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学习
icon
搜索文档
Synchronoss 获欧盟-美国数据隐私框架认证
Globenewswire· 2025-06-25 23:46
文章核心观点 Synchronoss Technologies获得欧盟 - 美国数据隐私框架 (DPF) 认证,巩固其在数据保护等方面的全球领导地位及作为全球一级电信运营商可信赖合作伙伴的地位,体现其对国际隐私标准和负责任数据治理的承诺 [1][2] 公司动态 - 公司宣布获得由美国商务部管理的欧盟 - 美国数据隐私框架 (DPF) 认证 [1] -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称通过DPF认证是对全球合规框架的有力补充,强化提供安全云解决方案的承诺 [2] - 首席隐私官表示获得DPF认证证明符合监管要求,体现对负责任数据治理的决心 [2] 认证意义 - DPF为欧盟公民个人数据跨境传输至经认证的美国机构制定保障措施,公司通过认证证明具备跨境管理数据能力 [2] - 获得DPF认证后公司全面合规体系框架进一步增强,此前已通过SOC 2 Type II等一系列全球认证 [3] 公司介绍 - 是全球领先的个人云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帮助服务提供商与用户建立安全连接 [4] - SaaS云平台简化新用户引导流程,利用AI等功能提高用户参与度,增加收入流等 [4]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7月在京举办,设置超百场论坛活动
新京报· 2025-06-25 11:28
中国科协年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7月1日-31日在北京集中举办 包含1场主论坛 98场专题论坛以及4场平行论坛 设置发布 宣传与科普 展览展示与场景体验等板块 [1] - 主论坛拟于7月6日举行 邀请潘建伟 谭天伟 李家彪 戴琼海 万建民等五位专家围绕量子技术 生物制造(生物医药) 深海科技 人工智能 农业(育种)等主题作主旨报告 [1] - 主论坛将发布2025重大科学问题 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为持续性产出原创性 颠覆性科技成果树立"风向标" [1] 专题论坛与平行论坛 - 从7月1日开始 全国学会将围绕数理化基础科学 生命健康(含医学) 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 生态环境 制造科技 信息科技 先进材料 资源能源 农业科技(含食品) 空天科技等10个领域举办98场专题论坛 [1] - 4场平行论坛包括2025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论坛 港澳科技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座谈会 中国科协主席与青年科技人才见面会 [1]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前沿探讨"专题论坛将于7月6日召开 专家学者将围绕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的研究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治理等议题深入交流 [2] 科技期刊发展 - 2025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将于7月10日举办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有56种科技期刊国际排名位列学科前三 24种排名学科第一 高影响力期刊数量持续增长 [2] - 论坛邀请5位重要专家作主旨报告 设置4个专题研讨板块 深入探讨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路径 [2]
吴恩达担任董事长,这家公司面向K12学校推出AI智能体
搜狐财经· 2025-06-25 02:49
这家公司的名字,你也许没听过,但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想必你一定有所耳闻。 源:Kira Learning官网截图 美国的K12教室也正在通过AI助教进行技术升级。近日,美国教育科技初创公司Kira Learning面向K12学 校推出AI智能体。 图 从左至右:Kira董事长吴恩达、联创兼CEO Andrea Pasinetti、联创Jagriti Agrawal 据介绍,Kira能够高效处理各种教学数据,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和图像,并提供即时反馈。无论是评 估学生的论文、分析课堂讨论,还是评估视频,Kira的AI智能体都能在几秒钟内提供分析,帮助教师做 出更快、更明智的教学决策。 Kira的董事长是机器学习和在线教育领域的先驱吴恩达,他还担任Google Brain创始人、Coursera董事长 兼联合创始人、DeepLearning.AI创始人、AI Fund董事合伙人、斯坦福大学教授和AI研究员。 美国教师也受日常繁琐任务的困扰,这些任务通常会占用教师数小时时间。据介绍,Kira的AI智能体会 执行重复性任务,包括打分、课程规划和课堂讨论分析,还会提供学生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有困难的 分析,同时还支持一对 ...
