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促消费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者在松江购车最高可享受24000元补贴
快讯· 2025-04-30 11:58
4月30日,2025年松江汽车嘉年华活动在泗泾手拉手汽车港启动。本次活动作为松江区"五五购物节"的 重要标杆活动,现场发布了一揽子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有望有效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产 业融合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补贴依据购车含税价分档发放,车价在8万元(含)至15万元 之间补贴2000元,15万元(含)至30万元之间补贴3000元,30万元及以上补贴4000元。补贴活动实施时间 为开票时间2025年5月1日至6月30日,申请时间为5月15日至7月15日,共设1万个补贴名额,采取"先到 先得"方式发放。(解放日报) ...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报告:政策预期强化,关注景气细分
东莞证券· 2025-04-28 07: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食品饮料行业超配评级 [5][8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国内政策定调积极,食品饮料行业重视度提升,业绩受海外市场影响小,后续促消费政策力度和范围有望加大 [5][12] - 白酒板块今年春节动销同比下滑10%左右,节后淡季以控货挺价和消化库存为主,2024年业绩分化,预计2025年呈前低后高态势 [5][17] - 大众品板块中,与餐饮供应链相关、存在边际改善预期、受益于生育政策催化等板块可重点关注 [5][39] - 投资策略上,维持食品饮料行业超配评级,重点关注白酒、大众品中与餐饮供应链相关等顺周期板块 [5][8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预期强化,行业重视度提升 - 外部不确定性增加,提振内需成推动国内经济增长重要一环,我国消费政策定调积极,政策预期强化 [12] - 2024年9月24日以来国家出台系列政策,2025年3月16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12][16] - 食品饮料作为内需板块,业绩受海外市场影响小,避险属性提升,行业重视度有望提升 [16] 白酒板块:多措并举提振信心,全年业绩有望呈前低后高走势 白酒淡季动销表现平淡,内部延续分化 - 白酒淡季动销平淡,今年春节动销同比下滑10%,节后以消化库存为主,“五一”婚宴等宴席需求或提振动销 [17] - 分价格带看,高端白酒需求平稳,次高端白酒疲软,区域强势品牌性价比高的产品表现更优 [17] 批价淡季正常回落 - 近期飞天批价回落,4月25日,2025年散瓶飞天批价2070元,较4月1日降60元/瓶,普五和国窖1573批价相对稳定 [18] 酒企多措并举提振信心 - 贵州茅台、舍得酒业等公司出台回购股份方案,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股份 [24] - 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多家白酒公司发布分红回报规划,彰显经营信心,反馈投资者 [30] 2024年业绩延续分化,预计2025年呈前低后高态势 - 2024年贵州茅台业绩增长,五粮液与泸州老窖个位数增长,次高端白酒业绩承压,区域白酒古井贡酒双位数增长 [32] - 2025年五粮液开门红良性,舍得酒业处于调整期,古井贡酒表现稳健,预计上半年消化库存,全年前低后高 [34] 白酒估值 - 目前申万白酒市盈率TTM约19.4倍,低于近五年与近十年均值,预计后续有修复空间 [36] 大众品板块:与餐饮供应链相关、受政策催化等板块可重点关注 调味品板块 - BC端齐发力,调味品量价有提升空间,餐饮修复带动需求增加,人口结构变化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40][42] - 消费者对调味品健康化、特色化产品关注度提高,预计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46] - 调味品企业成本整体可控,业绩表现分化,期待需求回暖带来增量贡献 [47][52] 啤酒板块 - 政策催化叠加气温升高,啤酒销量或迎边际改善,今年3月行业收入同比增长0.7% [56] - 预计啤酒企业成本节奏相对温和,部分企业2024Q4业绩环比改善 [59][61] 乳品板块 - 政策催化,乳品需求有望改善,原奶供给过剩局面或将好转,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显现 [65][67][68] 零食板块 - 我国零食量贩市场蓬勃发展,2020 - 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38.8%,市场加速整合,品牌优势凸显 [71] - 线上抖音等新兴电商成零食发展新模式,2022 - 2024年抖音销售收入从326.86亿增至598.81亿元 [75] - 产品与渠道力强的公司业绩有比较优势,如三只松鼠、盐津铺子等 [78] 投资策略 - 维持食品饮料行业超配评级,关注白酒、大众品中与餐饮供应链相关等顺周期板块 [82] - 白酒板块关注优选确定性和前期超跌存在困境反转两条主线,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等标的 [82] - 大众品板块关注存在边际改善预期、高成长高景气、受益于生育政策催化三条主线,推荐青岛啤酒、海天味业等标的 [82]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业绩密集披露期,整体反馈符合预期-20250428
