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价格战

搜索文档
比亚迪吉利长城:“口水仗”背后是刺刀见红游戏
虎嗅· 2025-06-10 05:11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烈度远超预期加速进入"最残酷竞争阶段" [3] - 比亚迪通过"油电同价"和"电比油低"策略在2023-2024年实现销量爆发并建立多款标杆车型 [6] - 15万元以下市场出现"一个坑几个萝卜"的贴身肉搏格局 [8] 价格战动态 - 2025年1-4月乘用车销量1012万台(同比+11.6%)但行业利润率仅4.1%(同比-5.1%) [17] - 比亚迪在2025年4-5月连续实施变相降价和"一口价促销"引发吉利/零跑/上汽等10余家车企跟进 [19][20] - 补贴政策边际效应递减 农村市场因缺乏真金白银刺激转为观望 [18] 产品竞争案例 - 吉利星愿以"海鸥价格+海豚配置+海狮空间"策略实现对比亚迪的精准打击 [10] - 比亚迪海鸥/海豚2025年月销量因竞品冲击出现显著下滑 [13] 行业整合路径 - 行业共识认为兼并重组是治理内卷的必要手段 提出四大整合路线 [28][30] - 吉利极氪/领克整合、广汽/上汽研发重构已展现资源整合成效 [31] - 现存近100个品牌需向成熟市场"数个汽车集团"结构过渡 [24] 企业运营数据 - 比亚迪1-5月完成年度550万辆目标的31.6%(173.6万辆) [25] - 吉利同期完成270万辆目标的22.3%(60.3万辆) 长安/奇瑞完成度仅约10% [25] 政策监管动向 - 头部车企6月被三部委约谈 要求停止无底线价格战并提交利润报表 [32] - 政府拟通过退市机制清理僵尸企业 限制地方过度扶持 [29]
汽车价格战致行业利润率跌至4% 专家呼吁坚守三条底线
金融界· 2025-06-10 00:18
汽车行业价格战现状 - 2024年超过200款车型降价 2025年前四个月已有60多款车型加入降价行列 进入5月份降价车型数量突破百款 [1] - 部分车型降价幅度高达5万元 出现久违的3万元级车价 [1] - 无底线价格竞争将行业利润率压缩至4%的极低水平 [1] 价格战带来的行业警示 - 无底线价格战和盲目技术狂飙挤压企业合理利润空间 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 [1] - 长远来看对企业和消费者都不利 [1] 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三条底线 - 第一条底线:坚持质量和安全标准不动摇 守住法律法规底线 新技术竞赛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2] - 第二条底线:坚持诚信经营和契约精神 维护合作共赢的产业链关系 不搞夸大宣传和拉踩式营销 [2] - 第三条底线:以技术创新和差异化构筑价值高地 拒绝低于成本销售 守住可持续发展底线 [3] 长期主义发展策略 - 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价值 而非单纯依靠价格优势抢占市场 [4] - 低于成本销售损害企业自身利益 扰乱市场秩序 透支行业发展潜力 [4] - 不要把"内卷"风气带到海外 国际市场对低质低价短期行为包容度低 [4] - 海外市场表现影响中国汽车品牌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4]
吉利表示不再建设新的汽车工厂 汽车“内卷”时代要终结?
