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

搜索文档
为了减肥完全不吃“碳水”或少吃“碳水”,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齐鲁晚报· 2025-08-10 14:29
主食摄入不足的健康风险 -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导致低血糖、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紊乱、脂肪分解不彻底产生酮体、蛋白质过度消耗等现象,影响多种机体功能 [3] -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通常会导致过量摄入脂肪,脂肪热量约为9千卡/克,远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易引起肥胖、高甘油三酯及高胆固醇,加重代谢综合征,包括糖尿病 [3] - 生酮饮食会引起"坏"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2倍心血管疾病风险,包括心血管事件、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4][5] - 不吃或少吃主食的参与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2倍,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外围动脉疾病等 [5] - 坏胆固醇水平最高的不吃主食参与者患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高 [6] 主食摄入不足的其他健康影响 -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影响寿命,主食提供能量比例小于40%或大于70%都会增加死亡风险,缩短寿命 [7] - 经常不吃碳水主食可能损害大脑的记忆和认知功能,因为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应 [8][9] - 长期不摄入主食会导致代谢紊乱,通过脂肪供能会产生酮体,长期蓄积对身体不利,通过氨基酸补偿会造成瘦组织分解,导致营养不良 [10] - 血糖不稳定会影响脑细胞和红细胞功能,导致情绪低落、易怒、烦躁等情况 [10] - 长期不吃或少吃主食会导致口臭、脱发、闭经、肌肉流失、便秘等副作用 [11] 健康饮食建议 - 控制体重或减肥需要控制总热量摄入,确保摄入能量小于消耗能量 [12] - 主食选择应粗细搭配,减少精制碳水摄入,适当多吃优质碳水 [13] - 减肥期间推荐食用饱腹且GI不高的食物,如全谷物和薯类,包括鹰嘴豆、红豆、绿豆、燕麦米、荞麦米、青稞米、糙米、黑米、红薯、紫薯、马铃薯、莲藕等 [14][15] - 建议将1/3~1/2的大米替换为杂粮或杂豆,或将薯类切块加入米饭中 [16] -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应摄入200~300克谷类食物,其中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17] - 减重的本质是"少吃",但需找到能长期坚持的方式,极端节食可能导致反弹、脱发等问题 [17]
孙楠自曝瘦了20多斤,56岁孙楠近照瘦到“认不出”,怎么明星最近都瘦下来了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7 05:13
名人减重案例 - 孙楠通过健康饮食、良好作息和适度运动自然减重20多斤,脸型从圆润变为清瘦[5][7] - 颜如晶半年内从98公斤减至约73公斤,体脂率从48.6%显著下降,每天坚持6小时训练(3小时有氧+3小时无氧)[9][11] - 辣目洋子在《浪姐6》录制期间1个月减重20斤,每天进行8小时唱跳训练+3小时私教,每日消耗约1000千卡,采用低碳水饮食[14][16] - 马薇薇45天减重20斤,身高169cm BMI降至18.2-21.9,每日摄入不足1000kcal(三两肉+六两蔬菜),曾因抗抑郁药副作用增重20斤[17][19] GLP-1药物应用案例 - 埃隆·马斯克使用司美格鲁肽减重30磅(约27.2斤)[20] - 乌比·戈德堡使用替尔泊肽从272斤减重[22] - 凯莉·克拉克森借助司美格鲁肽减重[24] - Jeremy Clarkson使用司美格鲁肽后食欲显著降低[26] - Shannon Natalia通过司美格鲁肽减重20公斤[28] - 乔恩·戈塞林使用司美格鲁肽2个月减重32磅[29] 司美格鲁肽临床数据 - STEP系列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使肥胖患者平均体重下降15%,优于传统药物5%-10%的效果[31] - STEP 