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相对论
icon
搜索文档
新书架丨重寻地平线
现代科学全球起源的重新审视 - 质疑现代科学诞生的欧洲中心论 将重大科学时刻置于全球历史范畴 涵盖非洲亚洲美洲等地区的科学理论发展 [2] - 科学革命历史包含整个世界 是融合世界各民族知识的过程 18世纪欧洲科学院组织国家赞助的探险之旅推动物理学航海学测量学发展 [2] - 欧洲探险家依赖土著居民已有知识 在秘鲁依靠印加人文传统 在太平洋依靠波利尼西亚航海技术 在北极依靠土著居民穿越冻土 [2] 东方科学著作对西方科学的影响 - 16世纪末《本草纲目》出版 涵盖1892个植物动物和矿物条目 提出自然界分类标准方法 18世纪流传到欧洲出现法文英文译本 [3] -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约瑟夫·班克斯购买李时珍著作 用于识别英国商人送往伦敦的中国植物 [3] - 达尔文《物种起源》诞生与环球航行中搜集整理世界各地发现密不可分 引用更早的俄国与中国著作 一战前被译成至少15种语言 [3] 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全球化特征 - 20世纪初物理学与国际政治联系紧密 国际合作与冲突持续塑造现代科学发展 各国科学家合作为现代物理学作重要贡献 [4] - 爱因斯坦主张科学家团结 加入国际知识合作委员会促进各国科学界联系 [4] - 当前人工智能太空探索气候科学等领域呈现新趋势 中国机器学习突破 阿联酋火星航天器发射 阿根廷气候模型绘制 科技革命更需要国际合作开放共享 [4]
宇宙的智能水平 :决定时空、不确定性、熵和统一三大物理理论的关键因素?
广义智能体理论框架 - 宇宙被视为动态演化的智能体,智能体是宇宙基本构成单元 [2] - 理论构建系统性分析框架,探索宇宙智能水平对物理学、科技哲学和智能科学等领域的影响 [4] - 智能与意识本质、时空深层结构、主客观认知边界等重大议题均与宇宙智能水平存在内在关联 [4] 理论核心构成 - 广义智能体理论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模块:标准智能体模型、智能体分类体系、极点智能场模型和多智能体关系体系 [6] - 标准智能体模型由五个基本功能模块构成:信息输入模块、信息输出模块、动态存储模块、信息创造模块和控制模块 [8] - 智能体根据功能水平差异划分为三种类型:绝对0智能体(阿尔法智能体)、全知全能智能体(欧米伽智能体)和有限智能体 [10] 智能体演化机制 - 宇宙在欧米伽与阿尔法两个智能极点之间持续演化 [11] - 演化驱动力定义为阿尔法引力和欧米伽引力,在宇宙尺度上构成阿尔法智能场和欧米伽智能场 [12][13] - 极点智能场模型驱动宇宙整体向不同智能极点方向演化 [13] 宇宙智能水平与基础概念 - 绝对零智能宇宙中时间与空间不复存在,主客观二元对立消解 [15] - 有限智能宇宙中时空作为认知框架随有限智能体出现而涌现 [15] - 全知全能智能宇宙中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消除,时间空间可被随意调控 [18] 熵的本质新诠释 - 熵被重新定义为与观察者智能体能力相关的信息度量 [19] - 熵增源于有限观察者因能力局限导致的信息缺失增加过程 [20] - 全知智能体信息缺失恒为零故熵为零,欧米伽智能体可实现熵减 [20] 物理学理论统一视角 - 三大物理理论差异源于观察者和理论宇宙的智能水平设定不同 [24] - 经典力学观察者对应全知智能体(序号237),相对论观察者对应受约束全知智能体(序号236),量子力学观察者对应有限智能体(序号122) [24] - 通过调整观察者智能水平参数,同一物理场景可表现为不同理论形式 [25] 智能体精细分类 - 智能体五种基本功能(控制、创造、动态存储、输出、输入)各具三种状态(0/1/2),形成243种亚型 [21][22] - 精细分类体系为分析物理理论观察者智能水平提供支持 [21]
张朝阳与David Tong谈物理学习:科学教育必须注入严谨的数学思维
央广网· 2025-08-19 01:34