华鑫证券· 2025-04-28 01: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食品饮料行业“推荐”投资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密集披露期整体反馈符合预期,白酒板块本周表现疲软,期待促消费政策落地,基本面处于需求淡季库存平稳消化,报表端酒企预计降速利于渠道恢复与市场健康运行,估值偏低且酒企回购或增持动作多,配置价值高;大众品年报密集披露期,2025Q1业绩整体边际承压,休闲食品基本面相对坚挺,预期持续修复 [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周新闻速递 行业新闻 - 山东一季度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4%;遵义5.6亿元酱酒项目9月投产;贵州新增1亿元涉酒项目;三月进口葡萄酒均价涨52.16%;1 - 3月烈酒进口额下降33%;金沙县去年白酒产量1.39万千升 [15] 公司新闻 - 贵州茅台旗下贵州酱酒集团一季度完成营收目标的2.68%;泸州老窖集团成立投资公司且赴伊电控股集团调研;国台酒与泰山名饮签订三年合约;董酒一季度产值增加10% [15] 本周重点公司反馈 本周行业涨跌幅 - 展示了本周行业涨跌幅、2024.9.24 - 2025.4.25消费行业细分板块涨跌幅、食品饮料板块二级和三级行业涨跌幅以及白酒板块个股涨跌幅 [17][19][22][23] 公司公告 - 众多公司公布业绩及相关公告,如金徽酒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增长;五粮液2024 - 2025Q1营收和利润情况;舍得酒业25Q1销售收入下降等 [25][27][28] 本周公司涨跌幅 - 白酒涨幅前五为路德环境、老白干酒等,跌幅前五为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大众品涨幅前五为古茗、有友食品等,跌幅前五为桂发祥、祖名股份等 [30][32] 食品饮料行业核心数据趋势一览 - 白酒2024年产量414.50万吨同比降7.72%,2023年营收7563亿元同比增9.70%;调味品市场规模2014 - 2023年从2595亿增至5923亿,CAGR为9.6%,百强企业产量2013 - 2022年从700万吨增至1749万吨,CAGR为10.72%;2025年3月规上企业啤酒产量854.1万千升同比减2.1%,累计同减2.2%;葡萄酒3月产量2.4万千升,累计同降25.0%;休闲食品市场规模2016 - 2022年从0.82万亿增至1.2万亿,CAGR为6%;能量饮料2014 - 2019年从200亿增至428亿,CAGR为16%;预制菜市场规模2019 - 2022年CAGR为20%,预计2026年达10720亿元;餐饮收入2010 - 2024年从1.8万亿增至5.57万亿,CAGR为9% [35][36][39][47][48][50][51][56][60] 重点信息反馈 - 多家公司有不同表现,如熊猫乳品需求疲软业绩承压但椰品Q1增长;小菜园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外卖和堂食业务有变化;仙乐健康毛利率提升,各区域营收有增减;万辰集团零食量贩业务扩张;天润乳业收入增利润承压;甘源食品毛利率有望改善,海外有增长空间;三全食品毛利率和净利率有变化,各业务和渠道表现不同;妙可蓝多利润超预期,奶酪业务增长;燕京啤酒业绩增长,产品高端化升级;盐津铺子多品类增长,海外市场空间大;紫燕食品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波动,产品营收承压 [61][62][64][65][66][68][69][70][72][73][75] 食饮板块2025年一季度业绩前瞻 - 报告提及食饮板块2025年一季度业绩前瞻,但未给出具体内容 [77]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 白酒板块分两条主线推荐,估值优势推荐水井坊、山西汾酒等,全年推荐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大众品推荐西麦食品、有友食品等,长期提示乳制品板块优然牧业、现代牧业等机会 [4][6]
【乘联分会论坛】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75.0万辆,新能源预计90.0万辆
乘联分会· 2025-04-25 08:38
3月市场回顾 - 3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93.7万辆,同比14.3%,环比39.9%,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2] - 新能源全月零售99.1万辆,渗透率爬升至51.2% [2] - 一季度狭义乘用车销量511.7万辆,同比5.8%,新能源销量241.9万辆,同比36.4%,渗透率47.3% [2] 4月车市展望 - 4月上半月整体车市维持3月底人气,同比平稳增长 [3] - 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预计175万辆左右,同比去年增长14.4%,环比上月-9.8% [4][7] - 新能源零售预计90万辆,渗透率51.4% [4][7] 厂商销售动向 - 4月月中整体车市折扣率约为23.7%,较3月底略有回收 [4] - 头部厂商本月零售目标同比去年4月增长7.1%,较上月目标环比降幅约为10% [4] 周度走势推算 - 4月第1周日均零售3.49万辆,同比2.1%,环比-13.6% [5][6] - 4月第2周日均零售4.37万辆,同比12.6%,环比-13.7% [5][6] - 4月第3周日均零售5.45万辆,同比17.0%,环比-3.0% [5][6] - 第4-5周预计日均零售8.53万辆,同比17.3%,环比-1.2% [5][6] 宏观经济与车市关联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7] - 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3月汽车类零售额由1-2月的下降转为增长5.5% [7] - 上海车展及车企造势活动预计为新能源市场带来新一波增长动能 [7]
