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

搜索文档
仕佳光子: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7-10 11:12
交易方案概况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光电子基金等5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福可喜玛82.3810%股权 [10] - 交易价格将以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为基础协商确定 [10] - 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0]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19] 标的公司情况 - 福可喜玛主营业务为MT插芯、散件、跳线等MPO配套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 [11] - 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等场景,提供400G、800G、1.6T等主流通讯方案配套连接器产品 [43] - 已取得授权专利近60项,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43] - 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和3000万元 [43] 交易目的与协同效应 - 获取MT插芯生产工艺能力,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性 [40] - 丰富产品结构,实现关键原材料自主可控 [41] - 双方客户存在重合及互补关系,可加强市场开拓 [45] - 标的公司处于公司产业链上游,可降低整体成本 [45] 交易影响 - 预计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25] - 将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提升财务表现 [25] - 符合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25] - 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47] 交易进度 - 已签署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 [26] - 尚需履行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及监管部门审核等程序 [26] - 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最终数据将在重组报告书中披露 [30]
英伟达成首家市值超4万亿美元公司,通信ETF(515880)光模块占比近30%,深度受益于海外映射逻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03:07
美股科技股表现 - 隔夜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 英伟达收涨1.8% 盘中一度涨超2%至164美元 总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 [1] - 英伟达股价上涨或受益于算力领域业绩爆发 过去三年营收从2024财年约270亿美元飙升至2025财年1305亿美元 预计2026财年营收接近2000亿美元 [1] 算力产业链发展 - 英伟达在AI算力基础设施中依赖高速光模块(如800G 1.6T)和光电共封装(CPO)技术 中国通信板块龙头公司是核心供应商 [1] - 海外算力行情持续景气 国产算力产业链有望深度受益于海外映射逻辑 [1] - 中国光模块企业占据全球60%以上市场份额 国内外算力资本高增有利于A股光通信板块业绩改善 [1] 云厂商资本开支 - 人工智能军备竞赛持续 国内外云厂商在AI方面投入高增 2025年微软 谷歌等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增超30% [1] - 国内阿里 腾讯资本开支预期超1200亿元 800亿元 资本开支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AI基建 [1] 光模块行业趋势 - 光模块可靠性要求提高 迭代周期缩短 行业技术门槛显著提升 头部厂商产品优势进一步凸显 [2] - 头部云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展望乐观 海外算力高速发展 英伟达GB300正式出货 AI发展推动大型数据中心建设 拉动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2] 相关ETF产品 - 通信ETF(515880)跟踪通信设备指数 光模块占比近30% 位于市场同类产品前列 有望深度受益于海外映射逻辑 [2]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 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 该ETF为20cm标的 弹性更大 [2]
菲菱科思: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8 16:1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3,340,000股,发行价7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9.604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8.8139亿元 [1][2] -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管理,并与保荐机构、开户银行签署监管协议 [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原募投项目包括海宁中高端交换机生产线、深圳网络设备产品生产线及智能终端通信技术实验室,总投资5.0397亿元,实际投资3.8559亿元 [3] - 深圳网络设备生产线和智能终端实验室已结项,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3] - 超募资金约3.7741亿元,此前未用于新项目或偿还贷款 [3] 新项目投资细节 - 计划使用超募资金1.531亿元建设光通信传输系统设备之接入网设备项目,建设期24个月 [5] - 项目投资构成:工程费用1.178亿元(76.9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30万元(3.46%)、铺底流动资金3000万元(19.60%) [6] - 