1研究:1961名受试者平均减重14.9%,超1/3减重超20%,安慰剂组仅2.4%[33] - STEP 2研究: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平均减重10.6%,安慰剂组3.1%[33] - STEP 3研究:611名受试者减重16%(约17kg),75.3%减重超10%[33] - STEP 4研究:803名受试者减重18.2%(17.8kg)[33] - STEP 5研究:108周持续减重15.2%[34] - STEP 6研究:东亚人群减重超15%,内脏脂肪显著下降[34] - STEP 8研究:38.5%患者减重超20%,55.6%减重超15%[34] 替尔泊肽临床数据 - SURMOUNT-1研究:176周时5mg/10mg/15mg剂量组分别减重15.4%/19.9%/22.9%,安慰剂组2.1%[36] - SURMOUNT-2研究:72周内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减重15.7%(15.6kg),10mg和15mg组超80%患者减重超5%[38] - SURMOUNT-3试验:12周生活方式干预+72周替尔泊肽治疗减重26.6%[38] - SURMOUNT-4试验:88周总平均减重26.0%(21.1%+6.7%)[38] - SURMOUNT-5试验:替尔泊肽组平均减重20.2%(22.8kg)vs对照组13.7%(15kg),31.6%患者减重超25%[39] GLP-1药物机制与审批 - 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受体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延缓胃排空和抑制食欲实现减重[48] - 司美格鲁肽2021年6月获FDA批准用于肥胖治疗,为首款2014年后获批的普通肥胖新药[35] - 替尔泊肽2023年11月获FDA批准用于肥胖治疗[38]
掌握饮食节奏,轻松享“瘦”!Science重大发现:顺应脂肪生物钟助力高效减肥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7 05:13
肥胖与代谢研究 -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肥胖率不断上升,减肥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和医学研究重要议题 [6] - 肥胖根本原因是营养过剩环境下能量摄入与消耗失衡 [7] - 紊乱的生物钟和不合理进餐时间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 [7] 限时进食(TRF)机制研究 - 非活跃期进食的小鼠体重增长显著高于活跃期进食组,差异源于能量消耗减少 [9] - 活跃期进食能增强脂肪组织中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促进能量消耗 [11] - 脂肪组织昼夜节律紊乱会降低产热相关蛋白UCP1和时钟基因BMAL1表达 [13] 脂肪组织产热调控 - 缺失ZFP423基因的小鼠产热能力增强,ZFP516蛋白表达上升 [15] - 脂肪产热增加可通过EBF2、PRDM16等基因通路抑制非活跃期体重增长 [15] - 代谢组学分析显示脂肪昼夜节律受基因和转录动态调控 [17] 减重方法应用 - 科学减肥需使进食时间与脂肪组织工作节奏同步,避免能量过剩 [18] - 白天生物钟活跃时正常进食,晚上减少进食可优化代谢效率 [19] - 《柳叶刀》子刊显示68%患者通过减重手术实现体重减半 [26] 学术平台定位 - Obesity World定位为同步国际肥胖代谢研究进展的学术桥梁 [2][29] - 平台聚焦医学减重临床与教研领域的前沿科学转化 [25][31]
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提示: 普通食品别信“保健”“治病”宣传
央视网· 2025-08-05 07:12
