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算力
icon
搜索文档
业内探索以开放融合算力推动“人工智能+”生态构建
人民网· 2025-09-07 07:19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强智能算力互联互通和供需匹配 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算力云服务 推动智能算力供给普惠易得[1] - 政策要求创新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 实现算力经济高效和绿色安全发展[1] 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人工智能产业提速推动高端算力供给和国产软硬件生态构建领域发展[1] - 算力易得性和通用性成为需要破解的难题 AI算力技术架构和软件生态体系扩展成为不同主体技术资源高效联通关键[1] - 行业报告显示国产软硬件生态构建迎来广阔发展空间[1]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作 - 中科曙光在重庆智博会推出AI超集群系统 联合20多家产业链企业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1] - 开放架构推进产业链跨层协作 共创智算产业"安卓模式"[1] - 新华三浪潮等企业探索开放生态路线发展超节点 实现跨厂商协同[1] - 开放系统适配多品牌GPU并兼容主流软件 为多产业多场景提供坚实普惠算力底座[1] 应用场景落地成效 - 制造业领域首钢股份冷轧公司落地67个数字化应用场景 其中AI场景占比达61% 实现数据与AI双轮驱动运营新模式[2] - 农业领域中国中化发布种植大模型iMAP 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智能决策 试点100万亩农田 农事决策时间缩短75%[2] 专家观点与发展路径 -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指出智能计算时代需实现人-机-物三元融合 并延伸到产业协同中[2] - 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李斌认为AI计算开放架构旨在共建开放普惠的中国智能计算产业生态[2] - 业内分析认为需以人工智能算力为基石 坚持自主可控与开放融合并重 发挥头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2] - 推动算力资源互通和技术生态共享 为人工智能+全面筑牢产业基础[2]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88百亿亿次/秒
人民日报· 2025-09-01 23:11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 - 截至6月底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 [1] -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百亿亿次/秒(EFLOPS) [1] - 存力规模超1680艾字节(EB) 较2023年增长约40% [1] 大模型与平台建设 - 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 数量位居全球前列 [1] - 中国算力平台完成10省份分平台接入 实现五大要素全面贯通 [1] - 平台注册企业用户超1000家 入驻算力服务商逾100家 [1] 平台服务能力 - 作为国家级综合平台集"供需服"于一体 [1] - 上架优质算力产品110余项 接入主流大模型及垂类模型90余个 [1] - 累计沉淀数十亿条算力监测大数据 [1]
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88百亿亿次/秒
人民日报· 2025-09-01 22:41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 - 截至2024年6月底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 [1] -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百亿亿次/秒(EFLOPS) [1] - 存力规模超过1680艾字节(EB)较2023年增长约40% [1] 大模型发展现状 - 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位居前列 [1] - 算力平台接入主流基础大模型和垂类模型90余个 [1] 算力平台建设进展 - 完成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10省份分平台接入 [1] - 实现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全面贯通 [1] - 平台运营层注册企业用户超1000家入驻算力服务商逾100家 [1] - 上架优质算力产品110余项累计沉淀数十亿条算力监测大数据 [1] 平台功能特性 - 作为国家级综合性算力服务平台集供需服于一体 [1] - 可实现不同系统平台和工具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1]
截至今年6月底 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88百亿亿次/秒