大佬面对面!斯坦福2025 CS336课程全公开:从零开始搓大模型~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4 11:47
课程概述 - 斯坦福大学2025年春季CS336课程「从头开始创造语言模型」已全面上线网络 提供完整课程视频和主页链接[2][4] - 课程目标为引导学生从零开发语言模型 覆盖预训练数据收集 Transformer构建 模型训练及部署评测全流程[5] 师资团队 - 核心讲师Tatsunori Hashimoto为斯坦福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成果累计引用超3万次 研究方向聚焦机器学习模型性能权衡[3] - 联合讲师Percy Liang为斯坦福副教授兼基础模型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引用量超10万 主导多项AI领域研究项目[3] 课程模块 - 五大模块涵盖基础 系统 扩展 数据 对齐和推理强化学习 强调实践操作与深度技术掌握[7] - 实践要求包括Python编程能力 PyTorch熟练度 系统优化经验及数学基础(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等)[7] 实践作业 - 作业1要求实现BPE分词器 Transformer架构和Adam优化器 仅允许使用PyTorch原语进行模型训练[8] - 作业2聚焦GPU加速 需在Triton中实现Flash Attention 2及分布式并行优化[8] - 作业3涉及Scaling Law拟合 学生需在有限计算预算内通过训练API收集数据点[8] - 作业4侧重数据工程 要求完成Common Crawl数据清洗 去重及有害内容过滤[8] - 作业5要求实现监督微调 专家迭代等对齐技术 在Qwen 2 5 Math 1 5B模型上运行强化学习[8] 课程安排 - 18周课程包含16次讲座和2次嘉宾分享 内容覆盖分词 GPU并行 混合专家系统 推理优化等核心技术[9] - 作业周期与课程紧密衔接 例如第5周完成作业1提交后立即发布作业2 强化学习实践贯穿后期课程[9]
新鲜出炉!斯坦福2025 CS336课程全公开:从零开始搓大模型
机器之心· 2025-06-23 04:04
课程发布与师资 - 斯坦福大学2025年春季CS336课程《从头开始创造语言模型》已全面上线 提供课程视频和主页链接[1][5] - 讲师Tatsunori Hashimoto为斯坦福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模型性能权衡 学术成果累计引用超3万次[2][3] - 另一位讲师Percy Liang为斯坦福副教授兼基础模型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引用量超过10万次 研究方向涵盖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6][7] 课程内容与结构 - 课程目标为引导学生完成开发语言模型的全流程 包括数据收集、模型构建、训练及评估等环节[8] - 课程分为5个单元共19门课 涵盖token化、PyTorch应用、GPU优化、Scaling Law拟合、数据清洗及模型对齐等核心技术[10] - 实践作业包括实现BPE分词器、Transformer架构、Flash Attention 2优化及分布式训练等 要求学生直接使用PyTorch原语编程[10] 学习门槛与技能要求 - 需熟练掌握Python编程 课程作业代码量显著高于其他AI课程 涉及底层框架开发[11] - 需具备深度学习与系统优化经验 包括PyTorch应用及GPU并行计算能力[11] - 需掌握大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及机器学习基础知识[11] 行业合作与资源 - 课程包含阿里巴巴达摩院研究员和Meta AI科学家的客座讲座 聚焦Qwen和Llama 3等工业级模型开发经验[10] - 提供Triton框架实现、Common Crawl数据处理等实战内容 强调工业级技术栈应用[10]
不止是爬山神器,更是四肢增强“外挂”
红杉汇· 2025-06-22 05:03
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发展 - 外骨骼机器人通过机械结构与人体关节耦合,增强或替代人体运动能力,应用场景包括户外运动、工业、医疗、应急救援等[2] - 技术起源可追溯至18世纪,但早期装置笨重且功能有限,1967年通用电气研发的"Hardiman"原型机实现技术突破,具备30多个动力关节但自重达680公斤[4][5] - 21世纪后材料科学进步推动轻量化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使产品重量降至1.8公斤,同时AI算法可实现30%体能节省[5] 核心技术突破 - 