市场监管与消费者提示 - 市场监管总局和消费者协会联合提醒消费者普通食品不能宣称保健功能或疾病预防治疗功效,需警惕虚假宣传 [1] - 近期网购平台出现不法商家将普通食品包装成"保健酒""增高粉""瘦身咖啡"等,并虚假宣传鱼油、代用茶、蓝莓等产品具有治疗功效 [1] - 个别品牌通过"营养师""知名专家"等名义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保健品 [1] 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 - 中国法律法规严格区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禁止食品标签和说明书涉及虚假内容或疾病治疗功能 [2] - 《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明确禁止对食品进行虚假或误导性商业宣传 [2] - 不法商家通过模糊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药品界限,在营销中炒作"养生""天然""调理"等概念 [2] - 部分商家通过虚构科学实验、专家背书等方式夸大保健食品功效,如宣称"降血压""抗癌"等 [2] 消费者选购指南 - 选购健康功效食品需认清产品包装标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药品),保健食品需认准"蓝帽子"标志 [3] - 保健食品需根据功能及适宜人群科学选用,并严格遵循标签说明 [3] - 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保健食品注册备案信息 [3] - 线上购买应选择正规电商平台,避免轻信朋友圈、微信群等非正规渠道 [3] - 线下购买应前往商场、超市、药店等正规场所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证 [3]
Nature头条:超加工食品让减肥更加困难,还会影响心血管代谢健康
生物世界· 2025-08-05 04:15
全球超加工食品消费现状 - 全球有30亿人超重或肥胖,超加工食品(UPF)可获取性和消费量增加是重要诱因 [2] - 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高与肥胖、心血管代谢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2] - WHO及多国饮食指南建议减少超加工食品摄入 [2] 超加工食品对减肥的影响机制 - 遵循健康饮食指南时,超加工食品仍会阻碍减肥效果,而最低程度加工食品(MPF)可提升减肥效率 [3][11] - 超加工食品饮食阶段参与者平均减重0.88公斤,MPF饮食阶段平均减重1.84公斤 [11] - MPF饮食显著改善心血管代谢指标(脂肪总量、体脂率、内脏脂肪及甘油三酯下降),UPF饮食无此效果 [11] 超加工食品的工业特征与健康风险 - 超加工食品通过食品提取物与添加剂结合生产,具有低价、高利润、易获取特性 [9] - 加工过程中质地结构变化可能导致进食速度加快、饱腹感延迟,增加热量摄入 [14] - 添加剂和热处理可能破坏肠道微生物群并引发炎症,包装营养信息存在误导性 [14] 研究设计与政策意义 - 伦敦大学学院随机交叉试验首次在真实世界验证加工程度对健康的影响,样本为55名BMI 25-40的成年人 [6][10] - 食品加工应被视为独立政策维度,仅调整营养配方无法抵消加工手段的负面生理影响 [14] - 超加工食品设计具有"成瘾性"(高能量密度、鲜美口感),导致摄入量系统性增加 [14] 社会经济影响 - 超加工食品易获取性对低收入群体影响更大,加剧饮食健康与社会经济不平等 [10] - 食品环境设计导致不健康饮食选择,非消费者意愿驱动 [10]
饭前喝一杯,血糖稳了、腰围小了!方法超简单!
央视新闻· 2025-08-05 01:46
饭前喝水的健康益处 - 饭前喝水有助于减肥 通过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并改变食物偏好 使身体更倾向蛋白质而非碳水化合物[4] - 饭前喝水可调节血糖 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 作为简单生活方式调整辅助血糖管理[5] - 研究显示多喝水不仅能辅助减肥 还能改善糖尿病 且饭前喝水更有效[3] 多喝水对特定健康问题的改善 - 减少尿路结石和感染 饮水量增至1500毫升/天与尿路感染发作次数减少相关[9] - 促进血液循环 晨起喝200-400毫升35℃-40℃温开水有助于降低脑血栓和心梗风险[10] - 缓解痛风 每天饮水至少2000毫升有利于尿酸排出 伴肾结石者建议3000毫升[12] - 改善便秘 多喝温开水对排便更有利 不要用饮料或咖啡代替水分摄入[13] 健康饮水的实践建议 - 不要等口渴再喝水 身体水分丢失1%-2%时已感到口渴 丢失2%-4%时认知能力会降低[15] - 饮用35℃-40℃温水最适宜 与人体温度接近 怕冷人群可选择不高于50℃的水[16] - 采用少量多次饮水方式 每次200毫升左右 包括吃饭时也可适当喝水[17] - 不要用饮料代替水 过量喝含糖饮料易导致肥胖和牙齿健康问题[19] - 避免猛喝冰水 水温过凉会刺激身体 增加心绞痛和心梗风险 尤其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20] 对常见疑虑的澄清 - 饭前喝水不会稀释胃液 因为进食的蔬菜或汤类本身含有水分 正常饮水不影响消化吸收能力[7]
