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城市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首张城市信息化服务品牌“智云上海”发布|“上海有AI 智惠全城”打造AI城市新范式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06:47
智云上海品牌发布 - 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电信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城市信息化服务品牌"智云上海",标志着全球最大规模城市级数智化底座部署完成[1][3] - 该品牌以云网融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底座,旨在构建"上海有AI、智惠全城"的智能服务体系,将AI技术融入城市各领域[3] - 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多重形式发布,包括外滩主题灯光秀、16区定制化AI案例展示等,强化市民感知[4][12][13] 技术架构与合作伙伴 - "智云上海"采用云网融合技术架构,集成算力资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设施支撑[3][73] - 上海电信联合蚂蚁科技、华为、稀宇极智科技、新华三等企业共同推动项目落地[9] - 项目展示区融合AI互动体验,具象化呈现对城市经济民生的赋能价值[9] 应用场景与区域特色 - 全市16个行政区部署差异化AI应用案例,如黄浦区打造未来智慧城市典范、虹口区重塑国际航运坐标、金山区构建化工安全体系等[15][16] - 通过改造Hello老友数字公话亭等城市设施,将AI技术渗透至城市生活触点[13][73] - 各区域聚焦特色领域:静安区发展商贸集群与创新生态、徐汇区推动数字治理新范式、宝山区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23][30][52]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项目定位为全球可复制的"AI CITY"范式,通过革命性AI技术提升城市能级[4] - 未来将持续深化政企合作,为上海建设国际数字之都注入动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数字品牌[75] - 品牌以"共建数字上海 共见智慧未来"为发展愿景,覆盖数字产业、智能制造、航运升级等多元领域[26][36][43]
数字城市建设需谨防“技术崇拜”误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22:03
数字城市发展战略 -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推动数字经济制度型开放和多双边合作 [1] - 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正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面临机遇与挑战 [1] - 数字城市纳入"数字中国"战略,定位从技术应用转向提升国家竞争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数字城市建设核心关系 - 需处理价值与技术的关系,避免"技术崇拜",明确技术是手段而非目标 [2] - 需协调技术与组织、人的关系,技术需与政府架构、业务流程及市民习惯融合 [2] - "一网通办"成功案例体现跨部门数据协同、流程简化和公务员数字素养提升的综合作用 [2] 数据要素价值化路径 - 数据价值释放分三阶段:资源化(解决数据可用性)、资产化(明确产权与定价)、资本化(金融创新参与价值分配) [3] - 当前存在"三多三少"困境:原始数据多价值数据少、孤立数据多融合数据少、通用数据多场景数据少 [3] - 数据资本化通过信托、证券化、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为经济增长注入动能 [3] 智慧城市建设实施路径 - 构建数据产权法规与流通体系,破解数据"不愿流、不敢流、不会流"难题 [4] - 建立多方共享的数据收益分配机制,平衡国家、企业、个人信息主体利益 [4] - 开放交通、医疗等关键场景,以社会需求牵引数据开发和创新应用 [4]
青岛:力争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6.5万架 智能算力占比达35%
快讯· 2025-05-16 07:28
数字青岛2025年行动方案 - 青岛市政府发布《数字青岛2025年行动方案》[1] - 依托青岛"算力一张网"布局对接国家算力平台[1] - 落实人工智能"算力券"奖补政策[1] - 鼓励开展算力、算法、数据协同创新以降低大模型计算算力消耗[1] 数据中心发展目标 - 力争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到6.5万架[1] - 智能算力占比目标为35%[1] 通信网络建设 - 推动5G-A和F5G-A试点部署及应用[1] - 完成700个既有住宅小区地下车库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1] - 力争5G基站数达到4.5万个[1] - 升级优化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1] - 加快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1] 5G技术应用 - 加快5G轻量化(RedCap)规模化应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