - 上海计划至2025年底新建成大型以上算力中心不少于5个 [3] - 全市算力中心智算规模目标达到100 EFLOPS(FP16)以上 [3] 医药行业动态 - 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启动生物制剂市场信息摸底 [4] - 生物药联盟集采推进节奏和价格降幅要求存在弹性空间 [4] 公司业绩与事件 - 石化机械独立董事周京平接受监察调查 [5] - 海康威视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71% [5] - 九号公司上半年净利润12.42亿元 同比增长108% [5] - 比亚迪7月汽车销量344296辆 环比下降8.8% [5] - 泸州老窖2024年度每10股派45.92元 [5] - 英诺赛科与英伟达合作处于测试阶段 尚无实质订单 [5]
注射剂可网上购买、冷链运到家?生物制剂切勿网购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15:12
生物制剂行业现状 - 单抗类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皮肤病等慢性病领域逐渐成为主流用药,国产化品种已超过进口[11][12] - 生物制剂在肿瘤科、风湿免疫科、皮肤科应用广泛,风湿病科是仅次于肿瘤科使用生物制剂最多的专科[11] - 国产生物制剂在2019年后品种数量显著增加,目前已超过进口品种[11] 生物制剂市场销售情况 - 部分医药电商通过"诊所预留"等名义规避监管,实际进行注射剂网络销售[1][2] - 商家采用互联网医院快速问诊开方模式,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处方开具和药品销售[6] - 冷链配送费用在100-200元之间,药品包装使用泡沫箱和铝箔纸保温袋[3] 生物制剂临床应用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约70%可从生物制剂获益,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约20-30%患者使用[12] - 生物制剂可实现"达标治疗",使患者炎症指标达到临床缓解标准[11] - 白细胞介素17A靶向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表现突出[12] 生物制剂使用规范 - 生物制剂需严格把握适应征和禁忌征,使用前需进行乙肝、结核病等筛查[8][9] - 患者需每3个月随访检查,前几针需在医院注射以监测不良反应[10] - 长期使用可能产生抗药抗体导致疗效下降,需及时更换药物[10] 生物制剂局限性 - 价格较高,单针费用动辄数千元,比传统药物高出数倍[13] - 不能根治疾病,停药后可能复发,需长期规范治疗[13] - 有效性并非100%,特应性皮炎患者可能仍有皮疹残留[13]
可持续农业潜力无限 先正达如何挖掘北极海藻里的绿色农业奥秘
新浪财经· 2025-07-01 12:15
挪威冷水海藻的生物制剂应用 - 挪威北极峡湾的冷水海藻(泡叶藻)通过科技手段从传统饲料升级为农业生物制剂核心成分,其提取物可增强农作物抗逆性和水分利用效率[1][6] - 泡叶藻生长环境极端(寒冷水温、潮汐、极昼极夜),进化出独特抗压特性,经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提取的活性物质对作物生长促进效果显著[6] - Algea公司采用可持续采收方式(仅收割头部,保留基部),每小时可处理5吨,完整采收周期需5年覆盖10万公里海岸线[4] Algea公司运营与先正达整合 - Algea成立于1937年,原为挪威家族企业,现为先正达集团旗下公司,专业从事海藻采收与加工[3] - 生产工艺从传统烘干研磨升级为溶解提取活性素,每日可处理数百吨海藻,产出液态/固态可溶性肥料[6] - 产品作为核心原料供应先正达全球四大洲生产基地,最终应用于各地农场[7] 生物制剂市场发展 - 全球植保市场2024年规模约700亿美元(生物制剂占120亿美元),预计2030年生物制剂达200亿美元占比20%,年复合增长率10%[11] - 欧洲/美洲田间试验显示含挪威海藻提取物的生物制剂使玉米抗旱增产12%,普遍作物增产15%[9] - 驱动因素包括气候变化挑战、基础学科突破(合成生物学/AI分析)、各国可持续农业政策支持[9][11] 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 - 先正达在上海金山新建全球植保创新中心,强化生物制剂/土壤健康研发,与瑞士/英国研发中心形成全球技术网络[12] - 中国生物制剂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公司通过GEAPOWER平台推动产品组合创新,结合中科院合作开发盐碱地改良等项目[15] - 政策层面中国"十四五"规划将生物技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生物肥料技术[16]
生物科技助力中国农业绿色转型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30 02:38
