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系统集成
icon
搜索文档
海博思创(688411):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
平安证券· 2025-04-17 06: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国内大储领先企业,有望受益于国内储能市场增长,海外业务拓展未来也将带来增量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介绍:专注储能集成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概况:大储系统实力出众,业绩表现亮眼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2025 年 1 月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张剑辉、徐锐夫妇,专注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市场地位领先 [13] - 公司历史业务布局包括储能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和新能源车租赁业务,后逐步聚焦储能系统业务,收缩或剥离其他业务 [14][15] - 2023 年公司营收 69.82 亿元,2020 - 2023 年 CAGR 达 166.2%;归母净利润 5.78 亿元,2021 - 2023 年 CAGR 达 624.9%;2024 年营收 82.70 亿元,同比增长 18.4%;归母净利润 6.47 亿元,同比增长 11.9% [17] - 公司业务聚焦储能,现阶段营收以国内为主,2023 年、2024 年上半年储能系统营收占比均达 99%,2024 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占比 0.2% [19] - 2020 - 2023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从 21.7%缓降至 19.8%,2024 年前三季度为 20.0%;2024 年前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 6.0% [27] 业务:聚焦储能系统集成,市场地位突出 - 2023 年公司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MWh)全球第五、亚太第二,直流侧储能系统国内出货量中国企业第一、全球出货量中国企业第三 [29] - 公司定位专业系统集成商,外采电芯和部分 PCS 产品集成为储能系统销售,具备集成能力、BMS、EMS 自研自产能力和部分 PCS 自产能力,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32] - 公司围绕电化学储能系统形成 8 项核心技术,贯穿产品生产全过程;生产所需部分部件外购,其他关键部件自主研发生产,已实现部分 PCS 自研自产 [34][35] - 公司现有北京房山、山西大同、广东珠海、甘肃酒泉四大生产基地投产,江苏南通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工厂在建;计划用 IPO 募资 3 亿元扩充 2GWh 产能 [39] 供应链:大客户和供应商依赖性逐渐降低 - 电芯是公司主要外采原材料,占采购成本大头,2021 - 2024H1 均超 50%;2024 年上半年亿纬锂能成第一大供应商,公司与亿纬锂能签 2025 - 2027 年度 50GWh 电芯采购协议 [44][46]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但呈下降趋势,2021 - 2024H1 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 78.2%/83.7%/74.4%/58.4%,客户以“五大六小”等电力央国企为主 [49] 国内市场:大储装机持续增长,价格竞争有望改善 需求端:装机需求快速增长,“五大六小”为主要投资方 - 估算 2024 年国内大储新增装机 38.6GW/93.6GWh,预计 2025 年新增装机 45.4GW/117.9GWh,增速放缓 [54] - 国内大储装机前期由“强配”政策驱动,未来将过渡到市场化驱动;新能源配储“强配”政策退出,独立储能收益来源待丰富 [57][58][59] - 国内大储收入水平和结构待改善,市场化回报需探索;“强配”政策退出对装机量影响有限,新能源入市推动储能市场化调用 [62][64] - 国内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进,为新能源和储能参与市场铺路;“强配”转“竞配”、新能源发电入市、政策扶持独立储能发展将带来积极影响 [68][69] - 电力央企是国内大储电站投资建设主力,2022/2023 年国内并网储能项目前十大开发商中 9 家为“五大六小两网两建”电力央企 [72][73] 供给端:国内市场存在“价格内卷”,但呈现企稳迹象 - 2023 年国内直流侧/交流侧储能系统环节 CR10 分别为 43%/51%,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激烈 [79] - 公司直流侧储能系统国内市场地位领先,2023 年国内直流侧出货量中国企业第一,2024 年国内储能系统出货量中国企业第二 [80] - 国内大储系统价格竞争激烈但呈企稳迹象,136 号文后有望向商业化运行过渡;政策和行业协会行动有望改善价格竞争情况 [84][86][87] - 公司技术扎实、项目数据积累深厚,算法与运维优势有望凸显,有望把握国内市场机遇实现业绩增长 [88][89] 海外市场:大储需求多点开花,竞争格局相对更优 需求端:高价值市场、新兴市场多点开花 - 预计 2024/2025 年全球大储新增装机 62.6/83.2GW,增速分别为 94%/33%,海外大储需求欧美高壁垒高毛利,中东、印度新兴市场增长迅速 [9] 供给端:海外竞争格局相对更优,公司积极出海拓展 - 公司 2023 年以来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区域开展市场开发活动并取得突破,截至 2024 年 3 月末与欧洲客户签 10GWh 意向框架合同,海外在手订单约 323.55MW,合同金额超 6000 万美元 [9] - 2024 年 10 月公司亚太区新总部落户澳大利亚悉尼,将扩建海外销售渠道,提升服务能力;已与多家海外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9] 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97/11.86 亿元,2024 - 2026 年 EPS 分别为 3.64/5.05/6.67 元,对应 4 月 15 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18.9/13.6/10.3 倍,低于可比公司当前水平,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9]
四大趋势值得关注!ESIE 2025储能设计与解决方案论坛:电池技术、系统集成、构网型储能、数智化技术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03 13:23