材料创新:碳纤维、钛合金等轻质高强度材料广泛应用,柔性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提升穿戴舒适性,汉威科技柔性传感器可映射肌肉应变并耐受百万次弯曲[5][6] - 电子技术:微处理器实现毫秒级响应,Cyberdyne公司HAL系统通过检测肌肉电信号预判运动意图[8]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使设备可自适应使用者习惯,视鹏科技登山外骨骼能动态调整助力策略,深度学习技术增强复杂地形适应性[10]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领域:福特工厂使用外骨骼后装配效率提升23%,工人肌肉劳损率下降41%,京东/顺丰物流作业时间延长50%[12] - 医疗康复:ReWalk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恢复行走能力,博灵脑机研发的上肢康复外骨骼通过脑机接口捕捉微弱肌肉信号[13] - 社会服务:巴黎残奥会火炬传递采用外骨骼,傲鲨智能产品在上海社区试点,辅助护工搬运老人并具备跌倒报警功能[15] 市场前景与挑战 - 政策推动:专项补贴目标2025年普及率达25%,多省市将外骨骼纳入医保,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2030年达千亿级[15] - 现存瓶颈:成本高昂(高精度传感器+轻质材料)、结构笨重影响自然步态、续航不足(如BLEEX仅维持120分钟作业)[17] - 未来方向:智能化算法升级、千元级消费产品开发、固态电池提升续航、产业链标准化[18][21]
西安交大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20 23:56
合金材料研究突破 - 西安交通大学团队利用机器学习设计出新型铁镍钴铝钽合金(Fe35Ni29Co21Al12Ta3),创造了屈服强度与拉伸塑性组合的新纪录 [2] - 该合金在室温下实现1 8GPa屈服强度与25%真正均匀延伸率的协同性能,显著超越现有高熵合金和超强度钢 [4] 材料性能机制 - 通过极致微观结构异质性强化:包含大体积分数L1₂纳米沉淀物和可变形B2微颗粒 [6] - B2相通过积累位错维持高应变硬化率,从而延长均匀延伸率 [6] 技术应用前景 - 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期刊,标志着多主元合金设计方法的重大突破 [2] - 机器学习模型为开发高强度高塑性材料提供新范式 [4]
新都中学多元力量协同推进科学教育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6-20 09:24
科技社团教育活动 - 威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组织跨领域专家团队进入新都中学,包括环翠区美术馆馆长、中职院校骨干教师和农业技术局退休资深专家,从艺术融合、技术实践、产业应用等多元视角指导科技社团发展 [1] - 于老师在科技发明社团活动中以电路板、太阳能发电设备为教具,讲解电阻、电容的基础原理,并通过万用表测量电阻的示范,将电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1] - 于老师与同学们互动,解答电阻在手机充电器、台灯调光功能中的应用,以及电容与电池供电的差异问题 [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 刘彬老师通过动态示意图与趣味动画讲解机器人的底层逻辑,包括传感器感知外界信息、控制器处理数据并下达指令的过程 [2] - 阿卡帕尼公司老师以猜数字游戏和语音助手互动介绍机器学习原理,并通过视频案例展示图像识别、语言翻译等AI技术的实际应用 [2] - 老师引导同学们辩证思考AI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如何确保数据安全等热点问题,并结合前沿研究进展给出专业解答 [2] 无人机技术 - 陈老师通过无人机飞行纪录片展示无人机在测绘、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并用结构分解图讲解螺旋桨动力系统、飞控芯片的工作原理 [3] - 陈老师结合空气动力学知识解释无人机如何实现悬停、转向等动作,并强调飞行安全规范 [3] - 陈老师解答同学们关于无人机最远飞行距离、抗风能力等问题,并通过对比不同型号无人机的参数引导理解技术差异对性能的影响 [3] 算法与科技农业 - 云创科技教育团队李老师以交通拥堵现象为例讲解算法在优化资源分配中的作用,并通过路线规划游戏演示最短路径算法的数据处理与逻辑判断过程 [4] - 张传明老师对比传统土壤种植与无土栽培的差异,详细讲解水培、雾培技术的核心原理,并剖析营养液配方设计中氮、磷、钾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4] - 张老师分享无土栽培在草莓、生菜等作物中的应用前景,并解答无土栽培是否环保、家庭种植可行性等问题 [4] 科幻艺术创作 - 环翠区美术馆馆长李铁森解析科幻画创作思路,强调"科学依据+艺术想象"原则,通过对比真实航天器与科幻作品中的设计讲解艺术夸张技巧 [5] - 李馆长分享构图技巧,用黄金分割法、透视原理分析优秀作品的视觉吸引力,并现场示范光影处理与色彩搭配技巧 [5] - 李馆长鼓励同学们分享科幻创意,对时空穿越装置、外星生物形态等设想从科学可行性角度给予建议 [5]
