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工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金融如何赋能新型工业化战略?
金融时报· 2025-09-04 10:16
核心观点 - 数字金融通过科技创新重构传统金融业态 有效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 信用评估难 服务效率低等痛点问题 推动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升级 深化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 助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和金融强国[1] 科技赋能路径 - 技术研发期推广研发贷加知识产权证券化组合工具 建立以专利价值评估为核心的风控模型 允许企业以未来专利收益权作为偿债保障 通过政府引导基金让利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向硬科技领域[2] - 成果转化期深化科技产业金融专项 建设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平台 整合技术专利 中试基地资源与投资机构信息 实施投融资路演机制缩短产学研对接周期[2] - 产业化推广期利用区块链记录设备运行数据动态调整保费率 建立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云平台 提供IPO进程追踪 合规自检 投资人匹配等全流程服务 加速企业登陆科创板 北交所[2] 产业链赋能路径 - 数据信用维度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构建核心企业应付账款电子凭证系统 实现应收账款不可篡改 可拆分 可追溯流转 使信用资源穿透至多级供应商 探索试点供应链票据平台运营 允许链上企业凭真实贸易背景签发电子票据 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贴现降低票据融资摩擦成本[3] - 物的信用维度推动建设物联网赋能的智能监管仓网络 部署高精度传感器对钢材 化工原料等动产质押物实施全生命周期监控 生成实时映射物理库存的数字孪生模型 联动动产质押登记政务系统实现质押物权属的司法瞬时确权与违约处置证据链固化[3] - 交易信用维度基于产业链数字图谱识别企业间贸易关联强度 对高频稳定交易的中小企业集群给予动态化链式授信额度 依据历史订单数据流自动调整融资规模 实现仓单生成 估值 质押 预警的全流程数字化 配套建立财政金融产业三级风险缓释架构[3] 区域赋能路径 - 面向中西部产业承接区创新飞地经济金融支持模式 开发产能转移贷产品 通过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调取企业历史经营数据 与迁入地厂房建设进度 设备安装物联网数据智能匹配提供中长期限结构化贷款 设立省级产能置换担保基金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残值评估与技术折旧测算[4] - 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端推行定制化银团服务 基于产业集群关键企业关联度 技术扩散半径 创新协同指数等指标进行智能诊断画像 研发一链一策服务工具包 运用基建贷加设备租赁加订单贷等组合金融工具 将园区标准厂房 研发中心等资产证券化[4] - 跨境维度搭建跨境产业金融数字平台 整合海关报关数据 外汇收付流水 出口退税凭证等多源信息生成企业跨境贸易信用白名单 提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服务实现集团内跨境调拨额度自动扩容 深化区块链加贸易融资试点通过智能合约触发出口票据即时贴现 联动汇率避险工具提供融资加锁汇一站式方案 探索跨境数据资产质押创新允许企业凭海外专利许可费 国际订单池等跨境数据资产增信融资[4]
数智赋能筑根基
新华网· 2025-09-04 09:09
核心观点 - 西安通过5G、工业互联网和AI等数字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在智慧文旅、数字教育、智能制造和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形成可复制的"陕西经验" [1][14]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陕西移动在大唐不夜城采用多频三层4G/5G立体超密组网 部署96个5G基站和139个4G基站 实现242个5G小区和818个4G小区覆盖 [4] - 运用5G-A3CC载波聚合技术使峰值下载速率达4.2Gbps 通过AI智能基站动态调整资源 可同时保障20万用户正常使用 [4] - 采用智能载波调度实现节能 夜间单层网络运行显著降低基站能耗 [4] 产学研融合创新 - 西安交大-中国移动数字政府联合研究院采用1121产学研新模式 2024年产出106项学术成果和19个数字政府课题成果 [5] - 研发的海算治数平台在黑龙江落地 跨网数据传输速率提升50% 丢包率降低50% [5] - 绿色智能算力解决方案使智算中心单节点能耗降低30%以上 [5] - 建立四层人才梯队 培养269名学生 吸引3名博士后和13名集团级金种子加入 [6] 智慧教育应用 - 中国电信在西安交大创新港部署5G融合双域专网 端到端时延降至8毫秒 比普通5G公网快6倍 [7] - 支持30组VR设备同时操作 延迟控制在20毫秒以内 解决高并发和低时延痛点 [7] - 通过5G网联无人机巡检效率比人工快90% 数字孪生平台接入20多万个传感器 年节省千万级运维成本且人力节省近一半 [8] 智能制造升级 - 法士特高智新工厂采用5G+工业PON双千兆方案 AGV调度效率提升45% 设备故障率下降30% [10] - 车间人员从700-800人减少至150人 亩均产值比老厂区提升近5倍 实现绿色生产并获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称号 [10] 数字乡村振兴 - 陕西联通直播产业研究院四年培训超4.5万名新农人 打造400余个10万+粉丝账号 累计带货超3.2亿元 [12] - 通过直播助农使苹果每斤多卖2元 自主研发AI直播云平台解决运营难题 [13] - XR和元宇宙技术打造"泾阳安吴元宇宙第一村" 为西凤酒等企业实现年增收超千万元 [13][14]
能科科技跌2.12%,成交额3.5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61.7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6:3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12%至43.30元/股 成交额3.57亿元 换手率3.31% 总市值105.9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61.75万元 特大单买入1320.45万元(占比3.70%)卖出1296.71万元(占比3.64%) 大单买入8237.04万元(占比23.10%)卖出9122.53万元(占比25.5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4.91% 近5日下跌13.85% 近20日下跌0.18% 近60日上涨49.41%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聚焦国防军工 高科技电子与5G 汽车及轨道交通 装备制造四大行业 并拓展新能源 消费品和基础设施领域 [2] - 提供云产品与服务(30.35%) 工业工程及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30.24%) 软件系统与服务(20.90%) AI产品与服务(18.08%) 其他(0.4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概念板块包括工业软件 数字孪生 新型工业化 人工智能 信创概念 [2] 财务数据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38亿元 同比增长4.91%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18.75% [2] - 股东户数2.60万户 较上期减少13.21% 人均流通股9413股 较上期增加15.2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65.01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140.03万元 [3] 机构持仓情况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003567)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373.16万股较上期未变 [3] - 交银先进制造混合A(519704)新进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334.67万股 [3] - 交银均衡成长一年混合A(010936)新进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213.40万股 [3]
