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配送

搜索文档
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无人车将重构全球物流基础设施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02:47
本报记者 梁傲男 9月23日,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新石器无人车的第10000台整车在浙江桐庐正式下线交付,不仅标志着全 球首个万台规模的无人配送车队由此诞生,也意味着"无人配送"行业从技术验证步入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新时期。 交付现场,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初我们设定的年度目标是交付过 万台,目前进展速度超出预期。今年第四季度,我们将维持每月两千台以上的产能和销量,全年交付量预计突破1.5万台。" "第10000台车下线是新石器迈出的一小步,也是无人配送行业发展的新开始。"余恩源表示,相信无人车未来将重构整个 全球的物流基础设施,为客户更好地降本增效。 在经营层面,他提到,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实现现金流转正,并已开始为明后年的市场爆发做准备。"明年仅国内市场 需求预计就将达到4万至5万台,后年全球需求有望突破10万台。我们正积极扩产桐庐等工厂的产能,并与多家主机厂协同合 作,强化生态能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需求增长。" 有分析认为,一万辆的交付量不仅验证了企业技术的可靠性与可扩展性,还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商业可行性,加速盈 利进程,强化市场信心并吸引 ...
物流无人车商业化提速 多方合力破解运输降本“最后一公里”
证券时报· 2025-09-23 18:13
行业驱动力 - 末端配送成本占物流总成本比例超过30%且人力成本持续上升推动无人配送需求[1][2] - 政策支持范围持续扩大 全国3600个区县中超1900个已支持无人车上路 占比过半[2]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扩大加剧运力缺口 医药和重物配送存在特定痛点[2] 成本与技术发展 - 无人车售价从2018年上百万降至目前最低2万元以下[3] - 激光雷达单价从2021年10万元下降至2024年4000元 未来有望降至千元级别[3] - 车规摄像头价格从上千美元降至120美元 供应链成本下降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3] 上市公司战略布局 - 德赛西威推出"川行致远"品牌 实现六项行业首发技术包括全车规级开发和6年30万公里电池标准[4] - 佑驾创新发布"小竹无人车"品牌 依托前装生态数据复用实现公开道路复杂路况应对能力[5][6] - 合作模式包括车辆买断+订阅FSD服务及运力租赁 目标客户为大型物流企业/商超/园区管理方[4] 商业化落地成效 - 医药配送领域实现当日达 成本降低50%效率提升70% 并开通一小时紧急配送服务[7] - 快递网点采用30台无人车车队 单日运载1500票货物 较传统运输方式降本70%[7] - 单包裹成本降至0.1元 菜鸟无人车已覆盖全国25省1900多个可上路区县[7] 市场前景与挑战 - 理论最大年替代空间达444万辆商用车 对应市场规模2071亿元[8] - 面临系统集成中成本/性能/周期平衡挑战 需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生态协作解决[8] - 无人车通过场景数据反哺自动驾驶算法 未来3-5年将成为物流行业常态[8]
新石器宣布完成1万台无人车交付,迈向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新浪科技· 2025-09-23 10:56
业内普遍认为,一万辆的交付量是无人车从试验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里程碑。对企业而言,这不仅验 证了技术的可靠性与可扩展性,还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商业可行性,加速盈利进程。(文猛) 新浪科技讯 9月23日晚间消息,无人配送企业新石器无人车宣布,公司第10000台整车在浙江桐庐下线 交付,这意味着公司无人配送行业实现了从技术验证迈向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责任编辑:何俊熹 今日下午4点许,一辆印有数字"10000"的新石器X6无人车驶出产线。随后,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 CEO余恩源将这辆车交付给来自甘肃天水的客户何晓琴,后续将用于甘肃天水的智慧物流体系升级,进 一步提升当地物流配送配送效率与服务质量。 "第10000台车下线是新石器迈出的一小步,也是无人配送行业发展的新开始。"余恩源表示,相信无人 车未来将重构整个全球的物流基础设施,为客户更好地降本增效,为社会带来更大价值。 ...
