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

搜索文档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八大信号!权威解读→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14:53
宏观政策部署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落实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2]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截至6月底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已下达6583亿元 [3] - 财政政策从加速加力两方面推动 加速体现在加快新增政府债券发行和政策性金融工具使用 加力体现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化解隐性债务 [3] 货币政策方向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 [4] - 市场流动性保持相对宽松 银行间市场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行 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利融资环境 [4]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小微企业纾困和外贸企业金融支持 满足流动性需求缓解债务压力 [4][5] - 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三四季度可能实施降准 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降低可能带动LPR下降 [5] 内需释放措施 - 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以内循环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 [6]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推动消费从商品主导转向商品服务并重 [6]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扩大有效投资 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引导资本参与重点项目 [7]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聚焦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 [8] -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左右 [8] - 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 发展风电光伏绿色低碳技术 推进高端装备制造和生命科技创新 [8][9] 外贸外资稳定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上半年外贸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台阶 [10][11] - 帮助受冲击外贸企业 强化融资支持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 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 [11] 资本市场建设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通过开放包容改革提升全球竞争力激活市场活力服务实体经济 [12] - 围绕资产端和资金端系统性改革 增强投资吸引力 优化价值发现机制 提升资本配置效率 壮大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创新企业 [12] 全国统一大市场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优化 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13] -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释放改革红利 [13][14]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推进专项债资金收购存量商品房转为保障房 加快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发放 [15] - 城市更新成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重要抓手 有助于释放住房需求潜力 挖掘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潜力 [15][16]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深化改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保障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14:3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雁争)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 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 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 力。 对此,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表 示,这些部署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市场秩序优化、重点行业治理等领域,将通过系统性改革夯实 高质量发展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力。 针对重点行业产能治理,他指出,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续与深化,旨在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引导 资源向高附加值、绿色低碳领域集中,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质量升级。而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将有 效遏制地方间的政策"内卷"和恶性竞争,从制度层面优化整体投资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田轩强调,会议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意义重大,这一部署将切实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在市场中的平等地 位,通过 ...
政府投资基金征求意见:防止同质化,警惕对社会资本挤出效应
投资界· 2025-07-30 08:09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与投向指导 - 核心观点:国家发改委发布征求意见稿,旨在优化政府投资基金布局,防止同质化竞争和挤出社会资本,推动基金高质量发展 [2][3] - 总体要求: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聚焦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5][6] - 国家级基金定位:重点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升级、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加强与地方基金联动 [7] - 地方基金定位:因地制宜选择投资领域,注重区域特色产业和小微科创企业孵化 [7] 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调控 - 禁止领域:不得投资限制类、淘汰类产业,不得变相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9][10] - 新兴产业调控:防止盲目跟风和一哄而上,支持行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更新 [8][9] - 基金整合要求:同一行业或领域原则上不重复设立基金,鼓励存续期满后有序退出或整合重组 [9][10] 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评价管理 - 评价范围:覆盖基金运营全流程,重点考核政策符合性、生产力布局优化和政策执行能力 [19][20] - 负面清单:包括违规投资产能过剩领域、增加隐性债务等行为,出现负面行为的基金不予评价 [20][28] - 结果应用:评优基金获通报表扬、项目推介等激励,排名靠后基金面临约谈、通报等约束措施 [22][23] 评价指标体系 - 政策符合性指标(60%权重):重点考核对重点产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28][30] - 优化生产力布局指标(30%权重):评估国家区域战略落实和省级清单契合度 [28][30] - 政策执行能力指标(10%权重):关注资金效能和基金管理人专业水平 [28][31]
国家发改委最新!事关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评价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02
政府投资基金迎重磅。 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培育发展 新质生产力,推动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起草了《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 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 意见。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征求意见稿》显示国家级基金要立足全局、抓大放小,重点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补齐产业发 展短板,突破产业基础瓶颈,聚焦少数关键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同时,政府投资基金要着力增加高端产能供给,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其中,产业投资类基金要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 业;创业投资类基金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持科技 ...