环球网· 2025-06-08 03:13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当前世界汽车工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吉利控股决定不再新建或扩大汽车生产工厂产能,将利用全球过剩产能进行资源重组和合作[1] - 中国汽车工业主要市场在国内,出口占比较低,部分企业竞争方式被批评为"令人难以启齿"[1] - 汽车行业近期出现"内卷式"竞争,表现为无序价格战,多家车企跟进大幅降价行为[3] 政策监管动态 - 商务部将加强汽车消费市场跟踪研究和政策引导,推动破除流通消费堵点卡点,配合相关部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3] - 工信部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议,加大"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3] - 工信部指出无序价格战是"内卷式"竞争典型表现,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损害消费者权益,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降低成本[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无序价格战将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阻碍行业健康发展并危害消费者权益[3] - 行业倡导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降低成本提升品质,而非价格竞争[3] - 吉利提出以务实合作与资源重组方式提升同行过剩产能利用率,以友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1]
苦练“内功”破“内卷”!中国汽车行业积极响应倡议谋求健康发展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6-04 03:28
行业政策与倡议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反对无序"价格战",工信部将加大整治力度[1] - 多家车企负责人支持倡议,呼吁通过科技创新破除"内卷",增强全球竞争力[3][4][7] - 无序价格战会挤压企业利润,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危害消费者权益[10] 行业现状与数据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3100万辆,新能源汽车首次超1000万辆[8] - 2024年行业利润率仅4.3%,低于下游工业平均水平及2023年水平[8] - 2025年前4个月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千万辆,但60多款车型降价导致利润率进一步下滑[10] 企业应对策略 - 奇瑞汽车强调"卷价格"会波及供应链和经销商,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3][18] - 蔚来汽车反对"赢家通吃",已建成3341座换电站,服务超7500万次[4][16] - 比亚迪坚持技术研发,严格遵循公平竞争原则[7][16] - 长安汽车聚焦研发核心技术,提升驾乘体验,拒绝价格战[7] - 江汽集团主张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科技与产品创新创造附加价值[14] 技术创新方向 - 行业需攻关全固态电池、分布式电驱动、自动驾驶大模型等前沿技术[16] -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展出1039款车型,首日观众达18.3万人次,反映消费者对安全、智慧出行的需求[12][14]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强调技术变革是产业革命核心,减少研发投入将失去未来竞争力[18] 行业未来展望 - 业内人士建议变"内卷"为"伸展",通过多品牌战略和技术赋能拓展细分市场[18] - 工信部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19] - 行业需协同自律,以更高格局看待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培育可持续发展生态[19]
中汽协发倡议,众专家亮观点(五)| 张君毅:一切高速发展均应以保证质量为前提
经济观察报· 2025-06-04 02:23
行业价格战现状 - 2025年5月23日起多家车企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引发行业新一轮"价格战"恐慌 [4] - 无序价格战加剧恶性竞争,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 [2] - 截至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库存达350万辆,新能源汽车库存创历史峰值(85万辆) [6] 价格战背后的结构性矛盾 - 补贴退坡倒逼市场出清:2025年国补退坡后新能源车购置成本上涨10%-15%,超30万元车型加征10%购置税 [5] - 产能过剩与库存积压:头部企业通过降价消化库存,中小车企产能面临挤出压力 [6] - 技术迭代加速:新品快速迭代导致旧品淘汰压力,用户面临"背刺"现象 [6] - 资金链压力:整车及零部件供应商净利润率从2015年9%降至2025年一季度3.8%,中小供应商现金流普遍不足3个月 [8] 行业影响与风险 - 整车企业要求供应商年降25%,远超行业承受阈值,存在偷工减料风险 [8] - 经销商资金链承压:厂商补贴不到位导致经销商资金链断裂风险上升 [8] - 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整车销售及零部件供应商利润率从去年4.3%降至2025年1-4月4.1% [8] 解决方案与行业倡议 政府层面 - 