深圳无人物流车单月狂送90万单
深圳商报· 2025-09-17 16:39
深圳商报记者 肖晗 该报告由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功能型无人车专业委员会编制并发布,首次系统呈现了功能型无人车 的规范化运营与规模化发展全景。 截至8月,深圳已向功能型无人车开放路权线路1170条,总计3185公里。其中8月新增开放线路44条,里 程339公里,无人车加速上路态势明显。分区域来看,龙岗区和坪山区开放里程较多,分别达到1476公 里和879公里,而罗湖、福田、南山等城市核心区域开放里程则相对较少。 8月份,深圳市功能型无人车运营数量为764台,环比新增45台,主要分类为无人物流车、无人环卫车和 无人巡检车。其中,无人物流车总量为416台,占比超过54%。 各无人车品牌在深圳市场的竞逐格局初现端倪。报告显示,从车辆活跃程度来看,无人物流车在线率为 77%,在线车辆规模为320台。按品牌划分,新石器活跃车辆规模最大,达148台,其次为美团119台, 显著领先于白犀牛、九识智能等构成的第二梯队阵营,后两者活跃车辆数分别为21台、19台。而从月度 行驶里程来看,主要进行即时配送的美团无人车8月运营行驶了11.2万公里,大幅超越新石器的3.5万公 里。 无人车商业化价值凸显 规模化运营背景下,功能型无人车 ...
无人配送车价格战“卷”入万元:资本密集加持,谁能笑到最后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08:59
行业价格战态势 - 无人物流车行业爆发激烈价格战 主要厂商将裸车价格降至万元级[1] - 新石器推出零首付零利息48期分期购车方案 并宣布FSD服务终身免费[1] - 菜鸟GT-Lite裸车价降至1.68万元 九识智能E6车型定价1.98万元[2] - 价格战导致设备价格大幅跳水 2024年初近20万元的设备如今总成本下探至10万元左右[1] 市场增长与普及 - 全国末端无人配送行业累计交付量约15000辆 其中超过60%来源于2025年二季度价格战之后[2] - 中通网点无人车从2024年底350余辆激增至超过2000辆[2] - 极兔计划2025年新增3000辆无人车[2] - 新石器在手订单达3万辆[2] - 无人车从前沿科技产品转变为物流网点降本增效的生产工具[1] 运营效率提升 - 顺丰无人车使快递员日均揽派件量从100票提升至120票 效率提升20%[2] - 整体派送时效最高提升50%[2] - 单台无人车具备40公里/小时自动驾驶能力 最多可装载300票快件[2] - 快递员快件交接距离缩短40% 人力搬运频次下降20%[2] - 深圳80台无人车相当于替代35名人力及35台传统接驳车辆[2] - 平峰期日均处理快件7.2万票 高峰期跃升至8万票[2] - 日常配送效率提升20%以上 高峰期增幅达30%[2] 资本投入与融资 - 头部公司2025年融资超30亿元[4] - 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并获得滴滴加持[4] - 九识智能完成近3亿美元B轮融资[4] - 白犀牛获得顺丰领投的2亿元B轮融资 后刷新至近5亿元[4] - 资本涌入为企业提供以价换量底气 市场规模成为比单车利润更重要的估值模型[6] 成本下降驱动因素 - 激光雷达单价从万元级降至两千元区间[7] - 动力电池价格持续下探[7] - 头部厂商自建工厂带来规模效应 新石器实现10分钟下线一辆车[7] - 全国超过100个城市开放无人配送车路权 覆盖80%以上主要物流节点城市[7] 企业战略定位 - 新石器定位构建高效可靠运力网络 采用一口价全包模式 硬件价格约11.5-12.5万元[5] - 白犀牛重点投向车规级无人车产品研发 深度整合顺丰运营体系[5] - 九识智能从技术服务商转型为智慧城市运力生态构建者 采用硬件加服务订阅模式[5] 商业模式创新 - 新石器与深圳巴士集团合作 利用公交场站资源提供充电调度仓储支持[9] - 九识智能推出ADS中心计划 构建开放平台提供按需运力服务[9] - 行业从卖车转向卖服务 最终构建完整运力生态[9] - 竞争重点从价格转向产品技术研发硬实力和销售运营维护软实力[8] 技术发展与数据积累 - 海量数据反哺算法和产品迭代 构筑竞争壁垒[8] - 九识智能推出覆盖不同载重和应用场景的Z、E、L三大系列车型[8] - 产品已深入全国近300座城市[8] - 白犀牛研发更稳定可靠的车规级产品 满足头部客户对运营效率与安全性的极致追求[8]
8点1氪|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胜诉;太二酸菜鱼客服回应“活鱼现做”质疑;迪卡侬客服回应“广告词采用‘处女地’一词”争议
36氪· 2025-09-17 00:00
