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商业化

搜索文档
3分钟垂直涨停!A股两大超级赛道,多股涨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04:5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早盘震荡上扬 创业板指盘中大涨近3%突破3100点创3年半新高 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亦创多年新高 但下跌个股数量远多于上涨个股 成交保持平稳 [1] - 电池 汽车零部件 光伏设备和游戏板块涨幅居前 房地产 广播电视 元器件和航天装备板块跌幅居前 [2] 电池板块表现 - 电池概念股全线大涨 板块指数盘中飙涨逾9%创3年新高 [3] - 龙头企业宁德时代A股一度涨逾14% H股涨逾10% 双双创历史新高 中一科技 天宏锂电和天赐材料等涨停或涨超10% [3] - 能源金属 动力电池回收 锂矿和固态电池等细分板块发力上扬 百利科技 湖南裕能 海博思创和万润新能等涨停或涨超10% [4] - 固态电池商业化加速落地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顺利形成全链路布局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贯通且良品率达90% [4] - 宁德时代 孚能科技 万润股份和中科电气等公司公布固态电池项目推进程度 [5] 储能行业动态 - 新型储能装机容量目前约95GW 新计划目标在未来三年提升至180GW以上 实现近90%增长幅度 [5] - 2025年8月储能招标项目214条 同比增长5.4% 环比增长9.2% 项目涵盖EPC 储能系统 储能电芯等全链条环节 [5] - 中信证券上调2025-2027年国内储能装机预测至130GWh 165GWh和190GWh [6] - 锂电池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 重点关注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 月度销量 贸易政策及固态电池进展 [6] 汽车产业链表现 - 汽车产业链集体上攻 汽车零部件板块领涨 指数一度大涨近3%创10年来新高 [7] - 浙江仙通开盘约3分钟垂直涨停创近8年新高 索菱股份 万向钱潮和浙江世宝等直线拉升涨停 [7] - 商用车 汽车拆解 华为汽车和无人驾驶等细分板块走强 海马汽车4分钟垂直涨停 路畅科技 方正电机和中大力德等批量涨停 [7]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目标2025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7] - 工作方案提出4个维度15条工作举措及3条保障措施 包含60余项细化措施 [8] - 国内汽车市场在政策刺激与技术创新驱动下呈现电动化加速渗透和自主品牌强势崛起特征 产业竞争重心转向智能化领域 [8] ETF产品表现 - A50ETF(159601)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 近五日涨跌4.94% [10] - 最新份额27.0亿份减少442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184.1万元 [10]
实探亿纬锂能固态电池基地:设备商驻场调试生产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12:21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全固态电池面临固-固界面贴合和硫化锂制备工艺复杂等技术难题 困扰全球锂电行业[3] - 硫化物路线成为全固态电池主流方向 电解质材料为硫化物 但制造难度极大 对水汽 湿度和氧气条件要求严格[15][16] - 实验室环境与外部环境差异大 需在6000个大气压下实现较高低温性能 实验室器件尚未投入市场应用[14] 中国企业量产布局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 分两期建设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3][4] - 亿纬锂能下线10Ah全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面向人形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和AI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3][4] - 清陶能源在成都投资100亿元建设固态电池西南产业基地 年产能达15GWh 计划2025年启动建设 2028年全面建成投产[8] - 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小规模生产 2030年前后扩大生产规模 目前技术水平达到4(1为刚涉及 9为技术成熟)[17] - 多家企业瞄准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或装车 包括比亚迪 国轩高科 一汽集团 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底推出功能样车 2027年规模化量产[18] 国际企业研发状况 - 美国QuantumScape终止自制固态电池 转为向大众PowerCo授权技术 股价在7月18日至9月3日期间下跌42.79%[9] - 美国Solid Power专注于解决电解质材料性质 对制造固态电池兴趣不浓[9] - 日本企业将量产时间从2025年推迟至2030年 尽管丰田持有上千项固态电池专利[11] - 美国Factorial Energy验证了汽车尺寸固态电池FEST 但仍需通过实际驾驶验证商业化量产可行性[9] 产能与产业链建设 - 亿纬锂能成都基地为硫化物固态电池中试线 中试到量产还需多个环节[7] - 天齐锂业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实质落地并动工 采用独创浆态还原法新技术[16] - 先导智能为亿纬锂能电池生产线提供设备 负责清洗环节 大族激光也涉足电池工艺设备 是亿纬锂能供应商[5][6][7] - 工信部等八部门支持锂电池 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 目标2027年前打造3至5家全球龙头企业 珠海等地计划2027年形成固态电池产业集群[18] 市场反应 - 先导智能股价全天上涨20.01% 市值突破800亿元 亿纬锂能股价上涨16.59% 市值突破1500亿元[1] - 全固态电池下线消息引爆资本市场 A股固态电池板块龙头企业股价从9月2日开始拉升[4]
