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

搜索文档
河南睢县:多维发力破融资难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08-06 09:05
政策支持体系 - 严格执行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 通过财政贴息和税收减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 - 创新推行政银担三位一体合作模式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瓶颈 省农担公司累计提供融资担保17.45亿元[2] - 建立多方参与融资协调机制 纳入申报清单7242户 形成推荐清单6816户 已获授信5372户 累计授信29.89亿元 放款27.48亿元[2] 金融产品创新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09.9亿元 较年初增长13.3亿元 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36.15亿元 较年初增长10.37亿元 同比增幅12.99%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3] - 银行机构推出制鞋贷 云税贷 信用快贷 金燕e薪贷 金领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破解传统抵质押难题[3] - 双服务专项行动为365家名单内企业解决融资3.84亿元[3] 服务机制优化 - 县汇鑫担保公司推广易融担业务 实行低费或免费担保 在保户数4235户 在保金额2.12亿元 今年新增1173户 金额0.68亿元[2]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和银行行长进万企活动 累计走访中小微企业1585家 解决经营难题365个 为393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9.37亿元[4] - 定期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 年内举办对接会5次 为80家中小微企业现场授信3.2亿元[2] 产业聚焦领域 - 重点围绕制鞋 电子信息 新兴产业等领域开展金融服务[4] - 主办银行制度提供从开户到融资的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4] - 通过政银企联席会议构建常态化融资需求响应平台[4]
陕西:城乡“一盘棋”携手共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8-02 00:48
城乡融合发展 - 陕西通过缩小区域、城乡、收入"三大差距"推动城乡协同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1] - 城乡各行业活力显著,包括农业合作社、技能培训就业、乡村旅游等多元化经济活动 [1] - 县域经济成为城乡融合核心抓手,83个县(市、区)2024年GDP达1.68万亿元,占全省47.3%,同比增长6.4% [7] 特色产业与县域经济 - 大荔县冬枣产业成为出口亮点,26家企业累计出口1200余吨,销往10余个国家 [3] - 大荔县以冬枣、生猪、蔬菜、渔业4条产业链为主,强化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 [4] - 丹凤县通过电商政策支持孵化直播团队,推动葡萄酒等特色产品线上销售 [4][5] - 各县聚焦"土特产"升级产业链,改革体制机制,推进农业园区和"千万工程" [6] 城乡要素流动与基础设施 - 陇县雷音山景区因道路硬化(陇三路57.355公里)带动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增长 [8][9][10] - 陕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6.3万公里,实现100%乡镇通客车和通邮,"农村公路+"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10] - 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盘活农村资源,2024年前7月完成687笔交易,总成交额18.87亿元 [10][11] 公共服务与城镇化建设 - 外来务工人员享受跨区域医保和子女公办教育,户籍和社保制度改革提升市民化质量 [13][14] - 蓝田县通过政府补贴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推动二层楼房建设 [14] - 2024年陕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7.7%,卫生厕所83.1%,集体经济强村占比提升至12.3% [14] - 计划新建500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巩固现有503个省级示范村成果 [14]
杭州城区连接千岛湖的 第二条高速开工
每日商报· 2025-07-31 22:23
项目概况 - 杭淳开高速公路杭州段先行工程正式开工 该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5重要组成部分 连接杭州城区与千岛湖的第二条高速公路 线路出杭州市界后进入衢州开化境内 通向浙江省与江西省交界处[1] - 项目起点位于富阳区在建杭州中环与金桥北路交叉处 经富阳区 桐庐县 淳安县 终于淳安县汾口镇与开化县大溪乡交界处 主线全长约184.4公里[1] - 项目起点至左口枢纽段采用双向六车道 宋村枢纽至终点段采用双向四车道 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建设期48个月[1] 交通影响 - 建成后富阳新登 桐庐分水和淳安汾口等中心镇将进入高速公路时代 使沿线居民享受交通便利[1] - 杭州往千岛湖 江西方向部分车辆将从杭新景高速分流 有望缓解杭新景高速节假日高峰期的拥堵情况[1] 区域发展 - 项目将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深化浙赣 杭衢山海协作[2] - 推动内陆山区向开放前沿地带跨越式发展 助力浙江省构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2] - 有效整合沿线产业 旅游等资源 形成辐射带动县域发展的经济动脉[2]
杭淳开高速公路杭州段项目先行工程开工
杭州日报· 2025-07-30 02:21