行业分析 - 全球农业生物制品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151.2亿美元增长到2035年的435.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 [3] - 北美目前引领农业生物制品市场,但亚太地区预计将实现最高增长 [3] - 中国农业面临传统化学农药抗药性问题、极端气候挑战以及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生物制剂在中国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4] - 生物制剂是土壤健康和再生农业理念的关键工具之一,正在通过科技创新塑造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2] 公司分析 - 阿尔及亚公司(ALGEA)是先正达集团旗下专门从事海藻采收和产品制备的公司,开发了高效的海藻采收船 [1] - 阿尔及亚的采收船每小时可收割5吨海藻,采用可持续采收方式保留藻体基部以促进自然再生 [1] - 先正达集团将泡叶藻提取物制成生物制剂产品,应用于中国农田,帮助提高作物品质和土壤健康 [2] - 先正达生物制剂产品在四川眉山柑橘种植中应用,使坐果率和保果率平均提高30% [2] 产品与技术 - 泡叶藻富含海藻酸、氨基酸、有机酸等天然活性物质,其提取物制成的生物制剂可增强作物抗逆性并提高肥水利用效率 [1] - 泡叶藻生物制剂能促进植物活力,帮助作物应对恶劣环境,对产量和品质均有积极作用 [1][2] - 海藻生物制剂通过叶面喷雾(无人机或喷洒车)施用,在关键时刻改善作物生理特性 [2] 市场应用 - 泡叶藻生物制剂已在中国农田中应用,解决柑橘落果等问题,显著减少农户损失 [2] - 生物制剂在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2025年皮肤病药物品牌推荐:创新药物探秘,精准匹配患者需求
头豹研究院· 2025-06-26 1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皮肤病药物行业需求强劲,受监管和政策影响大,未来规模将持续增长,技术革新、本土企业崛起及政策资本推动将促进行业发展,新型外用治疗方式获批和创新药物上市将带来新机遇[5][3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行业专注治疗皮肤疾病,产品多样,需求强劲,受监管和政策影响大,未来规模持续增长,新型外用治疗方式获批和企业创新战略将推动市场繁荣[5] - 行业专注治疗皮肤疾病药物及配套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外用药物多种剂型,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按作用分为多种类型,通过直接施用于患处发挥治疗作用[6] - 行业发展历经天然物质使用、合成药物和经皮给药系统出现、生物制剂和新型药物制剂开发阶段,创新药物不断涌现,如本维莫德[7][8] 市场现状 - 2019 - 2023年市场规模由20.76亿人民币增长至25.75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5.54%,预计2024 - 2028年由27.79亿人民币增长至35.51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6.32%,皮肤病发病率高、患者人数多、治疗意愿强等因素驱动市场扩容,新型药物获批将促进行业进一步增长[9] - 上游制剂原料供应商技术壁垒大,皮肤外用制剂开发难度大,新药获批数量少;需求端因皮肤病发病率高、患者自行选购占比大、各大皮肤病患者人数增长叠加药物购买便利性,驱动市场持续增长[11][13] 市场竞争 - 十大代表企业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市场表现、研发能力、财务状况和管理能力[14] - 行业呈现梯队情况,企业通过“线上 + 线下”多渠道销售增加市场占有率,电商购药成为重要板块,未来创新药物和专利药物获批将加剧市场竞争[18] - 推荐正大天晴、华邦制药、知原药业等十大品牌,各品牌在市场表现、研发能力等方面各具优势[20][21][22] 发展趋势 - 技术革新成为核心驱动力,生物制剂向更多适应症拓展,小分子靶向药和ADC药物研发突破,AI技术赋能药物研发[32] - 竞争格局上,本土企业凭借渠道优势和创新升级巩固主导地位,细分领域竞争加剧[33] - 政策与资本共振加速产业升级,医保和网售政策提升创新药可及性,资本推动资源向前沿领域集中[34]
72岁印度女富豪:从酿啤酒到做“假药”
搜狐财经· 2025-06-07 06:36
公司发展历程 - 基兰·玛兹穆德-肖1978年在印度班加罗尔创立百康 最初生产发酵酶制剂 后转型为仿制药巨头 [2][3] - 2000年公司开始生产胰岛素 成为印度首家研发人源胰岛素的企业 四年内实现技术突破 [6][11] - 2024年公司营收达19亿美元 子公司百康生物制药贡献55%营收 专注生物类似药领域 [8] 商业模式与产品 - 核心业务为生物类似药 已推出9款产品 其中7款获美国上市许可 包括仿制修美乐和赫赛汀的产品 [9] - 通过Syngene子公司提供医药研发外包服务 形成多元化收入结构 [8] - 计划2024年推出仿制艾力雅的生物类似药 未来18个月拟分拆百康生物制药独立上市 [11] 行业格局与竞争优势 - 全球生物制剂市场规模达3240亿美元(2023年) 118种药物专利将在2035年前到期 [6][8] - 生物类似药自2015年为美国节省360亿美元医疗支出 公司在新兴市场份额高达80% [8][10]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山德士(100亿美元营收)、三星生物制剂(32亿美元)和Celltrion(25亿美元) [10] 技术突破与战略布局 - 采用酵母菌生产胰岛素 成本低于西方药企大肠杆菌工艺 [6] - 在印度和马来西亚建立生产基地 降低生产成本但面临美国25%关税风险 [10] - 计划2030年前每年在欧美推出一款新药 包括GLP-1生物类似药 [11]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最初学习啤酒酿造 因性别歧视转行 将发酵技术应用于制药领域 [3] - 以32亿美元身家位列全球白手起家女性富豪前列 公司市值反映其商业成就 [8]
