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生物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北极海藻如何让农作物更抗逆(一线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9-25 22:04
挪威城市克里斯蒂安松靠近北极圈,这里海水冷冽澄净,气温常年较低,独特的北极圈环境孕育出独特 的冷水海藻。过去人们很难想象,海岸边随处可见的褐色海藻,如今已成为生物制剂的核心原材料,蕴 藏着提升农作物品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巨大潜力。近日,本报记者来到挪威海藻开 采场,对这一前沿领域一探究竟。 沿着海岸,海藻采收船在行进中喷出长长水柱,收割的海藻被顺滑打包,拖拽于船尾,形成一道独特风 景。采收船由阿尔及亚公司开发,船头安装了类似象鼻一样的机械管,管头设置螺旋刀头。采收船作业 时,刀片高速旋转,切断海藻的同时通过管道内的巨大吸力将其吸入网中打包,采收过程颇为高效。阿 尔及亚公司隶属于先正达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海藻采收和产品制备的公司。据介绍,他们开发了用于 浅水的定制桨轮收割机,每艘船每小时可收割5吨海藻。在退潮期间,这些收割机仅采收海藻上层部 分,保留藻体基部,从而让海藻自然再生。海藻采集后被打包运回工厂,经过烘干、研磨、溶解提取核 心活性成分等流程,制成生物制剂产品,销往全球。 采收的海藻名为泡叶藻,属大型褐藻,外观细长,呈褐绿色,中间有一个营养泡。泡叶藻是当地常见藻 类。当地居民会利用潮汐采集 ...
生物科技助力中国农业绿色转型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30 02:38
行业分析 - 全球农业生物制品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151.2亿美元增长到2035年的435.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 [3] - 北美目前引领农业生物制品市场,但亚太地区预计将实现最高增长 [3] - 中国农业面临传统化学农药抗药性问题、极端气候挑战以及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生物制剂在中国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4] - 生物制剂是土壤健康和再生农业理念的关键工具之一,正在通过科技创新塑造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2] 公司分析 - 阿尔及亚公司(ALGEA)是先正达集团旗下专门从事海藻采收和产品制备的公司,开发了高效的海藻采收船 [1] - 阿尔及亚的采收船每小时可收割5吨海藻,采用可持续采收方式保留藻体基部以促进自然再生 [1] - 先正达集团将泡叶藻提取物制成生物制剂产品,应用于中国农田,帮助提高作物品质和土壤健康 [2] - 先正达生物制剂产品在四川眉山柑橘种植中应用,使坐果率和保果率平均提高30% [2] 产品与技术 - 泡叶藻富含海藻酸、氨基酸、有机酸等天然活性物质,其提取物制成的生物制剂可增强作物抗逆性并提高肥水利用效率 [1] - 泡叶藻生物制剂能促进植物活力,帮助作物应对恶劣环境,对产量和品质均有积极作用 [1][2] - 海藻生物制剂通过叶面喷雾(无人机或喷洒车)施用,在关键时刻改善作物生理特性 [2] 市场应用 - 泡叶藻生物制剂已在中国农田中应用,解决柑橘落果等问题,显著减少农户损失 [2] - 生物制剂在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美农生物:2024年报净利润0.5亿 同比下降20.63%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08:26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443元,同比下降20.7%,较2022年下降35.7% [1] - 每股净资产为5.13元,同比下降28.05%,较2022年下降47.5% [1] - 每股公积金为2.51元,同比下降29.3%,较2022年下降53.1%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为1.61元,同比下降27.8%,较2022年下降46.3% [1] - 营业收入为4.9亿元,同比下降2.78%,较2022年增长1.45% [1] - 净利润为0.5亿元,同比下降20.63%,较2022年下降3.85% [1] - 净资产收益率为6.47%,同比下降19.43%,较2022年下降31.8%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3389.7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49.29%,较上期增加31.11万股 [1] - 唐凌为第一大股东,持有1527.07万股,占比22.20%,持股未变 [2] - 李达为第二大股东,持有511.88万股,占比7.44%,持股未变 [2] - 周治为第三大股东,持有436.55万股,占比6.35%,减持2.04万股 [2] - 狄波持股146.45万股,占比2.13%,增持31.14万股 [2] - 郭明娟持股107.08万股,占比1.56%,增持3.26万股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元(含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