Cell 子刊重磅揭示:早餐吃得丰盛,全天更易控饥饿,减肥变得更简单!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4 09:51
热量分配时机对减肥的影响 - 研究比较两种热量分配方式:"早餐多吃型"(早餐45%、午餐35%、晚餐20%)和"晚餐多吃型"(早餐20%、午餐35%、晚餐45%),每种持续4周 [6][7] - 两种方式减重效果相似,受试者平均减重3.3公斤,但"早餐多吃型"显著降低饥饿感并改善食欲控制 [11][12] - 早餐摄入充足可延长饱腹感,减少全天进食冲动,机制包括胃排空减慢及饱腹激素(PYY、GIP、GLP-1)分泌增加 [13][14] 生物钟与饮食规律的协同效应 - "早餐多吃型"更符合人体生物钟,顺应白天能量需求高的自然规律 [15] - 研究未发现两种饮食在能量代谢上的显著差异,但强调时间分配对减肥可持续性的潜在影响 [15] 减重手术与药物研究动态 - 《柳叶刀》子刊研究显示,68%患者通过减重手术实现体重减半,不同术式效果存在差异 [22] - 《柳叶刀》发布七大减肥药对比分析,评估疗效强弱 [24] 平台定位与内容方向 - 聚焦肥胖及代谢领域国际学术进展,目标用户为医学减重临床及教研人员 [2][25] - 通过公众号及电子杂志形式传播前沿科学成果 [27][28]
瘦身咖啡、增高粉别再信了 官方提示普通食品不能宣称保健功能
央视新闻· 2025-08-04 08:28
监管政策与法规框架 - 普通食品不得宣称保健功能或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效 不得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1][3][4] - 保健食品不是药物 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需通过"蓝帽子"标志识别 [4][5] - 相关法律依据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4] 市场乱象与违规行为 - 不法商家将普通食品包装成保健酒 增高粉 瘦身咖啡等产品 并宣称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效 [1] - 通过虚构科学实验 营养师指导 专家背书等方式夸大保健食品功效 如宣称降血压 抗癌等 [4] - 在营销环节通过口头宣讲 微信群 宣传册 直播间话术等渠道炒作养生 天然 调理 减肥概念 [4] 消费者识别与选购指南 - 选购时需认清产品包装标识 区分普通食品 保健食品与药品 [4] - 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保健产品注册备案信息 [6] - 线上选购应通过正规电商平台 避免轻信朋友圈 微信群等来源不明的推销信息 [6] - 线下购买需到正规商场 超市 药店等经营单位 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 [6]
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效果可持续4年以上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9 04:59
司美格鲁肽长期疗效研究 - SELECT试验验证了Wegovy在肥胖/体重管理和心血管益处方面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肥胖/超重患者连续四年注射司美格鲁肽后平均减重约10%且体重减轻持续65周未见反弹 [2] - SELECT试验招募了来自41个国家的17,604名患者 是史上最长的临床试验 旨在评估司美格鲁肽与安慰剂对体重减轻、安全性和持久性的影响 [5] - 研究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大于27且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成年人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减少了20% 尽管纳入的患者没有糖尿病 [6] 试验设计 - 论文证实了所有亚组在4年内体重减轻 超过55%的司美格鲁肽患者不再被认定为肥胖症 该数据集增加了司美格鲁肽的证据 人群中有75%是男性 [7] - 研究包括来自41个国家的17,604人 没有减肥指导 患者接受了针对其心血管风险的标准护理 试验中监测了所有中风、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 [9] - 研究主要终点是59个月内首次发生综合终点的时间 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非致命性中风 