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压缩空气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创新,步步突破!中储国能掌握地下储气库的绿色能源密码
中国能源网· 2025-08-18 03:20
项目进展 - 河南信阳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地下储气库开挖已完成50% 标志着30万方量级大型储气库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1] - 信阳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4.2亿度 可有效提高当地电力系统效率、经济性和可靠性 [5] - 项目采用国内首个15米超大洞径设计 使储气库有效容积达30万立方米 规模较以往最大设计提升300% [7] 技术创新 - 首创高效自流排水系统 通过合理设计纵坡度和降低内部水位 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积水导致的施工安全与效率问题 [6] - 水平进洞技术沿岩层走向延伸 灵活避开断层 解决涌水带等不良地质问题 较垂直竖井成本更低且施工风险更低 [8] - 张北项目采用系统锚喷支护、超前锚杆及混凝土置换技术 解决玄武岩软弱夹层地质的施工安全与围岩稳定性问题 [19] - 中宁项目首创环形储气库结构设计 通过闭合回路提升围岩应力分散效率 实现软岩地层大容积储气空间稳定构建 [26] - 铅山项目升级采用多环形阵列设计 实现多条储气库独立运行与灵活梯次投运 提升复杂地质适应能力 [29] 成本与效率 - 信阳项目15米洞径设计使洞径扩大50% 经测算可降低成本2亿元 同时提升单位硐室储能密度和工程经济性 [7] - 水平进洞技术较传统垂直/斜井进洞方式施工周期更短 交通运输更便利 且成本显著降低 [8] - 中宁项目采用竖井与斜井结合进洞方式 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减少硐室出渣与钢衬组拼工序干扰 [27] 行业意义 - 30万方地下储气库相当于130个奥运标准泳池容积 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核心基础设施 决定储气量、系统效率及安全性 [3] - 张北100MW项目为全球首套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地下人工硐室 推动新型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与工程化步伐 [16][18] - 中宁项目打造国内首个软岩全人工硐室储气库 突破传统盐穴/硬岩选址限制 释放西部地区长时大规模储能潜力 [25] - 铅山项目首次采用数字孪生技术 通过大规模储能与监测自动化管理体系提升电站管理精细化与智能化水平 [30] 技术发展历程 - 2018年平江浅埋地下储气实验库突破传统盐穴局限 为国内压缩空气储能浅埋储气库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13][14] - 张北项目首次采用高强钢密封层技术 解决储气库高气压安全稳定运行与密封性问题 保障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效运行 [20] - 中宁项目密封层采用柔性材料与刚性材料复合设计 应对软岩变形问题 保障150米深处高压空气储存安全性 [27]
中国全面打通人工硐室储气技术路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13:15
技术突破 - 世界最高压力压缩空气储能人工硐室储气库成套技术验证成功,标志中国在人工硐室储气领域技术路线全面打通 [1] -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电能转化为压缩空气的压力能存储,在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 [1] - 中国能建储气密封循环试验压力突破世界最高等级18兆帕,通过高低压循环、长时保压"双168小时"连续运行验证 [1] - 储气库密封性、稳定性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创下超高压力、超严密封、超高可靠、超全感知、超高效率五项世界纪录和八大首创成果 [1] 行业影响 - 压缩空气储能行业向规模化、产业化迈进 [1] - 人工硐室储气技术研发成功将更好地推动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1] -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氢气、天然气、氨气、油气等战略物资存储 [1] - 为"源网荷储"一体化、氢能产业化及油气战略储备提供跨领域支撑,开启"多能并储"新格局 [1] 背景需求 - 中国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极大挑战 [1] - 大规模长时物理储能技术突破显得尤为迫切 [1]