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建立动态价格监测机制 [12] - 升级智能驾驶、电池安全等技术标准,倒逼质量竞争 [13] - 限制整车企业拖欠供应商货款行为,改善供应链财务状况 [13] 车企层面 - 头部企业应避免垄断,通过技术研发构建护城河 [15] - 中小企业应聚焦细分市场差异化,开拓海外市场 [15] - 建立长期利润模型,拒绝牺牲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的短期行为 [17] 供应链层面 - 与车企签订长期协议,避免终端降价倒逼原材料成本压缩 [20] - 联合研发降本技术(如电池回收利用),从供应链端降低车企压力 [2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正从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全球化发展阶段 [22] - 行业发展需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以用户利益最大化和行业健康为底线 [22]
“汽车恒大论”是一场难解的阳谋
36氪· 2025-06-03 02:04
行业现状与风险预警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警示中国汽车产业存在类似"恒大"的潜在风险,指出部分主机厂过度追求市值与股价而忽视商业逻辑,并提议对主机厂进行全面审计[1] - 行业出现新车大幅降价现象,魏建军认为降价与质量保证不可兼得,同时批评2025年初出现的过度宣传和夸张怪象损害用户权益[1] - 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从2017年的7.8%降至2024年的4.4%,全行业利润总额从6833亿元跌至5086亿元,显示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恶化[13]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魏建军讲话引发汽车板块集体下跌:比亚迪A/H股分别跌5.93%/8.60%,赛力斯跌4.23%,长城A/H股跌2.69%/5.52%,上汽跌2.49%[2] - 造车新势力同步下跌:小鹏跌4.44%,蔚来跌3%,理想跌3.17%,吉利控股暴跌9.46%[2] - 截至5月28日市值排名:比亚迪1.12万亿居首,赛力斯2281.81亿第二,长城1950.72亿第三,上汽跌破1900亿滑至第四[3] - 2024年股价涨幅:比亚迪45.03%,赛力斯76.80%,上汽57.75%,长城仅5.66%;但2025年内长城与上汽分别下跌13.86%和21.48%[3] 财务指标深度分析 - 资产负债率:赛力斯87.38%最高,比亚迪74.64%,吉利69.8%,上汽63.77%,与国际车企61%-84%区间基本相当[6] - 有息负债规模:上汽945亿元(占比15%),吉利860亿元(17%),比亚迪285.8亿元(5%),赛力斯仅7亿元(0.8%)[6] - 流动性负债:比亚迪4960亿(同比+9.33%),上汽5119亿(-6.49%),吉利901.68亿(+21.42%),赛力斯762.65亿(+102.96%)[8][9] - 应付账款异常:比亚迪应付票据及账款达2440亿(+22.95%),其中应付账款2416亿(+24.28%);赛力斯应付票据及账款684.51亿(+127.04%)[8][9] 价格战与市场动态 - 2025年1-4月新能源车仍是降价主力:纯电动车降价28款(同比减少24款),平均降幅2.7万元(力度13.3%)[14] - 比亚迪促销策略:3月对10款非智驾车型降价约1万元,5月对22款智驾车型最高补贴5.3万元,带动4月销量同比增21.3%至38万辆[14][15] - 行业库存压力:4月末全国乘用车库存350万辆(环比+15万),库存销售天数达57天,创近年新高[17][18] 行业治理与监管动向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议维护公平竞争,反对低于成本价倾销和垄断行为,整治"零公里二手车"等乱象[16] - 比亚迪回应经销商资金链断裂事件,称乾城集团因盲目扩张导致问题,部分4S店已被收购[15] - 魏建军揭露部分企业通过"零公里二手车"虚构销量,监管部门已开始整治行业乱象[16]
中汽协发倡议,众专家亮观点(一)| 安庆衡:为制止无序价格战提3点行动建议
经济观察报· 2025-06-02 07:31
(原标题:中汽协发倡议,众专家亮观点(一)| 安庆衡:为制止无序价格战提3点行动建议) 编者按: 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面向全行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倡 议中指出,自2025年5月23日起,有车企率先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多家企业跟进效仿,引发新一轮"价格 战"恐慌。无序"价格战"加剧恶性竞争,将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 障,不仅阻碍行业自身健康发展,也将危害消费者权益,并带来安全隐患。 倡议发布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作出公开回应,赞同并支持此倡议,同时指出车企之间"价格 战",给汽车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冲击,危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央媒纷纷报道、转载。当日此事登上多个热搜平台,引 发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旗下官方媒体《汽车纵横》围绕这一事件,推出汽车行业知名专家访谈系列。本文为 该系列第1篇,受访人为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面向全行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是十分有力的 行动,各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和支持。"5月31日, ...