国家发改委: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4:58
政府投资基金定位与目标 -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聚焦政策目标 支持重大战略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吸引带动社会资本 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在长期布局领域发挥基金作为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 增强投资延续性 [1] - 防止同质化竞争和社会资本挤出效应 促进形成规模适度 布局合理 运作规范 科学高效 风险可控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2] 国家级与地方基金分工 - 国家级基金立足全局 抓大放小 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 补齐短板 突破瓶颈 聚焦关键领域示范引领 [3] - 鼓励国家级基金与地方基金联动 在前沿科技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结合地方资源禀赋 通过联合设立子基金或出资形成合力 [3] - 地方基金在省级统筹下考虑财力 产业基础 债务风险 因地制宜选择领域 新设基金直投或子基金投资项目注重特色优势产业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小微民营和科创企业孵化 [3] 基金投资方向与调控 - 增加高端产能供给 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4] - 产业投资类基金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 新兴产业培育 未来产业布局 [4] - 创业投资类基金围绕新质生产力 市场化投资种子期 初创期企业 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 支持科技创新解决关键领域难题 [4] - 不得投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 淘汰类产业 避免结构性矛盾产业 新兴产业防止盲目跟风 支持兼并重组 技术更新 产业升级 [5] - 同一政府原则上不重复设立同行业基金 但可对同一项目集合发力 接续支持 已设基金覆盖领域原则上不再新设同级基金 [5] 基金评价体系 -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政策取向符合性 投向布局优化 政策执行能力三方面 动态调整 [6] - 政策取向指标评价对重点产业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全国统一大市场 绿色发展 民生就业 创业投资的支持 [6] - 投向布局优化指标评价国家区域战略落实 与省级重点领域契合度 有效利用情况 [6] - 政策执行能力指标评价资金效能和基金管理人水平 [6] - 设置负面行为清单 出现清单行为不予评价并采取约束措施 已设不符合指引基金存续期满有序退出 鼓励整合重组 [7]
台智库称大陆成熟制程芯片市占率两年内超越台湾,国台办回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30 03:33
半导体行业竞争格局 - 大陆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的市占率预计2年内超越台湾 [1] - 半导体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受全球市场需求带动 [1] - 大陆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已积累一定竞争优势 [1] 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优势 - 具备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应用场景 [1] - 拥有产业基础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1] -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两岸产业合作前景 - 希望两岸在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合作、融合发展 [1] - 鼓励台商台企继续投资大陆、扎根大陆 [1] - 共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发展 [1]
江苏南京:三组数据,看发展“稳、进、新”
南京日报· 2025-07-30 00:04
GDP同比增长5.3%,南京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三组数据,看发展"稳、进、新"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 通讯员 夏俊 林娜 稳中有进、质态向好。 7月29日,南京经济"半年报"发布。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179.18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数据记录发展,微观折射宏观。观察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一个个场景、一组组数据,透射着南京经 济"稳"的基础更加扎实、"进"的势头持续巩固、"新"的动能不断累积。 "稳"的基础更加扎实 【数据】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6%。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81.1%。绿色、智 能产品产量增势较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5.0%、22.1%、44.2%。 【镜头】翻开企业"账本","聪明"的生产线、智能的工厂在"半年考"中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让经 济"稳"的基础更加扎实。 看,新能源汽车创新超车——走进南京长安智慧工厂总装车间,你将见证一场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 变身。在机械臂和 ...
章丘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546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7-29 05:2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2024年章丘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95548亿元 占规上工业总产值76%以上 [1][3] -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46家 占规上工业企业的943% [3] - 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167家 占比达281% [3] 科技创新投入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51% 分别高出国家省市086、092和057个百分点 [3] - 建成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工业设计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 [3] - 拥有230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3] 创新主体培育 -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698家 入库数量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168% [3] - 引进山东新材料研究院、北京机电研究所等科创平台入驻 [3] - 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空天信息大学成功落地并加快建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