特斯拉数据纠纷案 - 北京法院一审判决特斯拉向车主张亚周提供事故前30分钟完整行车数据[2] - 车主声称事故原因为刹车失灵并持续四年维权 此前在上海车展车顶维权被行政拘留[2] - 车主计划依据数据申请司法鉴定以确认事故原因[2] 太二酸菜鱼运营争议 - 媒体实测杭州门店点单后7分钟内上齐三道菜 引发对"活鱼现做"宣传质疑[2] - 客服确认全国仅68家"鲜活门店"使用活鱼现杀 其他门店使用统一配送鱼柳[3] - 杭州两家门店暂停营业进行改造升级 全国多家门店处于升级状态[3] 迪卡侬广告文案调整 - 因广告中将海洋比喻为"处女地"引发争议 被指不尊重女性[3] - 部分网友认为"处女地"为中性词 质疑用户过于敏感[3] - 公司已撤除相关广告文案[3] 乳制品行业新规 - 9月16日起常温纯牛奶禁止添加复原乳 必须以生乳为唯一原料[4][5] - 复原乳指将牛奶干燥成乳粉再加水制成的乳液 主要用于酸奶产品[5] 教育政策调整 - 商务部等9部门提出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4][5] - 在总教学时间不变前提下 结合气候条件及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调整假期[5] 安踏集团反腐行动 - 46名员工(含总裁级1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移交司法机关[4][5] - 内部21人及外部25人涉案 追诉3名离职人员 涉及犯罪金额约3000万元[5] - 74名员工因严重舞弊被辞退 45家舞弊供应商被查处[5] 苹果系统性能说明 - iOS 26更新后可能出现短期电池续航下降及发热现象[4][6] - 原因为系统后台索引数据及下载新资源 通常几天内恢复稳定[6] - 此为苹果首次主动公开解释大版本更新后的性能波动[6] 铁路客运服务优化 - 12306回应卧铺隐私问题 记录增设隐私保护设施建议[4][6] - 不建议使用帘子或打伞因存在安全隐患 建议联系工作人员调换铺位[7] 奢侈品数据泄露事件 - 古驰 巴黎世家等品牌数百万客户数据遭窃取 含姓名 地址及消费信息[7] - 母公司开云集团证实泄露事件 财务信息未受影响[7] 黄金价格突破 - 现货黄金首次站上3690美元/盎司 国内金饰价格突破1090元/克[8][9] - 周生生足金饰品报1091元/克 单日上涨17元/克[9] 小鹏汇天飞行器事故 - 长春航展两架eVTOL相撞后坠机 至少一人受伤送医[9] - 原因为双机编队演练时飞行间距不足 具体原因仍在调查[9] 万科股东借款 - 深铁集团向万科提供20.64亿元股东借款 利率2.34%[9] - 年内累计借款达259.41亿元 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9] 巨星传奇投资布局 - 收购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1.17%股权 对应注册资本2430万元[10] - 目标公司为鸟巢建设与运营主体[10] 自动驾驶进展 - 新石器获阿布扎比首张无人配送车牌照 进入中东全面商业化阶段[10] 微信功能更新 - iOS版微信支持发送实况图 需8.0.61及以上版本[11] - 接收方需点击实况按钮查看动态效果 支持保存至相册[1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道指跌0.27% 标普500跌0.13% 纳指跌0.07%[11]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蔚来涨超8% 百度涨超7%[11] 禾赛科技港股上市 - 全球激光雷达最大规模IPO 募资41.6亿港元 市值超350亿港元[13] - 发行价212.8港元 首日收盘上涨9.96%至234.00港元[13] 企业IPO进展 - 微纳星空完成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14] - 中润光能重新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曾于2025年3月递表[15] - 暖哇洞察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和汇丰[16] - 华勤技术提交港股IPO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美银证券[17] 机器人领域融资 - Figure获超10亿美元C轮融资 投后估值390亿美元[18] - 资金用于加速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 