我国首个30万方量级大型储气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核心观点 - 中储国能在河南信阳打造的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地下储气库已完成50%开挖,标志着我国首个30万方量级大型储气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 - 地下储气库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决定储气量、系统效率及安全性,是发展长时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的关键技术 [5] - 信阳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4.2亿度,将提高当地电力系统效率、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技术开创性及重大示范意义 [7][8] 技术突破 信阳项目 - 采用"高效自流排水系统",通过合理设计纵坡度和降低内部水位,解决地质积水问题,提升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10][11] - 国内首次采用15米超大洞径设计,储气库有效容积达30万立方米,规模较以往提升300%,单位硐室储能密度提高,成本降低2亿元 [12][13] - 首次采用水平进洞技术,沿岩层走向延伸,灵活避开断层,解决涌水带等地质问题,较垂直竖井成本更低、施工更便利 [14] 张北项目 - 全球首个面向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地下人工硐室,首个10万方量级地下储气库,推动新型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 [20][22] - 采用系统锚喷支护、超前锚杆等技术解决玄武岩软弱夹层复杂地质问题,提高硐室开挖安全性及围岩稳定性 [23] - 首次采用高强钢密封层技术,保障高气压安全稳定运行,解决外水压力问题 [24] 中宁项目 - 国内首个软岩全人工硐室地下储气库,突破传统盐岩或硬岩地质限制,为西部地区长时大规模储能提供解决方案 [29] - 首创环形储气库结构设计,通过闭合回路提升围岩应力分散效率,实现软岩中大容积储气空间稳定构建 [30] - 采用竖井与斜井结合的进洞方式,提高施工效率,复合密封层设计保障150米深处高压空气安全储存 [31][32] 铅山项目 - 在单环形设计基础上首次采用"多环形列阵"设计,实现多条储气库独立运行,灵活应对复杂地质条件 [36] - 国内首次在地下储气库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37] 发展历程 - 2018年平江项目是国内首个压缩空气储能硬岩浅埋储气实验库,突破传统盐穴储气局限 [18] - 张北项目是世界新型压缩空气储能迈向百兆瓦级的里程碑,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20][22] - 中储国能通过信阳、张北、中宁、铅山等项目积累不同地质条件下大型储气库建设经验,掌握核心竞争力 [39]
云南能投(002053) - 2025年8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8 09:24
盐业务 - 盐硝实际产能180万吨/年 [1] - 2024年食盐产量34.6万吨(占总产能19.2%),工业盐产量131.9万吨(占总产能73.3%) [1] - 工业盐毛利率约20% [1] 新能源业务 - 风电利用小时数:2022年2,533.35小时,2023年2,781.26小时,2024年2,489.69小时 [2] - 2025年重点推进67万千瓦风电扩建项目及会泽8.5万千瓦光伏项目 [2] - 马龙竹园5万千瓦光伏项目已于2025年4月30日全容量并网 [2] - 推进富源县南冲风电场31.25万千瓦风电项目及马龙区色甲2万千瓦光伏项目前期工作 [2] 盈利能力 - 新能源业务优势:高风资源禀赋区域选址、总投资控制(通过竞争性谈判降低融资成本)、专业化管理团队 [1][2] - 业绩季节性波动:风电(11-5月为大风季,6-10月为小风季),食盐销售受居民采购习惯影响 [3] 新兴业务 - 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已完成可研及前期技术论证,申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3] 分红政策 - 2023年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30.55%,2024年提升至45.01% [4] - 未来将继续实施积极、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 [4]
常州金坛一储能项目被指高温天强制工人上工,区住建局:已约谈并收到新方案
新浪财经· 2025-07-17 12:41
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项目 - 项目二期规划建设两套350兆瓦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机组,总容积达120万立方米,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9.24亿度[3] - 项目由华能中盐(常州)储能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公司注册资本7.91亿人民币,一期60MW示范项目已投入商业运行[6] - 项目于2024年5月31日签约,12月18日正式开工,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并于2025年初完成2号机组主厂房第一方混凝土浇筑[7][9] 项目承建方信息 - 中国能建东电一公司中标标段一,金额37834.2869万元,山东电建一公司中标标段二,金额22390万元[6] - 中国能建东电一公司隶属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电建一公司为中国电建集团骨干成员企业[3] 项目争议事件 - 网友投诉项目二期存在无施工许可证开工、高温强制上工导致工人中暑、压榨工期等问题[3] - 金坛区住建局约谈相关单位负责人,要求完善高温施工方案,现场增设带空调休息间并配备防暑物资[1][4] 高温作业法规 - 江苏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月300元,支付时段为6-9月,用人单位不得以津贴抵扣工资或劳动保护费用[7] - 法规要求气温≥35℃时调整室外作业时间,提供防暑物资及休息场所,并发放高温津贴[6] 项目技术地位 - 二期项目为全球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3]