人民日报· 2025-09-01 22:07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 - 截至6月底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 [1] -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百亿亿次/秒(EFLOPS) [1] - 存力规模超1680艾字节(EB)较2023年增长约40% [1] 大模型发展现状 - 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位居前列 [1] 算力平台建设进展 - 中国算力平台完成10省份分平台接入实现全面贯通 [1] - 平台注册企业用户超1000家入驻算力服务商逾100家 [1] - 上架优质算力产品110余项接入主流大模型90余个 [1] - 累计沉淀数十亿条算力监测大数据 [1] 平台功能特性 - 作为国家级平台集"供、需、服"于一体 [1] - 实现不同系统、平台和工具间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 [1]
首都在线20250829
2025-08-31 16:21
**首都在线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分析**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云计算、智能计算(智算)、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 [2] * 公司为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都在线) [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公司业务转型与现状** * 公司正经历从IDC转售到云计算运营 再到AI驱动智能计算与Max平台双轮驱动的转型 [2][4] * 当前营收结构:传统计算占比28% 智算云占比13% HC服务占比55% [6] * 智算云业务毛利率较高 驱动公司整体营收上行 未来占比提升将改善盈利能力 [2][6] * 公司2023年前瞻性布局以GPU为主导的智算云作为第二成长曲线 [6] * 公司业务包括通信网络 IT及综合解决方案以及云服务 [4] **竞争优势与稀缺性** * 稀缺性体现为全球布局的ITC及云技术资源 [3] * 核心优势在于云网一体化能力及在通信行业积累的深厚能力 [3] * 定位第三方中立运营商 在客户竞争中具备独特优势 [2][8] * 具备深度推理整合能力 在AI推理时代降本增效方面优势明显 [3] * 相比竞争对手具备更强的软件能力 如推出Max平台并注重异构算力综合服务 [4][15] * 具备轻资产与重资产运营能力 有助于行业爆发期进行资源扩张 [21] **市场趋势与行业前景** * 2025年是AI发展质变元年 国内推理技术资源需求将显著增长 [10] * 海外市场已进入货币化发展阶段 以O3为代表的模型和agent产品框架成熟 [10] * 国内市场因人力成本较低开始显著加速放量 货币化拐点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到来 [10][12] *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2024年达725.3亿Flops 预计2025年增至1,037.3亿Flops 2028年达2,783.9亿Flops 复合增长率39.94% [13] * AI时代对算力需求远超移动互联网时代 总体需求侧呈现加速上行趋势 [13] * IDC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审批收紧推动无序产能退出 云推理需求增加 [14] * 上架率持续改善将显著提升IT行业经营质量 带动全行业利润提升 [14] **公司战略与具体举措** * 确立全球化发展战略 全球资源使其在服务国内AI头部客户时占据优势 [3][5] * 全球布局覆盖24个区域 52个可用区 94个数据中心 总管理芯片规模近2万片 [19] * 国内建立六个智能智算核心节点 海外在马来西亚、美国达拉斯、台北及香港等地布局 [19] * 通过PaaS和MaaS转型提升竞争力 增强成本管控能力 [4][20] * 发布MES和PaaS相关产品 高度重视软硬结合能力 [20] * 治理架构调整以适应行业变化 如2021年设立渲染、存储云、海外事业部和IDC事业群以应对AI时代需求 [7] **其他重要内容** **国内AI应用发展** * 全球50大AI原生Web APP中 超过三分之一由中国公司开发 [11] * 以deep seeker等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使国内与海外模型差距持续缩小 [11] * 国产模型与海外模型的差距可能缩短至八代以内 [12] * C端市场以豆包为代表的产品进入放量周期 B端市场从单点向全流程重构过渡 [12] **AI时代的新要求** * AI时代对综合算力管理要求更高 需考虑多样化模型和国产化属性 [15] * 推理侧复杂度增加 具备云管平台能力和异构管理能力的公司将持续受益 [4][15] * 软硬件深度耦合趋势使拥有强大技术资源的企业能更好优化成本 占据竞争优势 [16][17] **全球化与出海机遇** * 全球化是国内AI发展的重要命题 国内应用大规模出海将带来巨大市场机遇 [18] * 国内第三方大模型如智谱和Minimax等是推理算力的重要受益者 [18] * 海外盈利能力普遍优于国内(ToC靠流量变现 vs 海外靠订阅和AI API服务) [18] * 预计2026年国内模型出海全面加速 公司凭借其全球化布局和大模型合作关系有望成为重要受益者 [4][18][19] **财务与运营** * 公司期间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 [10] * 公司负债较低 在扩展存量资源时具备优势 [19] * 公司可自行建设运营IT机房 也能与其他厂商代运营 需求快速扩张时供给响应能力较强 [19]
H1营收同比增长169%,金刚光伏“算力+光伏”双业务协同效应显著
