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搜索文档
海正生材,聚乳酸3D打印销量增长136%,15万吨项目一期年底投产
DT新材料· 2025-08-19 16:04
海正生材2025年半年度业绩 - 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5.28% [2][3] - 归母净利润318.15万元,同比下降87.32% [2][3]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4.61万元,同比下降88.82% [2][3] - 利润总额937.76万元,同比下降69.14%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12.47万元,同比增长174.86% [3] - 总资产20.20亿元,同比下降2.21% [3] - 营收下降主要因产品售价下降、利润收窄、利息收入和政府补助减少 [2] 海正生材业务运营 - 主要产品为树脂形态的聚乳酸,分为纯聚乳酸和改性聚乳酸 [4] - 2025年上半年生产纯聚乳酸树脂2.41万吨,产能利用率超80% [4] - 聚乳酸树脂销量同比增长2.85%,境内销量同比增长12.52% [4] - 3D打印领域销量同比增长136%,挤出热成型领域销量同比增长55% [4] - 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12月前竣工 [4] - 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二期)预计2028年12月前竣工 [4] - 一期7.5万吨生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4] 海正生材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1546.60万元,同比增长7.35% [4] - 多个项目进入中试阶段,部分新产品已获客户认可并形成订单 [4] - 立构复合聚乳酸研究:制品耐热温度提升30℃以上 [4][5] - 柔性双向拉伸薄膜研究:树脂韧性大幅提升,保持完全降解特性 [5] - 低成本聚乳酸基3D打印材料研究:降低成本并提高打印制品品质 [5] - 皮芯结构聚乳酸纤维研究:开发多种功能性母粒 [5] 海正生材核心技术 - 拥有9项自主研发技术,涵盖脱水酯化、环化、增链、纯化精制等工艺环节 [6] - 多项技术已实现量产,如多效连续表发技术、真空生产技术、耦合分离提纯技术等 [6] - 聚乳酸复合改性的结构相变与结晶性能调控技术已量产 [6] - 透明柔性聚乳酸可控嵌段共聚技术已量产 [6] - 聚乳酸加工稳定高熔体流动性改性技术处于日产阶段 [6]
2800亿果链龙头,冲刺A+H
36氪· 2025-08-19 08:55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于8月18日向联交所提交香港主板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高盛和中金公司 计划融资超10亿美元(约71.82亿元)[1] - 募资用途包括扩充产能及升级生产基地 投资技术研发完善制造流程 投资上下游行业或相关产业优质目标[1] - 公司为苹果代工生产AirPods耳机和iPhone手机等产品 被称为"果链龙头" 截至新闻发布日深交所股价报39.10元/股 总市值2836亿元[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617.88亿元 同比增长17.90% 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 同比增长23.17%[1][8]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2140.28亿元、2319.05亿元和2687.95亿元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63亿元、109.53亿元和133.66亿元[8] - 毛利率从2022年11.9%降至2024年10.1% 2025年第一季度回升至10.5% 研发费用占比稳定在3.2%-3.9%之间[8][10] 业务结构 - 消费电子业务占比从2022年89.2%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83.8% 汽车电子业务同期从2.9%提升至6.6%[6][7] - 汽车电子业务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9.6% 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同期复合增长率为19.6%[8] - 按2024年销量计 全球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 就有一部使用公司产品[6] 全球运营规模 - 在29个国家及地区拥有105个生产基地、28个自设研发中心、94个测试实验室及66个地方办事处[4] - 拥有超过2万名专职研发人员 持有6996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1654项 2024年新增400多项发明专利[10] - 2023-2025年连续三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按2024年收入计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行业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大陆第一[4][6] 战略投资与收购 - 2024年7月完成收购闻泰业务(斥资43.89亿元)和莱尼业务(斥资5.25亿欧元约44.05亿元)[10] - 收购莱尼(百年德国汽车线缆制造商)将助力公司跻身全球Tier1供应商[10] - 截至2025年3月底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502.44亿元[11] 股东结构与分红 - IPO前王来春女士和王来胜先生通过立讯香港合计持股约37.88%为控股股东 A股其他股东持股62.12%[4] - 2022-2024年宣派末期股利分别为9.27亿元、21.53亿元和14.50亿元[10] - 近十年累计归母净利润591亿元 分红74亿元 股利支付率维持在10%左右[10]
久日新材:近年来光引发剂在3D打印领域中销量稳中有升,尤其在3D打印油墨方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7:55
3D打印材料用光引发剂产品销售情况 - 公司有多种光引发剂产品可用于3D打印材料中 包括TPO和184等型号 [2] - 近年来光引发剂在3D打印领域中的销量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2] - 在3D打印油墨方面的光引发剂销售表现尤为突出 [2]
久日新材(688199.SH):有多种光引发剂可用于3D打印材料中
格隆汇· 2025-08-19 07:36
公司业务 - 公司有多种光引发剂可用于3D打印材料中 包括TPO和184等产品 [1] - 近年来光引发剂在3D打印领域中的销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1] - 光引发剂在3D打印油墨方面的应用表现尤为突出 [1]
大族激光股价下跌1.83% 公司布局3D打印智能制造工厂
