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城市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五年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52公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2:38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52公里[1] - 新增站点95座[1] - 公交与轨道50米内换乘比例提高至90%[1] 公共交通服务优化 - 创新推出通学、通医、通游等公交专线352条[1] - 围绕轨道交通优化公交线网布局[1] 空气质量改善 - 2024年PM2.5平均浓度降至30.5微克/立方米[2] - 较2013年下降65.9%[2] - 用十年左右时间完成发达国家三十年治理历程[2] 城市生态建设 - 全域建成国家森林城市[2] - 环路景观花廊超过300公里[2] - 三分之二公园实现无界融通[2] - 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超九成[2] 智慧交通系统 - 五环内和城市副中心信号灯全部联网控制[2] - 平均不停车通过率达76.7%[2] - 通过错时共享提供共享停车位6万余个[2] 城市治理理念 - 以绣花功夫提高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1] - 坚持车城互动、双智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设方向[2]
研判2025!中国遥感测绘服务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遥感测绘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1:13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遥感测绘服务是通过地面、航空及航天平台搭载传感器利用电磁波信号进行地形或专题图绘制的技术 按传感平台分为地面、航空和航天遥感测绘服务三类 [3] 政策支持 - 2023年8月政策提出发挥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等优势 支撑自然资源监管 开展空天地网一体化遥感监测 [4] - 2024年9月政策提出建立地下空间资源调查技术体系 利用遥感等新技术加强城市地质调查和三维建模 [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涉及卫星制造发射、航空飞机制造、无人机制造及地面基础设备制造业 包括传感器、遥感卫星和IT基础设施 [5] - 中游是遥感测绘服务行业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自动驾驶、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 [5] 卫星发展历程 - 中国遥感卫星发展经历萌芽发展(1975-2005)、快速发展(2006-2014)和创新发展阶段(2015至今) 目前已形成陆地、气象和海洋卫星组成的对地观测体系 [5] - 2022年发射105颗遥感卫星 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发射数量最多国家 2023年发射160余颗 2024年发射100多颗 [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36亿元 同比增长8.8% 受应用领域拓展和上游基础设施提升驱动 [7] - 国家大型普查项目常态化、范围扩大和数据精细化增加行业深度需求 行业规模保持持续扩容趋势 [7] 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数量众多 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早期参与者主要为各级测绘院和政府部门直属机构 [8] - 市场化程度提升 民营企业增多 上市公司包括航天宏图、测绘股份和正元地信等 [8] 重点企业分析 - 航天宏图研发自主知识产权PIE软件 拥有云服务平台PIE-Engine 规划"女娲星座"54颗卫星 2025年上半年营收2.9亿元同比下降65.63% 净亏损2.48亿元 [9] - 正元地信主营测绘地理信息、地下管网安全和智慧城市三大业务 2025年上半年测绘地理信息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9.59% [9] 发展趋势 - 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三维建模和地下管网数字化需求激增 需遥感测绘技术获取地形和管线信息 [10] -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使数据处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 通过智能算法提高效率并实现目标检测等功能 [12] - 数据安全要求日益严格 需强化本地化数据处理能力 确保数据在各环节安全 [13]
康力电梯: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强化布局助力高质量发展
