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

搜索文档
扣非净利润连亏五年 津投城开谋求“去地产”转型
中国经营报· 2025-06-30 09:57
公司重组方案 -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获天津市国资委批复同意,交易方案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 - 重组由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和募集配套资金三部分组成 [2] - 拟置入资产交易对价为58.62亿元,拟置出资产交易对价为1.98亿元 [2] - 拟置入资产包括津能股份100%股权、天津热力100%股权、港益供热100%股权 [3] - 拟置出资产为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全部资产及负债 [3] 资产估值与支付方式 - 拟置出资产净资产账面价值36.36亿元,评估价值1.98亿元,减值率94.57% [3] - 津能股份100%股权评估值46.59亿元,增值率61.88% [4] - 天津热力100%股权评估值8.12亿元,增值率25.27% [4] - 港益供热100%股权评估值3.91亿元,增值率27.62% [4] - 公司需支付现金对价约5亿元,拟募集配套资金5亿元用于支付 [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16年末现金余额超50亿元,2024年一季度末降至1.71亿元 [5] - 2019年营收近100亿元,2024年降至不足30亿元 [6] - 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归母净利润近五年中有四年亏损 [6]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94.43%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97.76% [6] 重组影响 - 重组后公司净资产从0.17亿元增至39.75亿元,资产负债率从96.32%降至69.61% [7] - 2024年营收从27.12亿元增至38.95亿元,净利润从-2.31亿元增至4.3亿元 [7] - 公司主营业务将从房地产开发经营变更为城市集中供热业务 [3] 资产处置历史 - 公司曾于2022年挂牌转让天蓟公司60%股权,挂牌底价2.99亿元 [8] - 2024年终止天蓟公司股权挂牌转让,评估值降至2.12亿元 [8] - 部分子公司股权由挂牌转让变更为向控股股东出售 [8]
宁武县人民政府和山西建设投资集团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搜狐财经· 2025-06-30 01:30
合作签约 - 宁武县人民政府与山西建设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涉及交通提质、静态交通、城市更新、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 [3]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此前已承建宁武高中建设和恢河治理项目 在教育事业发展、防洪能力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合作背景 - 宁武县正处于产业转型关键期 希望通过此次签约拓展合作深度 推动政策项目落地 实现绿色转型与新能源产业发展 [3]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近年来成功实现转型发展 在施工建设、投资拓展、勘察设计、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取得成效 [3] 未来规划 - "十五五"期间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将全力支持宁武县发展 提供资源、技术及人力保障 实现互利共赢 [3] - 双方计划通过深化沟通对接 为区域合作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3]
七月惠民新政:国家发改委启动第三批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激活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6-27 02:5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改委将于七月启动第三批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旨在提振内需与推动绿色消费 [1] - 政策聚焦民生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通过补贴激活居民消费潜力并推动家电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1] - 鼓励消费者淘汰高能耗老旧家电 购置节能智能新产品 提升生活品质并促进节能减排 [1] 经济影响分析 - 以旧换新政策是稳增长促消费的有效手段 通过补贴降低购买成本刺激需求 [3] - 政策带动家电生产销售物流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形成消费与生产良性循环 [3] - 家电市场活跃度直接影响整体消费市场表现 政策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3] 行业转型升级 - 政策为家电企业带来短期销量增长和长期产业升级机遇 [3] - 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推出节能环保智能互联新产品 [3] - 促进家电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提升国际竞争力 [3] 环保效益 - 政策有效解决老旧家电高能耗高污染问题 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5] - 推动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减少环境污染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 -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具有重要绿色发展意义 [5] 政策实施优化 - 优化补贴申领流程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5] - 加强市场监管确保补贴资金专款专用 防止假冒伪劣和价格欺诈 [5] - 政策注重精准施策和便民服务 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5]
李迅雷专栏 | 再论:中国人口往何处去?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25 07:24
