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

搜索文档
仲景食品(300908):2025年中报点评:整体盈利上升,减少电商无效投入
中原证券· 2025-08-21 12:35
投资评级 - 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5.24亿元,同比减少2.6%,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7] - 调味食品收入下降主要因电商渠道策略性收缩,电商销售额同比减少10.69% [7] - 调味配料呈现量增价降特征,销量增4.48%但吨价降5.54% [7]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上升1.24个百分点至44.77%,主要受益于调味配料成本下降 [7] - 净利率逆势提升0.53个百分点至19.17%,体现盈利改善 [7][8] 财务表现 - 调味食品营收3.10亿元(-2.31%),毛利率下滑1.47个百分点至41.73% [7] - 调味配料营收2.12亿元(-1.31%),毛利率升5.19个百分点至49.19% [7] - 销售费用率15.22%(-0.83pct),市场推广费同比减少34.37% [8] - 每股经营现金流0.86元,每股净资产11.69元 [1] 业绩预测 - 2025-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1.27/1.31/1.36元 [8] - 对应市盈率24.97/24.25/23.28倍(按8月20日收盘价31.67元) [8] - 预计2025年营收11.26亿元(+2.6%),净利润1.85亿元(+5.59%) [9] 成本结构 - 主要原料采购成本大幅下降:白芷均价降67.39%,辣椒油树脂降37.44%,孜然降35.42% [7] - 调味配料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45% [7] - 调味食品营业成本微增0.21% [7] 业务结构 - 调味食品电商渠道占比34.19%,非电商渠道实现增长 [7] - 调味食品销量降3.43%但吨价升1.16% [7] - 主营业务收入5.22亿元(-1.91%) [7]
荣丰集团亚洲(08526)发布中期业绩,净亏损266.8万港元,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1 12:10
业绩表现 - 收益6669.2万港元 同比减少14.82% [1] - 期内亏损266.8万港元 去年同期溢利231.5万港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1.64港仙 [1] 亏损原因 - 经济低迷导致项目延迟 收益减少约1160万港元 [1] - 多个项目延迟完成导致项目成本超支 [1] 新项目进展 - 2024年3月获授新项目 初步合约金额超过3.83亿港元 [1] - 新项目延误可能对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业绩造成潜在影响 [1] 管理措施 - 专注于项目管理质量保证及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 [1] - 定期密切监察进行中项目进度 [1] - 继续物色投标机会并提交标书以提高利润及股东回报 [1]
荣丰集团亚洲发布中期业绩,净亏损266.8万港元,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1 12:03
公司业绩表现 - 收益6669.2万港元 同比减少14.82% [1] - 期内亏损266.8万港元 去年同期溢利231.5万港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1.64港仙 [1] 业绩变动原因 - 经济低迷导致项目延迟 收益减少约1160万港元 [1] - 多个项目延迟完成导致项目成本超支 [1] 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3月获授新项目 初步合约金额超过3.83亿港元 [1] - 公司采取项目管理质量保证和严格成本控制措施 [1] - 新项目延误可能对2025年度财务业绩造成潜在影响 [1] 未来经营策略 - 定期密切监察进行中项目进度 [1] - 继续物色合适投标机会并提交标书 [1] - 致力于提高公司最大利润和股东回报 [1]
实现半年盈利、上调全年交付目标 零跑汽车要冲刺千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1: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0%[2] -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第二家盈利的中国新势力车企[2]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1%提升至14.1%,增长13个百分点[2] - 全年净利润目标为5亿-10亿元[7] 销量与交付 - 上半年总交付量221,664台,同比增长155.7%,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5] - 7月销量突破5万台,连续5个月位居新势力月销量榜首[5] - 上调2025年全年交付指引至58-65万辆,2026年目标100万辆[7] - 三季度销量预计17-18万辆,8月销量将较7月明显增长[7] 产品与研发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4.9%,重点投入辅助驾驶技术[7] - 首次实现端到端算法城市通勤领航辅助功能量产[7] - 高通8650域控辅助驾驶方案6个月完成开发并应用于B平台车型[7] - 计划年底实现城市NOA,明年初进入辅助驾驶第一梯队[7] - 9月慕尼黑车展首发B系列新车,11月国内亮相[8] - 10月发布高端D系列(含MPV),2026年一季度上市[8] - 2026年推出A系列(6万元级)和D系列(30万元级)覆盖全价格带[8] 渠道与市场扩张 - 销售网络覆盖286个城市,新增88城,布局806家销售门店及461家服务门店[8] - 重点拓展三至五线城市空白市场[9] - 零跑国际已进入约30个国家,建立超600家销售服务网点(欧洲超550家,亚太近50家)[5] - 计划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本土化生产基地[5] 成本与运营效率 - 研发、销售、行政开支合计占营收16.9%(18.9亿元+14.1亿元+7.9亿元)[11] - 供应链高度垂直整合带来10%成本优化[11] - 资金使用效率显著高于同业(小鹏同期运营费用83.1亿元,蔚来单季75.8亿元)[11] 战略与合作 - 坚持规模优先原则,聚焦大众市场高性价比产品[14] - 与Stellantis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采用轻资产模式拓展海外市场[15] - 签署碳积分转让协议,最高交易额15亿元,未来持续贡献收入[16] - 坚持全域自研战略,十年聚焦造车主业[12][14]
