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

搜索文档
1至7月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新华财经· 2025-08-22 08:09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产品产销率达96.4% [1] - 37个行业大类中24个行业增加值增长 汽车制造业增长22.9%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2% 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9.5% [1]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26.2% 智能手表增长135.2% 锂离子电池增长41.4% [1]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 其中民间投资增长5.6% [1] -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0.4% 工业投资增长31.0%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8.2% [1]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9.8亿元 同比增长5.9% [2] -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739.0亿元增长5.8%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10.8亿元增长6.2% [2] - 餐饮收入798.2亿元增长4.7% 商品零售5751.6亿元增长6.0% [2]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75.8% 金银珠宝类增长38.9% 家用电器类增长30.1% 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9.1% [2] 金融数据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7481亿元 同比增长10.4%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1334亿元增长11.9% [2]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1545亿元 同比增长10.4% [2]
武汉2025年上半年GDP突破1万亿 新质动能强劲释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长江商报· 2025-07-27 23:34
经济总体表现 - 武汉市上半年GDP达10592.80亿元,同比增长5.5%,首次在上半年突破万亿元大关 [1] - 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消费市场强劲复苏、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关键驱动力 [1] 产业结构与增长 - 第一产业增加值193.3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488.03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6911.43亿元,增长6.3%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1%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6% [2] - 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8.9%、84.3%和77.3% [2] -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4% [2]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7.3% [3] - 工业投资增长12.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8.5% [3] - 民间投资(除房地产外)同比增长13.0% [3] 消费与服务业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现代服务业活力增强 [4]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7.4%,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6% [4] - 旅行社业务收入增长36.1%,休闲观光活动增长16.7%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9.97亿元,同比增长7.3% [4] - 商品零售额增长7.6%,餐饮收入增长2.7% [4] - 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1%、14.5%、19.2%和91.5% [4] - 家具类、家用电器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19.8%、40.5%、27.4% [4] 居民收入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66元,同比增长4.8% [4]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47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39元,增长6.0% [4]
小米申请故障诊断方法相关专利,实现实时、高效、精准且全面的故障诊断与解决
金融界· 2025-07-07 06:20
专利技术 -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小米智能家电(武汉)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的专利,公开号CN120257158A,申请日期为2025年03月 [1] - 该专利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通过预训练模型结合设备故障描述信息和运行信息,生成故障诊断信息及解决方案 [1] 公司背景 -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2.1亿人民币,专注于专业技术服务业,拥有933条专利信息和13个行政许可,对外投资5家企业 [1][2] - 小米智能家电(武汉)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主营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拥有151条专利信息,参与7次招投标 [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14.88亿人民币,从事互联网服务,拥有5000条专利信息和123个行政许可,对外投资4家企业,参与135次招投标 [2]
6月IPO受理创新高:不足一个月冲至34家,企业含金量提高
贝壳财经· 2025-06-23 12:19
IPO受理情况 - 6月IPO受理数量达34家创年内单月新高 其中北交所17家 上交所9家 深交所8家 [1] - 1-4月受理家数分别为1家、0家、7家、3家 5月提速至16家 6月出现井喷 [3] - 年内IPO受理数量已逾60家 达到去年受理总量的80% [1][4] 交易所分布特征 - 北交所成为6月受理主力 占比达50% [1][4] - 年内受理企业中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制造业行业申报数量靠前 [7] 企业质量分析 - 北交所新受理的17家企业中15家最新一年净利润平均达2亿元 个别企业利润规模超过创业板企业 [6] - 6月三地市场新受理IPO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6] 政策环境影响 - 科创板推出"1+6"政策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适用范围扩容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 [9][10][11] - 2019年以来54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 其中37家申请使用第五套标准 20个已上市项目全部集中于生物医药产业 [10] 市场预期展望 - IPO受理和上市节奏与市场形势密切相关 市场上涨时受理家数会增加 [8] - 预计2025年下半年科技、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将成为A股市场亮点 [11] - 资本市场通过设立"科创成长层"、引入资深机构投资者等机制 为高研发投入的硬科技企业打开直接融资通道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