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协同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运·十五城”系列活动收官之站在长举行
长沙晚报· 2025-09-24 03:15
23日下午,穗湘两地企业共同举行"穗湘聚力 合伙发展"座谈会,乘全运会东风,推动两地合作向更深 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当晚,"两情湘粤 全运接棒"主题活动如约启幕,两地的各界领导嘉宾相聚一 堂,共话战略合作愿景,期待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谱写体育事业繁荣、文化 产业兴旺、城市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十五运·十五城"系列活动于2024年12月北京站首发,自此开启了跨越南北、横贯东西、多城联动的创 意互动之旅,将十五运会之风吹遍大江南北,让更多人相约十五运、相约广州见。活动已先后在全国十 七座城市留下足迹,此次收官站落子湖南,源于十五运与十六运的全运接棒,源于粤湘联动、好运相 连,共襄盛会的紧密关联。 9月23日,星城长沙迎来"两情湘粤 全运接棒"主题活动,"十五运·十五城"系列活动收官之站在此上 演,开启了广州与长沙双城联动的新篇章。广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杜新山,湖南省体育局党组 书记熊倪,湖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军湘,副市长郑平出席。 ...
金观平:因城施策破解千城一面
经济日报· 2025-09-19 00:05
各地应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培育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结合本地产业基础、人才储 备等要素,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比如,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西部地区,通过技术赋能和要素 重组,化少雨劣势为冷凉蔬菜发展之长板、变荒凉短板为云计算散热优势,成功打造出特色产业;再比 如,合肥利用科创优势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长春利用汽车工业基础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苏州发挥区位 优势与上海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这些例子无不说明,城市发展的过程,就是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的 过程。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推动城市发展百花齐放,既是增强城市活力的 现实需要,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 见》指出,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千城一面,不仅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的同质化,也表现为产 业布局和项目建设的跟风潮。"上项目,一说就是几样: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是不是全国各 省份都要往这些方向去发展产业?"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直击部分城市产业布局的症结所在。 选择最好的,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从 ...
因城施策破解千城一面
经济日报· 2025-09-18 22:04
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变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1] - 推动城市发展百花齐放是增强城市活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城市发展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因城施策增强发展动力 [1] - 要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差异化政策措施避免产业趋同化 [1] 产业布局战略调整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存在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盲目跟风布局问题 [1] - 产业布局应匹配城市实际条件而非盲目追逐热点领域 [1] 区域特色发展路径 - 西部地区通过技术赋能将少雨劣势转化为冷凉蔬菜长板 荒凉短板变为云计算散热优势 [2] - 合肥利用科创优势发展新兴产业 长春依托汽车工业基础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苏州发挥区位优势与上海实现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 [2] 产业发展战略视角 - 城市产业布局需立足自身特色并具备长远眼光 [2] - 应通过中长期规划指导产业发展 既要考虑现状也要预测未来趋势 [2] - 习近平同志主持编制厦门15年战略规划提供可持续发展范例 [2] 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 城市特色发展需建立在满足民生需求基础上 重点补齐健康/养老/教育/家政等服务短板 [3] - 生活性服务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是承载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有利于释放就业潜力 扩大内需并激发城市内生动力 [3] 城市协同发展体系 - 需构建多层次发展体系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 [3] - 通过产业分工和深化协作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3] - 最终目标是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3]
现代化人民城市怎么建更宜居、更智慧?怎么促进协同发展?
央视网· 2025-07-25 23:31
智慧城市建设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目标 强调创新城市治理理念和手段 通过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问题 [1] - 北京市建外街道推出数字孪生平台 帮助企业在CBD区域精准选址 可查看周边产业配套和潜在合作伙伴 提升选址效率 [2][4] - 建外街道构建六大智慧治理应用场景 对占道经营 违章停车等20类情况实时识别 实现24小时自动监管报警 预防火灾等风险 [4] - 街道为老旧小区安装超负荷用电预警设备 结合物联网和AI算法实现主动风险预警 提升管理服务效率 [4] - 智慧系统覆盖新就业群体 设立24小时AI智能骑手驿站 提供免费充电 饮水 网络等设施 服务快递外卖人员 [6] 宜居城市建设 - 中央提出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重点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5] - 广东顺德苏岗社区通过"十村示范"改造工程改善村容村貌 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 咖啡店 网红餐厅等新业态增长 [5][8] - 社区盘活闲置地改造旧设施 形成新中式茶馆 龙舟主题民宿等潮流业态 带动游客流量和本地生活场景升级 [8] - 当地保留青砖瓦顶历史建筑风貌 同时完善健身公园 文体活动等现代设施 实现人居环境与民生福祉同步提升 [8][10] - 城市更新注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岭南水乡特色吸引外地游客 融合传统韵味与现代便利性 [10] 城市群协同发展 - 中央要求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 发展组团式城市群和都市圈 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11] - 成渝中线高铁蜀安隧道工程进度过半 建成后成都至重庆通勤时间缩短至50分钟 设计时速400公里 [11][12] - 当前成渝高铁日均发车频率达每9分钟一班 日均客流量数十万人次 显著提升沿线城市互联互通 [11][12] - 内江 资阳等沿线城市依托高铁优势建设产业园区 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 [14] - 交通网络实现"高铁通勤自由" 例如内江至成都仅需30分钟 促进跨城就业和资源流动 [14] - 成渝城市群形成"一日多地"旅游线路 如成都-三星堆-夜市串联 提升国际文旅吸引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