财富在线· 2025-08-29 06:4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69.02% [1] - 归母净利润为-2.82亿元,主要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 [1] - 光伏产品销售量达318.90MW,同比增长371.26% [1] - 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1] 光伏业务进展 - 海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获得德国、摩洛哥、南非等多个国家/地区的合作订单 [1] - 子公司香港金刚与南亚客户签订194MW HJT电池片销售合同,预计合同金额占2024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 [1] - 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包括210/210R/182尺寸SMBB、0BB电池片、高效0BB擎天系列和御风系列集中式电站产品等 [2] - 规模化量产N型单晶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26%,组件功率最高达735W+ [2] 算力业务布局 - 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金刚玻璃投资设立金刚数智公司,涵盖云计算设备销售、数据处理服务等算力相关业务 [3] - 金刚数智与江苏某大数据公司签订3.99亿元算力服务合同,服务期限5年 [3] - 已完成算力设备采购并交付至客户指定现场 [3] - "算力+绿电"模式有望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3] 行业环境变化 - 光伏产业迎来触底反弹机遇,行业"反内卷"行动持续深入 [4] - 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回暖并上涨态势,硅料、硅片、电池均已实现顺价 [4] - 在政策支持和行业去产能影响下,中长期光伏行业利润中枢有望回归合理盈利水平 [4] - 行业正加速从规模扩张迈向质效提升新阶段 [4]
宏景科技拟不超13.5亿定增 2高管拟减持上市超募3.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02:55
融资方案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5,369.88万元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即不超过46,055,264股 股票面值为1.00元 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2] - 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及运营项目(105,369.88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30,000.00万元) [2][4]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欧阳华在发行后仍保持控制权 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4] - 公司董事总经理林山驰(持股6.20%)和董事副总经理许驰(持股5.17%)计划各减持不超过1,535,000股(占总股本1.00%) 减持原因为实缴合资公司出资额及个人资金需求 [6][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88亿元 同比增长567.1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8.04万元 同比增长725.73% [7][8] - 扣非净利润5933.55万元 同比增长460.6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517.02万元 同比增长119.30% [7][8] - 2022年IPO募集资金净额81,717.66万元 较原计划多36,085.31万元 发行费用9958.92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7921.70万元 [5] 历史分配 - 2025年实施每10股转增4股并派息0.5元 2023年实施每10股转增2股并派息3元 [5] - 2022年11月1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2284.49万股 发行价格40.13元/股 保荐机构为华兴证券 [4]
东方材料: 新东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下降5.0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44万元,同比下降88.48%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5.47万元,同比下降109.5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17.77万元,同比增长36.28% [2] - 基本每股收益0.00元/股,同比下降100% [2] 主营业务分析 - 主营业务收入1.74亿元,其中油墨、聚氨酯胶粘剂等传统业务收入占比90%以上 [3]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油墨产品销售价格下降 [9] - 营业成本下降5.55%,主要因材料价格下降 [9] - 销售费用增长13.05%,主要因职工薪酬和业务招待费增加 [9] - 管理费用下降4.27%,主要因职工薪酬下降 [9] 行业发展趋势 - 油墨行业企业数量约1200家,集中度持续提升 [3] - 水性油墨渗透率从2020年2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1%,市场规模突破380亿元 [4] - UV油墨产量年均增长9.7%,显著高于溶剂型油墨 [4] - 电子油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约20% [3] - 包装印刷占油墨总消费量60%左右 [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布局人工智能支撑基石——智能算力行业 [3] - 智算服务市场2023年规模达194.2亿元,同比增长72.5% [3] - 子公司东方超算自主研发"一体化算力平台",已上线30多款AI应用 [7][8] - 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六安分公司签署长期服务协议 [6] - 算力业务存在融资需求,下阶段将发展轻资产运营模式 [5]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8.1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2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93亿元,下降1.34% [2] - 应收款项1.26亿元,下降22.85% [9] - 应付票据3654.04万元,下降42.37% [9] - 应付账款2535.41万元,下降48.73% [9] 子公司经营情况 -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净利润901.94万元 [10] - 东方超算(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466.79万元,净利润-260.08万元 [10] - 东方超算(六安)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849.06万元,净利润328.32万元 [10] - 新东方新材料(滕州)有限公司净利润-349.38万元 [10] 公司治理变动 - 董事张华林因个人原因辞职 [11] - 独立董事丁琛因个人原因辞职 [11] - 补选韩雨辰为非独立董事,吴波为独立董事 [11] - 实际控制人许广彬持股比例降至1.93%,所持股份被司法拍卖和强制执行 [22][23]
宏景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5亿元 用于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及运营项目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1:16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5亿元 [1] 资金用途 - 募资用于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及运营项目 [1] - 部分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品高股份:2025年上半年盈利大幅好转,AI全栈布局筑牢增长根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2: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7.21%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收窄924.97万元,增幅36.91% [2] - 收入稳健增长和净利润大幅好转得益于算力产业链布局逐步落地 [2] 行业背景 -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2025年预计增长超40% [2] - 智能算力广泛应用于生成式大模型、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 [2] - 智能算力成为推动各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2] 战略布局 - 公司以"云数基座平台"为核心战略 [2] - 围绕云计算与大数据、国产算力生态、智能算力调度、端侧智算芯片、AI大模型融合等技术深入布局 [2] - 致力于探索国产异构算力与行业场景应用的协同创新发展路径 [2] 国产算力产业链 - 战略投资江原科技并深度合作AI智算芯片领域 [3] - 聚焦构建全国产化AI算力基础设施,通过"硬件+软件"深度融合实现技术突破 [3] - 投资之江创智与优智联等国产芯片厂商,强化国产推理芯片、通感算一体化芯片和UWB超宽带感知芯片布局 [4] - 通过联合打造国产算子库、优化推理底层算子、与高校共建联合研发中心等方式赋能被投芯片企业 [4] 产品创新 - 推出新一代品原AI一体机(PYD20系列) [3] - PYD20系列搭载江原新一代D20板卡,单卡算力达320TOPS,集成256GB显存 [3] - PYD20-MAX一体机4U机身搭载16张D20芯片,构建单机5P算力,显存容量4TB [3] - 算力较上代PYD10提升1倍,显存容量提升4倍 [3] - 性能对标国际主流推理产品,实现供应链全流程国产化 [3] - 国内首个实现量产商用的全国产双芯片架构AI推理产品 [4] - 实现从CPU芯片、主板到操作系统的全栈国产化适配,支持完全本地化部署 [4] - 江原D20系列产品预计2025年9月正式量产 [4] - 新芯片架构专为更大参数规模的大模型推理设计,适配更高要求的商务场景与复杂任务 [4] - 品原AI一体机已开启行业客户预约测试,首批订单优先保障政务、特种、运营商、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交付 [4] 技术平台 - 发布Bingo AIInfra品高智能算力调度平台 [5] - 提供驱动级的GPU切割能力,结合云原生调度能力 [5] - 通过精细化的GPU资源管理,实现GPU资源的统一调度、按需切割和灵活分配 [6] - 确保AI计算任务在不同负载下得到高效支持 [6] 未来规划 - 继续以"云数基座平台"为核心战略 [6] - 聚焦"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国产算力生态"双轮驱动 [6] - 构建覆盖全栈云服务、云边端协同基座、国产化算力生态的多元化业务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