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规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合规管理不到位!国融证券收警示函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12:13
监管处罚 - 国融证券义乌新科路证券营业部因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合规风险隐患时未主动及时向合规负责人报告被浙江证监局责令改正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 国融证券因对所辖分支机构合规管理不到位违反《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三条及第四条规定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 监管要求公司深刻吸取教训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举措 加强对业务和人员管理 切实提高合规管理水平 [1] 公司背景 - 国融证券成立于2002年4月 原名为日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 - 2023年8月证监会核准西部证券成为公司主要股东 核准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
安排“无证”员工参与私募基金募集,中闽汇金被监管警示
搜狐财经· 2025-09-18 14:11
厦门证监局强调,公司应吸取教训,切实进行整改,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强化合规管理与风险控 制,严格规范私募基金管理运作,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厦门证监局9月18日发布公告,对中闽汇金(厦门)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具警示函。 经查,公司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中存在安排不具备基金从业资格的员工参与私募基金募集业务的情形, 违反了相关规定。 依据规定,厦门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根据《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 理办法》将相关情况记入诚信档案。 资料显示,中闽汇金(厦门)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29日,法定代表人为王江明,注 册资本为1000万元。 来源:读创财经 ...
华安证券一营业部收警示函,前员工田柯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被责令改正
新浪证券· 2025-09-18 10:17
监管措施 - 四川证监局对华安证券成都东大路证券营业部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 因未按规定对员工在职期间廉洁从业予以考察评估 [1][2] - 四川证监局对前员工田柯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 因工作期间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并谋取不正当利益 造成客户重大损失 [1][3] 公司经营 - 华安证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08亿元 同比增长43.09% [7]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35亿元 同比增长44.94% [7] 分支机构情况 - 涉事营业部为华安证券全资分支机构 前身为成都菱安路营业部 2017年开业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金融圈核心地带 [5] - 该营业部拥有专业高效的证券团队 [5] 人员状况 - 涉事员工田柯目前在证券从业人员信息系统中无法查询到信息 疑似已离职 [5]
华安证券一营业部被监管警示
国际金融报· 2025-09-16 14:13
监管处罚事件 - 华安证券成都东大路证券营业部因未按规定对员工在职期间廉洁从业情况予以考察评估被四川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1] - 该营业部员工田柯在职期间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并谋取不正当利益 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 被四川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1] - 华安证券合肥高新区证券营业部因未有效规范员工执业行为 存在员工长期使用办公场所电脑进行代客理财操作被安徽证监局出具警示函[2] 公司合规管理问题 - 华安证券私募基金托管业务存在制度可执行性不强 合同审查和准入管控不严格 信息披露复核不到位 未在基金定期报告中出具托管人报告 重大事项报告不及时等问题[2] - 公司员工管理方面未能有效规范个别工作人员执业行为 反映出合规管理不到位[2] - 安徽证监局因上述合规问题对华安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8.1亿元 同比上升43.1%[2] - 归母净利润为10.4亿元 同比上升44.9%[2] -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 同比上升44.8%[2]
银行业天价罚单涌现!首席合规官密集上任能否破合规困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12:30
9月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陆续公布了18张罚单,被罚机构涉及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银行理 财子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类型,罚金合计约1.9亿元 。其中,5张罚单罚金超过千万元, 最高的一张罚金高达近9000万元。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不少罚单所针对的违法违规行为实际上并非新近发生,只是近期处罚结果才最 终落地。实际上,在监管利剑和政策要求之下,今年以来不少金融机构纷纷设置首席合规官职位。以银 行业为例,仅近两个月内,就有瑞丰银行、江苏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等银行"上线"首席合规官。 专家分析称,金融机构密集设置首席合规官有助于提升合规管理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将合规要求嵌入业 务流程前端,实现风险关口前移。但要实现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转变,仍面临诸多挑战。 银行业半月被罚3亿元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信息,9月5日和9月12日,该局密集披露了18张罚单,其中不仅有针对 金融机构的,也有针对个人的。 在这18张罚单中,被罚机构涵盖了8家股份制银行、1家国有大行、1家政策性银行、2家银行理财子公 司、1家寿险公司、2家资产管理公司和2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此外,还有一张罚单是开给某国有行两 ...
百亿私募基金红筹投资存8项违规 被限网下打新6个月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8:05
公司违规情况 - 深圳市红筹投资有限公司因未履行报价评估和决策程序、定价依据不充分、研究报告撰写机制不完善、未建立健全投资决策机制等问题被中国证券业协会采取列入网下投资者限制名单六个月及警示的自律措施 [1][6][7] - 公司违规具体表现包括:主要由新股报价研究人员一人确定最终报价导致集体决策程序缺失、内部定价依据缺失逻辑推导过程、制度未规范使用主承销商概价报告和定价审批程序、未对定价决策小组环节细化规定 [6][7] - 其他违规情形包括:未制定完善合规管理制度且合规检查执行不到位、未履行报价复核机制且无书面复核记录、询价当日未对报价知悉人员通讯设备管控、未建立内部问责机制及薪酬考核机制且未设置风险绩效考核指标 [1][7] 公司背景信息 - 深圳红筹投资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 成立于1997年 长期专注于二级股票市场投资 [2] 相关法规要求 - 《管理规则》第十八条要求网下机构投资者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 包括建立首发证券研究机制和报告审批机制、健全投资决策机制、制定合规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等 [3] - 《管理规则》第二十五条要求定价依据至少包括内部独立撰写的研究报告 需涵盖发行人基本面研究、盈利能力分析、合理估值定价模型等内容 [4] - 《管理规则》第二十六条要求建立首发证券定价小组 通过集体研究决策确定最终报价 并需以定价报告或会议纪要形式记录决策过程 [4][5] - 《管理规则》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三条要求证券公司建立网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设定明确推荐标准并建立审核决策机制 [5]
多家银行首席合规官任职资格获批!