暖风吹向锂电,龙头企业迎来扩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0:1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随着一份新文件的出台,近期本就活跃的锂电池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 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 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 以上。 这表明,锂电池依然是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增长的主要动能之一。 今年以来,国内锂电池行业迎来一轮需求增长。相应地,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排产逐渐增加。与 此同时,部分锂电企业纷纷抛出扩产计划,并预计今年资本开支同比增加。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叠加储能需求支撑,有力地刺激了下游对锂电池的需 求。"预计锂电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利用率或持续提升,电池及材料环节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华泰证 券认为。 需求何来? 综合业内的多方分析,造成本轮"锂电热"的增量需求主要来自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显著增长,促使锂电池的一大应用场景,即动力电池的需求持续提升。 市场调查机构Rho Motion ...
暖风吹向锂电 龙头企业迎来扩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0:04
政策目标与行业增长预期 - 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为7%,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5%以上 [1] - 锂电池被明确列为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增长的主要动能之一 [2] 需求驱动因素分析 - 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主要受新能源汽车销量推动: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10万辆(同比增长28%),其中中国市场销量550万辆(同比增长32%);2025年前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预计达750.4万辆(同比增长25%) [4] - 新能源重卡成为显著增长点: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达9.6万辆(同比增长179%) [4] - 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86.7GWh(同比增长54%),其中国内政策推动市场化需求,欧美及新兴市场大储项目落地进一步刺激需求 [5]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带来新增量:固态电池在安全性及能量密度方面具备优势,有望在eVTOL和消费电子领域率先量产,但商业化仍需解决工程问题 [5] 产能与资本开支动态 - 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电池系统产能345GWh,产量310GWh,产能利用率达89.86%(较2024年上半年提升超24个百分点) [7] - 多家企业推进产能扩建:宁德时代在建电池系统产能235GWh(较2024年底增加16GWh);国轩高科投资80亿元建设合计40GWh新型锂电池项目;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等均披露产能建设进展 [7][8][9] - 行业资本开支增加:头部企业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同比提升 [2] 行业盈利与市场表现 - A股锂电池板块盈利能力回暖:106家锂电池概念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3.78%),净利润679.51亿元(同比增长28.07%) [10] - 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正极、负极、电解液领域表现较好,锂矿和隔膜领域仍承压 [10]
固态电池的“爆发前夜”