Bioceres Crop Solutions (BIOX)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1 1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本季度总营收606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8400万美元,主要因去年第三季度先正达初始预付款约1600万美元的应计项目影响,以及全球分销协议利润今年将全年均匀分配 [9] - 本季度毛利润近24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260万美元,综合毛利率从51%降至39%,排除先正达贷款支付影响后,综合毛利率大致持平于39% [14][15] - 本季度调整后EBITDA为9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110万美元,下降因先正达预付款应计项目影响,部分被种子业务重组产生的其他收入抵消 [17][18] - 本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23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需运营现金1700万美元有4070万美元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库存减少、应收账款管理和应付账款减少 [20][21] - 本季度末现金增加近1000万美元,总债务减少1300万美元,杠杆比率略高于4.1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作物保护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因阿根廷非核心产品销售减少,部分被生物保护解决方案销售增加抵消 [14] - 种子和综合产品业务收入增长26%,主要由现有库存中HB4谷物加速销售推动,符合种子业务重组向轻运营资本模式转型的努力 [14] - 作物营养业务主要受先正达付款影响,排除该影响后,接种剂销售潜在运营销售上升,部分被阿根廷肥料季节性影响抵消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阿根廷市场第三季度商业活动放缓,农民和经销商采购行为更符合农艺日历,市场季节性更明显,冬季作物季节进展良好,但夏季作物季节9月开始,市场情况尚不确定 [11][12] - 美国、墨西哥和其他较小拉丁美洲地区本季度表现良好,显示出稳定增长,市场逆风可能触底并进入新周期 [11][13] - 巴西处于淡季,关税对巴西大豆价格有一定积极影响,农民情绪有所改善,预计明年市场将比今年更强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种子业务向轻运营资本模式转型,调整人员和结构成本,预计每年节省约500万美元,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更显著体现 [28] - 推进Rhinotech平台商业化,目标是在美国关键州和巴西市场布局,与合适合作伙伴合作,预计未来三到五年使PFG平台增长翻倍 [30][35] - 继续扩大生物产品规模,通过优化产品组合提高盈利能力,重点关注巴西、美国、墨西哥和欧洲市场 [37] - 加强品牌全球知名度,拓展传统市场以外的增长战略,关注大型种植户账户 [38][3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整体在经历艰难两年后有稳定迹象,但目前判断行业反弹还为时尚早 [9] - 阿根廷市场情绪逐渐改善,宏观经济条件稳定使市场正常化,冬季作物季节健康,夏季作物市场情况有待观察 [50][51] - 美国和墨西哥市场尽管有关税影响,但仍有良好表现,市场逆风可能触底 [13] - 巴西市场关税对大豆价格有积极影响,农民情绪改善,预计明年市场更强 [13] - 随着Rhinotech平台推出和业务重组推进,公司有望在未来实现增长,提高盈利能力 [35][37] 其他重要信息 - 阿根廷大豆收获因后期降雨延迟约一个月,预计是个好收成 [26] - 预计将继续良好表现的H3P4材料转移给主要繁殖商和客户,Verdeka GDM合作的首批材料有望在未来几天注册 [27] - 巴西已开始商业化库存,HB4小麦品种注册试验已启动 [27][2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处理剩余谷物库存时,还有多少营运资金需要释放?