英伟达 英特尔等参投[18] 制造业融资事件 - Divergent Technologies完成2.9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23亿美元[18] - 含2.5亿美元股权和4000万美元债权 资金用于扩大3D打印生产设施[18] 消费电子融资 - Nothing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 估值13亿美元 计划推出AI驱动设备[19] AI行业动态 - 全球首个AI Agent交易市场MuleRun正式上线[19][20] - 豆包月活跃用户规模超越DeepSeek 登顶中国原生AI App榜首[20] - OpenAI聘请前xAI首席财务官Mike Liberatore[20]
2025年中国智能物流车行业研究报告:场景应用持续渗透,智能化升级加速落地
头豹研究院· 2025-09-16 12:54
头豹市场研究| 2025/07 www.leadleo.com 2025年中国智能物流车行业研究报告: 场景应用持续渗透,智能化升级加速 落地 2025 China Intelligent Logistics Vehicle Industry Research Report 2025年中国インテリジェント物流車両産業調査報告書 (精华版) 报告标签:物流自动化、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智能感知 2025年7月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 (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 造、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 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 商标,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 开展商业活动。 头豹市场研读 | 2025/07 观点摘要 近年来,中国智能物流车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推动下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电商物流、即 时配送需求激增和人工 ...
2025服贸会|美团携多项 AI 产品参展服贸会
北京商报· 2025-09-10 13:58
公司业务展示 - 美团第六次参展服贸会 携无人机 无人车 美团闪购 美团买药 美团服务零售等业务亮相[1] - 首次展出室内外一体化具身智能配送机器人"美团小黄蜂" 面向封闭半封闭场景末端即时配送场景设计[1] - 集中展出龙猫 袋鼠参谋 袋鼠管家 智能掌柜 AI数字员工等AI产品 吸引现场观众驻足[1] 技术创新成果 - "美团小黄蜂"具备多模态感知 场景理解及定位导航能力 可在商超 公寓 机场 小区 公园等场景提供无人配送服务[1] - 该机器人已在深圳宝安机场 上海互联宝地试点累计配送超1万单[1] - 成为国内首个在机场管制区实现外卖直达登机口的机器人[1]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发挥技术和数字化优势 拓展优质产品供给和服务零售场景[1] - 联动上下游伙伴共同服务消费者 帮大家吃得更好 生活更好[1]
一轮价格战之后,无人车终于对快递有吸引力了
第一财经· 2025-09-04 15:09
无人车价格趋势 - 多家厂商下调无人车价格或推出优惠政策 带动快递从业者从高价尝鲜转为低价大批量采购[3] - 菜鸟新款无人车GT-Lite定价2.18万元 叠加限时优惠后售价为1.68万元 加上每年2万元服务费 5年总花费约11.7万元[5] - 九识E6无人车售价19800元 月度订阅服务费低至1800元[5] - 新石器推出"零首付 零利息 48期分期"购车方案 以"月付千元级"成本获取L4级无人配送设备[3][6] - 快递网点负责人反映无人车价格从2024年初20万元降至2025年初13-14万元 近期进一步降至10万元[5] 市场普及情况 - 全国末端无人配送行业累计交付量约15000辆 其中超过60%交付量来源于2025年二季度价格快速下降后的投放量[8] - 中通无人车覆盖200多个城市 700余个网点投入超过2000辆 每日完成20万件包裹配送 较2024年11月末350辆大幅增长[9] - 极兔2025年计划新增投入3000辆无人车 目前已投放900辆 较去年年底218辆显著增加[9] - 