核心观点 -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与剑桥大学教授汤大卫进行近三小时物理对话 覆盖经典力学 电磁学 相对论 量子力学等领域 强调基础科学传播的重要性 并主张利用互联网作为公共教育工具 [1][3][11] 经典物理 - 牛顿力学创立过程存在秘辛 牛顿曾将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成果尘封二十年 直到哈雷登门拜访才面世 牛顿第二定理通过方程两边质量相消揭示引力普适性 [4] - 流体力学中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曾因忽略粘性项被误认为飞机不能飞 1905年普朗特发现粘性项导致机翼边界层内湍流和梯度效应叠加产生升力 粘性项是飞机起飞核心而非机翼形状 [5] -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运动也能用流体力学描述 该方程被视为宇宙通用语言 英国物理系普遍忽视流体力学教学是巨大遗憾 [5] 场论革命 - 电磁学发展是理论突破典范 法拉第提出场概念 麦克斯韦整合电磁场方程预言光速恒定 为相对论铺路 麦克斯韦方程组4条方程加1条洛伦兹力方程描述全部电磁相互作用 百年未变 [6] - 量子力学框架由海森堡1925年创立 矩阵力学成为主流表述形式 精髓在于离散性即束缚态分立能级 而非薛定谔的猫等出圈词汇 [7] - 量子场论曾面临无穷大相互作用难题 导致玻尔设想推翻能量守恒 海森堡考虑打破空间连续性 二战后才逐步攻克 缪子反常磁矩问题去年取得进展 格点QCD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小数点后第9位完美吻合 [7] 宇宙之谜 - 广义相对论中任一时空点小邻域可近似为平直时空或匀加速时空 但无法通过全局调整将引力变成加速度 因相邻点可能感受不同加速度 [8] - 2015年引力波发现是本世纪最伟大科学突破 源于两个30倍太阳质量黑洞合并 黑洞需绕行数十亿年靠引力波消耗能量才可合并 若发现数百倍太阳质量黑洞则预示新物理规律 远小于太阳质量黑洞必源于宇宙大爆炸 [8] - 银河系有百亿颗恒星 全宇宙有千亿个星系 类太阳系结构普遍存在 物理学家从概率角度认为宇宙应存在外星生命 但生物学家认为生命形成需极低概率巧合事件 [8][9] - 外星生命与地球距离极其遥远 因宇宙均匀性只体现在百万光年尺度 外星人或UFO抵达地球可能性微乎其微 时空尺度限制让星际造访几乎不可能 [9] 科学推广 - 汤大卫教授讲义在个人网站收获百万点击量 但科普比教学更具挑战性 因必须使用比喻 物理是数学的语言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坚持放入公式E=MC2 结果成为畅销书 [10] - 科学本质是数学与计算结合 科普不必回避公式和深度 科学教育必须注入严谨数学思维 《张朝阳的物理课》以硬核推导为特色 用数理公式研算万物规律 成为火爆全网知识IP [10][11] - 互联网时代让知识传播更平等 物理学家可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研究成果 利用互联网作为公共教育工具 让大众参与讨论交流 建议年轻人更多参与社交成为关键意见领袖 [3][11]
张朝阳对话理论物理学家汤大卫:我们来自量子涨落,也都是恒星的尘埃
量子位· 2025-07-31 06:51
物理学发展历程 - 牛顿力学起源于开普勒三定律与牛顿的平方反比引力定律推导,关键突破在于利用平方反比律证明行星椭圆轨道[2][3] - 分析力学(拉格朗日/哈密顿体系)比牛顿力学更强大,能统一处理对称性问题并为量子力学算符理论奠定基础[5][6][7] - 量子力学诞生于1925年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其核心价值在于揭示世界的离散性本质而非哲学讨论[25][26][29][30] - 量子场论经过1925-1950年发展成型,标准模型精度达到电子磁矩13位小数吻合,成为描述宇宙的基础框架[33][34] 前沿物理研究 - 流体力学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研究中展现价值,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可描述这种新物质形态[8][9] - 引力波观测推动黑洞研究,近期发现300-400太阳质量黑洞碰撞事件挑战现有认知[22] - 宇宙结构源于138亿年前量子涨落,暴胀机制仍待研究,地外生命存在概率存在学科争议[22][24] 科学传播方法论 - 科普应避免过度简化类比(如薛定谔的猫),需保留数学严谨性以传达物理本质[30][38][41] - 互联网时代科学家可通过自媒体直接参与公众教育,但需平衡研究时间与传播投入[35][36][37] - AI辅助科研呈现两重性:能高效处理脚本等基础工作,但尚无法替代理论构建与创造性证明[10][11][37]
当AI讲解相对论比爱因斯坦还好使,还需要读书吗?
