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

搜索文档
又一家锂电巨头将赴港上市!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2 07:05
近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 市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为提升资本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求,深入推 进全球化战略,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2025年6月7日,亿纬锂能召开了第六届董事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五十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关于公 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方案的议案》等与本次发行上市相关的议 案。 截至目前,亿纬锂能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除公司第六 届董事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相关议案外,其他关于本次发行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确 定。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本次发行上市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需要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 委员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政府机关、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批准、核准或备案,本次发行上 市能否通过审议、备案和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将依据相关法规的规 定,根据本次发行上市的后续进展情1/2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后续 公告,注意投资 ...
“掉队”的相宜本草
北京商报· 2025-06-11 12:58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相宜本草管理层变动已经成为常态。据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统计,近十年的发展 中,相宜本草先后有4位CEO离职,期间还不断出现其他高层的离职。当同时期成长起来的竞争对手都 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并开启更为长远的战略发展,慢一拍的相宜本草越发焦虑。 频换高管、上市无果 上市动作没有再进一步,相宜本草的高管变动却没有停止。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近十年的发 展中,相宜本草先后有4位CEO离职。其中就包括,今年3月,任职仅7个月时间的CEO张舸离职;2024 年6月,相宜本草CEO兼总裁俞巍宣布离职。在此期间,相宜本草还先后经历了副总经理、CS事业部总 经理、销售副总裁、首席营销官等多位高管离职。 相宜本草再次出现高管变动。6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相宜本草研发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吕智 离职。相宜本草方面对上述消息未作出任何官方回应,有媒体从吕智本人处确认其已不再担任相宜本草 研发副总裁一职,但依然是相宜本草的股东,并保留了首席科学家的职位。 关于管理层人事变动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相宜本草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在业界猜测中,相宜本草对于内部管理层的频繁调整,多少反映出其十年上市未果的 ...
香江电器成功过聆讯,年营收破15亿冲刺港股,湖北IPO版图再添一员
搜狐财经· 2025-06-10 17:45
上市进展 - 公司近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稳步迈向资本市场新阶段 [1] - 2024年初已完成IPO备案,为上市奠定基础 [1] - 此前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计划(拟募资5.76亿元)于2024年5月终止,后转战港交所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97亿元、11.88亿元、15.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026万元、1.21亿元、1.4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5.6% [2] - 2024年毛利达3.29亿元,毛利率21.9%(2023年为24.1%) [2] - 2024年销售/行政/研发开支分别为3456万元、1.11亿元、3643万元,占营收比例23.1% [2] - 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4.74亿元,资金储备充足 [3] 治理结构 - 执行董事团队包括潘允、Guangshe Pan(父子关系)、吉颖、李友香等6人 [3] - 独立非执行董事由黄汉雄博士、李健男博士等3人组成 [3] - 潘允自2012年7月起任董事长兼总经理,Guangshe Pan自2016年3月起任威麦丝CEO [3] 股权结构 - 潘允直接持股54.07%,通过员工持股平台蕲春恒兴间接控制19.54%股份(潘个人占该平台47.5%权益) [7] - 蕲春华钰持股26.39%,其余16名有限合伙人通过蕲春恒兴持有剩余股份 [7] 战略意义 - 上市突破将助力公司未来发展,成为湖北省又一家港股上市企业 [7]
今日新闻丨工信部:加大新车质量抽查监管力度!亿纬锂能计划赴港上市!
电动车公社· 2025-06-10 15:59
工信部加强新车质量监管 - 工信部发布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通知 要求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 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车型的抽查力度 [2] - 检查措辞较往年更加严厉 重点针对用户关心的新车质量问题 旨在监督车企履行责任义务 [2] - 政策有利于回应消费者关切 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2] 亿纬锂能港股上市计划 - 惠州亿纬锂能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目前动力电池出货量全国第九 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 [3] - 上市目的包括提高资本实力与综合竞争力 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 推进全球化战略 [3] - 公司2009年已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此次为二次上市 模式类似宁德时代 主要为配合海外电池工厂建设 [3][4] 行业动态补充 - 宝马或于明年推出增程式电动车 [3]
【政协要闻】持续关注企业上市!市政协开展主席会议专题视察
搜狐财经· 2025-06-10 12:46
会议由市政协副主席汤建萍主持。 今天上午,市政协围绕"企业上市推进情况"开展主席会议专题视察活动。市政协主席王建坤,副主席许静、汤建萍、王晓平、董碧颖、朱立军,秘书长唐 卫华出席。副市长金一应邀出席。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钟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市政协钟埭街道委员小组组长祝佳悦:"要加大力度引导培育,积极构建'政策扶持—要素保障—服务赋 能'三位一体的上市培育体系,通过优化政策、强化保障、深化服务,构建精准扶持体系,强化资源统筹配置,打造专业赋能生态。" 曹桥街道党委副书记、市政协曹桥街道委员小组组长庞嘉隽:"做好企业上市工作,要强化融资支持与资本运作,保障投资引导与项目落地,深化产业链 延伸与集群培育,做好企业服务与政企协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与会政协委员结合现场视察情况和工作实际,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展开深入协商讨论。 …… 金一副市长就市政协对企业上市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市新增上市企业3家,列嘉兴第一、全省第二,其中首发 上市企业数全省第一,这张亮眼成绩单的取得,离不开政协多年来的履职助力。就下一步工作,他强调,要抢抓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机遇,创新 ...