储能产业增长态势 - 2024年全球新增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177.8GWh,同比增长62% [2] - 中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超100GWh,同比增长136%,占全球市场份额62%(以能量规模计) [2] 储能技术四大趋势 1. **电芯大型化** - 储能电芯容量从300Ah+升级至500Ah+、600Ah+,甚至出现超千安时电芯 [3] 2. **构网型储能兴起** - 为新能源波动与电网稳定需求搭建桥梁 [3] 3. **系统容量升级** - 储能系统加速迈入6MWh+时代,集成技术方案成为竞争关键 [4] 4. **数智化转型** - 产业从“规模化”向“价值化”质变,数智化成为关键驱动力 [4] 储能国际峰会(ESIE 2025)专题论坛 电池技术专场 - 议题覆盖470Ah电芯6+MWh系统、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热阻隔技术、新一代BMS等 [5] - 参与企业包括双登集团、楚能新能、亿纬锂能、晶科储能等 [5] 构网型储能专场 - 聚焦技术应用探索,如内蒙古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智能组串式构网技术、35kV高压直挂储能系统等 [6] - 阳光电源、华为数字能源、科华数能等企业分享解决方案 [6] 系统集成专场 - 讨论超分子全浸没式工商储一体机、大容量液冷PCS、AI赋能储能交易等 [7] - 科华数能、远景储能、特变电工等企业参与 [7] 数智化技术专场 - 议题涵盖AI赋能储能创新、电力市场数智化解决方案、虚拟电厂智慧调度等 [8] - 宁德时代、海博思创、南方电网等机构分享实践案例 [8] 其他主题论坛 - 包括储能安全与标准、BIPV+储能、AI及大模型在电池领域应用、独立共享储能开发等 [9][11] - 7位院士领衔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 [9] 行业活动信息 -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举办 [15][17] - 主题为“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 [16]
产能翻番!精控能源储能赛道提速
行家说储能· 2025-03-28 02:18
文章核心观点 精控能源举行总部项目启用暨新控能源智慧储能项目开工仪式,产能将超2倍增长,公司迈入新阶段,在产能升级和全球化市场布局战略上取得进展 [1][2] 分组1:产能升级 - 3月27日精控能源在苏州举行总部项目启用暨新控能源智慧储能项目开工仪式,储能相关产能将超2倍增长 [1] - 新控能源智慧储能项目总投资6.8亿元,占地约66.8亩,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建成后预计年营收50亿元,年纳税超5000万元 [5] - 2021年完成5GWh储能产能布局,2023年储能系统产能突破12GWh,2025年总产能将提升至31GWh [5] 分组2:新总部基地特点 - 基于“核心技术全栈自研”理念,发挥近350项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优势,建有iCCS全自动产线等,加速储能系统集成迭代 [7] - 首创iCCS六维度安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计iCCS全自动产线,开辟储能系统集成核心部件4S融合变革之路 [8] 分组3:全球化市场布局 - 去年12月海外总部在加拿大启用,加上国内总部,夯实全球化市场战略,转向深耕本地化,覆盖多个关键地区 [9] - 户用、工商业、公共事业级等储能全场景产品应用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体装机量超10GWh(截至2024年) [13] - 与产业龙头深度协同,与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打造多个经典案例 [13] 分组4:其他优势 - 引入工业4.0标准,生产效率提升30%,产品不良率降至0.1%以下 [11] - 规划建设氢能储能联合实验室,提升科研实验能力 [11] - 新厂致力于打造采用100%绿电供应的零碳园区,诠释可持续发展担当 [11] 分组5:项目案例 - 展示多个国内外储能项目,包括应用场景和规模 [15][16] 分组6:订单情况 - 2025年开局强势,海外与众多合作客户签署协议并开启交付潮,国内与中建三局二建达成95MW储能项目合作并协同开拓海外业务 [18]
海博思创科创板上会在即:参与多个大型储能项目,营收复合年增长超188%
IPO早知道· 2024-10-12 05:14
公司概况 -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10月17日科创板上市,中泰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3] -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和一站式解决方案 [3] - 业务覆盖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等"源-网-荷"全链条行业客户,同时为新能源工程机械和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系统 [3] - 截至2023年12月末,已完成和参与多个大型储能项目,包括数个单体超500MWh项目和数十个单体超200MWh项目,应用场景涵盖共享储能电站、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项目 [3] 市场地位 - 2023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二名(数据未包含销售给新源智储的出货量) [4] - 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前五,分别为Telsa、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Fluence和海博思创 [4]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8.38亿元、26.26亿元和69.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8.67% [4] - 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36.87亿元 [4] - 2021年至2023年储能系统收入分别为6.53亿元、24.56亿元、69.2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8.52%、94.61%、99.30%,复合年增长率为225.62% [2][4] - 2023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为36.5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99.04% [4] - 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0.15亿元、1.82亿元、5.78亿元,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80亿元 [4] 融资与投资 - 已获得清控银杏、腾业创投、启明创投、IDG资本、武岳峰科创、蔚来资本、远翼投资等知名机构投资 [4] - 计划通过本次发行募集7.82亿元,用于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