证券日报· 2025-09-15 00:22
本报记者 彭 妍 9月11日,瑞丰银行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变更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两项 议案,在修订后的《公司章程》条款中,该行在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中新增了"首席合规官"。 银行设立首席合规官是加强合规管理的重要举措。据了解,2024年12月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的《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金融机构应当在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 该《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过渡期为《办法》施行之日起一年。不符合《办法》规定的,应当 在过渡期内完成整改。 高政扬表示,一方面,金融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岗位,以此强化合规管理的顶层设计与统筹力度; 另一方面,在金融监管不断强化的趋势下,银行需主动推动合规管理嵌入业务全流程,首席合规官这一 专职岗位,能有效增强合规体系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确保业务开展全程符合监管要求。 高政扬认为,首席合规官的设立将推动行业合规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有望推动金融机构完 成从架构设计、制度完善到执行监督的全链条优化升级,进一步压缩合规漏洞,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 为行业稳健发展筑牢合规根基。对于银行而言,该岗位可通过统筹合规审 ...
Safeheron创始人王威:基金通证化大规模应用需要安全底座
国际金融报· 2025-09-13 13:09
基金通证化应用挑战 - 大规模应用需要多维度基础设施体系 涵盖区块链技术 安全托管 合规管理 交易流动性 数据隐私和用户体验 [1] 安全与合规基础设施 - 基金份额通证化后交互环节高度依赖链上基础设施 需银行级安全保障 避免私钥管理不当或系统漏洞造成资产损失 [4] - 不同司法辖区对数字化基金份额有不同法律定义与合规要求 底层技术需为监管合规预留空间 否则面临法律和运营风险 [4] - 数字资产行业过去10年机构数字资产被盗达750亿美元 涉及内部团队作恶和外部黑客攻击 机构进入市场需安全底座支撑 [4] 分发与流通挑战 - 通证化使资产分发更高效灵活 但带来KYC/AML及投资者适当性审查等新复杂性 需在合规前提下实现高效份额转让和流通 [4] - 分发平台的安全性 透明度和可审计性是投资人信任的关键要素 [4] 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3-5年通证化将兼顾CeFi和DeFi 需通过自托管及安全基础设施赋能全周期场景落地 并一站式链接两类金融流动性 [5]
华夏理财回应监管处罚:诚恳接受 已全面落实整改
中国经济网· 2025-09-12 11:27
监管处罚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华夏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处以人民币1200万元罚款 处罚依据为2023年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1][1] 公司回应 - 公司对处罚决定表示诚恳接受并高度重视 已全面落实整改工作要求 [1][1] - 目前理财产品运作有序且业绩稳健 [1] - 公司将持续强化业务合规管理并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 [1]
华夏银行合规失守2025年内被罚9900万 营收净利双降不良率1.6%上市股份行最高
长江商报· 2025-09-07 23:19
监管处罚 - 华夏银行因贷款、票据、同业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罚款8725万元[1][2] - 浙商银行因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1130.8万元[2] - 华夏银行2025年以来累计罚单金额超过9900万元包括本次处罚[1][4] 业务违规详情 - 华夏银行温州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到位、信贷资金挪用及违规发放借名贷款被罚170万元[3] - 深圳分行因不良资产转让违规及内控问题被罚560万元太原杏花岭支行和廊坊支行均因贷后管理问题各罚30万元[3] - 石家庄分行因掩盖不良贷款违规新增贷款及上调五级分类被罚65万元宁波分行因存贷款及票据业务问题被罚125万元[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5.22亿元同比减少5.86%净利润114.7亿元同比减少7.95%[1][5] - 利息净收入305.74亿元同比减少3.6%占营业收入67.16%[5] - 投资收益等合计86.87亿元同比减少25.42亿元降幅22.64%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86亿元同比降106.37%[5] 资产与贷款状况 - 总资产4.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6%贷款总额2.42万亿元增长2.15%存款总额2.32万亿元增长7.99%[6] - 不良贷款率1.60%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56.67%下降5.2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51%下降0.08个百分点[6] 资产质量分析 - 个人贷款余额7161.4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8.8亿元不良率2.27%上升0.47个百分点不良余额增加32.17亿元[7] - 公司贷款余额1.65万亿元增加809.27亿元不良率1.36%下降0.23个百分点不良余额减少24.61亿元[7] - 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为A股9家上市股份行中最高[1][7] 管理层回应 - 华夏银行公告称诚恳接受处罚已落实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员问责[2] - 行长瞿纲表示将强化资产质量精细化管理优化风险监测体系并加大问题资产清收力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