全景网· 2025-09-04 13:45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58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达1.8亿元 同比增长2.29% [1] - 基本每股收益0.2254元 同比提升2.27% [1] 区域市场战略 - 粤港澳大湾区是重点区域市场 正全力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1] - 城市更新与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带动定制化电梯更新改造需求增长 [1] - 公司加强区域性组织建设并推进渠道优化以把握发展机遇 [1] 业务范围 - 主要从事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及成套配件研发生产销售 [1] - 业务涵盖整机产品安装和维保服务 [1] - 智能电梯维保服务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1]
以人为本 共建幸福之城
辽宁日报· 2025-08-31 01:1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鞍山市2024年新建25个高品质口袋公园 总建设面积达13.16万平方米[3] - 营口市对城区16条主要街路和4个排水泵站区域共42.18公里排水管线实施升级改造[3] - 辽宁省累计改造供热、供气、供水、排水老旧管网1.86万公里[6] 老旧城区改造 - 沈阳市截至2024年已完成1723个老旧小区改造 惠及群众77.6万户[4] - 2023年至今全省共改造老旧小区3026个 涉及建筑面积7848万平方米 惠及居民112.6万户[6] - 大连东关街更新后街区总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 融合历史韵味与新时代文化元素[5] 智慧城市发展 - 锦州市第四次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奖" 搭建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四级全覆盖[8] - 全省8个城市基本完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14个地级市建成燃气智慧化监管平台[9] - 锦州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提供3000余项便捷服务功能[8] 生态环境治理 - 全省建设口袋公园1628个[6] - 177座县级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 设计处理能力约1168.9万吨/日[9] -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 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5%以上[9] 城市管理创新 - 旅顺口区运用无人机巡航技术快速锁定违建疑点60余处 上半年拆除违法建设10万平方米[7] - 通过智慧化手段实现远程市容管理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7] - 建立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建设运维机制 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与功能品质[9]
王有莉参赞出席牙买加警署与在牙中资企业座谈交流会
商务部网站· 2025-08-29 03:43
行业合作与交流 - 牙买加警署与在牙中资企业就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深入交流 [1] - 双方就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领域展开合作探讨 [1] - 中国驻牙买加使馆参赞王有莉出席座谈交流会 [1]
侨银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11: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1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 [1] 成本与效率优化 - 自主研发业财法税一体化共享运营平台实现全链路降本增效 [1] - 依托4万多台专用设备与100余城500多个项目形成规模效应与技术赋能优势 [1] 业务拓展与订单储备 - 国内市场巩固城市服务基本盘,中标莆田2.91亿元及北海1.95亿元环卫一体化项目 [1] - 新开拓物业管理第二增长曲线,新中标8个物业项目且在手订单金额充足 [1] 国际化战略布局 - 与阿联酋THi集团签署2亿美元意向订单,瞄准中东千亿元级城市服务市场 [1] - 输出数智化城服能力至海外,契合中东地区智慧城市建设需求 [1]
实景三维中国让城市管理向“新”向“智”行 赋能多领域更好服务民生
央视网· 2025-08-25 02:15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进展 - 我国已实现近300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筑三维模型建模 [1][3] - 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包括实景三维实体数据采集和空间身份编码 [1] - 初步构建数智化建模生产 实体化集成管理和知识化服务应用的技术体系 [1] 技术体系与应用网络 - 实景三维技术运用遥感 大数据 云计算和智能感知等现代技术 [5] - 已形成全国"一张网"应用服务体系 推动数据共享和应用 [5] - 为城市规划 防灾减灾 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提供三维空间底图支撑 [5] 未来发展目标 - 2025年底初步建成实景三维中国 [3] - "十五五"期间推进数据处理自动化和智能化 [7] - 形成地上地下 陆地海域 二维三维一体的数据资源体系 [7] 福州应用案例 - 城市管理 - 实景三维已赋能福州60多个领域 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 [8] - 福州新区智慧平台覆盖上千栋建筑和数百平方千米街道景观 [8] - 建立188平方公里实景三维数据底座 包含地上地下和室内室外空间 [14] - 智慧灯杆应用:文松路390多路灯杆建立三维模型 实时监测运行状态 [12] - 城市更新机制实现模型自动更新 避免传统"一年一测"的滞后 [18] 福州应用案例 - 水系治理 - 完成107条内河城市级实景三维建模和30余座排涝闸站部件级建模 [19] - 建成城市级实景三维和部件级孪生模型 融合0.05米分辨率倾斜摄影等数据 [21] - 实现积水快速处置:闸泵联动仅需6分18秒 4小时路面见干 8小时主次干道抢通 [25] - 水体置换效率提高40% 模型计算仅需30秒(人工需4小时) [29] - 成效:百年一遇洪峰削峰率88% 排涝处置时间缩短50% 河道水质达标率98% 黑臭水体消除率100% [31] 技术优势 - 区别于传统二维地图 实景三维可测量距离高度并进行分析使用 [10] - 利用人工智能 大模型和时空计算等先进技术扩大应用场景 [5] - 实现全面感知 动态监测和智能分析的城市空间信息管理 [8]
把城市“搬进”三维数字空间 今年底初步建成实景三维中国
央视新闻· 2025-08-25 01:57
记者今天(25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目前我国已有近300个地级以上城市完成建筑三维模型建模。在 支撑城市更新、服务百姓生活、赋能数字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300个城市 完成城市三维模型构建 自然资源部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实景三维实体数据采集、空间身份编码等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初步构建了以数智化建模生产、实体化集成管理、知识化服务应用为主要特征的实景三维技术体系。 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副司长廖安平:2025年底左右,我们将初步建成实景三维中国。目前数据要素已 成体系、成规模,已经完成近300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生产。 目前,福州新区"智脑"项目已经打造了188平方公里实景三维数据底座,能够总览新区地上地下、室内 室外全立体空间,构建了新区全景、规划蓝图等五大专题应用平台。 实景三维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运用遥感、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感知等现代技术,在虚拟的数字世界 中,创建出与现实场景几乎一模一样的三维模型,从而为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应急救援等 各项工作提供三维空间底图。 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副司长廖安平:"十五五"期间,我们将持续推进实景三维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智 能化,打通应用服务 ...
智慧城建叠加低空经济热,广州以赛促培无人机测绘飞手
南方都市报· 2025-08-21 08:53
行业技术发展 - 无人机搭载高精度GPS、激光雷达和高分辨率相机 可快速获取三维地形地貌和建筑数据[3] - 无人机测绘将作业效率提升5-10倍 并降低人工成本与安全风险[3] - 传统全站仪测绘需一周至半月 无人机测绘可缩短至1-2天且质量符合行业规范[3] 应用场景拓展 - 地形测绘覆盖高山峡谷等人力难及区域 生成厘米级精度地形图[3] - 工程测量实时监测施工进度与变形 为桥梁隧道项目提供数据支持[3] - 农业领域通过航拍数据绘制农田高程图 助力精准灌溉与土地规划[3] 人才与标准建设 - 全国实名登记无人机达187.5万架 但仅22.5万人持有无人机执照[8] - 竞赛设置毫米级精度操作和智能化数据处理等高标考核项目[8] - 三维模型立体测图考核占比达80% 包含要素完整性和双精度指标[9] 行业活动与生态 - 广州举办无人机测绘职业技能竞赛 33支队伍百余选手参赛[1][3] - 竞赛采用70%技能操作考核 包含外业航飞与三维建模实践[4] - 通过竞赛培养智慧城市高素质测绘人才 提升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9]
大城善治重在“绣花功夫”
经济日报· 2025-08-19 22:04
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变 - 中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1] - 2024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 但伴随城市规模扩大出现基础设施不足 公共服务滞后等"城市病"问题 [1] - 城市治理需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 利益诉求多元化等新挑战 需通过精细化治理提升运行效率 [1] 智慧城市与数字治理 - 智慧城市建设需依托大数据 云计算技术构建智能中枢 实现数据互联共享提升治理效能 [2] - 技术应用可精准识别城市运行问题 实现安全风险早预警早处置 提升治理精准度 [2] - 需破解政府部门"数据孤岛"问题 完善数字空间安全防范体系 通过制度创新补齐治理短板 [2] 民生导向的治理实践 - 城市治理需聚焦群众关心的老旧小区改造 公交优化 历史街区活化等具体问题 [3] - 各地创新举措推动"见物"与"见人"结合 实现城市发展"高度"与"温度"的统一 [3] - 治理模式需从政府包揽转向政府 市场 社会多元共治 催生更多细分服务提升能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