乘联分会: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89.7万辆 较上月同期下降9%
智通财经· 2025-04-23 08:30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89.7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2%,较上月同期下降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02.4万辆,同比去期增 长7%;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99.3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4%,较上月同期下降1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727.1万辆,同比增长12%。 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47.8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0%,较上月同期下降11%,零售渗透率53.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89.8万辆,同 比增长33%;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53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3%,较上月同期下降7%,批发渗透率53.3%,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37.8万 辆,同比增长39%。 1.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零售市场平稳 | | 1-6日 | 7-13日 | 14-20日 | 21-27日 | 28-30日 | 1-20 | | --- | --- | --- | --- | --- | --- | --- | | 23年 | 37,304 | 43,954 | 53,718 | 70,151 | 75,291 | | | 24年 | ...
业内称房贷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调
第一财经· 2025-04-14 23:30
信贷与社融数据 - 3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64万亿元,一季度累计达9.78万亿元 [3] - 3月社融规模增量5.89万亿元,一季度累计15.18万亿元,均超市场预期 [3] - 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531亿元至5047亿元,创近5年较好水平 [5] - 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同比分别多增4600亿元和514亿元 [7] 房地产市场 - 3月楼市"小阳春"带动二手房成交回暖,推动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 [5] - 2024年两次降准释放流动性超2万亿元,两次降息引导LPR下行 [5] - 3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至3.1%(同比降60BP),为近年最低 [5] - 2025年政策明确"稳住楼市",预计房贷利率再降超50BP [5] 居民消费与企业信贷 - 居民短期贷款新增4841亿元(同比少增67亿元),消费意愿仍弱 [7] - 3月CPI同比下降0.1%,降幅收窄但持续负值 [7] - 企业短期贷款增长受外需不确定性、债券融资成本上升及银行季末压力影响 [7] 货币与社融趋势 - M1增速因2024年低基数效应有望延续回升 [8] - 社融增速或随信贷"挤水分"阶段结束而改善 [8]
债市启明|提振消费供需并重,多角度实现居民增收减负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1 00:03
