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长盈精密因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收监管函,66岁董事长陈奇星年薪8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07:48
关联交易披露违规 - 2024年公司与关联方四川峰盈新能源科技累计发生关联交易4245.97万元,占2023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0.73% [2] - 公司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及披露义务,直至2025年4月17日才补充披露 [2] - 深交所指出该行为违反规定,要求董事会及时整改并杜绝此类问题 [2] 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 - 董事长陈奇星2023-2024年薪酬均为84万元,未涨薪 [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9.34亿元,同比增长23.40% [4] - 归母净利润7.72亿元,同比增长800.24%,扣非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2750.70% [4] - 基本每股收益0.60元 [4]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涵盖电子连接器、新能源汽车连接器、消费电子结构件、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等 [4] - 成立日期2001年7月17日,上市日期2010年9月2日 [4] - 注册地址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桥头富桥工业三区11栋 [4]
嘉应制药因信披违规收到证监会490万元罚单
经济观察网· 2025-08-04 07:05
行政处罚事件 - 公司因2.2亿元关联资金拆借未及时披露被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处罚,罚款总额490万元,其中公司罚款150万元,董事长李能罚款160万元,总经理游永平罚款100万元,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罚款80万元 [1] - 资金拆借发生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间,子公司湖南嘉应以资金循环方式向关联方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短期资金拆借,累计金额达21,999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 [1] - 上述资金往来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且未及时披露,直至2024年年报才予以披露 [2] 公司治理问题 - 董事长李能作为关联方湖南药聚能的实际控制人,组织相关人员向关联方转账,被认定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2] - 总经理游永平和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因未勤勉尽责被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 - 公司虽设有防范关联方占用资金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李能任组长,但仍发生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成药制药企业,拥有5个剂型、70个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涉及咽喉类、感冒类等多个领域 [4] - 主营产品包括双料喉风散、重感灵片等,其中双料喉风散采用百年配方研制,在咽喉科用药中具有较高知名度 [4] - 公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和广东省梅州市拥有两个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3] - 公司于2007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025年8月4日总市值为35.17亿元 [4]
三项行为违规,清越科技收警示函!
巨潮资讯· 2025-08-02 03:47
监管处罚 - 公司因募集资金使用违规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2023年多次将募集资金转至一般结算账户购买银行理财 [1] - CTP+OLED产品贸易类业务财务核算不规范 2023年第三季度应按净额法确认收入但错误采用总额法 导致2023年三季报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虚增1366.76万元 直至2024年7月6日才进行差错更正 [1] - 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 2023年5-6月与实控人近亲属控制的枣庄宏远签订363万元工程合同未在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 [1] - 时任董事长高裕弟和财务总监张小波对上述信息披露违规事项承担主要责任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3亿元 同比增长13.96%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949.49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4843.86万元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72亿元 同比增长4.83% [2]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598.84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798.55万元 [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潞安环能: 潞安环能关于收到山西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16:35
警示函主要内容 - 潞安环能与关联方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度实际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金额超出年度预计金额 [2] - 公司未对超出预计金额的关联交易及时履行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2] - 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第四十一条的规定 [2] - 公司董事会秘书马泽锋对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2] - 山西证监局决定对潞安环能及马泽锋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 - 公司需在8月30日前向山西证监局报送书面整改报告 [2] 公司整改措施 - 公司高度重视警示函中指出的问题并将认真吸取教训 [3] - 公司将严格按照山西证监局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并报送书面报告 [3] -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管理工作严格遵守《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3] - 公司将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杜绝此类行为再次发生 [3] - 本次警示函不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3]
清越科技:公司及相关人员收江苏证监局警示函
新浪财经· 2025-08-01 12:23
公司违规事项 - 公司存在募集资金使用违规问题 [1] - 公司CTP+OLED产品贸易类业务财务核算不规范 [1] - 公司存在关联交易未披露的问题 [1] 监管措施 - 江苏证监局对公司及高裕弟、张小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1] - 上述违规事项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责任认定 - 高裕弟作为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对信息披露违规事项承担主要责任 [1] - 张小波作为时任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对信息披露违规事项承担主要责任 [1]
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收到内蒙古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
监管处罚 - 内蒙古电投能源收到内蒙古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1] - 公司在2023年半年报中未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通过关联方国家电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委托贷款方式投向募投项目事项[1] - 在2023年及2024年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中未披露与国家电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关联资金往来情况[1] 违规行为性质 - 公司行为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及第十五条第七项规定[1] - 同时违反《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第三十九条第五项规定[1] - 内蒙古证监局决定对该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2]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高度重视问题并加强对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2] - 已在2024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中补充披露与国家电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关联资金往来情况[2] - 将按规定在30日内向内蒙古证监局报送书面报告[2] 影响评估 - 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2] - 公司承诺继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 - 复议与诉讼期间监督管理措施不停止执行[2]