中国人口变化与趋势 - 我国总人口自2021年见顶后连续三年减少,预计2027年跌破14亿,2039年跌破13亿,2047年跌破12亿 [2] - 2025年新出生人口将下降到900万以下,2028年跌破800万,2035年可能跌破700万 [2][10] - 我国2021年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32年达到超老龄化社会标准,2048年将达到日本目前的老龄化水平 [14][16] 生育率与国际比较 - 我国15-29岁年龄段生育率高于日本和英国,但30-49岁大龄育龄妇女生育率明显偏低 [23][24] - 我国真实生育意愿水平介于日本(1.2)和英国苏格兰(1.3)之间 [24] - 我国生育二孩和多孩的比例明显偏低,可能是过去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思维惯性 [25] 城镇化与人口流动 - 2021年后城镇化率年均增幅从1.4个百分点降至0.8个百分点 [3][42] - 农民工平均年龄已达43.1岁,50岁以上占比超30%,跨省流动比例下降 [3][46] - 人口仍向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都市圈集中,浙江省常住人口净流入数量和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54] 产业转型与就业 - 2012年工业就业人口达到2.32亿后逐年减少,2024年降至2.13亿 [3][72] - 2024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不足50%,与美国83.4%相比有较大差距 [3][79]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工人数相对2022年已下降260万人 [74] 政策建议 - 通过"阶梯激励"加大对生育多孩的奖励可能更有效 [32] - 减少生育对职场女性的不利影响,如强制男性休等额陪产假 [32] - 提供全面的托育服务,减少育儿对职场女性的不利影响 [32]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文润铁打赋长歌——解码古城襄阳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社· 2025-06-25 06:06
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 - 襄阳作为"七省通衢"之城,是贯通南北、连接水陆的交通枢纽,孕育了楚文化、汉水文化、三国文化等多元文化底蕴 [1] - 襄阳拥有40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和数千首诗词记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地理坐标和精神原乡 [5] - 2018年起实施两轮"古城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计划",修缮6处城墙,31家行政事业单位搬迁腾退,培育文旅新业态 [8] - 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区融合小吃、手工制作、非遗展示等业态,"襄阳礼物"文创店开发昭明台便签本、古城墙冰箱贴等特色产品 [8][10] 工业转型与产业升级 - "三线"建设时期建成卫东机械厂、湖北化纤厂等40多家企业,奠定工业基础,形成以汽车产业为龙头的39个工业行业大类集群 [12] - 汽车产业曾占工业"半壁江山",但新能源转型滞后导致增长放缓,面临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布局的抉择 [14] - 襄阳推动产业链重塑: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如美利信科技100秒下线发动机缸体),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 [16] - 东风纳米01新能源汽车120秒下线一辆,销往全球40余国,海外销量突破1.7万辆,并针对不同市场进行适应性改进 [16][22][24] 交通枢纽与开放发展 - 清代汉江年通行船只约2万艘,建有21座跨省会馆,体现"汇通南北"的商业地位 [19] - 现代襄阳形成高铁(1.5小时到武汉)、高速、水运、航空交织的立体交通网,"米"字形高铁枢纽增强连接"一带一路"作用 [21] - 刘集机场开通3条国际航线,年国际旅客2.5万人次,新增10条国际物流通道和4个国际友好城市 [21] - 襄阳高新区每150秒下线一辆商用车,每90秒生产一根全球供应的电驱动车桥,目标打造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22][24]
铜城“智变”:甘肃白银产业转型的科技密码与田园新诗
搜狐财经· 2025-06-24 17:24
工业转型与高科技发展 - 白银市从传统"中国铜城"转型为高科技产业基地 铜产量曾连续18年全国第一 现重点发展"高新精尖"产业 [1][4] - 康视丽隐形眼镜生产基地实现材料创新 自主研发含硅水凝胶材料隐形眼镜 透氧系数达65DK以上 并建成全自动化生产线 [4] - 时代瑞象建设年产10万吨锰基正极材料产业基地 首期2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已投产 为全国单体规模产能第一 [7] - 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公司生产直径0.012毫米超微细电磁线 达国内极限制造水平 超导电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0% [7] 传统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 - 强湾乡青砖工坊从传统砖窑发展为占地50亩大型企业 年产标准砖900万块 为敦煌莫高窟等古迹定制青砖 [10] - 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采用"园区+公司+农户"模式 带动3500户1.3万人发展 引进1500个果蔬花卉新品种和50余项新技术 [13] -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 累计培训农技人员及新型职业农民4000人次 [13] 产业集群与产学研结合 - 时代瑞象联合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平台 与上下游合作形成锂电产业集群 [7] - 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公司作为西北历史最久综合性电线电缆企业 产品远销海外 [7]
速看!1—5月内蒙古主要经济指标
搜狐财经· 2025-06-21 07:37
中新关系发展 - 中新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强调长期友好合作[1] - 双方将在农业、畜牧业、乳业、旅游等领域深化合作[1] - 两国领导人同意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支持多边贸易体制[1][6] 内蒙古民营经济发展 - 截至2025年4月,内蒙古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突破280万户,占全区经营主体的94.93%[2] - 2024年自治区出台8类20条措施支持民营经济,涵盖融资、科技、流程优化等领域[2] - 包头市通过政商早餐会机制解决企业资金和市场问题,推动"三在两找"项目落地[2] 内蒙古经济指标 - 2025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8] - 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第一产业投资增速达34.2%[8]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3.2亿元,同比增长7.2%,文旅消费成为重要引擎[9] 生态环境保护 - 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第十四批70件举报案件,处罚7家企业罚款74.32万元[5] - 内蒙古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强化生态安全屏障建设[4] - 通辽市吸取林草生态破坏教训,从严落实生态保护任务[4] 文化旅游产业 - 内蒙古博物院新馆试运行首日接待2.5万人次,推出3个专题展览[3] - "创意内蒙古"项目展示地域特色文创,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7]
