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

搜索文档
南方传媒20250319
2025-04-15 14: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出版、AI教育 - 公司:南方传媒(广东出版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主营业务(教材教辅)表现稳健,未来增量可期** - 2024年教材教辅业务稳中有升,小个位数增长,与学生人数增长同步[2] - 2025年高中国标教材送审,公司有7科参与,高中教材价格较高,对收入拉动明显[3][4] - 2025年秋季新增人工智能通识学科,公司已编写两套24K人工智能教材读本,预计带动教材数量提升[4] - 广东2025年秋季将增加人工智能学科,配套硬件/软件投入可能进一步带动需求[17] **2 税收政策变化对财报的影响** - 2024年受税收政策调整影响,已交税款将退回,现金流可能不在2024年体现,但会计处理计入2024年报表[6] - 2023年虚增的递延所得税需一次性冲回,对南方传媒影响较小(因2023年计提较克制)[6] - 2024年QE受税收(20%-25%税率)及龙板传媒公允价值变动拖累,2025年QE同比基数较低,业绩有望改善[7] **3 AI教育布局:校园智能体与内容优势** - 推出“新华乐域”校园智能体,已入驻学校平台,目前免费试用(茂名试点,后续推广至全省)[9][14] - 功能:辅助教师智能创作、检索、分析、出卷、生成课件/视频等,降低工作负担[9][10] - 内容优势: - 教材数据(国标教材、专业考试书籍如CFA等)可赋能智能体,实现精准教学与商业变现[11][12] - 海量出版内容(如小说、专业书籍)可作为智能体知识库,未来或推出“AI设计师”等产品[14][15] - 成立“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院”,规划基础教育AI产品,配套硬件/软件服务[15] **4 省外拓展与平台协同** - 粤教翔云平台(广东省基础教育平台)与国家中小学教育系统账号互通,利于省外推广[18][19] - 2024年粤教翔云收入增长50%,首次进入重庆市场,2025年目标拓展至安徽、湖南等省份[20] - 省内高中生数量约300万,未来或通过提价提升收入(销量接近见顶)[20] **5 一般图书与IP运营** - 2024年一般图书受行业下滑影响,但现象级产品《我的阿勒泰》表现突出[21] - 2025年重点打造少儿IP(如《神奇校车》合资项目)及李娟作品(《遥远的向日葵地》等)[22][23] - 目标进入地方出版集团第一方阵,提升一般图书业务占比[24] **6 教育服务与创新合作** - 客户服务业务受财政紧缩影响,转型推出教师特评、模拟考等服务(2024年创收约4000万)[25] - 与台山市教育局合作,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如图书馆社会化运营)[26] - 南传科技(编程猫合资)新增境外升学业务,与香港高校合作[25] **7 投资业务表现稳定** - 投资板块市场化程度高,2024年参与托尔兹定增,收益率较好[27] --- **其他重要信息** - 政策支持:教育部要求增加人文智能学科,广东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及高中教材扩容[4][17] - 风险提示:一般图书行业整体下滑、财政紧缩影响教育服务采购[21][25] --- **数据引用** - 高中教材价格最高,对收入拉动显著[4] - 2024年粤教翔云收入增长50%[20] - 教师特评/模拟考服务创收约4000万[25] - 省内高中生约300万[20]
游戏×教育:平行线也可以相交——多邻国的思考
2025-04-15 14: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多林国,一家自2023年生成式AI爆发以来在教育领域受关注的公司 [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当前因AI投入加大致股价下跌,此时应思考公司长远发展空间;从游戏和教育结合角度看,多林国在玩法、留存和商业化上借鉴游戏设计,对关键指标增长起重要作用;中长期看好公司发展天花板,但短期跟踪需谨慎 [2][13][15] - **论据** - **产业背景**:2023 - 2025年AI教育有从L1到L3的发展路径,生成式AI或打开多林国切入中级及高级语言学习者市场的潜力;在线语言学习市场规模数千亿级别,用户量约20亿,多林国付费率不到8%,有增长潜力 [3][4] - **玩法设计**:多林国玩法以闯关模式为主,增加生命值设计;有支线任务,增加NPC贯穿关卡,与游戏《Gardenscapes》类似 [6][7] - **用户留存**:早期借鉴游戏化留存机制,如积分、榜单、徽章;2019 - 2022年用户增速28%,优化排行榜、推送和连升机制,当前用户留存率从65%提高到80%,用户增加4.5倍 [8][9] - **商业化**:付费逻辑为免费体验后付费,早期付费权益多与教学效果无关,类似游戏 [10][11] - **关键指标**:日活用户量从2019年的520万增加到2024年底的3580万,DAU/MAU从2019年的19%提高到2024年的33% [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多林国用户增长的三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参考游戏设计玩法,第三阶段主要来自社媒营销和传播 [9] - 公司高度数据驱动和技术驱动,通过AB test提升指标表现 [12] - 中长期随着中低收入国家商业化进展加速,up值可能承压,利润端跟踪有困难 [14]