深交所向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出监管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6:01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有色金属冶炼占比53.22%,煤炭行业占比35.45%,煤电电热力行业占比5.8%,新能源发电行业占比5.53% [1] 监管违规事项 - 2023年半年报中未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通过关联方国家电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委托贷款方式投向募投项目事项 [3] - 2023年及2024年《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中未披露与国家电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关联资金往来情况 [3] - 相关行为违反《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及第2.1.1条规定 [3]
红相股份实控人杨成被取保候审背后
经济观察网· 2025-07-31 04:00
公司事件 - 红相股份实际控制人杨成因涉嫌违法被厦门市公安局决定取保候审,期限自2025年7月29日起生效 [3] - 杨成目前未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管团队负责,此事项不会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4] - 7月31日红相股份开盘大跌近5%,上午收盘股价大跌超7%,总市值为32亿元左右 [4][10] 实控人背景及股权情况 - 杨成1961年出生,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曾担任红相股份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5] - 杨成持有的2000万股红相股份处于质押状态,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73.96%,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3.93% [5] - 控股股东杨保田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3832万股持股被质押,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40.71%,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7.54% [6] 信息披露违规及欺诈发行 - 红相股份2017年至2022年间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构原材料采购、虚增固定资产等方式长期年报造假 [7][8] - 2017年虚增营业收入1.05亿元(占14.10%),虚增利润0.60亿元(占38.03%) [8] - 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2.56亿元(占19.49%),虚增利润1.44亿元(占47.72%) [8]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2.27亿元(占16.94%),虚增利润1.41亿元(占48.19%) [8] -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3.05亿元(占20.12%),虚增利润0.75亿元(占29.79%) [8] -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1.09亿元(占7.80%),虚减利润0.03亿元(占0.51%) [8] - 2022年虚增营业成本0.25亿元(占2.15%),虚减利润0.25亿元(占33.27%) [8] - 公司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债及收购资产配套融资均构成欺诈发行 [8] 监管处罚及高管变动 - 2024年4月8日深交所对红相股份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处分 [7] - 2024年4月3日证监会厦门监管局对红相股份责令改正并罚款2513万元,对杨成罚款2288万元并实施终身市场禁入 [9] - 杨成于2024年4月3日辞去公司所有职务,目前未担任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9] 行业动态 - 6月以来A股市场已有三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被取保候审,包括中荣印刷(301223.SZ)、甬金科技(603995.SH)和红相股份 [4]
*ST熊猫及任董事长徐金焕等责任人因信息披露不准确被警示
搜狐财经· 2025-07-31 03:32
监管处罚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收到湖南证监局警示函 因2024年度业绩预告与年报披露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信息披露不准确 [3] - 该行为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3] - 公司表示将认真整改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本次监管措施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12日 注册资本1.66亿元人民币 注册地址湖南省浏阳市金沙北路589号 [3] - 现任董事长及代董秘为刘玉铭 实际控制人为赵伟平 员工总数140人 [4] - 主营业务涵盖烟花销售 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及小额贷款发放 [3] 业务结构 - 公司参股企业共14家 包括熊猫资本管理 西藏熊猫小额贷款 江西熊猫烟花等子公司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24亿元 同比增长41.82% 2023年营收2.28亿元同比下降30.66%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74亿元 同比下降123.42% 2023年亏损2.12亿元同比下降335.01% [4]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从2022年20.48%升至2023年25.03% 2024年大幅上升至81.18% [4] 风险状况 - 天眼查显示公司存在111条自身风险 75条周边风险 12条历史风险及98条预警提醒风险 [5]
家用电器业CFO群体观察:美的钟铮年薪946万登顶 拾比佰财务总监田建龙收警示函
新浪证券· 2025-07-31 02:3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42.70亿元 平均年薪81.48万元[1] - 家用电器行业99家上市公司CFO平均年薪94.14万元 36位CFO高于平均值 年薪中位数72.72万元 最高与最低薪酬差达930.52万元[1] - 家用电器行业31.3%的CFO年收入超100万元 东方电热和亿田智能CFO年薪不足20万元(排除新上任情况)[1] 财务业绩表现 - 家用电器行业2024年整体营收16592.36亿元 同比增长4.5% 归母净利润1181.05亿元 同比增长6.3%[1] - 超四成家用电器公司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1] - 美的集团归母净利润385.37亿元 同比增长14.3% 格力电器归母净利润321.85亿元 同比增长10.9% 海尔智家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 同比增长12.9%[3] 高管薪酬结构 - 13.1%的CFO兼任董事会秘书 26.3%兼任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14.1%担任审计委员会等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2] - 美的集团CFO钟铮以946万元年薪位列行业第一 是第二名苏泊尔CFO徐波(324.27万元)的近3倍[2] - 东方电热CFO罗月芬年薪15.48万元(同比增长5.5%) 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持有84655股(占股本0.01%)[2] 公司具体数据 - TCL智家营收183.61亿元(同比增长21%) 归母净利润10.19亿元(同比增长29.6%)[3] - 创维数字营收86.93亿元(同比下降18.2%) 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降58.3%)[3] - 新宝股份营收168.21亿元(同比增长14.8%) 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同比增长7.7%)[3] 监管合规情况 - 同洲电子CFO孙贺因未披露业绩预告关键数据及风险提示公告 被深交所通报批评并记入诚信档案 2024年薪酬72万元[3] - 拾比佰CFO田建龙因未及时披露修正公告构成信披违规 被北交所出具警示函并计入诚信档案 2024年薪酬52.43万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