实现半年盈利、上调全年交付目标,零跑汽车要冲刺千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0: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0% [1] -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继理想汽车后第二家盈利的中国新势力车企 [1]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1%提升至14.1%,增长13个百分点 [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4.9%,计划全年实现5亿-10亿元净利润 [3] 销量与交付 - 上半年总交付量221,664台,同比增长155.7%,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2] - 7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台,连续5个月位居新势力月销量榜首 [2] - 上调2025年全年交付指引至58-65万辆,2026年目标100万辆 [3] - 三季度预计交付17-18万辆,8月销量将较7月显著增长 [3] 产品与研发 - 基于端到端算法的城市通勤领航辅助功能已量产上车 [3] - 高通8650域控辅助驾驶方案6个月完成开发并应用于B平台车型 [3] - 计划2025年底实现城市NOA,明年初进入辅助驾驶第一梯队 [3] - B系列新车9月慕尼黑车展首发,D系列最快10月亮相并于2026年一季度上市 [4] 市场与渠道 - 海外市场已覆盖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约30个国家,建立超600家销售服务网点 [2] - 计划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本土化生产基地 [2] - 国内销售网络覆盖286个城市,共布局806家销售门店及461家服务门店 [5] - 下半年渠道将向三至五线城市下沉拓展 [5] 成本与运营策略 - 研发、销售及行政开支合计占营收16.9%,总计40.9亿元 [7] - 供应链高度垂直整合模式带来10%成本优化 [7] - 通过轻资产模式与Stellantis合作出海,碳积分交易额最高达15亿元 [9][10] - 坚持规模优先战略,聚焦大众市场高性价比产品 [8][9]
实现半年盈利、上调全年交付目标,零跑汽车要冲刺千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0:4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0% [1] -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第二家盈利的中国新势力车企 [1] - 毛利率从1.1%提升至14.1%,增长13个百分点 [3] 销量与交付 - 上半年总交付量221,664台,同比增长155.7%,居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7] - 7月销量突破5万台,连续5个月位居新势力月销量榜首 [7] - 周末单日净锁单量超3,000台 [7] 产品与研发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4.9%,重点投入辅助驾驶技术 [9] - 首次实现端到端算法城市通勤领航辅助功能量产 [9] - 基于EEA 3.5架构的高通8650域控方案6个月完成开发并应用于B平台车型 [9] 战略目标与规划 - 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上调至58-65万辆,2026年目标100万辆 [4][9] - 力争实现全年净利润5亿-10亿元 [9] - 计划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本土化生产基地 [7] 市场与渠道 - 海外市场已进入约30个国家,建立超600家销售服务网点 [7] - 销售网络覆盖286个城市,新增88城,共布局806家销售门店及461家服务门店 [10] - 下半年渠道将深化下沉市场布局 [11] 成本与运营效率 - 研发、销售、行政开支合计占营收16.9%,总计40.9亿元 [12] - 供应链高度垂直整合,带来10%成本优化 [12] - 运营费用显著低于小鹏(83.1亿元)和蔚来(单季度75.8亿元) [12] 竞争定位 - 主打8万-15万元市场,坚持高品价比策略 [3][10] - 用户画像为预算有限但偏好新势力理念的年轻群体 [12] - 通过全域自研和成本控制建立差异化优势 [3][12] 合作与出海 - 与Stellantis合资成立零跑国际,采用轻资产出海模式 [16] - 签署碳积分转让协议,交易额最高达15亿元 [16] - 海外销售借助Stellantis渠道,降低政策风险 [16]
港股异动 | 玖龙纸业(02689)再涨超4% 预计年度纯利增长最多190% 机构称成本下滑带动业绩超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8-21 02:53
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4.44%至5.64港元 成交额达1.74亿港元 [1]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年度盈利21亿至2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5%至190% [1] - 盈利增长主要源于销量上升及原材料成本降幅显著快于产品售价降幅 [1] 成本与利润驱动因素 - 自制浆成本控制大幅超预期 浆纸一体化完善的广西北海基地利润修复显著 [1] - 动力煤价格同比大幅下跌 为各类纸种腾出利润空间 [1] - 2025年下半年煤价环比明显修复 能源优势或环比收窄 [1] 未来关注重点 - 需跟踪自制浆成本变化带来的利润弹性 [1] - 关注部分纸种在旺季的提价落地表现 [1]