文章核心观点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重视从供需两端提振消费,助力居民增收减负,在各部委促消费政策协同配合下,居民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升,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将更突出 [1][2] 各部分总结 《方案》特点及消费现状 - 《方案》延续对优化消费供给的关注,重视增收以及从需求端提振消费,今年1 - 2月社零同比增长4.0%,体现居民消费持续复苏 [2] 促进居民增收 - 《方案》提出多项促进居民增收举措,如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等,2024年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共占近2/3,《方案》明确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丰富债券品种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3] 加强消费能力保障 - 《方案》明确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多地已开始探索,后续可能出台全国统一补贴政策,还提及强化教育支撑、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 [4]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 《方案》提及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生活服务、文体旅游等消费是提升服务供给重要方向,支持新型消费发展,“AI + 消费”是新产品、新业态重要助力 [5]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 - 今年支持以旧换新的国债资金规模翻倍至3000亿,将3类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地产方面强调住房消费属性,提及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和扩大使用范围 [6] 助力居民减负 - 《方案》提出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不得违法延长工作时间,鼓励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保障休假权益可释放消费潜力 [7] 政策协同联动 - 《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财政部表示对消费领域贷款贴息支持,央行将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促进政策协同配合 [8]
坚定信心、相信未来——申万宏源2025资本市场春季策略会
2025-03-13 03:2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中国宏观经济、房地产、服务业、制造业、消费等行业,以及美国宏观经济、贸易等领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经济 - **宏观趋势**:2025 年宏观主线由需求向供给转变,供给侧堵点疏通包括消费供给侧恢复、服务业基建投资扩大、房地产企业主动补库存政策优化,有望释放积压需求和超额储蓄;全年经济结构与去年相反,出口和制造业投资下降,消费类基建、地产销售、消费表现可能回补,经济总体略好于去年[3][4] - **出口**:外需走弱对中国出口构成显著影响,发达国家进口增速回落,即使美国经济保持韧性,中国出口仍将面临下行压力,需警惕出口下滑风险[3][5] - **制造业投资**:2025 年制造业投资面临下滑风险,自然更新周期力量减弱,设备更新政策影响有限,需关注其对经济的潜在拖累[3][6] - **房地产市场**:主要问题在于供给政策引发的调整和竣工风险导致的需求递延,优化房地产企业补库存政策和严控住宅增量有助于稳定房价和释放刚需;保障房建设能缓解库存压力,改善企业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稳定市场价格[3][8][11] - **服务消费**:受供给约束,服务业投资下滑,两会提出扩大服务消费供给和加大服务业投资,旨在缓解供给侧对消费的拖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服务消费有恢复迹象,未来弹性可能更大[3][10][18] - **财政政策**:2025 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通过扩大融资实现支出增速逆周期调节,重点支持科学技术、债务付息和国防开支等领域,并注重转向消费和民生保障;财政支出节奏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上半年力度更大,下半年视情况而定[3][28][34] - **促消费政策**:近年来中国在扩内需、促消费方面重视度提升,实施了多轮促消费政策,但各地实施面临地方财力和产业结构差异等挑战;当前促销费政策效果显著,但需长期制度改革维持长效,长期制度改革方向包括消费补贴、社保制度完善和服务业投资支持[36][37][40] 美国经济 - **宏观政策**: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从高增长、高利率、高赤字转向对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调,面临内部矛盾、法律挑战、货币政策平衡难题、财政削减赤字压力、强美元与弱美元难以调和等问题;通过贸易战 2.0 策略实施关税措施,包括短期和长期关税,以应对国内问题[48][50][51] - **关税影响**:加征关税可增加美国财政收入,但也带来高昂经济成本,导致 GDP 下降、PCE 通胀上升;美国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关税政策现状及进一步提升关税对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同,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可能性较低[56][58][59] - **汇率走势**:2025 