启鸣达人科技罗永强:AI智习室成教育“新标配”
中国经营报· 2025-04-14 07:38
公司AI教育业务进展 - 天立国际旗下四川启鸣达人科技已规模化落地AI智习室 并与智谱AI联合研发具备情感辅导能力的AI教师 目标实现知识传授与心理陪伴相结合的教育模式[1] - 公司通过一生一案系统整合学生多年学情数据 在课后开设AI智习室 为B-和C层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1] - 公司今年推出AI高三冲刺营项目 AI学伴24小时跟踪学习进度并制定最优计划 能发现标答之外的解题思路[1] 技术研发与规划 - 当前AI技术存在讲题时难以展示思考过程 以及数学题和物理题数形结合方面的技术难题需要突破[2] - 公司正与智谱AI联合开发真正的AI教师 预计9月份上线[2] - 公司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市场上将出现几套非常好的AI教育解决方案[2] 实施效果与政策支持 - AI智习室使用后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提升40% 偏远校区教学质量差距缩小35%[1] - 四川省已将35所学校列为AI教学试点 AI智习室正从实验走向标配[1] - 公司以天立集团60所学校实践为例 证明AI能覆盖所有学生而非传统教学只关注前三分之一学生[1]
曾昕:AI打破了“一刀切”的教育模式
中国经营报· 2025-04-13 22:43
文章核心观点 AI赋能教育可实现转型升级与应用实践,与传统教育互补,让现有教育体系更成熟完善 [1][3] AI对存量教育资源的转化 - AI为我国存量文化教育内容带来新机遇,可将其优质转化 [1] - AI能针对个体需求,为经典名著形成不同版本,打造量身定制的活化资料库 [1] AI在美学教育的赋能 - AI可将远方艺术搬到身边,让孩子置身其中,使存量文化与流行文化更好结合 [1] - 在AI助力下,可让传统文化落地,实现文化传承 [1] AI对教育社会化的作用 - 好的AI教育应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和青少年社会化模式上提供互补 [2] - AI可让孩子提前感受不同场景,使虚拟社会化为现实社会化服务,避免线上线下割裂 [2] AI推进教育个性化 - AI打破“一刀切”教育模式,可定制个性化教育体系,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节奏 [2] - 教育正往定制和普及方向发展 [2] AI促进教育公平化 - AI可缓解我国各地因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教育资源差异问题 [2] - 翻转课堂借助AI实现高质量教学在偏远地区普及,为教育资源不足地区的孩子带来希望 [3] AI教育现状与未来趋势 - 很多AI教育已进入学校,实现全面覆盖,有辅导资料、同步习题,还能动态调整难度 [3] - AI教育走向体系化、完善化,与传统教育是互补关系 [3] - 未来教育可能是老师提供个性化、情感化和人性化支持,AI负责知识搬运等工作 [3]
打造AI赋能教育的“先锋”力量
南方都市报· 2025-03-27 23:19
行业政策与战略布局 - 福田区教育局于今年3月率先发布《全域推进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的二十五条举措》,为AI教育实践提供了系统化路线图 [2] - 该区全新升级“大先生”培养计划2.0版,首次将数智素养纳入教师专业发展核心指标体系 [2] - 福田区着力构建“智创未来”AI教育生态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 [2] - 未来计划推进教育人工智能全域应用,培育新业态,并携手建立湾区教育智能联盟 [6] 教师培训与能力建设 - 区教师发展中心在春节期间迅速开展“DeepSeek教育应用探究”沙龙,通过私有化部署大模型让教师掌握AI工具 [3] - 近两年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教师学习工作坊30场,累计1万多人次参与 [3] - 构建“线上理论+任务共创+案例分享工作坊”学习模式,并成立由导师和66名一线队员构成的AI先锋队 [3] - 首创“AI+OMO”混合式研修体系,结合线上诊断与线下实践,通过“AI教学伙伴”优化教学全流程 [5] 应用成果与典型案例 - AI先锋队聚焦教育微场景,已开发120多个典型案例,并发布《教师AI应用手册》等工具 [3] - 先锋队开展12项教学实践任务探索,制作60余节班主任微课,开展120余场研修分享会 [4] - 通过“云端送教”向全国20余个省市县输出经验,开展110多场跨区域AI专题讲座 [4] - 教师使用AI工具实现显著减负增效,例如将迎新形象和校歌MV的制作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几小时 [5] 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东海实验小学副校长谭春兰主导构建“三体课堂”模式,通过平台推动教育观念变革 [5] - 石厦学校教师借助AI驱动跨学科项目设计,让学生用英文记录化学实验并生成双语报告 [5] - 教师利用AI工具进行写作、绘画和编程实践,以拓展学生思路并设计开放性任务 [5] - 打造AI技术赋能的学情枢纽,构建教师智能研修学习平台,并创新评价方式 [5]