曝国资和员工利益受损,娃哈哈股改为何这么难?
36氪· 2025-06-10 08:42
公司治理与股权争议 - 娃哈哈集团被曝利润转移至高管掌控的体外企业,集团几成"空壳" [1] - 宏胜集团作为娃哈哈代工厂,实际产品数量约占"娃哈哈系"总产能的三分之一 [6] - 娃哈哈集团资产占整个娃哈哈系总资产的比重只有15.67% [6] - 国资持股46%为第一大股东,宗馥莉继承宗庆后29.4%股份,职工持股会24.6% [4] - 2018年起娃哈哈要求员工以每股3元低价出售持股会股份,引发员工维权争议 [7] - 宗馥莉曾尝试将娃哈哈品牌转让给宏胜集团但失败,随后出现"娃小哈"等新商标 [9] 经营业绩与改革措施 - 娃哈哈2024年营收超过700亿,同比增长36.7% [3] - 宗馥莉上任后推行多元化投资布局,涉及健康、新能源等赛道 [3] - 瓶装水市场份额仅为农夫山泉的三分之一 [20] - 自1999年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以来,持股员工超1.5万人,远超A股上市200人门槛 [20] 历史遗留问题与上市分歧 - 1999年改制后娃哈哈由100%国资改为混合所有制 [4] - 2002年前后出现大量绕开国资的体外公司 [6] - 1996年与法国达能合资时商标转让被叫停,2006-2009年爆发"达娃之争" [14][16] - 宗庆后坚持不上市,宗馥莉认为上市是正常举动且有助于规范公司治理 [12][14] - 娃哈哈股权和商标争议源于改制时未彻底解决归属权问题 [14] 管理层变动与争议 - 宗馥莉上任后更换大批公司元老,关停代工厂 [3] - 宗馥莉接手半年即出现辞职风波,随后爆发员工集体诉讼维权 [10] - 媒体报道质疑宗馥莉改革新政及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 [3][10]
李泽楷砸200亿入局保险,富卫第四次冲击IPO能否成功
搜狐财经· 2025-06-10 01:52
富卫集团上市历程 - 公司第四次冲击港交所IPO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高盛[1] - 前三次IPO尝试均失败 包括2021年纽交所申请撤回及2022-2023年三次港股申请[5] - 本次IPO背景显示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净利润0.1亿美元[1][7] 业务扩张与市场布局 - 2012年通过21.4亿美元收购荷兰国际集团亚洲业务起步 后引入瑞士再保险4.25亿美元投资[2] - 通过十余笔并购快速扩张 包括印尼PT Finansial(2015)、越南大东方人寿(2016)、日本AIG富士生命(2016)等[4][8][9] - 2019年以30.72亿美元收购泰国汇商银行人寿业务 总并购投入超200亿美元[8][9] 财务表现分析 - 年化新保费从2014年3.09亿增至2024年19.16亿美元 增长5.2倍[6]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2亿、-7.17亿和0.1亿美元 三年累计亏损10亿[7] - 2024年投资回报同比增251.9%至12.62亿美元 港澳内地客户新业务销售额增6.3倍[7] 资本结构与风险因素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2022-2024年分别为83.22%、85.51%、87.31%[10] - 总负债超36亿美元 包括27.86亿借贷及7.59亿永续证券[10] - 投资组合中79.2%为债务证券 规模达419亿美元[11] 本次IPO优势条件 - 股东阵容强大 包括李泽楷(66.7%投票权)、加拿大养老基金、李嘉诚基金会等[13] - 2025年前五月港股IPO募资777亿港元 市场流动性改善[14] - 募资拟用于增强资本缓冲和偿付能力[13]
西普尼闯港交所上市:2024年核心收入下滑,2023年社保人数为0
搜狐财经· 2025-06-07 08:42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在港交所上市,募资用于提升产能、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和优化营销网络 [1] - 公司曾在新三板挂牌两次,代码分别为"838948"和"873888",后决定撤销新三板挂牌交易并转向港交所上市 [3] - 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注册资本4822.5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李永忠 [3] 员工情况 - 2024年公司缴纳社保人数为271人,而2020-2023年显示为0(可能因企业选择不公示) [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有331名员工,其中生产职能员工133人(40.18%),销售及营销员工75人(22.66%) [7][8] - 员工职能分布:管理6人(1.81%),行政及财务40人(12.08%),研发37人(11.18%) [8] 业务概况 - 公司是贵金属手表设计商、制造商和品牌拥有者,主要收入来自自主品牌"HIPINE(西普尼)" [8] - 同时通过ODM业务为第三方珠宝品牌(如老凤祥、中国珠宝、周大生等)生产贴牌产品 [8] - 2023年HIPINE品牌是国内最大的金表品牌(市场份额24.98%)和足金手表品牌(市场份额35.83%) [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4亿元、4.45亿元和4.57亿元 [9]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6412.7万元、1.08亿元和1.24亿元,毛利率从19.8%提升至27.2% [9][10]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454.1万元、5209.9万元和4934.8万元,2024年同比下降5.28% [9][10] 