年美元汇率整体疲软,人民币汇率展现一定韧性;美德利差收窄、日元套息交易反转等因素导致美元走弱,但未来美元指数有反弹可能性;美元走势影响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外部压力缓解后反攻[60][63][75] - **债券收益率**:美债收益率持续下行源于衰退交易和市场对降息预期升温;欧债收益率上行是由于欧洲财政政策转向;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债收益率提升[61][62][6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居民过去四年积累了 13 万亿超额储蓄,部分资金将在未来逐步释放,为内需提供支持[7] - 2024 年下半年广义的消费类基建投资出现明显下滑,政府在两会上提出扩大服务业投资和部署消费类基建投资,今年投资空间预计较大[13] - 从 2024 年底以来,政府驱动型服务业的投资出现明显反弹,单月增长达 7 个百分点[14] - 中西部限额以上零售增长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大型商场、高铁站点等设施建设使中西部成为重要的跨区消费目的地,影响整体经济格局[19] - 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经济触底企稳,第四季度及 2026 年积极改善,上修全年 GDP 增速预测至 5.0%左右[20] - 2025 年上半年经济稳定性增强,下半年可能有额外增量财政措施对冲风险,财政政策导致需求结构变化和资产配置选择不同[21] - 过去两年消费疲软或内需不足,外需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内外需不平衡,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运行受阻,房地产信贷增速下降[22] - 财政收入不足主要原因是税收收入偏弱和土地出让金减少,去年名义 GDP 增速为 4.2%,但税收收入为 -3.4%,土地出让金从 8.7 万亿降至约 5 万亿[23] -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受关注,财政政策强调严肃性,今年核心问题是破解堵点,若突破障碍,财政政策积极程度可能达过去三四年来最强[24] - 2025 年财政预算隐含名义 GDP 增速约为 4.9%,与实际 GDP 增速目标 5%接近,对民营经济增速预测更谨慎[25][26] - 2025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目标设定为 0.11%,若房地产销售延续去年四季度趋势,土地出让金降幅可能收窄[27] - 2025 年广义财政政策积极,赤字率 4%,赤字规模 5.66 万亿,安排 1.3 万亿创伤率,四本账合计支出增速预计达 8.7%[28] - 2025 年财政预算加大支出强度并加快支出进度,要求加快债券资金落实,1、2 月份政府债务融资高于历史均值,若趋势持续将支持经济增长[29] - 2025 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分别达到 6 万亿到 7 万亿有可能,财政支出增速可能先上后下,二季度财政政策对经济支撑力度增强[30] - 2025 年财政支出预算重点在科学技术、债务付息和国防开支等领域,基建投资优先级较低,财政政策更注重推动消费[31] - 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从去年 1500 亿元扩展到 3000 亿元,服务性消费仍有缺口,人均差距接近 2000 元,后续政策将发力教育文化娱乐和生活用品及服务领域[32] - 政府对失业人群采取兜底措施,去年失业金支出增速达 30%,今年一月份同比增长 27%[33] - 历史上首轮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对耐用品消费提振明显,成功因素包括补贴力度与领域、基础设施完善、长期制度改革、经济刺激计划[38]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财产现金收入和转移现金收入落后,政府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改善财产现金收入,提振消费[43][44] - 中长期加强社会保障支出可改善收入分配,一老一小补贴政策对中西部地区提振力度更大[45][46] - 出生率上升推动食品类消费增长,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使医疗保健领域受益,未来可能有针对 20 到 40 岁人群的财政支持[47] - 美国贸易战 2.0 策略包括作为谈判工具、增加关税收入、解决不公平贸易,以谈判工具为意图推进最快[50] - 美国为阻止出口转移可能对单一商品加征全球普遍性关税[52] - 对等关税针对印度、欧洲,可能考虑增值税,国别赋额参考 2018 年形式,以 301 条款落地,可能建立分层赋额体系[53][55] - 学术研究表明美国关税最优水平一般在 13% - 60%之间,经济对关税变化更敏感[57] - 欧洲经济复苏面临俄乌冲突停火协议不确定、乌克兰重建困难、德国修宪受阻等挑战[69] - 2024 年 7 - 9 月份日元套利交易反转主要由美国宏观因素驱动,仅靠日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不一定引发大幅反转[70] - 美国经济面临失业率上升、股市与消费负向循环、财政紧缩等风险点,可能迫使美联储下半年快速转向[73] - 中国央行采取调节跨境融资审慎参数、使用逆周期因子、发行央票等措施稳定人民币汇率,强调增强外汇市场韧性[76]
