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并购重组
icon
搜索文档
并购重组跟踪(三十五)
东吴证券· 2025-09-16 11: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4][5][6][7][8][9][11][12][13][14][15][16][17][18][19][20][21][23][24][25][26][27][28][29][30][32] 核心观点 - 政策持续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布局和国际化发展 例如上海市政府提出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并购加快国际化[7] -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优化 A股市场企稳回升且交易日趋活跃[7] -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趋严 控制型并购贷款比例不得高于70% 参股型不得高于60% 权益资金比例要求分别不低于30%和40%[7] - 报告期内(9月1日-9月14日)并购市场活跃 发生并购重组事件184例 重大并购重组57例 完成并购重组34例 重大并购重组完成2例[9] - 重组指数表现强劲 期间跑赢万得全A指数 超额收益达1.52%[21] 政策更新 - 上海市9月15日发布行动方案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并购优化布局和加快国际化发展[7] - 深圳市9月2日出台规定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合成生物产业 支持优质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发起产业并购基金[7]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8月29日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明确控制型并购贷款比例不超70% 参股型不超60% 权益资金比例要求分别不低于30%和40% 贷款期限控制型原则上不超10年 参股型不超7年[7] - 河南省8月10日推出措施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 对参与兼并重组产生的银行贷款给予50%贴息 连续贴息2年 最高补贴500万元 对中标品种按实际销售额3%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7] - 海南省8月14日发布政策 继续支持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带量采购[7] - 重庆市8月20日实施方案 提出优化并购贷款服务 加力推动科技企业融资上市和并购重组[7] 并购事件统计 - 9月1日-9月14日期间 以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的并购事件中 共有4例失败案例(竞买方为中国动力、思科瑞、上海电力、亿华通)[9][15] - 剔除失败事件后 共发生并购重组事件184例 重大并购重组57例[9] - 完成并购重组34例 重大并购重组完成2例(竞买方分别为中国船舶和安宁股份)[9] 重大并购重组更新 - 9月1日-9月14日期间 以上市公司为竞买方的重大并购重组事件中 竞买方为国央企的共计16例[12][13] - 代表性案例包括:淮河能源(600575 SH)收购电力集团89.3%股权 交易价值116.94亿元[12] 中国船舶(600150 SH)收购中国重工100%股权完成 交易价值115.15亿元[12] 安宁股份(002978 SZ)收购经质矿产100%股权完成 交易价值6.51亿元[12] 焦作万方(000612 SZ)收购三门峡铝业99.4375%股权 交易价值319.49亿元[12] 海光信息(688041 SH)收购中科曙光100%股权 交易价值1159.67亿元[13] 并购失败事件 - 本期4例失败事件:中国动力收购中船柴油机16.5136%股权失败 交易价值38.14亿元[16] 思科瑞收购长鹰恒容51.028%股权失败 交易价值5210万元[16] 上海电力收购KE66 40%股权失败 交易价值1.77亿美元[16] 亿华通收购旭阳氢能100%股权失败[16] 实控人变更 - 本期共计7家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权变更 包括:康惠制药(603139 SH)控制权变更为李红明和王雪芳[19] 信达证券(601059 SH)、信达地产(600657 SH)和统一股份(600506 SH)控制权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变更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9] 线上线下(300959 SZ)控制权变更为汪坤和门庆娟[19] 杭州高新(300478 SZ)控制权变更为胡敏和林融升[19] *ST天山(300313 SZ)控制权由解直锟变更为陈明艺和陈欢[19] 市场表现 - 9月1日-9月14日期间 重组指数跑赢万得全A 超额收益为1.52%[21] - 中期维度看 重组指数与万得全A滚动20个交易日的收益差在负值区间收窄[21]
云维股份涨2.23%,成交额7693.7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6.3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6: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23%至3.66元/股 总市值45.11亿元 成交额7693.74万元 换手率1.73%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6.36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3.79% 大单买入占比21.5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8.2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17%/8.93%/15.09%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3.56万户 较上期减少2.84% 人均流通股34,619股 较上期增加2.92%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7亿元 同比下降17.28%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453.02万元 同比降幅达362.53% [2] 主营业务构成 - 煤炭产品销售占比95.38% 兰炭焦丁等销售占比4.62% [1] - 主营业务涵盖化工化纤材料、纯碱、原煤、焦煤及煤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 [1] 公司基本信息 - 所属申万行业为煤炭-焦炭Ⅱ-焦炭Ⅲ 概念板块包括国资改革、并购重组等 [1] - 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26日 于1996年7月2日上市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兴证国际:首予国泰海通(0261)“增持”评级 收费类业务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2:57
