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搜索文档
绝味食品连续2日跌停 因少计营收被“ST” 还被罚850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9-24 04:57
股价表现与风险警示 - 公司股票于9月24日开盘跌停 报13.77元/股 受ST个股5%涨跌停板限制 [2] - 复牌首日9月23日遭遇一字跌停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 [2][6] - 风险警示触发原因为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规定情形 [6] 行政处罚与财务影响 - 公司收到湖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6] - 公司被处以400万元罚款 涉事高管被处以总计450万元罚款 [6] - 处罚直接导致公司股票自9月22日停牌一天 次日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6] 经营模式与收入结构 - 加盟制度连锁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向加盟商售卖原料及收取管理费用 [6] - 装修业务收入是此类公司收入来源之一 本次被查出的问题涉及该业务 [6]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28.2亿元 同比下降15.57% [6] -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 [6]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为内销量下降 [6]
绝味食品连续2日跌停,因少计营收被“ST”,还被罚850万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4 04:49
股价表现与风险警示 - 公司股票于9月24日开盘后跌停 报13.77元/股 实行5%涨跌停板制度[1] - 9月23日复牌首日遭遇一字跌停 同日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1][3] - 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因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规定[3] 行政处罚与财务违规 - 公司收到湖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涉嫌2017年至2021年期间信息披露违法违规[3] - 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3] - 少计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2017年)、3.79%(2018年)、2.20%(2019年)、2.39%(2020年)、1.64%(2021年)[3] - 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公司处以400万元罚款 涉事高管总计罚款450万元[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2亿元 同比下降15.57%[4] -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4] - 营业收入变动主要原因为内销量下降[4] 行业经营模式 - 加盟制度连锁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向加盟商售卖原料及收取管理费用[4] - 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是此类企业的常见收入来源之一[4]
ST绝味复牌首日,股价一字跌停
国际金融报· 2025-09-23 08:28
股价表现 - 9月23日复牌首日股价一字跌停 收盘报14.49元 下跌4.98% 总市值87.81亿元 [1] 财务违规细节 - 因连续五年财务信披违规被停牌一日 违规涉及2017年至2021年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未确认 [3] - 2017年少计营业收入占当年披露营收5.48% 2018年占3.79% 2019年占2.20% 2020年占2.39% 2021年占1.64% [3] - 公司各年年度报告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 [3] 监管处罚 - 湖南监管局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400万元罚款 [5] - 对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 [5] - 对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5] - 对时任董秘彭刚毅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 [5] 行业影响 - 此次处罚对企业的商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5] - 对团队信心 供应商信心 加盟商信心都造成了较大打击 [5]
“鸭脖大王”绝味食品拟被ST,一年多关店超4000家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9-22 12:08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 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2]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2.27亿元 同比减少34%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亿元 同比减少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减少40.71% [3] - 公司卤制食品销售收入为23.40亿元 占2024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84.88% [3] 监管处罚与股票处理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处以400万元罚款 董事长被罚200万元 财务总监被罚150万元 董事会秘书被罚100万元 合计850万元 [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23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绝味"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3] 门店网络变化 - 公司门店数量从2024年6月底的14969家减少至当前10725家 近一年多关闭4244家门店 [4] - 行业竞争对手煌上煌门店从3660家减少至2898家 周黑鸭门店从3031家减少至2864家 [4] 公司背景与业务规模 -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 2017年3月17日上市 注册资本6亿元 鸭脖原料年消耗量达1万吨 零售规模超过60亿元 [3]
紫天科技财务造假遭重罚!受损股民可索赔
新浪财经· 2025-09-22 01:49
公司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及子公司以数据科技和移动互联的智慧运营理念为企业提供品牌赋能和资本运作的链式服务 服务区域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1] - 按照申万行业分类(2021) 公司属于传媒-广告营销-广告媒体行业 [1] 财务造假事实 - 2022年年度报告合并报表虚增营业收入7.786亿元 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44.59% 虚增营业成本4.649亿元 占33.74% 虚增利润8,529万元 占利润总额的35.99% [1] - 2023年半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077亿元 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14.56% 虚增利润7,937万元 占利润总额的51.64% [1] - 2023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7.206亿元 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78.63% 对应虚增营业成本17.206亿元 [1] 监管处罚与立案调查 - 2025年8月22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1] - 2024年10月27日公司披露《立案告知书》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2] 投资者索赔条件 - 索赔适用于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10月27日期间买入 且在2024年10月28日及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投资者 [4] - 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均具备索赔资格 [4]
白银有色融资净偿还1398.22万元,此前被立案受损投资者可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9-22 00:21
