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

搜索文档
国防军工行业点评:可控核聚变进入发展关键期;SMR或适配AIDC
民生证券· 2025-05-07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核能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可控核聚变及 SMR 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量,相关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 [1] - 核聚变实验堆建设进入关键节点,行业有望加速发展 [2] - 小型核反应堆和燃气轮机或是未来 AIDC 供电主力,SMR 有望成为我国核电领域重要增量市场之一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核能行业重要变化 - 2025 年 4 月 30 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宣布完成全球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所有组件制造 [1] - 2025 年 5 月 1 日,我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工程总装正式启动 [1] - 2025 年 5 月 4 日,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CRAFT)项目建设进入关键阶段,预计 2025 年年底全面建成 [1] - 2025 年中国春季核能论坛上,国内头部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企业等与核能企业合作开展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为数据中心(AIDC)供电的示范项目前期论证 [1] 核聚变实验堆建设情况 - 国际上,ITER 项目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完成所有组件制造,中国负责的磁体支撑系统于 2023 年 11 月完成全部交付 [2] - 国内 2025 年多个可控核聚变设施进入建设关键期,BEST 堆力争 2027 年完成全面建设并有望率先实现聚变发电的实验演示,CRAFT 堆预计 2025 年底建成 [2] 小型核反应堆和燃气轮机与 AIDC 供电 - 燃气轮机是理想的 AIDC 电力适配方案之一,AIDC 或将带动数百亿美元燃机增量市场 [3] - 2024 年 10 月谷歌宣布与 Kairos Power 达成购电协议,后者 2030 年左右部署七座 SMR 为谷歌美国数据中心提供约 500 兆瓦无碳电力 [3] - SMR 具有更低建设成本和更快建设速度,在多因素考量下更适配 AIDC,我国已开启 SMR 为 AIDC 供电的示范项目前期论证 [3] 投资建议 - 可控核聚变关注【真空室与结构件】国光电气等、【超导】西部超导等、【热交换系统】东方电气、【电源系统】弘讯科技、【特种金属】西部材料 [3] - 模块化反应堆关注【总体/运营】中国核电等、【工程/零部件制造】中国核建等、【特种金属】久立特材等 [3]
2025年,北美又一家核能创企要IPO了
36氪· 2025-04-22 10:09
AI能源需求激增 - AI技术发展导致能源消耗巨大 OpenAI的ChatGPT每天响应约2亿个请求 消耗超过50万度电力[1] - 带有大模型交互功能的谷歌搜索单次请求用电量达近9Wh[1] - 预计到2027年 AI行业年耗电量将达85至134太瓦时 相当于北京市2023年全年耗电总量[4] 核能成为AI能源解决方案 - OpenAI掌舵人认为核能是最好方式 核聚变将成为全球主要发电方式[4] - 科技巨头纷纷押注核能 包括奥特曼投资的Helion Energy和比尔·盖茨创立的泰拉能源[17] - 全球核技术产业化规模近万亿美元 近三年核能领域年度投资额增长近50% 突破600亿美元[17] Terrestrial Energy技术优势 - 开发整体式熔盐反应堆(IMSR) 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核电站1/10且无需水源冷却[5] - 安全性:液态熔盐设计杜绝管道破裂风险 系统故障时自动流入安全容器[6] - 经济性:热效率比传统反应堆高50% 核废料减少40% 七年更换一次燃料罐[9] - 灵活性:可为城市或偏远地区供电 并能配合风电/光伏间歇性[9] Terrestrial Energy资本运作 - 通过SPAC合并上市 预计获得2.8亿美元融资[4] - 此前私募融资9400万美元 投资者包括美国能源部关联基金和对冲基金[12] - 融资资金分配:60%用于首座商用反应堆建设 30%投入燃料回收研发 剩余拓展欧洲市场[12] SPAC模式优势 - 为核能公司提供资金前置优势 Oklo通过SPAC获得5.16亿美元[13] - 估值锁定:通过PIPE预先融资避免市场波动[13] - 监管规避:SPAC合并仅需4-6个月 远快于传统IPO的18个月[14] 核能商业化进程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成为短期内最可能商业化的核能技术 建设周期3-5年[18] - Oklo计划2027年投运首座15兆瓦快堆 已签署长期购电协议[18] - 核聚变商业化需至2050年后 需跨越物理与工程化验证障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