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斐雪派克首创“每台电器碳排放强度”核心指标
搜狐网· 2025-09-24 03:01
在9月23日召开的海尔智家首届全球ESG峰会上,旗下斐雪派克首次提出以"每台电器碳排放强度"作为 企业碳管理的核心衡量指标,为家电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晰、可量化、业务结合紧密的新路 径。 为实现这一目标,斐雪派克构建了以"五大支柱"为核心的碳影响战略。该战略聚焦高回报减排领域,包 括优化运营能效、开发节能产品、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型号、推进技术研发以及构建家庭能源生态系 统,从企业运营、产品设计到用户使用实现全方位联动。 在这一体系推动下,斐雪派克已在经济增长与碳减排之间取得实质性平衡。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斐雪 派克电器总销量增长了11%,但绝对碳排放总量下降13%,每台电器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21%,表明其 战略已初步奏效。 斐雪派克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植于企业基因,此次提出"每台电器碳排放强度"指标,为行业树立了碳管 理新标杆,有望带动产业链共同迈向更精准、更透明的碳中和未来。 这一指标的提出,源于斐雪派克对碳排放结构的深度洞察。斐雪派克依据国际标准全面测算了企业三大 碳排放源,即直接燃料与排放、采购的电力及上下游其他环节碳排放,发现上下游其他环节碳排放占比 超过99%,其中产品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占89 ...
建信期货镍日报-20250924
建信期货· 2025-09-24 02:00
行业 镍日报 日期 2025 年 9 月 24 日 #summary# 每日报告 一、行情回顾与操作建议 图1:机构净持仓 图2:机构多空比 有色金属研究团队 研究员:余菲菲 021-60635729 yufeifei@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25190 研究员:张平 021-60635734 zhangpi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15713 研究员:彭婧霖 021-60635740 pengjingli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75681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数据来源:Wind,建信期货研究发展部 数据来源:Wind,建信期货研究发展部 镍观点: 沪镍跟随商品整体走弱,主力 2510 低开下行,盘中最低触及 120500 元/吨, 尾盘收跌 0.58%报 120730。金川镍平均升水较上日持平报 2350,国产电积镍升贴 水报-100-200。8-12%高镍生铁均价较上日上涨 1 至 955.5 元/镍点,电池级硫酸 镍均价较上日持平报 28150 元/吨。印尼 10 月将开启 26 年审批工作 ...
中国西服行业专业化发展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9-24 00:0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西服行业正从规模竞争向专业化竞争转型 由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驱动 行业首次构建了涵盖版型设计、面料弹性、面料挺度、打理难度、里衬工艺等六大维度的西服品质评价标准体系 推动行业向规范化、透明化方向发展[1] - 西服行业经历四十年发展 从模仿到创新、从标准化到个性化、从单一商务到多元场景演进 头部品牌持续引领产业创新突破[4]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存量博弈下的结构性复苏 高端市场、个性化定制、细分场景增长亮眼 行业发展围绕价值深耕和细分市场突破[6][7] - 智能制造技术驱动供给侧变革 定制西服年增长率超20% 柔性化生产成为核心竞争力 定制周期从4-6周缩短至72小时 面料利用率提升15%[14] - 82%消费者认为品牌专业化程度对购买决策影响较大 专业版型、高品质面料、丰富产品线成为核心认知要素[16] - 西服专家报喜鸟公布西服六维行业标准 构建五大场景产品线 引领行业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新阶段转型[42][62] 中国西服行业发展历程 - 1980年代起国内迎来西装热 本土品牌快速扩张 市场是供给端主导的卖方市场[2] - 2020年以后行业进入品类重构期 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场景多元化、个性化定制需求增长 推动行业向需求驱动的买方市场转变[2] - 头部品牌从1980年代解决欧美版型"水土不服"问题 到2000年代打破标准化桎梏推动个性化定制 2010年代开创场景化西服新时代 2020年以来重塑西服功能边界[4] -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可持续材料等前沿技术发展 国内西服品牌将引领行业持续创新 带领产业走向全球[2] 市场现状与趋势 - 后疫情时代西服市场逐步复苏 但受经济低速增长、传统商务需求萎缩、休闲户外风崛起影响 进入存量甚至缩量竞争[7] - 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智能制造技术支撑 高端市场、个性化定制、细分场景增长亮眼 出现结构性复苏[7] - 休闲西服以15%年增速快速崛起 预计市场份额将从2025年的25%增至2030年的40%[12] - 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定制化趋势 超半数消费者希望西服体现个人风格和态度、修饰身材并展现时尚设计感[9] - 