云南能投(002053) - 2025年7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7 12:06
业务板块 - 公司主要有新能源和盐业两个业务板块,新能源是核心主业和主要盈利来源,盐业是业绩稳定支撑和主导产业补充 [1] 业绩增长 - 2023 年和 2024 年,随着多个风电和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截至 2024 年末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增至 194.64 万千瓦,推动业绩大幅增长 [2] 天然气亏损 - 2024 年天然气公司亏损约 1.6 亿元,按 52.51%持股比例,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减少约 8 千多万,原因是下游客户开发中,支线管网转固后固定成本增加,增量收入未覆盖增量成本 [2] 在建拟建项目 - 推进 67 万千瓦风电扩建及马龙竹园 5 万千瓦、会泽 8.5 万千瓦光伏等增量项目建设,马龙竹园 5 万千瓦光伏项目已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全容量并网发电 [2] - 推进富源县南冲风电场等 31.25 万千瓦风电及马龙区色甲 2 万千瓦光伏等新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资源排查和储备 [2] 风电季节性 - 云南省 6 - 10 月为小风季,11 月 - 次年 5 月为大风季,风力发电季节性强且年度间有波动 [3] - 云南 11 月 - 次年 5 月是“枯平水期”,同期为大风季,风电与水电有季节性互补优势 [3] 战略规划 - 秉持新能源发展核心战略,以发电端为基础,推进产业链布局,提升绿色能源供给和资源利用能力 [3] - 推进昆明安宁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等新赛道发展 [4] 分红政策 - 公司未来将继续实施积极、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与股东共享经营成果 [4]
中国压气储能率先进入350兆瓦时代 90%以上盐穴资源有望盘活
新浪财经· 2025-07-11 08:02
项目概况 - 世界在建最大单机功率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能储一号"山东泰安350兆瓦示范电站正冲刺全容量并网,已完成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等关键节点,计划2025年底实现首次并网[1] - 项目由中国能建数科集团投资建设,采用盐穴型非补燃技术,设计储能8小时/释能4-6小时,年发电量4.6亿度,相当于20多万家庭年用电量[1][4] - 项目利用地下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通过压缩空气储能实现电网"削峰填谷",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1] 技术突破 - 单机功率达350兆瓦,可为中小型城市持续供电5小时,较此前商运最高60兆瓦项目实现跨越式提升[5] - 首创"非补燃"技术,通过内循环加热空气发电,避免化石燃料污染,系统还能过滤空气中的粉尘杂质[6] - 攻克千米深层超大尺寸钻井技术,实现300层楼深地下"手术刀级"精度控制,关键设备100%国产化[7] 资源利用 - 创新利用山东肥城75亿吨储量盐矿的废弃空腔作为储气库,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盘活传统产业资源[6] - 首创"刮渣+破岩+声呐测腔"工艺解决复杂盐穴勘探难题,技术可推广至全国90%以上盐穴资源再利用[6][7] - 在天然盐穴稀少地区探索人工硐室储气方案,如甘肃酒泉在建世界首个300兆瓦级人工硐室项目[8] 行业影响 - 项目实现压缩空气储能从0到1原创突破和1到100规模化应用双向突破,带动传统装备制造转型升级[2][5] - 较抽水蓄能具有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优势,350兆瓦级可降低工程造价并提升电网调配灵活性[5] - 技术获美国、荷兰等多国关注,中国成为首个实现"非补燃"技术工程化落地的国家[9]
看空气这样发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1 22:47