港城大校董会主席:香港AI教育要与内地“梦幻联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3-27 23:12
香港AI教育发展背景与历程 - 香港AI教育具备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一国两制优势 [1] - 2000年左右高校开设依附于计算机或工程专业的AI相关课程 [2] - 2016年香港教育局将编程和计算思维纳入中小学课程框架 [2] - 2020年香港科技园启动AI Plug计划推动AI教育产业化 [2] - AI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全民普及过渡 [2] 跨学科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 - 香港城市大学2024年成立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院 [2] - 汇聚计算机科学 数据科学 统计学 生物信息学等多领域专家 [2] - 实现与化学 生物科技等专业的跨学科合作 [2] - 科技成果转化被强调为AI教育重中之重 [2] 香港与内地合作及协同发展 - 2024年港城大成立计算学院并与国际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签订战略协议 [3] - 香港5所高校位列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100强 [3] - 香港利用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助力AI科技初创企业融资 [3] - 内地优势在于政策执行力强和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效率高 [3] - 电商和社交媒体巨头提供真实产业数据支持AI研发 [3] - 香港与内地AI教育应通力合作实现1+1>2效应 [3] 大湾区战略与人才发展机遇 -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为香港青年提供新发展机遇 [3] - 香港学生可在大湾区更广阔就业市场发挥科研实力 [3] - 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拥有市场 生产基地和人才资源 [3] - 需建立国际化视野并积极参与跨学科跨地域合作 [3]
图灵机器人与华为云:开启深化合作,共谱AI教育新篇章
图灵机器人· 2025-03-17 12:38
公司合作动态 - 北京光年无限(图灵机器人)与华为云正式签约深化合作,主题为"汇聚教育力量,共启教育征程",双方高层包括华为云领导代表、公司执行总裁郭家、技术负责人韦克礼等出席启动大会 [1] - 合作后公司将基于华为云AI算力体系(昇腾芯片)构建教育大模型TuringMM及AI应用,并在研发质量管理、信息安全等五大领域获得华为云认证支持 [3] 教育大模型技术进展 - 图灵教育大模型TuringMM于2月内完成DeepSeek基座模型接入,采用"底层模型重构+交互系统创新"双轮驱动模式 [3] - 推出四大教育子方案:AI助教、AI辅学、AI助育、AI助管,覆盖教育关键场景,为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提供平台级AI赋能 [3] 公司业务数据 - 公司2014年发布,是国内最早AI对话机器人开发平台,拥有近500项AI技术/应用领域发明专利 [3] - 图灵inside版AI硬件累计超1亿台,每日AI交互数亿次,主要应用于儿童/教育、具身智能/机器人、运营商等商业场景 [3]
中信建投:AI教育奇点时刻来临 赋能教学教研提质增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3-03 23:54
文章核心观点 - 学习慢且反人性 每轮技术革新都给教育行业带来重大变化 ChatGpt开启生成式AI时代 DeepSeek大幅降低成本 AI教育蝶变在即 [1] AI教育现状 - AI“替代辅导老师”远易于“替代主讲老师” 未来或每个学生都需AI学习助理 [1] - AI教育在拍照搜题、错题、测评、个性化答疑较成熟 并赋能企业内部提质增效 但在精准学习有待提升 [1] AI教育应用潜力与商业化方向 - AI教育应用潜力最大的是校外学习的学练测评环节 [1] - 商业化方向包括大模型加持下的智能教育硬件 集问答、辅助、教学为一体 有望取代辅导老师职能、部分教学老师 [1] - 商业化方向包括满足特定教育场景的AI教育2C软件应用(语言学习、答疑) [1] - 商业化方向包括B端应用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