项目概况 - 杭淳开高速公路杭州段先行工程正式开工 进入场地清表作业阶段 [2] - 项目为国家高速公路网G25重要组成部分 连接杭州城区与千岛湖的第二条高速公路 [2] - 线路贯通杭州至江西交界 分杭州段与衢州段两段实施 [2] 工程细节 - 杭州段起点位于富阳区在建杭州中环与金桥北路交叉处 终点位于淳安县与开化县交界处 [2] - 主线全长184.4公里 其中与千黄高速共线20.8公里 新建里程163.6公里 [2] - 起点至左口枢纽采用双向六车道 宋村枢纽至终点采用双向四车道 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 [2] - 建设周期为48个月 [2] 区域影响 - 服务富阳新登 桐庐分水 淳安汾口等中心镇 使其首次接入高速公路网络 [2] - 分流杭新景高速公路车流量 缓解节假日高峰期拥堵状况 [2] - 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提高公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准 [3] 战略意义 - 深化浙赣与杭衢山海协作 推动内陆山区向开放前沿地带跨越式发展 [3] - 助力浙江省构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 整合沿线产业与旅游资源 [3] - 形成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交通动脉 [3]
方红卫到周至县开展“七一”走访慰问并调研
西安日报· 2025-07-02 03:53
基础设施建设 - 鄠周眉高速公路楼观段和杨哑路改建项目正在推进 强调强化协调配合与服务保障 力争早日建成通车以助力县域经济提速发展 [2] - 骆峪铜矿矿山治理现场要求持续巩固治理成果 强化巡查监管和水质监测 严密防范环境风险 [1] 乡村振兴 - 调研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强调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 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1] - 楼观镇西楼村走访老党员 要求当地党组织保障老党员生活 解决实际困难 [1] 生态保护 - 在永红生态林场野生动物救助收容站强调健全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 增强保护能力并加强法治宣传 [1] - 桃李坪道班驿站开展巡河巡林工作 要求压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责任 加大林草资源与水源地保护力度 [2] 防汛与安全管理 - 骆峪镇尚兴村地质灾害点要求加大汛期巡查力度 及时采取应急转移避险措施 [2] - 金盆检查站强调严格落实峪口封闭管理 加强危化品运输风险防范 保护水源地安全 [2] 文化遗产保护 - 仙游寺博物馆调研建设运营情况 强调保护文物资源并挖掘历史文化价值 提升市民文化体验 [2]
文旅消费掀热潮,北川大熊猫文旅消费季正式开幕
央视网· 2025-06-28 10:07
文旅活动概况 - 北川大熊猫文旅消费季活动于6月28日启动,持续至8月31日,主会场北川大熊猫动植物园同日开园迎客 [1][3] - 活动以"熊猫家园 云境北川 安逸消费"为主题,融合熊猫IP、禹羌文化和低空经济,推出8项主体活动及4条精品旅游线路 [6][8] - 活动集结县内企业和景区联动,包括九皇山、药王谷等,打造"低空观光+熊猫IP+禹羌文化"特色消费场景 [13] 消费促进措施 - 推出惠民政策:A级景区门票五折、大熊猫动植物园五折、九皇山首入门票全免、非遗文创购物8折优惠 [11] - 发放"北川安逸消费一卡通",游客可凭卡享受餐饮、住宿等消费折扣,部分游客单次行程节省近百元 [11][13][15] - 通过低空经济消费节、非遗展演、万人萨朗篝火等项目提升游客消费体验,人均消费较预算降低50% [15] 生态与文旅融合 - 北川地处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依托生态本底发展文旅产业,园区内大熊猫"网网""升谊"成为核心吸引力 [3][8][16] - 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监管,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旅游,强化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16][17][19] - 活动通过沉浸式场景激活文化资源,推动"生态观光+研学体验"产品矩阵建设,促进文旅产业链延伸 [10][19] 县域经济影响 - 活动以文旅消费为支点,探索"文旅融合驱动县域经济"路径,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15][19] - 联动通用机场资源,开通"云端漫步·空中画廊"航线,提供城景俯瞰、辛夷花海观赏等差异化体验 [13][15] - 通过非遗展示、美食周、购物月等活动提升全域旅游立体度,强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特色节点"定位 [8][10]
陈刚:坚决扭转三种错误倾向,努力闯出广西“三农”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广西日报· 2025-06-28 03:00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强调2024年是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需从战略高度认识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政治重要性 要求扭转"就三农说三农"等三种错误倾向 [2] - 提出"一书一单一盘棋"工作法:制定整改方案书梳理国家考核问题 制定乡村振兴任务清单落实中央部署 形成条块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引领 [3] - 要求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通过产业融合、品牌建设、现代物流和新技术应用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2][3] 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 将县域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 重点发展县域产业园区 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 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4] - 提出"五链融合"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链、延长产品链、扩大销售链、做强品牌链、融合数智链 目标打造千亿级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 [4] -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推动广西优质农产品出山出海 提升"桂字号"品牌影响力 [4] 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 -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重点保障水果、糖料、蔬菜等农产品供给 [5] - 严格执行田长制林长制 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加强红树林等生态资源保护 提升林草资源管理质效 [5] 工作落实机制 - 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 加强一产经济调度和基层干部培训 编制"十五五"农业农村规划 [6] - 会议覆盖全区各级政府部门 开展业务培训并组织地市及部门交流经验 [6]
