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制冷技术

搜索文档
月壤研究新突破、“超级工程”进度条刷新……这一周,多领域好消息频传
环球网· 2025-08-23 23:32
航天与深空探测 - 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7颗卫星 实现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 发射准备效率提升至7-10天 [1] -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精确测定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 将月球撞击风暴开始时间向前推进至少1亿年 [3] - 中国首部8K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定档9月5日全国上映 [4] 农业与粮食生产 - 中国早稻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 单产与总产实现双增创历史新高 [5][7] 气象与安全技术 - 青藏高原东部构建地基站网+无人机+卫星三位一体观测体系 提升暴雨预报准确率 [9] - 建成国内首个汽车雷电效应测试平台 验证新能源车在高电压强磁场环境下的功能稳定性 [11] 材料科学与制冷技术 - 在六氟磷酸钾塑晶材料中首次发现全温区压卡效应 为全固态制冷技术开发提供支撑 [11] 能源基础设施 - 河南信阳30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地下储气库完成50%开挖 建成后年发电量达4.2亿度 [13] - 宁波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建成 烯烃总产能突破1000万吨 [15] - 江汉油田红星页岩气田探明1650.25亿立方米储量 成为我国首个二叠系大型页岩气田 [18] -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煤炭运量占全国铁路煤运总量1/5 [19] 航运与交通工程 - 平陆运河实船试验首次获取A级航区内河船舶性能指标 填补国内数据规范空白 [21][23]
全球首个!制冷材料领域有重要发现
环球网资讯· 2025-08-22 01:39
核心发现 - 科研人员发现新型制冷材料六氟磷酸钾 能在室温至接近绝对零度全温区实现制冷效果 是迄今唯一全温区固态相变制冷材料 [1] - 材料首次观测到"全温区压卡效应" 通过施加压力可在25℃至-269℃宽温区持续制冷 [1] - 该发现为开发新一代高效环保全固态制冷技术开辟新路径 有望彻底革新冰箱等制冷设备设计理念 [1] 技术特性 - 制冷温区覆盖室温(约25℃) 液氮(-196℃) 液氢(-253℃) 液氦(-269℃)等多极端环境 [1] - 实现方式基于压力驱动的固态相变机制 区别于传统气体制冷技术 [1] 应用前景 - 技术突破有望推动全固态制冷设备商业化 替代现有依赖氟利昂等气体的制冷系统 [1] - 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主导完成 [1]
全球首个全温区固态制冷材料发现,有望革新冰箱制冷技术
格隆汇· 2025-08-21 01:44
材料科学突破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发现新型制冷材料六氟磷酸钾 该材料能在室温至接近绝对零度全温区实现制冷效果 系迄今唯一全温区固态相变制冷材料[1] - 六氟磷酸钾首次观测到"全温区压卡效应" 通过施加压力可在室温至液氮(-196℃) 液氢(-253℃) 液氦(-269℃)的宽温区持续制冷 突破现有固态相变材料仅能在相变温度附近窄范围工作的局限[1] 技术应用前景 - 该发现为开发新一代高效环保全固态制冷技术开辟新路径 未来有望彻底革新冰箱等制冷设备的设计理念[1] - 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杂志 标志着该突破性发现获得学术界的正式认可[1] *注:文档[2]为免责声明内容 根据任务要求不予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