定制西服消费群体年轻化特征明显 年轻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定制服务以满足个性化需求[9] 消费者需求变化 - 西服穿着场景从单一商务向多元化发展 从职场向商务宴会、休闲度假等多重场合延伸[11][12] - 年轻消费者更注重舒适度和时尚设计 要求不被束缚 抗皱透气性好 中年消费者对品质有更高要求 愿意为专业度付费[22] - 西服搭配更加灵活多变 传统"西装革履"被"西服&牛仔裤"、"西服&运动鞋"等更松弛舒适的搭配改变[24] - 消费者对西服有更多个性化期待:跨场景穿搭、舒适松弛、体现个人风格和态度、可运动等[24] - 版型和场景适配度是消费者选购西服的首要考虑因素 面料品质和工艺水准是评判西服价值的核心标准[35] 行业专业化发展 - 西服专家报喜鸟率先公布中国西服六维行业标准 涵盖版型设计、面料弹性、面料挺度、打理难度、里衬工艺等维度[41][42] - 基于六维标准制定场景化西服选购指南 正式场景推荐标准版型配半毛衬工艺 半正式场景建议修身版型搭配粘合衬 通勤场景注重中弹面料和挺括特性 日常场景优选柔软面料和抗皱处理[44] - 版型设计细分为修身、标准、舒适和(微)廓形四个等级 通过"放量"核心指标量化[49] - 里衬工艺细分为手工全毛衬、半手工全毛衬、半毛衬和粘合衬四个等级 对应不同毛衬含量、制作工艺和价格区间[53] - 打理难度通过"抗皱等级"和"回复角"两大量化指标 划分为免烫、4A+抗皱、3A+抗皱和易皱四个等级[55] - 面料挺度通过"悬垂系数"专业指标量化评估 划分为硬挺、挺括、柔软和超柔四个等级[57] - 面料弹性通过弹力伸长率量化指标 划分为超弹、中弹、微弹和无弹四个等级[59] 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报喜鸟通过千万级体型数据库、全链路数字化系统、396道精细化工序等创新实践 实现50%自动化流转[14] - 纺织服装行业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 生产一件棉质衬衣需要2700L水 全球每年超过10亿吨旧衣服进入垃圾填埋场[69] - 报喜鸟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 屋顶光伏覆盖面积达21000平方米 装机容量3.2兆瓦 年发电量达349.6万度 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80吨 相当于植树41.38万棵[67][69] - 48%消费者期待未来西服产品能应用更多环保可持续面料[69] - 报喜鸟优先选用玉米纤维、有机棉、低碳可降解纽扣、再生纤维等环保材料 开发具备抗菌、凉感、防皱、免烫等功能的西装面料[69] 文化赋能与品牌建设 - 西服专家报喜鸟推出新中式系列 融合立领、盘扣、斜襟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剪裁工艺 通过"文化传承×功能创新"实现破圈[70] - 本土品牌更懂国人体型、了解国人需求、更多针对性产品设计 在年轻化、西服种类丰富、紧追流行趋势和舒适度上保持领先[33] - 高端西服保值性源于稀有天然面料如高支数羊毛、羊绒等稀缺性与耐久性 全毛衬等传统手工工艺提升穿着体验与结构稳定性 品牌历史沉淀与限量定制策略注入文化附加值[28][29] - 30+职场男撬动340亿市场 西服成为男颜经济时代的"赋能利器" 助力职场与社交[31]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需要加强经验共享与战略协同 凝聚战略共识 共同打造良好行业生态[76] - 建立"创新供给"与"品质需求"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良性发展模式 重塑中国西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全球价值链地位[76] - 实现从规模制造向设计创造、从产品输出向品牌价值输出的历史性跨越[76]
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具体实践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01
(作者为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执行主任,本报记者邹松采访整理)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该项目精准对接乌干达农牧渔业需求,通过杂交水稻种植、作物及畜牧新品种引进等技术培训,直接提 升了乌干达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自主发展能力。这种合作模式推动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基层民众,体现了 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近年来,乌干达水稻单产不断创下新纪录,粮食作物品类和加工水平明显提升。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 成果,彰显了全球发展倡议坚持行动导向的理念原则。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将中国减贫经验与乌干达本地 实际相结合,例如狐尾小米的引进以及稻鱼共生的尝试,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思想。 实践证明,全球发展倡议通过机制创新与务实行动,能够有效弥合全球发展鸿沟。当前倡议框架下已开 展1100多个项目,覆盖减贫、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技术转移与知识 共享,让更多国家从中国方案中受益。 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通过三方协同机制,将技术转移、能力建设与市场对接相 结合,助力乌干达农户实现生产力跃升。该项目生动诠释了全球发展倡议的"六个坚持"理念原则,为破 解全球发展 ...