日盈电子涨2.32%,成交额1.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1.0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4 05:3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32%至31.28元/股 成交额1.10亿元 换手率3.10% 总市值36.7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1.09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9.12%卖出占比10.19% 大单买入占比15.30%卖出占比14.5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0.00% 近5日下跌3.61% 近20日下跌6.38% 近60日上涨5.64% [1] - 年内8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4日龙虎榜净买入-494.59万元 买入总额1.08亿元占比13.62% 卖出总额1.13亿元占比14.25% [1] 公司基本面与经营状况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47.62%) 短交通零部件(32.95%) 智能家居传感器(13.13%) 其他业务(4.10%) 散件(2.20%)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9亿元 同比增长13.03% 归母净利润-1749.84万元 同比减少330.97% [2] - 股东户数1.72万户较上期增加26.41% 人均流通股6669股较上期减少20.5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38.08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92.69万元 [3] 行业属性与产品布局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2] -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 长安汽车概念 新型工业化 工业互联网 专精特新 [2] - 产品涵盖车用线束 洗涤系统 汽车电子 精密注塑 并拓展至智能洗涤系统 高速传输线束 360全景环视系统及车用传感器 [2] 机构持仓变动 -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新进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70.36万股 [3]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增持10.04万股至158.71万股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华富科技动能混合A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95.00万股 [3]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济南高新区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和省级、市级绿色工厂60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9-04 03:52
高新区工业发展战略 - 高新区将新型工业化作为系统工程,注重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 [3] - 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提升了工业发展的绿色水平 [3]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高新区着力打造全省领先的“智改数转”示范区,3个集群入选首批省数字产业集群 [3] - 高新区有4家企业入选首批省数字产业先锋企业,获评7个省级“产业大脑” [3] - 近三年认定首版次软件318个、首件套电子产品20个 [3] - 累计建成5G基站5000余处,累计获评省“晨星工厂”51家 [3] - 省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智能工厂达31家,24个项目入选省级“工赋百景”试点 [3] 绿色制造发展 - 高新区完善“国家-省-市”三级绿色制造梯度培育机制,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 [3] - 累计培育国家级和省级、市级绿色工厂6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8家 [3] - 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始终保持国家高新区领先水平 [3]
四川双马(000935)2025年半年报点评:市场向好投资改善 医药资产带来新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9-04 02:4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营收6.65亿元,同比增长65% [2] - 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13% [2] - 投资收入0.36亿元,同比由负转正(2024年同期为-0.79亿元) [2] - 私募股权管理费收入2.10亿元,同比下滑5.07% [2] 业务板块贡献 - 建材业务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4.88% [2] - 生物医药业务收入1.45亿元,主要来自收购深圳健元带来的多肽原料药业务 [2][3] - 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同比增长64%/372%/83%,主因收购深圳健元及采矿权价款一次性计入成本 [2] 战略布局与增长驱动 - 收购深圳健元布局多肽产品研发销售,驱动收入跃升 [3] - 私募股权投资聚焦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增加优质项目储备 [3] - 资本市场改善利好一期基金项目上市及退出,加速跟投收益与业绩报酬兑现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0.97/1.25/1.72元 [2] - 上调目标价至24.25元,对应2025年25倍市盈率 [2] 业绩催化剂 - 深圳健元业绩超预期 [4] - 公司业绩报酬加速确认 [4]
佳讯飞鸿跌2.01%,成交额1.2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75.1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2:2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10.71元/股 成交金额1.27亿元 换手率2.10% 总市值63.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75.13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1048.8万元(买入543.81万元占比4.28% 卖出1592.61万元占比12.54%) [1] - 大单净流出526.33万元(买入3217.66万元占比25.34% 卖出3743.99万元占比29.49%) [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40.18% 近5日下跌0.65% 近20日上涨7.64% 近60日上涨33.54%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8亿元 同比减少28.93% 归母净利润亏损1172.63万元 同比减少144.1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指挥调度类58.32% 智能应用类22.04% 行业物联网应用类19.6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861.61万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90万户 较上期增加2.06% 人均流通股11140股 较上期减少3.02%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A持股1300万股 较上期减少400万股 [3] - 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A持股334.96万股 持股数量不变 兴业研究精选混合A持股315.88万股 较上期增加28.5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其他通信设备 [1] - 概念板块包括专精特新 机器人概念 高铁 工业互联网 新型工业化 [1]
