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备竞赛

搜索文档
《达尔文与设计》:演化过程的目标一定是完美吗?
新京报· 2025-08-11 10:24
演化适应的相对性 - 自然选择不追求绝对完美 适应是相对优势而非理想设计 如人类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非最优结构 [2] - 基因多效性和异速生长导致适应性妥协 如爱尔兰麋鹿巨大鹿角在青少年期有利但后期变得不利 [2] - 性选择与自然选择可能朝不同方向发展 全方位完美不可能实现 [2] 种群层面的多样性机制 - 自然选择促进多样性而非统一完美 如贝茨氏蝶类拟态变异增强生存优势 [3] - 稀缺性选择使罕见特征具有适应性优势 但流行度增加会导致优势衰减 [3][4] - 博弈论解释行为多样性 如林岩鹨α型和β型雄性共存的繁殖策略 [4] 宏观演化趋势与军备竞赛 - 体形增大趋势符合柯普定律 如马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体型增长 人类从南方古猿到智人的身高增加 [5] - 武器竞赛驱动协同演化 如有蹄类动物与食肉动物的速度竞争 贝壳防御与捕食者攻击方式的协同进化 [7] - 军备竞赛并非绝对主导 化石证据显示最大速度存在长期稳定阶段 [7] 大规模灭绝与演化进程 - 大灭绝事件未改变历史进程 但促进新物种分化 如恐龙灭绝使哺乳动物获得生态主导权 [8] - 寒武纪以来海洋无脊椎动物呈现"爆发-稳定-新爆发"模式 与生态位填充相关 [10] - 特化物种通常在竞争中击败通用物种 但特化不意味着绝对优越性 [10] 演化进步性的争议 - 达尔文认为复杂性增加是演化趋势 器官特化和大脑发展符合自然选择原理 [11] - 道金斯提出军备竞赛推动生物计算机(大脑)复杂性提升 [12] - 威尔逊主张过去10亿年动物在体型、大脑复杂度和社会组织等方面持续进步 [12] - 古尔德反对进步概念 认为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偏见 [14] - 衡量标准存在分歧:物种生存时间增加支持进步论 但复杂性标准显示不同结果(如鲸比陆地祖先结构更简单) [14][15] - 复杂性增加可能是随机漂变的结果 类似"醉汉蹒跚"模型 而非主动选择驱动 [15] 价值观与科学结论的分离 - 演化不存在单一完美目标 绝对价值观已被达尔文主义摒弃 [16] - 人类将自身价值投射于演化进程 而非从科学中发现 [16] - 自然选择不指向唯一适应度标准 进步问题仍存在根本性分歧 [16]
“特普会”倒计时 美俄还在酝酿更大的核博弈
央视新闻· 2025-08-10 23:49
美俄元首会晤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讨论乌克兰危机 [1] - 此次会晤将是2019年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见面后,特朗普和普京再次面对面会晤 [1] - 特朗普对计划举行美俄乌三方会晤给予模糊化回应,表示普京不需要先与泽连斯基会面 [1] 美俄核力量对峙 - 特朗普下令将两艘美国核潜艇部署至俄罗斯附近海域,并暗示核威胁 [7]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提醒核战争不可能有赢家,各方应保持严谨 [7] -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认为当前美俄围绕"核"的对峙是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最明确的核威胁" [8] -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认为这是一场相互释放"战略信号"的压力测试 [9] 美俄核潜艇力量 - 美国海军现役71艘核潜艇,包括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每艘最多可携带24枚"三叉戟II"潜射洲际导弹 [11] - 俄罗斯海军拥有约30艘现役核潜艇,其中10艘为战略核潜艇,配备"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 [12] - 英国皇家海军退役准将认为美俄在核潜艇数量和能力上无太大差别 [12] 核武器条约与部署 - 俄罗斯宣布不再受《中导条约》约束,该条约曾规定美苏不得保有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导弹 [14][15] - 美国在退出《中导条约》后不断扩大中导能力,并在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地部署 [16][17][18] - 美俄合计拥有约87%的全球核武库存,控制83%已部署或具备实战能力的核弹头 [20] 军备竞赛风险 - 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分析认为美俄之间只剩下一个核武器条约,新的军备竞赛是可能的 [22] -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警告新军备竞赛迫在眉睫,核风险增加 [22] - 特朗普宣布"金色穹顶"计划,被视为里根"星球大战"的2.0版本 [19]
美军,突然撤离!特朗普,又要挥舞关税大棒?
