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乘数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从“苏超”出圈透视赛事经济
证券日报· 2025-06-09 16:28
赛事经济核心观点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通过门票绑定消费场景实现流量高效转化 线下吸引超18万观众 线上话题浏览量以亿计 [1] - 赛事经济通过乘数效应 融合效应 带动效应构建消费增长新范式 形成短期热度与长效IP价值并存的发展模式 [2][3] 乘数效应 - 苏超门票作为消费通行证带动周边消费 南京赛事后盐水鸭搜索量周环比增74% 订单量增58% [1] - 贵州村超2023-2024年累计吸引游客1700万人次 2025年1-5月游客量241万人次 同比增11.77% [2] - 苏超衍生商品如纪念徽章 球队盲盒通过线上商城持续热销 验证IP价值沉淀能力 [2] 融合效应 - 北京奥运场馆改造后融合商业 艺术 娱乐业态 首钢园增设滑梯 攀岩等项目创造新消费场景 [2] - 苏超打破产业壁垒 实现体育与文旅 商业多领域深度交融 美团数据显示江苏景区预订同比增305% [1][2] 带动效应 - 苏超筹备阶段拉动建筑 制造业消费 运营期带动交通 住宿 餐饮行业高峰 [3] - 佛山龙舟赛事端午假期接待游客134.18万人次 同比增52.69% 营收6073.78万元 同比增37.36% [3]
“乘数效应”背后的金融力量
金融时报· 2025-06-03 01:54
金融支持稳就业政策导向 - 金融系统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1] - 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并助企稳岗扩岗 通过创业担保贷款和"稳岗贷"模式提升服务质效 [1] 企业稳岗与就业联动机制 - 民营企业及中小微企业作为就业主力军 支持其发展直接促进就业稳定 [2] - 金融管理部门引导商业银行提升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通过纾困政策实现稳岗扩岗 [2] - 湖北集成"六贴一惠"政策包 构建"担保贷+稳岗贷+信用贷"体系 小微企业授信额度达5000万元 [2] - 四川"技改专项贷"推动100余家工业企业技术升级 创造超万个就业岗位 [2] - 河北"人社惠企贷"2024年1-4月发放120.66亿元 帮助2896家企业实现稳岗扩岗 [3] 专项贷款实施成效 - "稳岗贷"专项贷款累计为8万家小微企业发放超6400亿元贷款 稳定扩大530万个岗位 [4] - 中国银行合肥分行为合肥高歌公司提供100万元"稳岗贷"授信 解决科技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4] 创业支持与融资创新 - 建行重庆巴南支行为轻资产科技企业提供200万元信用贷款 通过绿色通道解决订单违约风险 [6] - 创业担保贷款采用"政府+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三方联动模式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6] - 湖南省调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通过扩范围、降门槛、优机制支持重点群体创业 [6] - 重庆市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至600万元 2019-2024年累计发放331亿元 直接扶持18.5万人创业 [7] - 江西德越铝业获5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建成5条生产线 年产值达3亿元 直接带动就业79人 [7]
会展经济“瞭望窗”的“乘数效应”要发挥好
证券日报· 2025-05-27 16:21
会展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共举办线下展览8916场,总面积近1.47亿平方米,国内知名展览馆出租率高涨,会展热度持续上升 [1] - 境外自主办展数量攀升,增幅达13.68% [1] - 会展业具有典型的"乘数效应",国际上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每1单位的会展收入可以带动9单位的相关产业收入 [1] 近期主要展会成果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参展产品品类创历史之最 [2]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国内外专业采购商数量达1.7万人次,实现展期进口采购订单超100亿元 [2] - 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吸引来自境外62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7个省(区、市)的3000余家企业参展 [2] 会展业的功能与价值 - 会展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畅销产品的"风向标",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促进企业高效对接 [2] - 会展是企业品牌的"放大镜",提升市场认知度与竞争力,促进产品开拓市场和规模化应用 [2] - 会展是了解市场的"探路仪",帮助企业洞察市场需求,拓展市场边界 [2] 会展业未来发展建议 - 强化会展经济作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关键纽带作用,避免同质化问题,发展各具特色的会展业务 [3] - 提升会展业的综合效应,进一步提高展会专业化水平,强化对高端要素的集聚能力 [3] - 推动展会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
中金 | 非农降温:美国政府裁员影响初现
中金点睛· 2025-03-09 23:37
文章核心观点 - 政府裁员和罢工因素拉低美国就业,劳动力市场放缓,在关税和政府削减支出背景下,应关注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在逆风因素消退或商业友好型政策落实前,对美国经济持谨慎态度 [1][7] 美国2月就业情况 - 新增非农就业15.1万人,略不及市场预期的17.0万人,11月与12月数据合计下修2000人,三个月移动平均降至20.0万人 [2] - 失业率从4.0%反弹至4.1%,与裁员相关的永久性失业略微上升,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增加 [3] - 劳动力参与率回落,主要集中在55岁以上人群,25 - 54岁人群劳动参与率维持不变 [3] - 时薪增速环比回落至0.3%,同比回落至4.0% [3] 分行业就业情况 - 政府方面,联邦政府就业减少1.0万人,州与地方政府就业增加2.1万人 [2] - 私人部门就业增长集中在教育医疗(+7.3万人)、交运仓储(+1.8万人)、金融(+2.1万人),建筑(+1.9万人)和制造业(+1.0万人)就业增加,休闲住宿(-1.6万人)和临时支持服务(-1.2万人)就业回落,零售业就业减少6000人或与罢工有关 [2] 政府削减支出对就业的负面影响 - 统计存在延迟,2月非农报告未充分反映最新政府裁员影响,2月有6.2万联邦雇员被裁员解雇,约7.5万名联邦工作人员接受“延期辞职”买断方案,可能扰动未来政府就业 [4] - 政府削减开支具有“乘数效应”,影响可能扩散至非政府部门,政府每裁减1人,可能有另外3人面临失业风险,如斯坦福大学因资金问题冻结员工职位招聘 [5] - 被裁人员再就业加剧劳动力市场竞争,未来找工作更难,白领从业者再就业面临挑战,若其他行业无法创造新岗位,将导致结构性失业,2月U - 6失业率升至8.0%,为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6] 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及展望 - 关税不确定性、政府支出削减紧缩效应和高利率环境给美国经济带来逆风因素,抑制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7] - 特朗普将推出“对等关税”,关税不确定性仍存在,但裁员力度可能减弱,短期内降息预期难兑现,逆风因素未消散,需商业友好型政策改善经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