财富FORTUNE· 2025-09-04 13:10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固态电池技术起源于19世纪 但受限于技术瓶颈发展缓慢 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型固态电解质出现后重回视野 21世纪在新能源汽车推动下迎来研发与投资热潮[2] - 近期实现多项突破性进展:亿纬锂能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贯通且良品率达90% 孚能科技预计年底建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交付60Ah第一代产品[2] 固态电池类型与产业化进程 - 根据液体含量分为半固态(5-10wt%) 准固态(0-5wt%) 全固态(0wt%)三种类型 全固态电池可将电动车续航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并彻底解决燃爆风险[3]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 2030年迈入规模量产阶段:孚能科技计划2026-2027年小批量量产装车 2030年大规模量产 国轩高科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 奇瑞联合中科院/宁德时代攻关三大核心领域 预计2026年量产装车[3] 成本挑战与设备需求 - 固态电池2026年成本预计达5700元/kWh 100kWh电池成本接近60万元 导致整车价格可能超过百万 欣旺达计划2026年将成本控制在2000元/kWh以内 但100度电电池成本仍达20万元级别[4] - 成本高企源于新材料研发成本及生产工艺差异 特别是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复合/等静压成型等新增环节 设备需求激增:先导智能上半年新签订单124亿元同比增长70% 海目星新增订单44.21亿元同比增长117.5% 在手订单突破100亿元[4] 材料体系与应用场景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更优秀性能有望成为主流选择 硫化锂作为核心原材料市场空间广阔 其制备路线分为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三类[5] - 应用层面梯度渗透:最初应用于eVTOL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高附加值领域 随后渗透至高端电动车市场 最后进入30万元以下大众消费市场[5] 商业化进程与政策支持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明确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AI高端装备领域 中金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808GWh 全固态电池需求量超150GWh 动力/EVTOL/消费电子分别对应93/40/23GWh装机需求 渗透率分别为3%/40%/15%[6] - 国家层面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召开10项团体标准审查会及5项标准启动会 解决安全性评估问题并规范材料评测/电池装配方法[6] 行业发展趋势 - 固态电池成为长期黄金赛道 未来三到五年行业将经历淘汰赛 过度依赖融资缺乏核心技术突破的企业面临出清 在材料体系/工艺设备/商业模式实现突破的企业将崭露头角[7]
硫化锂量产突围,2026角逐千吨级市场
高工锂电· 2025-09-04 11:05
硫化锂行业动态 - 9月初天齐锂业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在四川眉山动工 宣称低风险可快速量产 [3] - 8月中旬恩捷股份百吨级高纯硫化锂中试线搭建完成 并建成10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线 [3] - 7月上海洗霸竞得有研稀土硫化锂相关资产 计划合资扩产 [4] - 亿纬锂能 国轩高科 孚能科技 欣旺达 融捷股份集中披露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产品进展 [4] - 2025年硫化锂需求有望达到百吨量级 2026年行业迈向千吨级 需求爬坡节奏快于预期 [4] 硫化锂核心价值 - 作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关键前驱体 占据电解质材料成本77%-80% [5] - 当前市场价格高达300万-400万元/吨 降本进程直接决定固态电池商业化速度 [5] - 高纯度硫化锂是制备高性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基础 [6] - 杂质会导致离子电导率下降 可能形成非离子传导性杂相或阻碍锂离子传输 [6] - 硫化锂吸湿性强 水分残留会引发水解反应导致材料纯度劣化 [6] - 固态电解质环节对硫化锂要求:碳含量<0.1% 水分<100mg/kg 金属杂质<100mg/kg 粒度<7um [6] 技术路线竞争格局 - 硫化氢中和法率先实现规模化突破 以上海洗霸为代表 [9][10] - 上海洗霸月出货2吨 年底扩至百吨级 大规模量产后售价有望从300-400万元/吨压缩至几十万元/吨 [10] - 日本出光兴产与丰田汽车深度合作 2027年6月计划建成千吨级硫化锂生产设施 [11] - 液相法代表企业:天赐材料 华盛锂电 海辰药业 [12] - 锂硫直接固相法代表企业: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14] - 碳热还原法代表企业:恩捷股份 容百科技 [15] 工艺路线特点 - 硫化氢中和法采用硫化氢-氢氧化锂制备工艺 可实现≥99.99%高纯度与低成本制备 [10] - 液相法得益于电解液及精细化工领域技术积淀 具备长期成本优化潜力 [12] - 锂硫直接固相法可产出≥99.9%极高纯度产品 但金属锂价格昂贵且存在燃爆风险 [14] - 碳热还原法属于具备成本优势的技术路线 但面临碳残留高易引起电池微短路等挑战 [15] 产业化进展 - 赣锋锂业已实现百吨级中试 产品获客户认证并开始供货 [14] - 天齐锂业在四川眉山启动50吨级中试线 强调低风险快速量产 [14] - 恩捷股份已成功搭建百吨级中试线 产品纯度可达99.9% 当前主推99.5%纯度产品 [15] - 海辰药业正将医药级纯度控制标准迁移至硫化锂生产 目前处于送样验证阶段 [12][13] 技术挑战 - 液相法受制于有机溶剂残留及复杂除杂工艺 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才能见分晓 [13] - 硫化锂生产设备需满足密封性 耐腐蚀 不挂壁等要求 设备材料是最大问题 [16][17] - 行业多采用三种设备方案:全流程干房环境 手套箱内模块化设备 完全密封的大型反应装置 [16]