金融界· 2025-08-18 14:57
股价表现 - 大族激光股价报33 82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83% [1] - 盘中最高触及35 06元 最低下探33 00元 [1] - 成交额达29 46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 29亿元 [2]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2 78亿元 [2] 公司业务 - 公司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 主营业务为激光加工设备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 显示面板 动力电池 PCB等多个领域 [1] 3D打印布局 - 子公司大族聚维建立了3D增材智能制造工厂 [1] - 自主研发的SLM金属3D打印设备可提高打印效率50%以上 [1] - 深圳作为国内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 今年上半年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35 8% [1]
摩根士丹利基金:“十五五”预计智能化无人化装备会成为军工板块投资重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2:08
军工行业投资逻辑演变 - 军工板块投资逻辑包括预算稳定、装备升级换代、资产证券化、改革与创新、长期投资 超额收益常来自地缘政治热点事件引发的市场波动 [1] - "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核心逻辑是资产证券化、改革和创新 "十四五"核心逻辑是主战装备放量、上游元器件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及电子信息化能力提升 "十五五"预计智能化无人化装备成为投资重点 [1] - 行业增长与军费预算密切相关 技术进步和国家安全需求变化推动老旧装备更新换代和新装备研发列装 [1]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军工资产证券化加速 国企体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板块盈利和估值有望双升 [1] - 国企改革、军民融合等改革措施及3D打印、新材料等新技术应用为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1] 下半年行业展望 - 军工板块在A股行业中具备比较优势 处于"十五五"创新加速前期 大量新型装备及新质新域技术处于渗透和研发转批产前期 [2] - 板块基本面处于拐点第一年 未来两年基本面持续改善确定性较高 核心标的2025-2027年估值或将得到消化 [2] - "五年周期"中期调整造成2023-2024年低基数 追赶推迟任务及下个"五年计划"提前备货需求使板块利润修复预期较高 [2] - 军贸市场持续开拓使军工板块第二增长曲线逐步清晰 [2]
年入22亿元,深圳冲出3D打印第一股
创业邦· 2025-08-18 10:10
公司概况 - 创想三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公司,2024年营收达22.9亿元,50%来自欧美市场,2022-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0% [3][18] - 按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公司在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的市占率达28%,排名世界第一 [3] - 公司从深圳20平方米工作室起步,现发展为2000多人的企业,产品销往140多个国家或地区 [2][10] 创始团队与创业历程 - 四位85后创始人(陈春、唐京科、敖单军、刘辉林)2014年因共同兴趣创办公司,初始资金为30万元 [5][6] - 早期以代工为主,后通过爆款产品CR-10(累计销量50万台)和Ender-3(累计销量300万台)打开海外市场 [6][8] - 2019年注册自有品牌CREALITY,完成从代工厂到品牌的转型 [9]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包括FFF打印机(售价499-1499美元)和光固化打印机(消费级549-649美元,专业级3400-4250美元) [22][23] - 产品线从3D打印机扩展至耗材、扫描仪、激光雕刻机等,耗材收入2022-2024年从4000万元增至2.61亿元 [21] - AI技术应用于建模、打印等环节,提升打印质量和效率 [26] 市场与销售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70%(北美30%、欧洲23%),国内占比30% [17][18] - 全球拥有2000余家经销商,线上DTC渠道收入从2022年1.8亿元增至2024年9.3亿元 [10][23] - 美国亚马逊最畅销50款3D打印机中包揽14款 [12] 融资与上市进展 - 2021年完成5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65亿元,主要投资方包括前海方舟、腾讯创投等 [14][15] - 原计划A股IPO后转战港股,近期提交招股书,募资拟用于研发、战略收购及创想云建设 [15] - 四位创始人通过直接持股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81.98%股份 [15] 财务与运营 - 2022-2024年毛利率稳定在28.8%-31.8%,研发投入占比6.5%(2024年1.5亿元) [24] - 国内拥有3座生产基地,武汉基地产能最大(41.25万台),惠州基地2024年投产 [24] - 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169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33% [26]
海正生材: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09:1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5.2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15万元,同比下降87.3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12.47万元,同比增长174.86% [2] - 基本每股收益0.02元/股,同比下降83.33% [2] - 研发投入1546.60万元,同比增长7.35%,占营业收入比例3.79% [2][20] 业务运营情况 - 聚乳酸树脂销量同比增长2.85%,其中境内销量增长显著 [13] - 3D打印材料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13] - 挤出热成型领域销量同比增长55% [13] - 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12月前竣工 [14] - 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 [1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掌握"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工艺产业化技术 [7][12] - 拥有10余种主要牌号,30余个细分聚乳酸牌号 [15] - 新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15][20] - 开发了耐老化聚乳酸、高速3D打印材料等新产品 [20][22] - 产品通过FDA、REACH等国际认证 [17] 行业发展趋势 - 聚乳酸具有生物基、可生物降解特性,符合碳中和政策方向 [3][4] - 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3.1%,带动聚乳酸耗材需求增长 [6] - 国家政策推动生物基材料发展,支持快递绿色包装 [5] - 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乳酸 [5]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聚乳酸商业化生产企业 [12] - 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第一 [12] - 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等重点项目 [12] - 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人员49人,占员工总数10.61% [20][22] - 研发项目包括低光纯聚乳酸、聚乳酸编织袋材料等 [20][21] - 立构复合聚乳酸技术使制品耐热温度提升30℃以上 [19] - 开发皮芯结构聚乳酸纤维,赋予新材料多功能性能 [20]
奥比中光(688322):3D龙头高歌猛进,多传感器融合筑牢护城河壁垒
东吴证券· 2025-08-18 08:32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维持奥比中光-UW(688322)"买入"评级 [1]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10.62亿元(+88%)、15.10亿元(+42%)、22.34亿元(+48%)[7][90]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30/21/14倍,高于可比公司虹软科技(19.3/15.1/12.3倍)和寒武纪(23.9/15.4倍)[93] 3D视觉技术优势 - 3D视觉本质是高精度三维空间测量仪,直接获取深度信息,解决2D视觉在遮挡关系/弱光环境/空间定位等场景的缺陷 [7][15][18] - 技术路径包括结构光、ToF等,2024年后在AMR/人形机器人/3D打印等场景成为刚需 [7][37] - 硬件成本约300-600美元(毛利率65-80%),算法温漂补偿等软件构成核心壁垒 [63][50][58] 行业增长前景 - 中国3D视觉市场规模从2022年18.4亿元(占机器视觉10.8%)进入爆发期 [31][36] - 人形机器人领域:假设10%/20%/5%替代率对应190亿美元市场空间(400美元/模组) [68][70] - 智能割草机领域:欧美渗透率达15%时对应84亿美元市场 [72][74] - AMR领域:25%替代率对应275亿美元市场 [76][80] 财务预测 - 2025年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1.58亿元(+350.7%),2027年达5.09亿元 [1][92] - 生物识别业务2025-2027年收入4.4/5.8/8.2亿元(CAGR 42%),AIoT业务3.3/6.1/9.1亿元(CAGR 50%) [89][92] - 2025年毛利率提升至42.3%,研发费用率稳定在20%左右 [92]
腾讯押注!深圳又一行业龙头IPO,年入23亿
金融界· 2025-08-18 08:04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创想三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按2020年至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 市场占有率达27.9% [1] - 公司是全球3D创意产业中唯一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 3D扫描和激光雕刻产品的企业 [6] - 按2024年出货量计 消费级3D打印机全球第二 3D扫描仪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全球第三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 18.83亿元 22.8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0.4% [6] - 同期年度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29亿元 8866万元 [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08亿元 同比增长28.67% 期内利润8156.4万元 同比增长18.1% [7]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2年28.8%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35.2% [8] 业务发展 - 线上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从2022年13.5%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47.9% 几乎与线下持平 [8] - 3D打印机收入占比从2022年81.7%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61.3% 耗材 扫描仪和激光雕刻机占比提升 [16]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74家自营在线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 [12] 资本运作与股东结构 - 2021年完成5.085亿元A轮融资 投后估值40亿元 为IPO前唯一外部融资 [2][11] - 主要投资机构包括前海FOF(持股5.81%) 深创投资本(持股4.32%) 腾讯创投(持股2.16%) [11] - 四位85后联合创始人合计持股81.98% 为控股股东 [9]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CES展会中5家参展商有4家来自中国 包括创想三维 深圳快造 安克创新和魔芯科技 [13] - 安克创新旗下eufyMake在Kickstarter平台12小时内众筹金额突破1000万美元 [14] - 深圳拓竹科技2020年成立 2024年第四季度获3D打印机跨境品牌影响力TOP1 [15] - 行业前五大企业占据全球出货量绝大部分 竞争集中在打印速度 精度 材料兼容性和软件集成度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