日产(中国)张雪燕:计划2030年实现汽车生命周期降低30%碳排放
中国经营报· 2025-09-23 18:45
她认为,"可持续发展"绝非表面理念,它早已深入人心,更融入了企业的经营核心。"汽车从设计、生 产制造(比如工厂用水、汽车喷涂)到后续环节,其实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将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际行动,贯穿到汽车'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全链路、全生命周期 中?" 张雪燕进一步表示,在中国,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旗下有一个专门的"零部件出口事业部",多年 来一直为全球提供汽车零部件供给。这个事业部其实一直在细节处践行可持续发展:比如使用物流链可 视化系统、推广电动化设施、在全球运输中使用可回收包装箱等;在运输方式上,我们也更多选择低碳 的铁路运输和内河水运,替代碳排放较高的空运。 她表示,这个事业部每年能为企业减少约12000吨二氧化碳排放——这或许只是一小步,但我相信,每 家企业的"一小步"聚集起来,就能形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大势能",为地球、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绿 色、更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日产汽车计划到2030年,将每辆汽车生命周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0%,并在四大主要市场—— 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将每种新车型驾驶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力求实现碳中和,最 大限 ...
2025凤凰之星最具品牌影响力上市公司:中国铁建、中国太保、白云山、以岭药业、康师傅、海尔智家
凤凰网财经· 2025-09-23 14:01
评选活动概况 - 凤凰卫视和凤凰网发起"2025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颁奖典礼于9月23日在广州举行 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支持 设置九大奖项覆盖创新 回报 责任 成长 品牌 全球化等关键领域 [1] - 九大奖项包括最佳创新上市公司 最佳股东回报上市公司 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 最佳雇主奖 最具成长潜力上市公司 最具品牌影响力上市公司 最佳全球商业贡献上市公司 最佳出海全球化年度案例 最佳IPO公司 全部奖项已公布 [1] 最具品牌影响力上市公司奖项标准 - 奖项衡量企业市场渗透力与文化感召力 表彰中国品牌全球影响力 融合品牌认知度 美誉度 国际市场渗透率等指标 [1] - 特别关注IP运营 文化输出 跨文化传播等创新维度 突破传统销量导向 通过大数据分析社交媒体情感连接强度与用户忠诚度 [1] - 中国铁建 中国太保 白云山 以岭药业 康师傅 海尔智家六家企业凭借品牌建设卓越表现获奖 [1] 中国铁建品牌影响力表现 - 公司是全球最具实力 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 业务涵盖工程承包 规划设计咨询 投资运营 房地产开发 工业制造 物资物流 绿色环保 产业金融及其他新兴产业 [5] - 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2008年在上海 香港两地上市 连续19年入选世界500强 打造中国高铁 中国基建等国家名片 [5] - 自主研制大盾构 千吨架桥机连续入选国之重器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新质生产力 [5] - 在绿色转型领域构建零碳建筑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具备光储直柔 智慧能源管控 气凝胶保温涂料粉体 气象跟踪自控天窗等技术 获得国家专利300余项 [6] 康师傅品牌影响力表现 - 作为扎根中国三十余载的国民品牌 从红烧牛肉面发展到方便食品 饮品双擎驱动产业版图 应用航天专利守护食品安全 开辟健康型无糖茶饮新赛道 [8] - 积极践行环境责任 推出行业首款无标签PET瓶包装 建设环境友好蔬菜基地 带动4000万农户协同发展 [9] - 通过全球化布局与百事 星巴克等国际企业战略合作 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 [9] 中国太保品牌影响力表现 - 公司作为上海 香港 伦敦三地上市保险公司 为1.8亿客户提供专业全方位保障 