产品结构变化 - 2024年手表收入3.51亿元,同比下降12.97%,其中传统贵金属手表收入下降19.86% [11][12] - 饰品收入从2022年的3433.9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06亿元,占比从10.6%提升至23.2% [12] - 智能手表收入从2023年的33.7万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2802.5万元 [12] 业务模式分析 - OBM(自主品牌)收入2024年3.38亿元,同比下降16.13% [13] - ODM(代工)收入2024年1.19亿元,同比增长176.74%,成为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 [13] - 手表业务毛利率持续优化,从2022年18.1%提升至2024年28.1% [13] 分红情况 - 2022-2024年分别宣派股息2430万元、2410万元和2030万元 [14] - 2022年分红金额与同期净利润规模基本持平 [14]
石头科技拟港交所上市,海外业务拓展成募资重头戏
搜狐财经· 2025-06-06 12:45
公司动态 - 石头科技计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进行H股发行及上市,并委托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工作 [1] - 募资用途包括国际化业务拓展、产品研发与组合丰富、运营资金补充及日常业务需要 [1] - 此次上市被视为公司资本市场布局的重要里程碑,将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发展空间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国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达55.31亿元,同比增长25.39% [1] - 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达63.88亿元,同比增长51.06%,首次超过国内市场 [1] 海外战略 - 海外市场增长得益于产品质量、创新设计及对当地需求的精准把握 [3] - 公司通过推出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赢得消费者信赖,实现业务快速扩张 [3] 未来发展 - 上市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全球影响力 [3] - 资金注入预计为国际化业务和产品研发提供强劲动力 [1][3]
两家鄂企闯关港交所
长江商报· 2025-06-04 23:18
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以直营连锁模式运营92家机构 包括4家医院 80家门诊部和8家诊所 覆盖湖北 湖南两省的8个城市 [2] - 按2023年收入计算 公司在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约2 6% [2] - 主要业务包括综合牙科诊疗服务 口腔种植服务及口腔正畸服务 其中综合牙科诊疗服务占总收入一半以上 [2] - 客户复诊率从2022年的75 3%提升至2024年的79 6% [2] - 公司曾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 2018年自愿终止挂牌 2024年11月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失效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 09亿元 4 42亿元 4 0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30万元 5010万元及4190万元 [3] - 2024年业绩下滑归因于消费降级及行业竞争加剧 口腔种植服务平均费用从2022年8460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5767元 降幅超30% [3] - 2024年9月递表前夕 中信证券投资等原始机构投资方选择退出 公司以1 21亿元回购837 93万股股份 [3] 翰思艾泰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是一家创新生物科技公司 拥有结构生物学 转化医学及临床开发方面自主专业技术 [4] - 自2016年起打造创新管线 包括一款核心产品及九款其他候选产品 [4] - 核心产品HX009是PD-1 SIRPα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 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与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4] - 2023年和2024年分别亏损8462 3万元 1 17亿元 研发成本分别为4666 3万元 7472 1万元 占经营开支总额73 0% 61 8% [4] - 2024年6月完成B+轮融资 投后估值达16 15亿元 [5] - 公司表示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将继续保持净亏损 可能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 [5] 行业背景 - 港交所简化上市流程 港股市场走势强劲 募资压力相对轻松 有利于获得更好估值 [1] - 两家企业均为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