华中数控跌2.02%,成交额3.7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5.5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5: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盘中下跌2.02%至30.12元/股 成交额3.76亿元 换手率6.24% 总市值59.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15.54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186.84万元(买入722.37万元占比1.92% 卖出535.53万元占比1.43%) [1] - 大单净买入28.71万元(买入6319.90万元占比16.83% 卖出6291.19万元占比16.75%) [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4.39% 近5日涨3.86% 近20日涨0.80% 近60日涨14.22% [2]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4年10月18日 2011年1月13日上市 总部位于武汉东湖开发区华工科技园 [2] - 主营业务构成:数控系统与机床54.95% 机器人与智能产线39.90% 特种装备3.02% 其他1.51% 新能源汽车配套0.61% [2]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 机械 3D打印 新型工业化 航天军工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86万户 较上期减少1.14% 人均流通股6826股 较上期增加1.15%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311.99万股 较上期增加55.42万股 [3]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为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126.08万股 较上期增加23.30万股 [3] - 招商安本增利债券C(217008)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79.29万股 为新进股东 [3] 财务表现与分红情况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54亿元 同比减少11.91%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8144.91万元 同比增长23.5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919.42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93.48万元 [3]
深市材料龙头助力构筑大国重器根基 持续创新彰显中国力量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01:27
资本市场赋能 - 光威复材2017年创业板上市后利用IPO募集不到十亿元资金建设两条碳纤维生产线和一个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 形成六大协同业务板块[1] - 金力永磁2018年上市后通过IPO、可转债、股权激励等工具实现营收从2019年17亿元增至2024年67亿元(增长近3倍) 总资产从28亿元增至123亿元(增长3.4倍) 2024年并购内蒙古银海新材打通稀土回收产业链[2] - 中信特钢2019年重组整体上市成为A股最大专业化特钢上市公司 通过可转债募集资金建设"三高一特"关键项目[2] 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光威复材推动国产碳纤维从无到有 成为我国装备用碳纤维主力供应商 实现从跟跑到并跑[3] - 金力永磁自主掌握晶界渗透技术减少50%-70%中重稀土用量 2024年该技术产品占比超90% 跃居全球稀土永磁产销量第一[3] - 中信特钢高端轴承钢产销量连续十余年全球领先 高端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钢、风电用钢等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3]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光威复材近五年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8.5%以上 拥有300余人技术团队 截至2024年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931件(含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770项)[5] - 金力永磁2024年研发费用达3.21亿元(占营收4.74%) 掌握晶界渗透等核心技术体系 截至2024年底拥有国内外专利127件[6] - 中信特钢2024年获授权专利476件(含发明专利162项、国际专利20项) 参与制修订国内外标准28项(含ASTM标准1项)[6] 战略布局与增长赛道 - 光威复材将碳纤维应用于风电叶片 开发低空装备用碳纤维解决方案 拓展3C消费电子和人工智能装备轻量化材料[7] - 金力永磁为新能源汽车和风电提供永磁材料 推进低空飞行器用永磁材料交付 重点布局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7] - 中信特钢研发风电、光伏、氢能用绿色特钢 瞄准航空航天、核电等高端特钢进口替代市场[7]
省政协举行“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月度协商座谈会
辽宁日报· 2025-09-03 00:50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政策 - 省政协举行月度协商座谈会聚焦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省政协主席周波主持会议并强调该类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底座 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1]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完善梯度培育机制 发挥科技金融效能 提升核心竞争力 打造企业集聚区 全周期培育夯实企业成长基础等建议被提出[1] - 鼓励企业坚守主业 在产业链关键环节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 掌握更多独门绝技 成为领域行家里手[1] 政策实施与资源支持 - 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协同 形成合力推进企业发展壮大 弘扬企业家精神培养高素质队伍 激励企业家敢于闯大胆干[2] - 坚持分层梯度扶持和分类靶向培育相结合 健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开展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2] - 拓展金融支持提高服务覆盖面 整合专项资金加大奖补力度 用好金融创新政策 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聚集资金人才技术资源[2] 政府协同与持续推动 - 省领导王利波 王明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政协将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 提出务实对策 为新型工业化和辽宁振兴贡献智慧[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