预期经济效益:内含报酬率24.73%,投资回收期3.51年(不含建设期) [5] 行业背景与项目必要性 - 全球光通信市场受5G、AI、云计算驱动,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2% [6][7] - 中国千兆宽带用户达2.23亿户(占总用户32.7%),10G PON端口数2980万个 [8] - 国家政策推动千兆/万兆光网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千兆光纤全面部署 [7][8] 公司战略布局 - 切入光通信市场可拓展新增长点,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在通信设备产业链布局 [9][10] - 利用现有智能制造能力与客户资源,实现技术协同与供应链整合 [10] - 推动光通信与AI技术融合,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以应对未来网络需求 [10][11] 项目实施风险 - 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盈利不及预期,需加强技术创新与产品差异化 [12] - 技术迭代风险要求持续研发投入以保持竞争力 [13] - 规模扩张对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完善内控体系与人才引进 [13] 审议程序 - 董事会及监事会已审议通过新项目投资议案,尚需股东会批准 [15][16] - 保荐机构认为决策合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与股东利益 [16]
全球磁光材料市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7-07 10:14
磁光材料概述 - 磁光材料能够在磁场作用下改变光的传播特性,尤其是偏振状态,典型表现是法拉第效应[1] - 主要应用于光隔离器、光环形器等非互易光学器件,在光通信、激光系统和量子信息技术中起关键作用[1] - 典型材料包括掺铋石榴石(Bi:YIG)、铽镓石榴石(TGG)和铋锗氧化物玻璃等[1] 行业发展趋势 - 研究重点包括提高Verdet常数、降低损耗和提升热稳定性,同时磁光薄膜与片上集成技术成为热点[2] - 新型材料体系如拓扑绝缘体、二维磁性材料和磁光玻璃正在探索中[2] - 应用层面需求推动高损伤阈值、低插损、高隔离度器件的开发[2] - 国产化进程加快,TGG和Bi:YIG等关键材料已取得一定工程化进展[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磁光材料市场规模约为0.99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1.75亿美元[3] - 2025-2031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50%[3]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由美国和日本企业主导,全球代表性企业包括Coherent高意、Granopt、OXIDE、福晶科技等[5] - 行业技术壁垒高,集中度高,前两大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约为87%[5] 产品类型细分 - 主要产品类型包括TGG和RIG,其中RIG市场较大[10] - 预计到2031年,RIG和TGG将分别占据全球66.93%和26.83%的市场份额[10] 应用领域细分 - 主要应用于通信和工业激光等领域[12] - 2024年通信市场占据64.06%的市场份额[12] 主要厂商与地区 - 主要厂商包括Coherent、Granopt、OXIDE、福晶科技、致卓光电、科瑞思创等[15] - 重点关注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和印度[15]
东山精密(002384):智造时代,共创辉煌
中邮证券· 2025-07-02 02: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0.0/500.2/60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36.1/49.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41.55元,总股本18.32亿股,流通股本13.86亿股,总市值761亿元,流通市值576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41.55/19.11元,资产负债率59.0%,市盈率64.92,第一大股东为袁永刚 [3] 投资要点 - 拟收购索尔思光电布局光通信领域,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超毅以现金方式收购索尔思光电100%股份,投资金额不超过59.35亿元,其中股权收购对价不超过6.29亿美元,ESOP权益收购对价不超过0.58亿美元,拟认购不超过10亿人民币可转债;索尔思光电产品覆盖从10G到800G及以上速率的各类光模块;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光通信业务板块实现多元化发展 [4] - 加快精密制造新品导入开拓新客户资源,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通信设备等客户提供精密金属结构件及组件产品;当前精密制造业务整体稼动率约为40%,与利润目标有差距;公司一方面加快大客户新车型中新产品/料号的导入,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客户资源提升稼动率推动利润率增长 [5] - LED业务25Q1同比减亏年内有望实现季度扭亏,公司是全球主要的LED小间距封装企业之一,产品为小间距LED、MiniLED等封装颗粒产品;2025年Q1尚未扭亏但同比减亏规模达数千万元;未来公司将优化业务结构,转变销售策略提升高毛利产品占比,拓展产品线针对电视背光等领域推出新产品 [5] - 大客户订单持续放量触控显示业务盈利改善,公司是行业知名的触控显示模组制造商,产品包括触控产品、液晶显示模组和车载显示模组产品,下游应用覆盖消费电子与汽车领域;自2024年起下游市场逐步回暖,公司重点开拓的大客户进入量产阶段带动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改善;随着大客户订单持续放量,预计今年全年营收与利润将实现双增长 [6]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6770|44002|50024|60014| |增长率(%)|9.27|19.67|13.69|19.97| |EBITDA(百万元)|4739.50|10046.06|11065.89|8773.1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085.64|2821.91|3606.22|4903.51| |增长率(%)|-44.74|159.93|27.79|35.97| |EPS(元/股)|0.59|1.54|1.97|2.68| |市盈率(P/E)|70.10|26.97|21.10|15.52| |市净率(P/B)|4.04|3.35|2.93|2.51| |EV/EBITDA|11.93|7.09|5.58|6.30| [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6770|44002|50024|60014| |增长率(%)|9.3|19.7|13.7|20.0| |营业利润(百万元)|1480|3494|4509|6188| |增长率(%)|-28.3|136.2|29.0|37.2|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086|2822|3606|4904| |增长率(%)|-44.7|159.9|27.8|36.0| |毛利率(%)|14.0|15.8|16.3|17.6| |净利率(%)|3.0|6.4|7.2|8.2| |ROE(%)|5.8|12.4|13.9|16.2| |ROIC(%)|4.9|7.8|9.1|11.1| |资产负债率(%)|59.0|52.6|50.5|48.2| |流动比率|1.18|1.81|2.28|2.51| |应收账款周转率|4.78|9.09|22.85|23.31| |存货周转率|5.08|5.85|6.08|6.32| |总资产周转率|0.81|0.94|0.99|1.08| [14]
炬光科技: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7 16:37
收购瑞士炬光交易概况 - 公司于2024年1月完成对瑞士SUSS Micro Optics SA(SMO)100%股权收购,支付对价4.55亿元人民币,并更名为瑞士炬光[1] - 瑞士炬光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未披露,但实际表现大幅低于收购评估盈利预测值[1] - 收购后公司激光光学元器件和汽车应用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8.71%和66.63%,但毛利率分别下降12.27和84.88个百分点[1] 业务整合与协同效应 - 工业微纳光学业务并入激光光学事业部,汽车微纳光学业务并入汽车事业部,形成一站式微光学解决方案能力[25] - 光通信领域新增10余家客户和30余款产品,部分进入批量供货阶段,聚焦400G/800G高速光模块市场[25] - 汽车业务获得欧洲Tier1客户330万套MLA产品定点,生命周期价值显著[26] - 产线转移至中国韶关后,2025年Q1汽车压印光学器件毛利率已转正[29] 财务表现差异分析 - 激光光学业务2024年收入较预测值低2,500万元,主要因部分订单交付延期至2025年[21] - 汽车业务收入较预测值低7,000万元,因终端车企销量不及预期和客户项目取消[22] - 综合毛利率16.64%低于预测值21.44%,期间费用5,817万元较预测值9,722万元下降40%[20] 商誉减值测试 - 激光光学业务线未计提减值,2025年Q1毛利率超50%,在手订单覆盖全年预测收入78%[33] - 汽车业务线计提减值3,424万元,预测期毛利率20.74%显著高于报告期-21.79%,因产线转移降本效果显现[34] - 长期待摊费用计提减值2,712万元,因瑞士厂房洁净室专用改造无法再利用[37]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光模块市场向1.6T和CPO技术演进,预计2033年达26亿美元,CAGR未披露[11] - 半导体设备用光学元件受益全球产能扩张,预计2032年CAGR达12.28%[11] - 汽车MLA技术前照灯和投影灯市场2025年规模预计14.2亿元,但竞争加剧导致价格压力[13] 评估与审计情况 - 收购市销率1.9倍低于同业可比交易(歌尔股份收购驭光科技38.93倍)[23] - 评估机构因未现场尽调被监管警示,已通过替代程序补充核查[43] - 会计师未发现重大异常,认可管理层减值测试方法和关键假设[45]
汇绿生态(001267) - 001267汇绿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7
2025-06-27 08:34
公司基本情况 - 汇绿生态主营业务为园林工程施工、设计及苗木种植等,可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有重点项目,业务有竞争力,近年寻找并购标的,2024年6月收购武汉钧恒30%股权,2025年2月增资到51%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 [2] 武汉钧恒产品情况 - 2025年第一、二季度400G与800G产品出货量占比显著提升,800G产品同比增长 [4] - 年底扩产能到200K/月,800G产品预计在新增产能中占比提升,具体产量分配比例依市场需求调整 [4] 武汉钧恒客户与布局情况 - 海外及国内客户占比各一半,主要客户为行业内国际和国内知名企业或上市公司 [5] - 已在800G DAC/ACC上批量出货,推出AEC系列产品 [6] 武汉钧恒产能情况 - 目前产能饱和,武汉、马来西亚工厂月产能超100K,计划在湖北鄂州建生产研发基地,目标月产能200K [7] 汇绿生态股权与风险情况 - 汇绿生态取得武汉钧恒51%控股权后致力于融合发展,剩余股权处理综合考量多因素 [8][9] - 2025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增加因合并武汉钧恒数据,公司采取措施管控风险,成立管理小组确保资金回笼 [10] 汇绿生态业务变化情况 - 2025年起园林工程业务保持稳定并适度收缩规模,战略转向光通信领域,支持武汉钧恒发展 [11]
优迅股份科创板IPO获受理 拟募资8.8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05:57
公司概况 - 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是国内光通信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4]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光模组中,应用场景涵盖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城域网和骨干网等领域 [4] - 公司已实现155Mbps~100Gbps速率光通信电芯片产品的批量出货,并正在研发50GPON收发芯片、400Gbps及800Gbps数据中心收发芯片等新产品 [4] 市场地位 - 2024年度,公司在10Gbps及以下速率产品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5] - 在25G速率及以上的光通信电芯片领域,中国厂商仅占全球市场7%,公司单通道25G电芯片及4通道100G电芯片已在数据中心、5G无线传输等关键领域实现批量应用 [5]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39亿元、3.13亿元和4.11亿元,净利润为8139.84万元、7208.35万元和7786.64万元 [5]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募资8.89亿元,投入下一代接入网及高速数据中心电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800G及以上光通信电芯片与硅光组件研发项目等 [6] - 募资项目紧密围绕公司主营业务,与未来战略发展规划相符,有助于增强研发实力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6] 技术优势 - 公司在收发合一、高速调制、光电协同等关键领域实现国产化技术突破,具备深亚微米CMOS、锗硅Bi-CMOS双工艺设计和集成研发能力 [4] - 公司掌握全套带宽拓展、阻抗匹配、信号完整性补偿等技术 [4]