品牌价值稳步增长 [11] - 连续多年位列全球保险品牌价值百强前五 构建多维度协同品业生态圈 [11] - 通过护航进博会 服贸会等国际重大展会 与中国女排 上海马拉松等优质体育资源合作 提升品牌在国际赛事和高端平台上影响力 [11] - "太保蓝" "太保红" "太保绿"责任图谱将公益行动与品牌形象深度融合 形成品牌影响力与业务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11] 白云山品牌影响力表现 -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 拥有13家中华老字号企业 其中11家已逾百年历史 以王老吉 白云山 陈李济 采善堂等老字号为载体传承创新 [13] - 2025年以317.90亿元品牌价值位列中国医药健康领域榜首 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布局200多项在研项目覆盖疫苗类生物药 抗体类生物药 化学药创新药及中药新药等领域 [13] - 建成国内中药行业唯一工程技术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推动名优产品出海 为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提供实践案例 [13] 海尔智家品牌影响力表现 - 成功实现从家电龙头到智慧生活引领者跨越 旗下覆盖海尔 卡萨帝 GE Appliances等多元品牌矩阵 在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等多国市场实现份额领先 [15] - 产品进入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 服务超10亿用户 国内家庭用户突破3亿 海外智慧家庭生态平台注册用户超2000万 [15] - 智慧家庭发明专利数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通过高端品牌 场景品牌与生态品牌三级战略推动从产品输出到生态模式输出转型 [15] - 将ESG理念融入公司治理 MSCI ESG评级位居行业前列 通过节能产品研发与绿色制造实践支持全球低碳转型 [16] 以岭药业品牌影响力表现 - 公司围绕心脑血管 呼吸系统 内分泌等重大疾病领域研发17个创新专利中药 其中11个品种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17] - 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自然·医学》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为中医药科学价值提供全球化语言 [17] - 创新中药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销售 在美国 加拿大 欧盟等多地获得上市许可 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跨越 [17]
2025欧亚经济论坛开幕 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4:00
本届论坛主题为"聚合欧亚新动能 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 源",将会议内容与地方优势产业相结合、开放平台与城市亮点相结合,精准承接落实中国—中亚峰会 成果清单及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相关合作共识,主动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论坛的三天会期将举办上合组织国家地学合作与矿业投资研讨会、中国陆港与物流枢纽发展会议、丝绸 之路经济带人力资源发展大会等13场分会,经贸交流、文化交流、《共建"一带一路"之欧亚经济观察》 报告发布等3项活动。 2025欧亚经济论坛开幕 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中新社西安9月23日电 (记者 阿琳娜 党田野)2025欧亚经济论坛23日在西安开幕,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 斯、西班牙等40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产能合作、规则共建、人文交融等主题板块展开 深入对话交流。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戴思泽表示,深化上合组织框架内的经济合作,不仅会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增 长,还将加强彼此间的经济联系。相信欧亚经济论坛的成果不仅将在上合组织成员国中得到实际应用, 还将在整个欧亚地区内发挥其重 ...