次要终点包括与心血管指标相关的测量 [10] Wegovy的疗效 - 每周服用2.4毫克Wegovy共208周 体重减轻5%或以上、10%或以上、15%或以上、20%或以上和25%或以上的人数分别为67.8%、44.2%、22.9%、11%和4.9% 而安慰剂分别为21.3%、6.9%、1.7%、0.6%和0.1% [11] - 第104周时 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患者中约有52.4%的BMI有所改善 而安慰剂组为15.7% 约有12%的患者BMI低于25 kg/m 而安慰剂组仅为1.2% [11] - Wegovy组体重平均减轻10.2% 安慰剂组减轻1.5% Wegovy组腰围减少7.7厘米 安慰剂组减少1.3厘米 Wegovy组腰围身高比减少6.9% 安慰剂组减少1.0% [13] Wegovy的副作用 - 司美格鲁肽组16.6%的患者因不良事件而停药 安慰剂组为8.2% 司美格鲁肽组和安慰剂组分别约有33.4%和36.4%的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 [14] - 研究发现司美格鲁肽与SAE较低有关 这些SAE由心血管疾病或感染引起 BMI等级对SAE没有影响 BMI等级较低的人停药率确实较高 [14][16] - 研究人员将启动SELECT Life试验 该试验将长期跟踪SELECT试验中参加试验的患者 SELECT Life将是一项采用调查方法的观察性研究 [16]
减重≠减脂,使用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时不要一味的节食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4 00:56
减肥与减脂的区别 - 减肥指整体体重减少 包括脂肪 肌肉和水分的流失 而减脂聚焦于减少脂肪含量和降低体脂率 是更科学健康的减重方式 [2] - 单纯减肥可能导致肌肉流失 降低基础代谢率和免疫力 身体易反弹 减脂注重保留或增加肌肉含量 延缓反弹并使身体线条紧致 [2] 身体成分与科学减脂 - 身体成分分为"瘦体重"和"脂肪总重" 普通体重秤无法反映脂肪减少情况 男性体脂率应保持15%~18% 女性为25%~28% [4] - 体重基数大群体优先减重 体重基数小群体应以减脂为主 科学减脂需通过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充足睡眠和积极心态等多维度干预 [4] 饮食控制与减脂 - 节食可能优先消耗肌肉而非脂肪 肌肉减少会降低脂肪代谢效率 男性每日热量摄入应控制在1750-1950大卡 不宜低于1200大卡 [6] - 饮食控制核心是"吃得对"而非"吃得少" 每公斤体重摄入不少于1克蛋白质 热量缺口控制在消耗热量的15%以内(300-500大卡) [6] 健康膳食模式 - 地中海饮食以蔬菜水果 鱼类 五谷杂粮 豆类和橄榄油为主 与体重改善 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风险下降相关 [8] - 江南饮食特点是食材种类丰富 蔬菜水果摄入量大 白肉多于红肉 油盐摄入少 烹饪方式清淡 有利于控制体重和降低慢性病风险 [10] 奶制品与营养素配比 - 奶及奶制品提供优质蛋白质和膳食钙 每天推荐摄入300~500g液态奶或等量奶制品 对超重 肥胖和慢性病有潜在改善作用 [11] - 改变三大供能营养素配比(低碳水 低脂肪 高蛋白)有短期减重效果 但长期效果不明显 极低热量饮食短期可减重2%~15% [12] 生酮饮食与进食时间 - 生酮饮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10% 脂肪和蛋白质供能比3∶1~4∶1 可抑制脂肪生成和积累 短期减重效果显著但长期安全性不明 [13] - 不吃早餐和夜间饮食与体重增加有关 不吃早餐会增加饥饿感和胰岛素抵抗 吃早餐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和胰岛素敏感性 [14] 进食速度与膳食补充剂 - 进食速度过快与肥胖有关 降低进食速度可减少热量摄入和饥饿感 增加饱腹感 建议每餐进食时间>20分钟 [15] - 天然膳食补充剂如肉碱 白芸豆提取物等减重效果缺乏足够证据 建议谨慎使用 [16] GLP-1药物 - 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盈)获中国NMPA批准上市 是全球首个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GLP-1RA周制剂 [17] - 诺和盈可实现平均17%(约16.8kg)的体重降幅 并为患者带来超越减重的多重健康获益 安全性得到广泛验证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