屯昌:让企业站上高质量发展“C位”
海南日报· 2025-06-24 02:19
产业空间布局与项目进展 - 屯昌围绕"一园三区两中心"产业空间布局推动项目落地,包括世宙综合高级中学(1年2个月建成,容纳1600名学生)和大月岭矿区东矿段建筑用花岗岩矿项目(计划投资34.66亿元,年产能990万吨) [1][7] - 大月岭矿区由4家央地企业联合开发,可采储量约4472.8万立方米,计划2023年底实现采矿区与加工区双投产,并同步推进860亩矿山生态修复 [7] - 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上签约1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7.5亿元,涵盖绿色低碳、特色农业及食品加工领域 [8] 产业创新与技术转化 - 海南(屯昌)环保设备制造厂拥有10余项专利技术,其地埋式垃圾收集设备具备隔臭和消杀功能,已应用于屯昌办公场所 [2] - 该企业通过告知承诺制缩短工期近5个月,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市政环保设备专利成果已在省内外多市县投用 [2] - 福成实业(海南)有限公司通过"预审批+承诺制"机制解决土地合宗问题,审批时限压缩4个月以上,年加工木材4万立方米并拓展生猪屠宰产业链 [3]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推行"屯帮办"服务,28个部门选聘136名政策专员,全流程帮办代办35个重点项目 [5] - 实施"屯易办"极简审批,旺旺源、华洲南药精深加工项目实现拿地与开工同步 [5] - 推出"屯无扰"机制,减少涉企检查,检查减少率位居全省前列 [6] 产城融合与基础设施 - 大同中学改扩建项目已投用,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和"三横一纵"路网预计2023年底完工 [5] - 世宙综合高级中学通过极简审批快速落地,多部门协调迁移电力设施保障建设进度 [4][5] 产业集群与资源开发 - 依托大月岭、长心岭矿藏资源,延伸混凝土、干粉砂浆、环保砖等生产线,放大产业集群效应 [7] - 天之虹食品、天越市政等"屯工坊"品牌企业投产达效,阳春啤酒、天海鱼丰生物活性肽项目加速建设 [3]
中国县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十强出炉:义乌第一,玉环第二
第一财经· 2025-06-21 12:21
县域经济与城镇居民收入 - 2024年我国有14个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万元 前十位均超过8 5万元 其中义乌和玉环超过9万元 [1] - 义乌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170元 超过四大一线城市水平 [3] - 玉环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 23万元 位居全国县域第二 [4] - 江阴和昆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8606元和87546元 位列第三四位 [6] 县域产业发展与贸易 - 义乌作为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 2024年快递业务量达126 3亿件 同比增长8 1% 电子商务交易额4923 52亿元 同比增长11 3% [3] - 义乌2024年进出口总额6689 2亿元 同比增长18 2% 其中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占比达80 1% [3] - 玉环拥有汽摩配 阀门水暖等六大产业集群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37 91亿元 同比增长7 7% [5] - 苏南地区昆山 江阴等县域GDP均超3000亿元 其中昆山和江阴超过5000亿元 [7] 县域人才吸引与消费升级 - 义乌2024年引进大学生5 3万名 新增技能人才7 5万人 居全省首位 [8] - 昆山2024年户籍人口净迁入3 3万人 迁入人口平均年龄26 4岁 人才资源总量达56 5万人 [8] - 江阴已实现乡镇数字影院全覆盖 拥有33家影院 206个影厅 26056个座位 [8] - 星巴克 瑞幸等品牌及电影院线 酒店加速布局县域消费市场 [8] 区域分布特征 - 城镇居民收入前十县域中 江苏和浙江各占5个 江苏集中在苏南地区 浙江分布在浙中 浙北和温台地区 [7] - 其他收入超8万元县域包括海宁 平湖 温岭和海盐 主要位于浙东北和浙东南地区 [7]
2025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在杭州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6-13 08:56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暨浙商促进会年中大会于6月11日在杭州举行 主题为"县域智创 产融未来" [1] - 大会由向上创业控股集团联合主办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组委会和浙江省区域经济促进会主办 浙江大学创业创新研究院等特别支持 [2] - 汇聚300多位嘉宾 包括国家及省市县领导、知名学者、浙商企业家及20多个县市区代表 [2] 大会核心内容 - 浙商促进会会长杨剑提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四点核心思考:改革擘画蓝图、智创赋能产业、产融构建生态、商会凝聚力量 [2] -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执行主任陈剑分享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案例 [2] -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作《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主题分享 [5] - 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刘世平解读科技赋能县域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5] - 中央党校教授汪玉凯作《县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点难点分析》报告 [5] - 浙江大学金小刚教授作《人工智能发展与民营企业新机遇》演讲 [5] 大会成果与创新 - 发布《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 安徽合肥蜀山区、浙江龙港市等21个案例入围 [5] - 通过高层政策解读、前沿技术分享、标杆案例剖析、产融需求对接等形式创新大会模式 [5] - 政、商、校、企联合举办 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智创"动能 [5] - 在AI与数字经济浪潮下 推动县域经济从传统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跃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