玖龙纸业再涨超4% 预计年度纯利增长最多190% 机构称成本下滑带动业绩超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8-21 02:51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玖龙纸业股价再涨超4% 截至发稿涨4.44%至5.64港元 [1] - 成交额达1.74亿港元 [1] 盈利预告与增长驱动因素 - 预计截至2025年6月底年度盈利约21亿元至23亿元人民币 [1] - 同比增长165%至190% [1] - 盈利增长主要得益于销量上升及原材料成本下降幅度显著快于产品售价降幅 [1] - 自制浆成本控制大幅超预期 浆纸一体化完善的广西北海基地表现突出 [1] - 动力煤价格同比大幅下跌为各类纸种腾出利润空间 [1] 成本结构与未来关注点 - 2025年下半年以来煤价环比明显修复 能源优势或环比收窄 [1] - 需重点跟踪公司自制浆成本变化带来的利润弹性 [1] - 关注部分纸种在旺季的提价落地表现 [1]
长海股份(300196) - 300196长海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0
2025-08-20 23:30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收145,556.52万元,同比增长18.96% [2] - 归母净利润17,368.97万元,同比增长42.30% [2] - 归母扣非净利润17,772.91万元,同比增长52.52% [2] - 第二季度营收6.93亿元,同比增长7.75%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9,152万元,同比增长28.42% [3] - 第二季度归母扣非净利润9,054万元,同比增长27.04% [3] 业绩增长因素 - 玻纤下游风电、电子、家电等领域需求回暖 [3] - 玻纤产品价格稳步回升,新增产能有序释放 [3] - 反倾销政策促使欧洲客户集中备货 [3] - 化工业务表现优异,利润规模快速提升 [3] - 15万吨产线投产优化产品结构与成本控制 [3] 产能与库存 - 60万吨一期第二条15万吨产线将审慎评估市场后投放 [3] - 当前库存水平维持在40天左右 [3] 产品与市场 - 电子毡应用于覆铜板制造,最终用于印制电路板和家电控制板 [4] - 窑炉热改技术成熟,切换周期短且费用可控 [4] - 若无重大外部冲击,玻纤产品价格预计保持相对稳定 [4] 战略与规划 - 将持续加大化工产品研发投入,提高浸润剂自我配套 [3] - 2025年二季度起优化产品结构及营销策略,扩大制品销售规模 [3] - 原料矿粉自给目标包括稳定矿石供应链和码头基础设施 [4] 股东回报 - 2025年半年度分红基于回报股东、传递信心等多方面考量 [4]
贵金属成本高企,新恒汇净利润同比下滑11.94%,分红1.2亿远超利润总额
搜狐财经· 2025-08-20 14:2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1%至4.74亿元,创同期新高,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1.94%至8895.45万元,呈现"增收不增利"状况 [1][2] - 利润下滑主要源于贵金属价格上涨导致原材料成本同比上涨27.87%,远超营收增速,毛利率下降7.29个百分点至30.23% [3] - 业务结构显示传统智能卡业务占比59.74%但仅微增0.02%,新兴业务占比不足35%且毛利率低于传统业务 [5][7] - 公司在利润下滑、现金流紧张情况下仍实施高比例分红,分红金额1.20亿元超过归母净利润 [9] - 募投项目进展缓慢,两个主要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0元 [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74亿元(+14.51% YoY) [1][2] - 归母净利润:8895.45万元(-11.94% YoY) [2] - 扣非净利润:8321.79万元(-10.65% YoY)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8566.64万元(-10.01% YoY) [2] - 基本每股收益:0.50元(-10.71% YoY) [2] - 加权平均ROE:7.04%(-2.29个百分点 YoY) [2] 业务结构 - 智能卡业务:收入2.83亿元(+0.02% YoY),占比59.74%,毛利率41.48%(-5.33个百分点 YoY) [5][7] - 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收入2924万元(+25.91% YoY),毛利率18.66%(-3.29个百分点 YoY) [7] - 蚀刻引线框架:收入1.34亿元(+46.48% YoY),毛利率10.84%(-5.39个百分点 YoY) [7] - 其他业务:收入2730万元(+71.59% YoY),毛利率21.39%(+3.61个百分点 YoY) [7] 成本与毛利率 - 营业成本同比增速27.87%,显著高于营收增速14.51% [3] - 整体毛利率30.23%,同比下降7.29个百分点,较2024年下降6.04个百分点 [3] - 境内销售毛利率26.50%(-9.51个百分点 YoY) [7] - 境外销售毛利率37.25%(-5.50个百分点 YoY) [7] 资金与分红 - 实施"每10股派现5元"分红方案,合计派发1.20亿元,分红比例134.7% [9] - 实控人任志军持股12.15%,可获得税前分红约1456万元 [9] - 募投项目"高密度QFN/DFN封装项目"和"研发中心扩建"累计投入金额均为0元 [9] 发展动态 - 车规级蚀刻引线框架产品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7] - 高密度封装需求芯片领域产品进入产品验证阶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