对年度EBITDA到自由现金流转换的预期如何演变? - 未来从HB4向轻模式过渡可能带来额外1000万美元现金流,一旦完成,该影响将不再持续 [44] - 公司希望回到历史上净营运资金为四到四个半月销售额的水平,目标是使EBITDA到自由现金流的转换尽可能接近,但目前处于转型期,难以提供具体指导 [45][47] 问题2: 阿根廷市场的实地情绪如何,对农民和客户有何影响? - 阿根廷市场情绪逐渐改善,宏观经济条件稳定使市场正常化,冬季作物季节健康,政府确认维持冬季作物出口关税不变,有助于提高农民盈利能力,但夏季作物市场情况有待观察 [50][51][52] 问题3: 750万美元非运营收入付款(HB4 SOI特许权使用费退休)是否有现金成分? - 主要是非现金项目,有少量现金成分,主要通过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的非现金交换完成 [65] 问题4: 哪些驱动因素在2026财年最有可能实现可见性? - 重点是改善阿根廷市场表现,种子处理业务表现良好是积极信号 [68][69] - 拓展阿根廷以外市场,包括巴西、美国、拉丁美洲其他地区和欧洲,目标是将阿根廷市场在营收中的占比在未来三年减半 [70] - 扩大生物产品组合,优化产品组合,重点关注B2B和种子处理能力,利用技术平台,如与Rayzox合作的产品预混料 [70][71][72] - 关注UBP平台,该平台是一类新的生物活性超分子结构,具有生物刺激作用和提供宏量和微量营养素的能力,成本低且农艺性能好 [72] 问题5: 巴西市场信贷条件收紧是否影响客户购买农药或化肥? - 公司基本未受巴西信贷条件收紧影响,关税对巴西大豆价格的积极影响抵消了部分金融成本压力,预计巴西市场未来将改善 [77][78][81] 问题6: 美国市场利率下降是否会成为美国客户采购投入品的需求顺风? - 公司认为不应依赖资金成本变化来推动业务增长,但利率下降有助于抵消关税对行作物的部分影响,最终影响还需考虑关税情况 [83][84][85] 问题7: Neovil产品在美国玉米的田间试验结果如何?是否会与种子公司合作进行种子处理或通过零售渠道和合作社进行沟施应用? - 无法分享具体数据,但网站将有技术介绍,除之前试验外,还有正在进行的第三方田间试验 [93] - Neovil有五年试验,结果与领先种植者标准Bactrim相当,公司正在与战略和渠道合作伙伴合作,谨慎选择合作伙伴以确保平台正确扩展 [94] 问题8: 美国和加拿大的种子公司对HB4大豆和小麦性状是否有兴趣? - HB4小麦正在美国与公共和私人机构合作推进,预计近期在中西部种植区推出,可能在未来几周宣布相关消息 [97] - HB4大豆主要关注拉丁美洲市场,拓展到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可能需要两到三年 [98] 问题9: Rhinotech是否会使作物保护平台的增长翻倍?如何理解这种增长? - 该评论主要基于美国市场,公司旗舰产品组合保持稳定增长,未来三年Rhinotech可能带来额外10%的增长,具体取决于合作伙伴讨论和初始重点市场 [101][102][103] - 从生物防治业务整体来看,有Rhinotech的情况下,未来五到七年收入翻倍是基本情景 [105]
市场简报:国内首个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仿制药获批上市,能否改变市场格局?
头豹研究院· 2025-05-17 0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邦制药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首仿获批打破技术壁垒,预计未来3年仿制药占超50%市场份额 [6] - 华邦制药突破技术壁垒体现从“仿制跟随”到“技术引领”转型,其仿制药有高质量、稳定、高性价比优势 [14][16] - 华邦制药聚焦专科赛道,构建产品矩阵,从疾病治疗拓展到皮肤健康管理 [18][20] - 银屑病治疗过度依赖生物制剂有未满足需求,小分子靶向药等成突破方向 [26][28] - 未来银屑病药物治疗市场多维度变革,受技术、政策等因素影响 [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首仿获批意义 - 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影响全球2 - 3%人口,75%患者至少有一种合并症 [5] -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原研药垄断市场16年,华邦制药首仿获批填补国产空白 [6] - 华邦仿制药定价低30% - 40%,预计未来3年占超50%市场份额 [6] 华邦制药突破技术壁垒及核心竞争力 -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国产化有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技术瓶颈 [13][15] - 华邦制药经十年研究突破壁垒,2025年3月获批上市 [13] - 华邦仿制药有高质量、稳定、高性价比优势,推动治疗领域战略转型 [16] 华邦制药在皮肤科领域产品布局 - 华邦制药形成3大领域、21个品类、67个产品家族,皮肤类药品丰富 [18] - 公司掌握核心技术,有多项奖项和专利,赋能护肤品开发 [18] - 公司构建高质量创新药物矩阵,覆盖银屑病、皮炎湿疹等治疗领域 [19] - 抗过敏领域首仿药拓展适用人群,公司向皮肤健康管理领域拓展 [20] 银屑病治疗“生物制剂依赖症”及未满足需求 - 生物制剂在中重度治疗表现突出,但约30%患者无响应或疗效减弱,有副作用 [26] - 特定患者群体和治疗场景有未满足需求,经济可及性和冷链运输有问题 [27] - 小分子靶向药、新型生物制剂及联合疗法成突破方向 [28] 未来银屑病药物治疗市场发展趋势 - 小分子靶向药物崛起,TYK2抑制剂和阿普米司特受关注 [32][33] - 生物制剂面临仿制药冲击和适应症拓展压力 [32][33] - 国产创新药加速崛起,本维莫德成标杆,新靶点药物研发增加 [32][34] - 政策与医保推动市场扩容,联合疗法和慢病管理模式普及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