【IPO一线】优迅股份科创板IPO获受理 募资8.89亿元投建高速数据中心/车载/光通信电芯片等项目
巨潮资讯· 2025-06-27 03:12
公司概况 - 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优迅股份)科创板IPO申请于6月26日获上交所受理 [1] - 公司为光通信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注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 [1] - 光通信电芯片是光模组关键元器件,承担电信号放大、驱动、重定时及复杂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直接影响系统性能与可靠性 [1] - 产品应用于光模组(光收发组件/光模块/光终端),覆盖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城域网和骨干网等场景 [1] 技术实力 - 形成完备核心技术体系,在收发合一、高速调制、光电协同等关键领域实现国产化突破 [2] - 具备深亚微米CMOS、锗硅BiCMOS双工艺设计能力,掌握带宽拓展、阻抗匹配、信号完整性补偿等全套技术 [2] - 已实现155Mbps~100Gbps速率芯片批量出货,正在研发50G PON、400Gbps/800Gbps数据中心芯片、128Gbaud相干收发芯片及车载芯片等新产品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9亿元、3.13亿元、4.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139.84万元、7208.35万元、7786.64万元 [2] - 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收入占比超82%,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93亿元、2.73亿元、3.40亿元 [2] - 2023年收发合一芯片收入同比下降6.84%(减少2003.72万元),主因芯片供应缓解导致单价降低及客户库存调整 [3] - 2024年收发合一芯片收入同比上升24.78%(增加6757.98万元),受益于运营商基础设施升级推动"千兆+FTTR"需求 [3] 募资计划 - IPO拟募资8.89亿元,投向下一代接入网/高速数据中心电芯片、车载电芯片、800G+光通信电芯片与硅光组件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3]
烽火通信: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关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定期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18:38
烽火通信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光通信产品和服务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通信系统设备、光纤线缆及数据网络产品等,主要面向运营商、行业网用户和国际客户 [9] - 2024年营业收入285.49亿元,同比减少8.29%,其中通信系统设备业务收入223.13亿元(占比78.16%),光纤及线缆业务收入46.99亿元(占比16.46%),数据网络产品收入11.44亿元(占比4.01%)[8][9] - 2024年毛利率21.25%,较上年提升0.69个百分点,其中光纤及线缆业务毛利率提升4.16个百分点至25.35%,主要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 [10] 公司竞争优势 - 产业链完整且技术研发实力强,在光网络领域实现6000km超长距无电中继传输,拥有50G PON技术和二代16纤对海底中继器等核心技术 [15] - 2024年研发投入35.78亿元,占营收比重12.53%,新增专利67个(含发明专利47个)[15] - 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是中国信科体系中资产及收入规模最大的子公司,融资成本较低(综合融资成本2.87%)[1][26][34] 财务与债务状况 - 2024年末总资产447.58亿元,资产负债率64.99%,刚性债务186.28亿元,其中短期刚性债务166.90亿元(占比89.57%)[21][26] - 货币资金52.44亿元(其中受限资金4.33亿元),应收账款152.61亿元(较上年增长22.95%),存货93.29亿元 [21][22] - 拟向中国信科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1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已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24]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光通信设备及线缆下游客户集中于电信运营商,国内通信设备市场竞争激烈,面临华为、中兴等强有力竞争对手 [1][35] - 2020年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部分高端芯片供应受限,2024年IC芯片采购量同比下降8.75% [15][16] - 运营商付款周期长导致经营资金占用压力大,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降至2.06次/年 [17][22] 可转债情况 - 烽火转债余额30.87亿元,转股价22.37元/股,2025年12月到期,票面利率0.2% [3][37] - 募投项目已投资31.26亿元,其中5G承载网络系统设备项目已投产,但下一代芯片项目2024年亏损6418.50万元 [3] - 设置赎回条款(股价连续15日≥转股价130%)和回售条款(最后两年股价连续30日≤转股价7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