粤宏远A终止博创智能收购计划,1.3亿元诚意金将原路返还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3:14
公司重组终止 - 粤宏远A终止收购博创智能60%股份 因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1] - 交易对方需在终止协议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退回1.3亿元诚意金 并解除30%股份质押 [3] - 公司否认"忽悠式重组"指控 强调已支付1.3亿元诚意金并完成30%股权质押等实质性工作 [4] 公司财务状况 - 粤宏远A为老牌房地产企业 2023年和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343万元和-5279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有所增长 但扣非净利润依然亏损 [1] 并购背景 - 公司为寻求业务转型和第二增长曲线 筹划跨界收购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1] - 博创智能主营智能注塑成型装备 2020-2022年行业收入规模位列全国前十 [1] - 标的公司曾两次上市申请均失败 [1] 交易进程 - 2025年1月2日签署意向协议 拟现金收购博创智能约60%股份 [1] - 1月23日交易对方质押30%股份 公司支付1.3亿元诚意金 [2] - 交易推进期间完成尽调、业务访谈、客户走访等多项工作 [4] 行业背景 - 博创智能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 产品为加工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工作母机 [1] - 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显示该公司在注塑成型装备行业具有领先地位 [1]
湖北鄂州:激活创新引擎 驱动产业转型
科技日报· 2025-06-20 07:52
企业智能化转型与创新成果 - 武汉天铭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天铭"系列智能裁剪系统改变了传统纺织业生产场景,是国内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裁剪设备制造商[1] - 鄂州市一季度技术合同成交额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8%和19.2%,创历史新高[1] - 湖北华武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井下运输皮带智慧除杂机器人提升了矿山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人工巡检成本[2] 研发投入与产业链发展 - 华武重工研发强度达3.2%,与武汉科技大学共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成功转化智慧加球机、纳米陶瓷球等智能化产品[2] - 鄂州市冶金产业链企业年均研发投入超1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逾400亿元,以宝武集团鄂城钢铁为龙头形成20余家产业链企业[3] - 2023年鄂州市90%以上的研发投入和85%的发明专利来自企业[3] 校企合作与成果转化 - 湖北省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鄂州专区入驻企业145家,收集创新需求147项,促成农业机械精准播种技术研发[4] -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累计引进科研项目75项、孵化企业79家(含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汇聚国家级人才40余人[5] - 鄂州市设立武汉和北京离岸科创中心,形成"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鄂州"的协同模式[5] 政策支持与创新生态 - 国家开发银行为华工法利莱发放1.05亿元专项贷款支持船舶高端智能装备研发[6] - 鄂州市实施"揭榜制""赛马制"科技项目13项,支持资金近1000万元,推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6] - 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赛马制"项目1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7] 创新成效与产业增长 - 2024年鄂州市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增量奖补资金超500万元[7] - 鄂州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96件,连续5年增长[7] - 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5.65亿元,同比增长18.3%,位居湖北省第二[7]
博汇股份(300839) - 300839博汇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0
2025-06-20 03:42
分组1:新业务拓展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5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主要提供IDC、AIDC智算中心液冷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包括GPU算力服务器液冷系统等 [2] - 设立该子公司有助于优化业务结构,拓宽业务布局,发挥协同效应,带来新增长潜力 [2] 分组2:高硫燃油业务 - 公司协同相关方,在政府支持下打通全国首单国产保税高硫燃油期货交割业务模式,响应国家能源自主战略,打破进口依赖 [3] - 公司可用于生产高硫燃料油的装置产能为40万吨/年,主要客户为国际船舶加注,可满负荷生产 [3] - 公司是民营炼厂阵营中唯一经营保税高硫燃料油的企业,生产基地位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缘优势显著 [3] 分组3:国资入驻影响 - 国资入驻有利于发挥国资平台在产业培育、升级方面的作用,促进公司稳健发展,加快产业转型 [4] 分组4:经营能力提升 - 公司从产、供、销各维度重塑竞争优势,包括稳固采购渠道、提升产能利用率、调整经营模式、开发产品应用领域、提升产品质量等 [5] 分组5:可转债资金用途 - 经审议通过,公司将原计划用于“环保芳烃油产品升级及轻烃综合利用项目”的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