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需刺激
icon
搜索文档
建筑材料行业周报:关注内需刺激主线,等待政策落地
国盛证券· 2025-04-20 08:23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材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内需刺激政策有望加码,重点关注市政工程类项目加速落地带来的投资机会,包括市政管网及减隔震等领域[2] - 玻璃需求呈现季节性环比改善但供需矛盾仍存,需关注价格下行后的冷修动态[2] - 消费建材受益于二手房交易回暖和消费刺激政策,具备长期市占率提升逻辑[2] - 水泥行业需求仍在寻底过程中,但企业错峰停产力度加强,价格围绕行业平均成本波动[2] - 玻纤价格战结束,价格触底回升,风电招标量快速增长推动需求向好[2] - 碳纤维下游需求缓慢复苏,风电、氢瓶、热场等应用领域全年需求保持增长[2] 行情回顾 - 2025年4月14日至4月18日建筑材料板块(SW)下跌0.02%,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0.38%[1][11] - 子板块表现分化:水泥(SW)下跌0.09%,玻璃制造(SW)下跌0.15%,玻纤制造(SW)下跌1.79%,装修建材(SW)上涨0.73%[1][11] - 板块资金净流入0.02亿元[1][11] - 个股涨幅前五:雄塑科技(+12.74%)、亚士创能(+8.97%)、北京利尔(+8.58%)、长海股份(+5.92%)、海象新材(+4.69%)[13] 水泥行业跟踪 - 全国水泥价格指数388.9元/吨,环比下降1.98%[3][16] - 全国水泥出库量335.75万吨,环比上升4.78%,其中直供量183万吨,环比上升6.4%[3][16] - 熟料产能利用率67.33%,环比上升4.82个百分点[3][16] - 库容比62.78%,环比增加0.79个百分点[3][16] - 错峰停产计划全面实施:东北三省4月20日起停窑20天,晋冀鲁豫4-5月计划停窑10-20天[27] - 基建成为稳增长主力,房建市场仍低迷,民用市场随天气转好有望带动Q2需求回升[3][16] 玻璃行业跟踪 - 浮法玻璃均价1328.50元/吨,较上周涨幅0.68%[3][32] - 13省样本企业原片库存5624万重箱,环比增加2万重箱,同比增加4万重箱[3][32] - 华北重质纯碱价格1500元/吨,环比下降50元/吨,同比下降28.6%[35] - 管道气浮法玻璃日度税后毛利-86.5元/吨,动力煤日度税后毛利-99.34元/吨[35] - 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286条,在产223条,日熔量158505吨,较上周增加700T/D[42] - 2025年已有9条产线冷修停产(日熔量4870T/D),7条产线新点火及复产(日熔量5260T/D)[42][43] 玻纤行业跟踪 - 无碱粗纱均价3833元/吨,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5.39%[3][44] - 电子纱G75主流报价8800-9200元/吨,7628电子布主流报价3.8-4.4元/米[3][45] - 3月行业在产产能67.21万吨,同比增加13.58%,环比增加11.87%[45] - 3月底行业库存79.84万吨,同比微增0.55%,环比下降2.31%[46] - 1-2月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总量31.88万吨,同比下降3.55%[46] - 2月出口均价9720.35元/吨,同比上涨1.15%[46] 消费建材原材料价格 - 铝合金价格20320元/吨,环比上涨350元/吨,同比下降2.9%[55] - 苯乙烯现货价7500元/吨,环比下降100元/吨,同比下降22.9%[57] - 丙烯酸丁酯现货价8450元/吨,环比下降250元/吨,同比下降7.7%[57] - 华东沥青出厂价3570元/吨,环比下降150元/吨,同比下降6.5%[67] - LNG出厂价格4538元/吨,环比下降14元/吨,同比上涨10.3%[70] 碳纤维市场 - 价格保持稳定:T300(12K)8-9万元/吨,T300(24/25K)7-8万元/吨,T300(48/50K)6.5-7.5万元/吨,T700(12K)9-12万元/吨[73] - 单周产量1637吨,环比增长0.8%,开工率59.1%[76] - 单周库存15750吨,环比下降1.75%[76] - 单位生产成本10.79万元/吨,环比下降9.44%[78] - 吨毛利-0.98万元,毛利率-9.97%,亏损幅度有所收窄[78] 重点公司推荐 - 市政管网领域:龙泉股份、青龙管业、中国联塑、震安科技[2] - 消费建材:北新建材、伟星新材、三棵树、兔宝宝、东鹏控股、蒙娜丽莎[2] - 水泥龙头:海螺水泥、华新水泥[2] - 玻纤领域:中国巨石、中材科技[2] - 其他建材:濮耐股份、银龙股份[2]
睿远旗下基金公布一季报!大幅减持中国移动 看好后市投资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4-17 07:32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17日睿远基金披露旗下公募产品2025年一季报,各基金调仓明显,多只重仓股减持,“睿远三将”管理的三只产品中仅睿远成长价值未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其他部分产品业绩领先基准,基金经理对市场发表看法 [1] 各基金业绩表现 - 睿远成长价值A、C季内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45%和2.35%,跑输业绩比较基准0.16和0.26个百分点 [2] -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季度净值涨5.79% [3] -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A、C份额季内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01%和2.94%,跑赢业绩比较基准2.99和2.92个百分点 [4] - 睿远稳益增强30天、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季内业绩领先业绩比较基准,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A、C季内净值增长率分别达18.39%、18.27% [5] 各基金持仓变动 睿远成长价值 - 新买入1311.98万股胜宏科技,增持腾讯控股、寒武纪,减持宁德时代、中国移动、立讯精密、广汇能源、巨星科技、迈为股份,港股持仓比重从2024年末的23.39%增至25.97% [2]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 - 前十大重仓股新增分众传媒,腾讯控股持仓占比9.51%为第一大重仓股,中国财险等退出前十大重仓股 [3]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 - 大比例减持中国移动,一季度末持有410万股,较去年底持仓降幅超43%,减持腾讯控股、伟明环保,增配宁德时代,环比加仓近10%,新进重仓阿里巴巴 - W [4] 基金经理观点 傅鹏博、朱璘 - 一季度布局受益于国内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的PCB个股及恒生科技板块个股,对组合贡献突出;医药板块采取“多品种多赛道”策略;传统能源、光伏能源个股表现不佳产生负贡献 [6] - 展望二季度,认为政府有应对预案化解出口压力,“危”会转“机”推动改革,期待内需刺激政策,将寻找基本面反转和景气度向上的公司 [6] 饶刚 - 短期内关税加码对出口有负面影响,但也是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的机遇,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和压舱石的角色将巩固夯实 [6] 赵枫 - 宏观经济有启稳回升趋势,房地产市场下跌减缓,一线城市房价启稳,核心地段土地拍卖升温,相关问题有政策措施,宏观经济有望年内积极变化支持股市上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