融资与监管动态 - 9月19日融资买入2173.56万元 融资偿还3571.78万元 融资净偿还1398.22万元 [2] - 9月10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2] - 符合条件投资者可依法索赔 索赔时段覆盖2020年4月30日至2025年9月10日 [2] 资产收购进展 - 4月2日公告收购Serrote公司及AMH2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交割 [3][4] - 收购通过全资子公司白银贵金属投资有限公司实施 标的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4] - 收购使铜金属资源量从22.17万吨增至约93万吨 增幅达319% [4] 战略与业务影响 - 收购显著提升资源储备和保障水平 增强盈利能力 [4] - 拓展南美洲有色金属资源布局 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4] - 主营业务涵盖有色金属合金销售、压延加工及矿物洗选加工 [5]
连续5年少计营收!鸭脖大王将被ST
凤凰网财经· 2025-09-21 12:29
行政处罚与财务违规 - 绝味食品因2017-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被湖南证监局处以400万元罚款 [1][3] - 公司2017-2021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 占比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3] - 董事长戴文军被罚200万元 财务总监彭才刚被罚150万元 董事会秘书彭刚毅被罚100万元 [4] 股票交易与风险警示 - 公司股票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绝味" 日涨跌幅限制降至5% [1] - 需待证监会正式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且完成财务重述后方可申请撤销ST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0亿元 同比下降15.57% 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 [7]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3.19亿元 同比下降19.80% 归母净利润0.55亿元 同比下降57.65% [7] - 扣非归母净利润第二季度仅0.27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78.08% [7] 门店数量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16日门店数量为10,725家 较2024年6月的14,969家净减少约4,000家 [7] - 公司未在2024年财报及2025年半年报中披露门店数量 [7]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情况 - 截至9月19日收盘价15.25元/股 总市值92.4亿元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5.23% [8] - 公司股东数量截至9月16日约为5.3万户 [5][6]
再迎强监管风暴!5家A股公司同日被罚,4家下周“戴帽”
第一财经· 2025-09-21 09:56
核心观点 - 多家A股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和信息披露违规遭行政处罚及ST处理 财务造假主要表现为虚增收入及利润 部分退市公司亦被追责[1][2][6] 复旦复华财务违规详情 - 2019至2023年累计虚增利润总额8106.55万元 其中2019年虚增5065.22万元 2020年虚增259.2万元 2023年虚增2782.13万元[2][3] - 违规操作包括未足额结转房产项目营业成本 以及违规合并资产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 - 公司被处以400万元罚款 6名责任人合计被罚370万元 9月23日起变更为ST复华且日涨跌幅限5%[3][6] 思科瑞财务造假细节 - 2022年通过虚构检测业务及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营收996.04万元 虚增利润700.54万元[4] - 具体手段包括未交付货物即确认收入 争议合同强行确认收入 以及虚构336.65万元检测业务并私盖公章[4]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560万元 9月23日起变更为ST思科瑞且日涨跌幅限20%[4][6] 创意信息收入确认问题 - 2022年年报多计营业收入2.68亿元 2023年半年报多计1.25亿元 因采用总额法确认不具备控制权的业务收入[5][6] - 公司及4名责任人合计被罚800万元 9月23日起变更为ST创意且日涨跌幅限20%[6] 其他公司处罚情况 - 绝味食品2017-2021年未确认加盟店装修收入导致少计营收 被罚850万元 9月23日起变更为ST绝味且日涨跌幅限5%[6] - 科净源因未及时披露担保事项被罚300万元[6] - ST新动力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1] 恒立退退市后处罚 - 因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被湖南证监局处罚 公司被罚350万元 7名责任人合计被罚800万元[7][8] - 公司与审计师事务所在收入确认(调整后营收1.96亿元)及审计意见上存在重大分歧 最终导致退市[7] - 公司辩称遭遇管理层改选拖延及审计机构恶意干扰 但未被监管采纳[8]
“鸭脖大王”绝味食品拟被ST,一年多关店超4000家
新浪财经· 2025-09-21 04:15
财务违规与处罚 - 公司因2017-2021年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并于2025年9月19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1] - 2017年至2021年各年度报告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 少计收入占当年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1]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处以400万元罚款 董事长戴文军罚款200万元 财务总监彭才刚罚款150万元 董事会秘书彭刚毅罚款100万元 合计罚款850万元 [1]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A股股票简称将于2025年9月23日起变更为"ST绝味" 证券代码维持603517不变 [2] - 股票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1天 实施风险警示后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2] 财务表现恶化 - 2023年归母净利润2.27亿元 同比减少34%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亿元 同比减少15.57% [4]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减少40.71% 营收下降主要系销量下降所致 [4] - 卤制食品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 2024年上半年收入23.40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84.88% [4] 门店网络收缩 - 截至2024年6月底内地门店总数为14,969家 较2022年以来减少4,244家 [4] - 行业层面煌上煌2024年上半年门店减少762家至2,898家 周黑鸭减少167家至2,864家 [5]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 注册资本6亿元 2017年3月17日上市 [4] - 主打产品绝味鸭脖年原料消耗达1万吨 零售规模超过60亿元 [4]
活久见!因少报收入7亿,被ST了!“鸭脖大王”翻车!被罚850万,下周一停牌、周二起ST!5万股东炸锅:利空出尽还是噩梦开始?
雪球· 2025-09-21 04:05
财务违规与处罚 - 公司2019-2023年连续五年少报收入累计7.24亿元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2] - 因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2017-2021年少计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48%、3.79%、2.20%、2.39%、1.64%[5]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罚款400万元 董事长戴文军罚款200万元 财务总监彭才刚罚款150万元 董事会秘书彭刚毅罚款100万元[8] 市场表现与经营数据 - 公司股票于9月22日停牌1天 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3][8] - 市值从2021年初六百亿降至九十多亿 三年蒸发超575亿元[11][13] - 2024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 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34.04%[1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6%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降40%以上[16] 行业与运营状况 - 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1.59万家减少至2024年中1.5万家 半年净减近千家[17] - 2024年上半年餐饮收入同比增速放缓至4.3% 卤味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与新零售分流压力[17] - 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2023年营收72.61亿元但净利润仅3.44亿元[16] 投资者反应与公司回应 - 超过五万名股东对ST标签存在分歧 部分认为利空出尽 部分认为基本面问题未解决[19] - 公司公告称经营活动正常 对投资者深表歉意并承诺强化合规建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