港铁公司(00066)签300亿港元7年期绿色银团贷款
智通财经· 2025-09-23 13:22
融资规模与结构 - 公司签订300亿港元7年期绿色定期银团贷款 为香港企业在亚洲 中东及北非地区规模最大的无抵押国际绿色长期贷款[1] - 贷款获57间银行参与 牵头银行承销逾580亿港元 最终超额认购超过5倍[1] - 基于市场需求强劲 公司将贷款额由原计划230亿港元提升至300亿港元[1] - 另与韩国产业银行签订7.8亿港元7年期双边绿色循环贷款[1] 资金用途与战略规划 - 融资款项将用于《可持续融资框架》下合资格的绿色投资项目提供融资及再融资[2] - 公司正推进多个大规模铁路项目 包括北环线的重大投资[1] - 贷款动用期为9个月 体现财务稳健性与周详计划[2] - 公司强调以策略发展为依归研究融资形式 并愿与策略投资者合作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1] 市场地位与影响 - 此次融资巩固公司在可持续发展范畴的领导地位[2] - 交易展现公司与银行伙伴对香港未来的共同承诺[2] - 融资项目突显香港国际绿色金融中心领导地位[2] - 去年9月曾成功发行45亿港元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2]
港铁公司签300亿港元7年期绿色银团贷款
智通财经· 2025-09-23 13:17
融资规模与结构 - 公司签订300亿港元7年期绿色定期银团贷款 为香港企业在亚洲、中东及北非地区规模最大的无抵押国际绿色长期贷款[1] - 贷款获57间银行参与 牵头银行承销逾580亿港元 最终超额认购超过5倍[1] - 基于市场需求强劲 贷款额由原230亿港元提升至300亿港元[1] - 另与韩国产业银行签订7.8亿港元7年期双边绿色循环贷款[1] 资金用途与战略规划 - 贷款所得款项将用于《可持续融资框架》下合资格的绿色投资项目提供融资及再融资[1] - 公司正推进多个大规模铁路项目 包括北环线的重大投资[1] - 公司强调以策略发展为依归研究适合的融资形式 并愿与策略投资者合作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1] 市场地位与财务策略 - 此次融资巩固公司在可持续发展范畴的领导地位 展现与银行伙伴对香港未来的共同承诺[2] - 贷款动用期为9个月 反映公司财务稳健及周详计划[2] - 公司秉持审慎理财原则确保实现长远财务可持续性[2] 历史融资记录 - 公司于去年9月成功发行首笔45亿港元两期公募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1]
中行研究院王家强:气候风险将通过融资行为向银行业传导
中国经营报· 2025-09-23 13:11
中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实践 - 中国金融业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力支持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2] - 绿色贷款规模突破40万亿元 稳居全球第一 近五年保持20%以上同比增速[2] - 绿色债券发行量2022-2023年连续位居世界首位 存量规模全球第二[2]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ESG基金数量超900只 产品净值规模突破1万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近70%[2] - 碳市场覆盖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四大行业约80亿吨碳排放 为欧盟碳市场6倍[3] - 金融业创新开发碳质押融资贷款/碳回购/碳债券等碳金融产品[3] 国际标准与话语权 - 中国主导或参与的多个绿色金融标准获国际广泛认可[3] - 中国银行参与三项成果被纳入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文件[3] 气候风险管理体系 - 银行业将ESG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1][4] - 气候风险分为物理风险(干旱/强降水/极端高温)和转型风险(政策/市场变化)[4] - 风险通过融资行为向银行业传导 需提升气候风险识别管理能力[4] 风险管控具体措施 - 系统推进资产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引导资金投向清洁能源/低碳交通/绿色制造等领域[4] - 将能耗/技术/环保/碳排放作为重要授信标准 前瞻退出落后产能[4] - 在尽职调查/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全流程嵌入气候风险因素[5] 科技赋能与压力测试 - 中国银行2024年投产绿色金融管理系统二期 实现客户ESG风险智能分类与动态监测[5] - 自2021年起定期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结果应用于财务风险评估[6] - 境外分支机构(中银香港/悉尼分行/伦敦子行)2024年有序开展压力测试[6] 未来发展方向 - 金融业支持建设零碳产业园成为下一个突破口[6] - 零碳园区通过规划/技术/管理使碳排放降至"近零"或"净零"水平[6]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建立零碳园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