5月汽车销量出炉:零跑再成新势力冠军,小鹏交付量暴增230%
格隆汇APP· 2025-06-01 08:49
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 - 5月零跑汽车交付45067辆,同比增长148%,连续三个月稳居造车新势力领先地位 [1][2] - 零跑B10上市16天交付上万台,获得18项大奖 [2] - 小鹏汽车5月交付33525台,同比增长230%,连续7个月交付量突破30000台 [1][4] - 小鹏1-5月累计交付162578台,同比增长293% [4] - 小鹏X9销量3227台,同比增长99%,连续六周蝉联纯电MPV销量冠军 [7] - 小鹏P7+上市6个月累计交付超55000台,小鹏MONA M03上市9个月累计交付超12万台 [8] - 理想汽车5月交付40856辆,同比增长16.7%,环比增长20.3% [1][8] - 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达1301531辆 [8] - 小米汽车5月交付量超28000台,SU7系列累计交付25.8万辆 [1][11][13] - 小米SU7系列第一季度交付75869辆,环比增长8.9% [13] - 极氪5月销量46538台,同比增长15.2%,环比增长12.6% [13] - 极氪007GT上市首月交付破万,领克900稳居全尺寸混动SUV销量前三 [13] - 阿维塔5月销量12767辆,同比增长179%,连续三月破万 [13] - 岚图汽车5月销量10022辆,同比增长122% [14] - 北京汽车5月销售11030台,同比增长19% [15] - 深蓝汽车5月交付25521辆,同比增长78%,环比增长27% [16] - 上汽通用五菱5月全球总销量13.44万辆,同比增长20.7%,新能源销量74201辆,同比增长52.2% [17] 公司动态与产品规划 - 理想汽车Q1营收259.3亿元,同比增长1.1%,调整后净利润10.2亿元 [11] - 理想汽车毛利率维持在20.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1] - 理想i8将于7月发布,理想i6将于9月发布 [11] - 小米正在为YU7大规模量产做准备,预计7月份量产 [11] - 小米YU7预发布后留资用户是SU7同期的3倍左右 [13] - 阿维塔已取得"三年四车"成果,阿维塔06上市即热销 [14] - 上汽通用汽车5月终端销量50002辆,同比增长2.8%,新能源销量9117辆,同比增长3.2% [17] 行业政策与竞争环境 - 中汽协发布倡议,呼吁企业避免无序"价格战",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17][18] - 工信部表示将加大"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18] - 蔚来李斌表示希望卷技术、卷服务,不卷价格 [18] - 小鹏何小鹏期待中国车企卷服务、卷科技、卷质量 [18] - 广汽集团坚持"价值战",认为价格是价值的体现 [19]
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 李斌、何小鹏、閤先庆等表态“价格战”
快讯· 2025-05-31 07:23
行业动态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 反对汽车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 呼吁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1] - 2025(第三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召开 多位行业人士就价格战问题发表看法 [1] 价格战现状 - 2023年全年降价销售车型超过200款 2024年一季度降价车型达60多款 [1] - 行业销量增长但利润持续恶化 价格战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1] 行业领袖观点 - 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指出 价格战消耗企业内功 研发才是修炼内功的关键 [1]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主张 行业竞争应聚焦科技、高度和质量而非价格 [1] - 蔚来CEO李斌强调 当前应避免价格战 竞争重点应转向技术和服务 [1] -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閤先庆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靳玉志一致认为 行业应追求价值竞争而非价格竞争 [1]
传比亚迪一经销商集团暴雷,比亚迪回应:网传信息不属实!过去几年对经销商政策连续且稳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04:54
比亚迪经销商事件 - 比亚迪山东经销商济南乾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因现金流管理压力及融资困难导致运营资金紧张,无法及时处理三保费用退还问题,计划2025年5月底前解决 [2] - 比亚迪官方回应称经销商问题系其盲目扩张加杠杆运营所致,部分4S店已被其他经销商收购,公司正提供纾困支持协助处理客户及员工问题 [2] -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与价格战升级导致经销商生存压力增大 [2] 汽车经销商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汽车4S店数量为32878家,同比减少4419家(降幅2.7%),为202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3] - 2024年4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59.8%,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5.2个百分点,部分品牌库存系数超2个月 [3] - 4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达350万辆,环比增15万辆,同比增12万辆,创历年4月末高点 [3] 行业结构性挑战 - 燃油车经销商面临网点过密、盈利能力不足及厂商关系紧张等问题,行业淘汰洗牌加速 [3] - 汽车市场产品结构快速切换加剧传统经销商经营压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