虎嗅· 2025-06-19 23:59
AI辅助学习 - 工程师尼特什通过ChatGPT在数小时内完成狭义相对论学习,全程使用语音输入并提问超过100次,AI通过拟人化比喻和视觉化演示拆解复杂概念[1][6][7] - AI教学优势体现在无限耐心、个性化解释路径和即时反馈能力,例如构建"光速调慢宇宙"的直观演示场景[8][10] - 学习成果包括生成通俗连环漫画向非专业人士传播知识,验证了AI在知识传递中的有效性[3][9] 阅读行为变革 - 美国成年人年阅读量持续下降,2023年数据显示年读一本书的成年人比例从55%降至48%,青少年每日阅读比例从27%锐减至14%[13] - "古腾堡括号"理论揭示互联网正终结500年线性阅读传统,信息获取转向碎片化、互动式的"次级口语性"模式[15][16] - AI加速阅读方式迭代,用户可能优先接触摘要版/改写版内容,原始文本权威性面临挑战[25][27] 内容创作产业影响 - 经济学家泰勒·考恩开创"为AI写作"模式,主动提供生活细节数据供AI构建思维模型,预示作者-读者关系重构[21][22] - AI展现超人阅读能力,单模型可消化数百万本书籍文本并建立跨领域关联,推动"AI辅助阅读"成为新常态[23] - 内容产业出现"摘要经济学"现象,Blinkist等公司通过15分钟书籍摘要满足高效获取核心论点的市场需求[25] 人机协同未来 - 摄影术与绘画的类比显示,AI将解放人类创作者聚焦于情感共鸣、文体创新等不可摘要的领域[33][35] - 提出"混合式学习契约":AI承担破冰船、实时翻译、思维火花搭档角色,最终仍需回归原始文本深度体验[39][44] - "超级读者"将成为新范式,兼具经典文本理解力与AI工具运用能力,实现知识探索自由度的质变[53]
从“一锅基本粒子粥”到星辰大海
人民日报· 2025-06-12 22:10
宇宙学研究进展 - 20世纪初物理学面临"两朵乌云"(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紫外灾难),直接催生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两大革命性理论 [2] - 21世纪物理学面临"两暗一黑三起源"核心难题:暗物质、暗能量、黑洞、宇宙起源、天体起源、生命起源 [2] - 现代宇宙学已从哲学思辨发展为精确科学,大爆炸模型预言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基本粒子状态 [3][4] 科普著作方法论 - 全书以"光"为线索展开,通过测量天体质量与宇宙膨胀历史引出暗物质/暗能量概念 [3] - 采用案例化比喻手法解释复杂天体物理过程,全书刻意避免使用任何数学公式以提升可读性 [5] - 创作目标旨在激发公众对宇宙学的兴趣,部分读者可能因此选择科研道路,多数读者可获得哲学启迪 [5] 跨学科关联 - 将庄子"至大无外谓宇宙,至小无内谓粒子"的哲学观与现代宇宙学研究框架形成呼应 [3] - 引用南宋词人吴潜"宇宙竟如何无人省"的慨叹,对比现代精确宇宙学取得的实证突破 [4] - 生命组成元素需经历亿万年的宇宙演化过程,从时空尺度赋予生命存在特殊意义 [5]
“相对论”的世界
经济观察报· 2025-05-06 09:38
全球关税政策与市场影响 - 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关税 导致美股暴跌和美元下挫 引发经济前景不确定性 [1] - 关税政策加剧全球贸易秩序混乱 推动市场重新评估中国稳定发展的相对优势 [1] 中美科技与产业发展对比 - 中国高科技公司估值被低估 而AI技术在政府侧、消费侧和商业硬件侧快速部署 [2] - 《中国制造2025》十周年之际 全球重新审视中国产业政策驱动高科技发展的成效 [2] - 中国时速450公里高铁将京沪通勤缩至3小时内 而美国加州高铁项目仍处于停滞状态 [3] 美国基础设施建设困境 - 纽约中央公园溜冰场修缮工程拖延三年且严重超预算 暴露政府项目协调能力缺失 [4][5] - 市政工程分拆招标制度导致环节脱节 如管道铺设与水泥施工间隔一年造成质量隐患 [6] - 私人承包商以政府六分之一成本在六个月内完成同一项目 凸显效率差异 [7][8] 美国经济结构性危机 - 工薪阶层面临住房供给不足、交通基础设施陈旧、高等教育费用飙升及医疗成本过高四重压力 [9] - 美国50%租客将30%以上薪资用于房租 25%租客房租占比超一半 [15] - 消费品丰裕掩盖公共品稀缺 住房价格激增但供给受邻避现象制约 [9][10] 政府效能与社会流动性 - 美国政治制度过度制衡导致政府难以推动基础设施投资或重大改革 [11][13] - 社会流动性显著下降 美国人搬家比例从过去五分之一降至2021年的十二分之一 [14] - 富人区通过高房价和区域规划限制阶层流动 加剧社区同质化和贫富分化 [15][16] 中美经济模式镜像对比 - 美国消费占GDP比重近70% 而中国居民消费贡献长期低于40% [18] - 中国可支配收入占GDP比例全球排名靠后 需通过分配改革刺激内需 [18][19] - 中国需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与少子化结构问题 同时推动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 [20][21] 全球化与产业合作趋势 - 美国关税政策试图与中国制造脱钩 但低成本消费品依赖全球供应链难以替代 [10] - 中国对外援助聚焦基础设施股权投资 相较于欧美削减援助更契合发展中国家需求 [2] - 亚洲管理模式和成事思想被建议融入全球体系 而非取代西方主流思想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