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快,电池ETF嘉实(562880)盘中上涨3.65%,杭可科技涨超13%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9-04 02:23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强势上涨3.63% [1] - 成分股杭可科技上涨13.41%、中伟股份上涨11.40%、珠海冠宇上涨9.53%、亿纬锂能上涨8.89% [1][7] - 阳光电源上涨4.84%、欣旺达上涨5.94%、天赐材料上涨5.36%、先导智能上涨4.41% [7] 电池ETF市场表现 - 电池ETF嘉实(562880)单日上涨3.65%,近1周累计上涨10.61% [1][4] - 近1年净值上涨59.85%,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31.11% [4] - 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连涨期间涨幅达34.63%,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13% [4] 流动性及资金动向 - 盘中换手率达7.42%,单日成交额4073.25万元 [4] - 近1周日均成交额3675.30万元 [4] - 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69亿元,单日最高净流入8326.56万元 [4] 规模与份额 - 最新规模达5.28亿元,创近1年新高 [4] - 最新份额达8.04亿份,创近1年新高 [4] 行业技术前景 - 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预计2030年全球出货量达808GWh [4] - eVTOL及消费电子领域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 [5] - 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持续收敛,材料端与设备端价值量提升 [5] 指数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03% [5] - 权重最高个股为阳光电源(10.28%)、宁德时代(9.64%)、三花智控(6.31%) [5][7] - 亿纬锂能权重占比6.02%,国轩高科占比3.76% [7]
商业化进程提速 千亿级固态电池市场持续升温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09:56
核心观点 - 多家上市公司正在加速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包括动力电池厂商和锂电池材料企业 [1] - 固态电池被行业视为未来高性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1] - 产业化时间表逐步清晰 预计2025-2026年中试线密集落地 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 [3] 企业动态 - 南都电源现有一条中试产线可实现小批量交付 全固态电池对2025年度业绩不产生较大影响 [1] -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已完成向全球头部物流无人机客户送样 目前进展顺利 [1] - 恩捷股份10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经建成 具备供货能力 [1] - 容百科技固态电池硫化物电解质符合国际客户要求 正在进行中试线建设 [4] - 德尔股份积极投建固态电池中试线 目标是尽快实现量产和商用化应用 [4] 技术进展 - 恩捷股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十吨级中试线项目已全线贯通 实现从核心原料到电解质膜的全链式创新 [4] - 恩捷股份高纯硫化锂产品实现百吨级量产 纯度达99.9%以上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多项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6] - 恩捷股份下属控股子公司已有2条产线 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 [7] 产能布局 - 恩捷股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项目落地玉溪 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1000吨 [4] - 大众汽车集团向Quantum Scape注资1.31亿美元 用于建设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 [3] 产业化时间表 -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预计2025-2026年国内中试线密集落地 启动全固态装车验证 2027年全固态电池实现小批量装车 [3] - 上汽MG半固态电池版本车型将在9月推出 东风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上车 [3] - 丰田将于2026年正式启动固态电池的生产 [3] 市场前景 - 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 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1] - 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具有优势 将在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等领域有广阔市场空间 [6]