新石器无人车在手订单约为3万辆[10] - 某快递网点无人车数量从去年14辆增至目前35辆 覆盖率翻了一倍多[8] 价格战驱动因素 - 新石器2025年2月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8月获得滴滴融资[12] - 九识2024年2月获近1亿美元A轮融资 2025年4月获近3亿美元B轮融资[12] - 白犀牛5月获得2亿元B轮融资[12] - 速腾聚创机器人及其他产品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2.21亿元 同比增长184.8%[13] - 激光雷达产品销量从2024年上半年约8900台增至2025年上半年约46300台[13] - 机器人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26.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45.0%[13] 成本效益分析 - 无人车每日成本不超过70元(含50多元车辆成本和10元电费) 每票使用成本约0.06元 较人力配送成本降低0.1元左右[17] - 单辆无人车装载量500-600票 日运行2-3趟 日均处理约1300票[17] - 快递物流行业就业缺口扩大 降本增效需求迫切[17] - 无人车自动驾驶技术趋于成熟 能高效完成"最后五公里"配送[17] 产品配置变化 - 降价后无人车用料有所减少 如钢板变薄 摄像头数量从15-16个减至11个[18] - 配置调整更匹配实际需求 从过去承载2吨重量调整为适配1吨以下货物[18] - 行业关注点从车辆本身质量转向后续服务费和自动驾驶能力[18] - 市场出现分化:低端市场客户价格敏感 需求偏临时性季节性 高端市场客户更关注效率稳定性和技术支持[18] 行业发展支持因素 - 激光雷达 电池等关键部件价格下降[14] - 无图技术进一步发展[14] - 路权开放 菜鸟无人车获准在全国200多城500多个区县上路[15] - 软硬件分离付费模式降低市场购置准入门槛 缓解中小物流网点资金压力[8]
无人车迎“商业化”拐点,顺丰同城(09699.HK)最新财报里的新风向
格隆汇· 2025-09-01 05:12
行业发展趋势 - 无人物流车成为自动驾驶赛道投资热点 今年全国无人车保有量增长超50% 覆盖超80%物流节点城市[1] - 行业进入规模商业化拐点 资本密集加注 头部制造企业订单激增[2] - 即时零售成为重要驱动力 传统电商巨头争夺万亿市场入场券 促进近场消费和末端物流需求释放[2] - 末端配送环节(最后一公里)是最具潜力应用场景 占物流配送成本50%-60%[3] - 无人配送行业进入模式验证与规模化关键窗口期 需通过规模化摊薄成本并实现可持续盈利[12] 技术应用与模式创新 - 人机协同模式成为主流解决方案 采用无人车+骑手协同配送 无人车承担支线运输及短途接驳任务[3] - AI技术应用成为末端物流提效必选项 进一步降本增效并提升客户体验[5] - 无人车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从快递配送延伸至团餐配送等新领域 未来可扩展至校园、公园等半封闭场景[9] - 全渠道一体化成为供应链效率破局最优解 提供从仓储、分拣到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全链路服务[9] 公司业绩表现 - 顺丰同城上半年同城配送订单量同比增超50% 营收增长近50%至102.4亿元 首次半年破百亿规模[2] - 净利润大幅提升1.2倍[2] - 最后一公里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7%达44.6亿元 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增长超150%[3] - B端收入同比增长55% 非餐场景增长28.6% 其中2B端增长35.3%[7] - 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05% 商超、医药、母婴等品类均实现高双位数增长[7] 业务布局与竞争优势 - 无人车队规模达300台 覆盖城市从38个跃升至60多个 月均活跃行程约2万趟[3] - 第三方中立定位具备全场景服务能力 在流量多极化趋势下更具增长确定性[6] - 与行业头部KA客户合作市占率领先 包括瑞幸、麦当劳、肯德基等知名品牌[7] - 独享专送服务收入同比翻3倍 满足高价值、高时效和高安全性配送需求[11] - 通过B+C+最后一公里全场景配送模式 深入承接各类末端需求[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