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发展 - 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25年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4.82亿千瓦(风电5.36亿千瓦、光伏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 [7] - 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安全影响日益突出,储能技术成为解决电力供需时间不匹配的关键 [7]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 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是全球在建最大单机功率项目,采用"非补燃"技术,无污染且能过滤空气粉尘 [2][3] - 项目利用地下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储能充电8小时、释能发电4小时,年发电量4.6亿度,相当于2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4] - 单机功率350兆瓦可为中小型城市持续供电5小时,显著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5]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首创"刮渣+破岩+声呐测腔"工艺解决盐穴复杂构造问题,突破千米深层超大尺寸钻完井技术,实现"手术刀级"精度 [9] - 采用"高位注气、低位排卤"方案解决地形排卤难题,为全球盐穴资源再利用提供范例(中国90%以上盐穴可应用) [9][10] 行业应用与市场前景 - 压缩空气储能建设周期仅1.5-2年(抽水蓄能需6-8年),选址灵活,已吸引美国、荷兰等国关注 [6][10] - 中国能建同步推进甘肃酒泉300兆瓦地下人工硐室型项目,技术路线多元化 [10] - 压气储能可带动传统装备制造转型,降低工程造价并提升转换效率 [5]
探秘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解锁能源存储“新密码”
新华社· 2025-06-25 10:19
项目概况 - 中国能建主体投资建设的"能储一号"为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电站,采用"研投建营数"一体化模式建设 [1] - 一期项目为1台350兆瓦盐穴型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设计储能充电8小时,释能发电4小时(可扩容至6小时),年发电量达4.6亿度,相当于20多万家庭年用电量 [1] - 项目占地面积广阔,功能区域划分明确,涵盖储能设备区到控制中心等现代化设施 [1] 技术优势 - 350兆瓦单机功率可满足中小型城市持续供电5小时,被形象比喻为"巨型充电宝" [1] - 采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利用地下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空气压缩热量以热水、熔盐形式储存于地面储热罐 [2] - 用电高峰时释放高压空气与储存热量驱动透平发电机组,实现电网"削峰填谷",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2] 行业价值 - 压气储能相比抽水蓄能具有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的优势,350兆瓦级可降低工程造价并提升转换效率 [2] - 项目带动传统装备制造转型升级,便于电网灵活性调配 [2] - 入选2023年山东省新型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山东省重大项目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 [3]
盐穴变“储气库”年发电4.6亿度! 探秘“能储一号”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电站
新华财经· 2025-06-20 09:46
项目概况 - 中国能建在山东泰安建设全球在建最大单机功率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一期为350兆瓦盐穴型非补燃式电站,设计储能充电8小时,释能发电4小时(可延长至6小时),年发电量4.6亿度,满足20多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1] - 项目利用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实现零碳排放,兼具空气净化功能,压缩过程的热量储存于地面储热罐,发电无需额外燃料 [1] - 截至2024年5月28日开工后,已完成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等关键节点,计划2025年底首次并网暨全容量发电 [1] 技术突破与行业意义 - 350兆瓦单机功率相当于为中小型城市持续供电5小时,此前行业最高商运规模为60兆瓦,中国能建2024年1月投运的300兆瓦"能储一号"已创下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三项世界纪录 [2] - 大功率压气储能可调节区域电网波动,相比抽水蓄能选址更灵活、建设周期更短,350兆瓦级能降低工程造价、提升效率并带动装备制造升级 [2] - 中国盐穴资源丰富但90%难以传统开发,项目创新利用盐穴空腔,在盐穴稀缺地区则采用人工硐室储气方案(如甘肃酒泉300兆瓦项目) [2] 战略布局与国际影响 - 中国能建通过湖北应城300兆瓦(已并网)和泰安350兆瓦项目,实现压缩空气储能从原创突破到规模化应用的双重进展 [3] - "能储一号"技术获美国、荷兰、南非等国合作意向,公司计划以技术为核心输出全产业链方案,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成为国际绿色能源标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