辉能科技,推出全球首款可量产固态锂陶瓷电池平台
DT新材料· 2025-08-21 16:06
辉能科技第四代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推出全球首款可量产第四代固态锂陶瓷电池平台 采用超流体化全无机固态电解质(SF Ceramio) 实现实验室验证到量产转化[2] - 材料成本仅为传统硫化物系统3-5% 未来有望与液体电解质成本匹配[3][4] - 制造流程采用高速卷对卷陶瓷隔膜涂布(30–50 m/min)和旋转涂胶(15–30 m/min)技术 叠片速度达0.1秒/片 无需液态电解液注入[3] 生产工艺与产能建设 - 2023年建成全球首条660mm宽幅GWh级卷式固态电池量产线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出货超50万颗电池[5] - 法国敦刻尔克工厂计划2026年开工 2028年启动第四代电池量产 2029年产能提升至4GWh 2030年全面投产[7] - 台湾桃园建有GWh级示范产线并已实现出货[5]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约530万美元(约3800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4%[5] - 完成电芯与模组双重国际第三方TÜV安全与电性测试[5] - 巴黎研发中心于2024年5月正式启用[7] 行业应用拓展 - 固态电池技术适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含低空经济/eVTOL)、风电叶片、氢储运等应用领域[9][10] - 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及储能系统等制品领域具有应用潜力[9] - 相关材料体系涵盖碳纤维复合材料、硅碳、硬碳、电容炭等特种碳材料[9]
固态电池:从“永远的五年”到实战冲刺
高工锂电· 2025-08-15 12:19
固态电池发展关键节点 - 2027年和2030年是固态电池发展的两个关键节点,行业普遍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2030年达成规模化量产 [2] - 固态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量产的五年倒计时 [2] 企业固态电池进展及量产计划 - CATL计划2027年小规模生产500Wh/kg硫化物固态电池 [4] - 比亚迪计划2027年示范400Wh/kg固态电池,2030年大规模量产 [4] - 中创新航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430Wh/kg、容量50Ah固态电池 [4] - 亿纬锂能计划2028年推出400Wh/kg硫化/卤化/聚合固态电池 [4] - 国轩高科计划2027-2030年推出350Wh/kg硫化物固态电池 [4] - 欣旺达计划2026年商业化量产第4代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 [4] - 上汽/清陶能源计划2026年量产400Wh/kg硫化/卤化/聚合固态电池 [4] - 太蓝新能源计划2027年批量生产720Wh/kg氧化物复合电解质固态电池 [4] - 卫蓝科技计划2027年量产400Wh/kg硫化/卤化/聚合固态电池 [4] - 松下计划2029年前量产450Wh/kg硫化物固态电池 [4] - 三星SDI计划2027年量产600Wh/kg固态电池 [4] - SK On计划2028年商业化混合固体电解质固态电池 [4] - LG新能源计划2030年量产锂硫全固态电池 [4] 固态电池企业产能规划 - 卫蓝新能源规划总产能128.2GWh,分布在北京房山、江苏溧阳、浙江湖州、山东淄博等地 [8] - 清陶能源规划总产能65GWh,分布在江西宜春、江苏昆山、成都、内蒙古乌海、浙江台州等地 [8] - 辉能科技规划产能50GWh,分布在欧洲、中国台湾等地 [8] - 赣锋锂电规划产能40GWh,分布在江西新余、重庆、东莞等地 [8] - 吴威斯能源规划产能30GWh,专注于固态方形钠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 [8] 固态电池应用进展 - 上汽集团将在售价10万元的MG4纯电车型上搭载半固态电池,向大众市场普及该技术 [9] - 南都电源签署2.8GWh独立储能订单,采用自主研发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 [9] - 孚能科技已向美国头部eVTOL客户商业化交付半固态电池,成为国内首个实现航空级电池国际交付的企业 [9] - 孚能科技已向某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并与其他5-6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对接需求 [11]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普遍采用"半固态过渡、全固态突破"的渐进策略推进商业化 [11] - 2027年将成为技术验证与小批量量产的重要分水岭,2030年是规模化量产的决胜期 [11] - 材料创新、产线优化与政策协同将成为决定技术落地速度的关键变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