宏观点评报告:春节错月影响CPI同比负增长-2025-03-12
英大证券· 2025-03-12 06: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节后消费需求阶段回落及去年基数影响,CPI同比暂现负增长,预计随着促消费政策发力,CPI同比有望回升;宏观逆周期措施持续加码,生产需求逐步恢复,PPI同比降幅或收窄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PI情况 - 2月CPI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2%,同比数据自2024年1月以来首度转负,因2024年2月龙年春节消费品物价明显回升,致使2025年2月价格数据因春节错月而基数偏高,且2025年蛇年春节后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回落 [2] - 食品方面,2月全国天气偏暖,鲜菜价格环比下降3.8%,节后需求回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9%,分别影响CPI环比下降0.08和0.03个百分点;汽车等消费品降价促销,2月交通工具价格环比下降0.2% [2] - 服务方面,家庭服务和旅游价格环比均下降4.4% [2] - 剔除基差因素,1至2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3%,承接了2024年9月以来该指标的回升态势,消费品需求改善趋势有望延续 [2] PPI情况 - 2月PPI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0.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2%,环比持平 [2] - 受国际原油价格调整及实体经济对海外形势观望的影响,2月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环比下跌0.5%,上游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继续环比下降3.3% [2] - 基建和地产建设项目逐步复工,工业需求回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环比下降0.2%,价格下行趋势有所抑制 [2] - 新能源、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热情带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8%和0.3% [2] - 中游制造业价格波动收敛,通用设备制造业价格环比下跌0.3%,汽车制造业价格环比下跌0.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价格环比持平,计算、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环比持平 [2] - 2025年稳经济逆周期调控政策仍将持续发力,工业生产逐步恢复,预计PPI同比降幅或继续收窄 [2]
“春节错位”下的“弱通胀”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3-09 14:42
核心观点 - 春节错位导致2月CPI同比-0.7%,环比-0.2%,明显低于前值0.5%和市场预期-0.4% [1][10] - 食品CPI环比-0.5%,鲜菜和猪肉价格分别环比下降3.8%和1.9%,供给充足压制价格 [10] - 核心商品PPI同比回升0.1pct至-0.9%,但核心商品CPI仍处历史低位(同比-0.2%),"以旧换新"政策压制实际成交价格 [2][11] - 服务CPI环比-0.8%,房租CPI环比0.1%弱于季节性(0.4%),旅游CPI同比大幅回落16.6pct至-9.6% [3][11] 价格影响因素 - 大宗商品分化:油价上涨带动石油开采PPI环比+0.3%,铜价上涨推动有色产业链PPI环比+1.8%,合计支撑PPI环比+0.2% [4][12] - 煤炭价格拖累:煤价环比-3.4%拖累石化链PPI环比-0.1%,整体对PPI环比贡献-0.2% [4][12] - 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光伏设备、半导体材料、汽车制造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3%、9.7%、4.6%,拖累PPI环比-0.1% [12] 行业表现 - 食品CPI:1-2月平均环比0.4%显著低于往年同期1.1%,鲜菜/鲜果/猪肉环比分别1.1%/2.6%/-0.5%均弱于历史水平 [6][15] - 交通通信CPI:同比降幅扩大1.9pct至-2.5%,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0%和6.0% [6][16] - 服务CPI:整体同比-0.4%,其中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同比分别下跌22.6%和9.6%,餐饮环比0.4%弱于季节性0.5% [6][17] 未来展望 - CPI:3月或回升至0以上,但商品CPI受供给充足和政策压制,实际回升幅度有限 [13] - PPI:原油库存和OPEC份额双低格局不稳定,叠加关税风险,2025年PPI同比中枢或为-1.2% [5][13] - 中下游产能过剩:光伏、半导体、汽车等中游行业PPI可能持续"超跌"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