券商中国· 2025-08-05 23:30
美军撤离 - 美军已从叙利亚和伊拉克的3个军事基地撤离,包括"绿村"任务支援基地、幼发拉底河军事支援基地 [4] - 驻军人员转移到其他基地或返回美国,但未透露具体人数 [4] - 美军将拆除或移交基地基础设施给叙利亚民主力量 [4] - 美国已从叙利亚东北部撤出数百名士兵,关闭3个小型作战基地,驻军人数从2000人减少至约1400人 [4] - 美军又从叙利亚东北部的2个基地撤出,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已从叙利亚的4个基地撤军 [5] - 特朗普政府计划将叙利亚东北部的8个基地减少到1个 [5] 核潜艇部署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两艘美国核潜艇已抵达必要区域,以回应俄罗斯的威胁言论 [7]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称核战争没有赢家,涉及核问题的表态应极度审慎 [7] - 俄罗斯外交部声明称单方面限制部署陆基中短程导弹的条件已消失,将制定反制措施 [8][9] 美印石油贸易争端 - 特朗普宣布将大幅提高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的关税,目前税率为25% [2] - 印度日均进口俄罗斯原油从2022年1月的6.8万桶增至2023年5月的215万桶峰值 [11] - 俄罗斯一度占印度进口石油总量的近四成,成为印度最大石油供应源 [11] - 2024年美印货物贸易规模约为1288亿美元,印度对美贸易顺差为458亿美元 [12] - 印度拒绝给予美国农业和乳业关税优惠,这是美国在贸易谈判中的关键要求 [11]
俄外交部:部署中短程陆基导弹的限制已与俄无关
央视新闻· 2025-08-04 17:44
声明指出,在对美国和西方国家陆基中短程导弹部署规模的跨部门分析基础上,并在兼顾国际安全与战 略稳定的情况下,俄罗斯国家领导层将制定反制措施。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4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俄方一直在限制中短程导弹方面作出努力,曾直接呼吁北约 国家在限制武器系统部署方面采取对应的限制措施,呼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支持俄方避免地区军备 竞赛的努力。但就事实而言,美制中短程导弹在欧洲和亚太等地区的部署规模在扩大。 基于上述事实,对俄方来说,单方面限制部署陆基中短程导弹的条件已经消失,俄方不再认为此前通过 的在部署中短程陆基导弹方面的自我限制与己方有关。 ...
普京一句话让整个欧洲冷静下来!第一批榛树导弹系统,已列装军队
搜狐财经· 2025-08-04 02:20
更令人担忧的是"榛树"导弹的惊人速度和先进技术。其飞行速度轻松突破10马赫,并在末端进一步加速,这使得现有欧洲防空系统几乎毫无拦截能力。此 外,"榛树"导弹还配备了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如同一把致命的多刃匕首,能够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并具备精准打击地下掩体和强化目标的能力。面对如此强 大的打击能力,欧洲国家斥资8000亿欧元用于国防建设的努力,似乎显得有些杯水车薪。德国力图打造欧洲最强常规军队的雄心壮志,也面临着严峻的现实 考验。 目前,欧洲正深陷军备竞赛的泥潭。欧盟成员国纷纷增加国防开支,试图增强自身防御能力。然而,普京关于"榛树"导弹的声明,无疑向这种军备竞赛泼了 一盆冷水。即使在常规战争的假设场景下,"榛树"导弹也能在短短10分钟内摧毁欧洲主要城市的核心区域,其政治、经济和军事设施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欧洲骤然"降温":普京的"榛树"导弹与欧洲战略的十字路口 欧洲大陆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紧张局势,其根源并非仅仅是持续不断的军备竞赛,而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公布的一则重磅消息:俄罗斯已成功研制并列 装"榛树"新型中程弹道导弹系统。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在欧洲乃至全球激起轩然大波,迫使欧洲重新审视其战略选择。 ...
巴西总统:北约国家增加军费行为将助长军备竞赛
快讯· 2025-07-07 06:06
地缘政治与军备开支 - 北约国家近期决定增加军费开支的做法助长了军备竞赛 [1] - 某些国家不断侵犯别国领土完整的行为损害了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努力 [1] - 某些国家行为破坏了核不扩散进程 [1]
军工股再掀涨停潮,航空航天ETF、通信设备ETF、航空航天ETF天弘涨超2%
格隆汇· 2025-06-26 03:03
A股军工股表现 - 军工板块多只个股涨停,万里马4日3板、中光防雷、国瑞科技2连板20CM涨停,中科海讯涨超14%,北方长龙涨近14%,科翔股份涨超11%,华强科技涨超10%,吉大正元4连板、北方导航2连板、建设工业2连板、中光学2连板、长城军工2连板、格尔软件、海洋王、中京电子10CM涨停 [1] - 军工相关ETF表现强势,华夏航空航天ETF、富国通信设备ETF、航空航天ETF天弘涨超2%,万家航天航空ETF、富国军工龙头ETF、军工ETF易方达、嘉实高端装备ETF、广发军工ETF龙头等均上涨 [1] - 航空航天ETF、航空航天ETF天弘跟踪国证航天指数,国防军工权重占比高达96.2%,是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的指数,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航成飞、中航沈飞、中航西飞、航发动力等战斗机核心供应商 [4] 军工行业驱动因素 - 9月3日将举行阅兵,参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包括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 [5] - 国际局势紧张,美国加大军费投入打造六代机等新型装备,欧盟追加8000亿欧元国防开支,韩国日本军费突破历史高位,俄乌、印巴、中东等地冲突加剧 [5] - 中国武器装备在印巴空战中表现优异,有望推动军贸市场份额提升 [5] - 基金军工持仓市值占比2.47%,超配比例0.16%,机构持续加仓 [5] - 军工板块2025年Q1业绩筑底,合同负债和部分赛道公司业绩已现拐点,行业景气反转 [5] 机构观点 - 国金证券指出,十四五收官务期必成,军工企业订单饱满加速生产交付,下半年行业高景气持续,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开展 [6] -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军工行业基本面改善且市场关注度提升,建议加大关注 [6] - 东北证券认为,军工行业扰动因素已消除,下游需求恢复性增长,2027年建设目标迫在眉睫,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行业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 [6]
英国下单12架F-35A战斗机!军备竞赛白热化?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盘中价格创上市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6-26 02:27
军工航空板块表现 - 6月26日早盘军工航空领涨,中无人机、深城交涨超4%,振芯科技、宗申动力、天和防务、航天彩虹、爱乐达等多股涨逾3% [1] - 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场内价格涨1.27%冲击四连阳,盘中价格1.118创上市以来新高 [1] 国际军备动态 - 英国政府购入12架美制F-35A战斗机,具备搭载传统武器和核武器的"双重能力",标志着英国空军冷战结束以来首次具备核武器携带能力 [3] - 欧盟启动"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调动近8000亿欧元,包括允许成员国增加国防开支、提供1500亿欧元贷款用于国防投资等 [3] -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方正证券指出美国"金穹"计划或加剧全球军备竞赛 [3] 军工行业投资机遇 - 短期:Q2财报季预期改善,Q1订单放量带动中上游企业业绩改善,军工元器件6月订单有望扭转下行趋势,下半年增速或转正 [3] - 中期:2025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Q3行业催化剂增多叠加Q2财报向好,结构性机会涌现 [4] - 长期:印巴冲突提升中国军贸影响力,预计2030年中国装备全球市占率达15-20%,年需求1500亿-2000亿元,2027年建军百年将延续三年高景气 [4] 通用航空ETF布局 - 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覆盖50只"军用新质战斗力+民用新质生产力"成份股,央国企含量超46%,十大军工集团含量超20% [4] - 重点领域占比:低空经济52.12%、大飞机34.60%、军用飞机31.51%、商业航天26.18%、卫星导航25.76%、无人机18.52% [4] - 聚焦飞行器制造环节,为内需+军贸共振下配置中国航空产业链的核心工具 [4]
伊以冲突结束!?军工航空火箭拉升,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涨1.95%冲击三连阳
新浪基金· 2025-06-25 03:17
军工航空板块表现 - 6月25日早盘军工航空板块快速拉升 中无人机大涨7% 晨曦航空涨超6% 航天彩虹涨超5% 航天电子和天和防务涨超4% [1] - 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场内价格上涨1.95% 有望冲击三连阳 [1] 中东局势与军备需求 - 伊朗总统宣布持续12天的战争结束 该战争由以色列挑起 [1] - 中东地区军事装备需求或长期增长 欧洲和美国也在加强军事投入 新一轮军备竞赛可能重启 [1] 中国军贸发展前景 - 中国军贸出口指标TIV占全球比例自2006年持续震荡上行 2023年达到8.4%创历史新高 [2] - 国内武器装备出口竞争力提升 军工央企积极推动装备外贸 国际形势变化有望进一步提升军贸核心竞争力 [2] 军工航空产业链机会 - 军工航空板块中上游元器件和关键原材料作为武器装备研发与生产的底层支撑 重要性贯穿导弹、雷达、战机等装备全生命周期 有望受益于需求传导的放大效应 [1] - 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覆盖50只成份股 央国企含量超46% 十大军工集团含量超20% 涵盖低空经济(52.12%)、大飞机(34.60%)、军用飞机(31.51%)、商业航天(26.18%)、卫星导航(25.76%)、无人机(18.52%)等领域 [2]
“极为恶劣的先例”——美国横逆中东再显“强食弱肉”本性
新华社· 2025-06-24 07:37
美国对伊朗的强权政策 - 美国协同盟友侵犯伊朗主权和安全,企图以武力手段逼迫伊朗屈服[1] - 美国以武力相胁迫的强权逻辑,粗暴践踏《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2] - 美国绕过联合国和多边谈判框架发动单边军事行动,成为国际秩序的"头号破坏者"[2] 中东地区的影响 - 美国的强权行径导致中东国家深受其害,核心目的是掠夺他国资源和财富[3] - 美国以军事威慑和经济封锁压缩他国生存空间,维护自身霸权利益[3] 军备竞赛风险 - 美国和以色列以"去核"为由军事打击伊朗,是典型的"双标",带来核扩散和军备竞赛风险[4] - 美国袭击伊朗并非为防止核扩散,而是维护霸权利益[4] - 美国破坏国际社会政治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努力,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4] 国际信誉与公信力 - 美国的霸权手段令其在国际社会信誉尽损、公信尽失[7] - 美国军事介入伊朗核问题损害自身国家形象及全球地位[7] - 国际社会呼吁通过多边框架和外交渠道解决争端,抵制霸权与单边主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