全面合规计划:您的最佳实践清单
Refinitiv路孚特· 2025-06-19 02:01
在LSEG"与专家面对面"系列网络研讨会的最新一期中,深入剖析了实施全面合规计划的重要性,并为制定 更具主动性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了一系列最佳实践方面的见解。 以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 如今,受监管实体正深陷一场"完美风暴":法规不断演变,尽职调查工作量与成本急剧攀升,而资源却极为 有限。据LSEG的研究显示,90%的受访者表示,过去三年间,他们所处理的增强尽职调查(EDD)请求数 量呈上升态势。 这些不断攀升的工作量给预算和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与此同时,合规团队必须确保客户准入流程以及交易 决策过程快速、无缝且具备成本效益。 所有这些情况都凸显出"以更少资源达成更多成效"的迫切需求。借助恰当的数据与技术手段,您便能够驾驭 这一复杂多变的风险局面。 5项最佳实践见解 01 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 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至关重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是最大的组织也没有无限的资源,这意味着您应该 将可用的预算、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潜在风险最高的领域。 筛查是识别潜在风险的重要初始环节。一旦怀疑或发现风险,便需要以增强尽职调查(EDD)的形式开展 更深入的尽职调查工作。 增强尽职调查(EDD)的力度应与怀疑的风险程度相匹配,并应 ...
腾讯云:2025年金融业智能风控实践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6-19 01:27
研究背景 - 政策推动金融风险管理向"技防""智控"转变,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1][12] - 全球诈骗案件数量从2020年2.66亿起增至2021年2.93亿起(+10.2%),损失金额从478亿美元增至553亿美元(+15.7%)[18] - 2023年金融诈骗导致全球损失达4856亿美元,金融机构亟需提升智能风控水平[18] 金融业智能风控建设现状 - 政策驱动智能化转型,《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明确要求优化风控模型[20] - 传统风控依赖静态模型与规则引擎,对征信白户和新型风险应对不足[21] - 大数据、机器学习、云计算技术提升风控实时性,20余家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数据算法合作[22] - 电信诈骗涉案资金拦截量:2021年3291亿元,2022年3180亿元,2023年3288亿元[24] - 信贷风控覆盖全流程,贷前综合身份认证平台集成生物识别技术,贷中构建差异化评分体系[26][27] 建设问题与挑战 - 机构内部数据标准不一,80%机构需扩大外部数据接入但受隐私政策限制[29] - 数据投毒攻击导致模型准确度下降,AI换脸等新型诈骗手段使传统模型失效[30][31] - 黑灰产形成"供-产-销"链条,利用深度伪造、自动化工具提升攻击效率[32][33] - 普惠金融面临尽调成本高、偏远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不足的双重压力[34][35] 建设思路与实践案例 - 数据治理:拓宽维度+自动化分析+合规流通,模型建设:风控大模型+敏捷迭代[36][37] -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运用区块链技术优化普惠业务风控效率[2] - 中信银行"哨兵"系统整合内外情报提升反欺诈能力[2] - 微众银行、新网银行通过技术手段构建差异化风控体系[2][27] 未来趋势 - 联防联控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协同共建风控生态,科技赋能场景需求[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