核心观点 - 2025年是国泰海通的整固之年 公司需要时间消化并购重组带来的摩擦 随着客户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再上台阶 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规模效应将逐步兑现[1]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61亿元和233.70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10.8%和下降14.9%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8.72亿元 同比增长77.7% 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 同比增长213.7% 扣非归母净利润72.79亿元 同比增长59.8%[1] - 加权平均ROE同比提升3.14个百分点至6.25%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120.99亿元 环比增长2.8% 归母净利润34.95亿元 环比下降71.4%[1] - 剔除客户资金后经营杠杆较年初下降20.5%至4.11倍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5.4%至115.45亿元 费用率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至48.7% 信用减值损失11.94亿元[1] 业务收入结构 - 收费类业务收入100.40亿元 同比增长57.4% 资金类业务收入126.23亿元 同比增长99.3% 并购海通证券带来的外延式扩张是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1] - 经纪业务净收入57.33亿元 同比增长86.3% 投行业务净收入13.92亿元 同比增长19.4% 资管业务净收入25.78亿元 同比增长34.2%[2] - 利息净收入31.87亿元 同比增长205.4% 投资收入94.36亿元 同比增长78.4%[2]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境内资金账户数较上年末新增4.2%至3845万户 股基成交市场份额达到8.31% 金融产品月均保有规模较上年新增13.4%至4530亿元[2] - 股权主承销规模同比增长1315.8%至1253.16亿元 债券主承销规模5828.66亿元 市场份额11.09% 排名行业第二[2] - 华安基金管理规模较上年末增长6.5%至8225.06亿元 海富通基金管理规模增长10.0%至4976.56亿元[2] - 金融资产较年初增长54.3%至8029.08亿元 场外衍生品业务加大头部客户开发力度 跨境业务交易规模大幅增长[2] 整合与协同效应 - 经纪业务客户规模出现跨越式增长 传统经纪业务体量已经行业领先[2] - 投行业务更加受益于强强联合[2] - 国泰君安资管将吸收合并海通资管 预计竞争力将进一步得以提升[2] - 利息净收入增加主要源于融资租赁公司的并表以及经纪业务客户增加带来的客户资金存款利息、两融利息收入增长[2]
24家券商密集开业绩会 聚焦七大关键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23:01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截至9月15日已有24家券商完成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包括东兴证券、国联民生证券、财达证券等[1][2] - 后续至少9家券商将召开业绩说明会 包括财通证券、华创云信、兴业证券、中金公司、首创证券、红塔证券、中泰证券、华安证券和天风证券[4] 市场关注焦点 - 行业关注焦点集中于业绩表现、自营业务、并购重组、再融资、业务转型、经营效率及国际业务等七大维度[5]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券商业绩表现亮眼 财达证券净利润增长得益于经纪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7] - 国联民生证券投资业务、财富管理和投行业务显著增长 因上年同期基数较小 本期业绩同比大幅提升[7] - 券商对下半年业绩乐观 华泰证券称市场交易持续活跃将带来正向影响 招商证券计划完成目标任务并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和AI证券公司建设[8] 自营业务 - 头部券商强调稳健配置与绝对收益理念 中信证券持仓以融资类、固定收益类和对冲端股票为主[9] - 银河证券以绝对收益为目标 配置结构均衡 高科技行业是权益投资方向之一[10] - 中信建投控制风险并把握市场机会 东兴证券形成多品种、多市场、多策略的去方向投资体系[11] 并购重组 - 行业整合持续升温 国盛金控以吸收合并国盛证券为契机聚焦证券主业并加快资源整合[12] - 中信证券平衡内生与外延增长 银河证券认为行业集中度将提升并推进一流投行建设[12] - 国联民生作为新"国九条"后首单券商市场化并购案例 正有序推进整合工作[13] 再融资 - 东吴证券定增募资不超60亿元 工作稳步推进 预计不影响下半年业绩[15] - 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有效期延长至明年7月4日 目前处于上交所审核阶段[15] - 银河证券重视资本补充 华泰证券被投资者建议启动配股但未明确回应[16] 业务转型 - 西南证券推动研究所向研究院转型 采用"卖方研究+内部赋能+智库建设"模式[17] - 中信建投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 金融产品保有规模突破2800亿元 买方定制和非货ETF保有规模同比翻倍[17] - 东兴证券研究业务充实宏观研究力量 投行业务实施架构改革 管理团队由团队制向项目制转变[18] 经营效率 - 太平洋计划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提升财富管理服务 并发挥债券领域优势[19] - 东北证券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4% 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 未来将优化资产配置并加强成本管控[19] 国际业务 - 申万宏源国际上半年营业利润1.74亿港币 同比增长519% 将加强境外财富管理和融资并购布局[20] - 太平洋业务辐射东南亚 参股的老-中证券上半年营业收入748万元 净利润516万元[20] - 香港虚拟货币业务受关注 光大证券表示已开展相关研究但未披露具体布局[21]
商络电子拟收购立功科技约89%股权;五洲交通控股股东拟以0.85亿元~1.7亿元增持公司股份|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3:10
并购重组 - 晶晨股份拟以现金3.16亿元收购芯迈微半导体100%股权 标的公司在物联网、车联网、移动智能终端领域拥有技术积累和完整解决方案 [1] - 商络电子计划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0亿元 其中7亿元用于收购立功科技88.79%股权 标的公司主营MCU芯片、驱动芯片和存储芯片等IC产品分销 代理NXP、ISSI、3PEAK等品牌 [2] - 龙建股份拟以现金4万元收购广东知茂建筑工程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3] - 新大正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嘉信立恒设施管理不低于51%股权 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5日起停牌 [4] 增减持 - 德林海董事孙阳计划减持不超过50.56万股 占总股本0.4474%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5] - 五洲交通控股股东广西交通投资集团计划增持公司股份 增持金额不低于0.85亿元且不高于1.7亿元 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信心和投资价值认可 [6] - 北纬科技董事许建国计划减持不超过507.08万股 占总股本0.91%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7] - 齐鲁银行部分董监高等人员计划以自有资金共计不低于35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基于对公司价值认可和发展前景信心 增持计划在2025年9月16日至12月31日实施 [8][9] 投资签约 - 新莱福拟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3万套医用射线无铅防护系列产品及新材料项目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1.05亿元 项目位于宁波市奉化区 [10] - 斯莱克签订2.3亿元新能源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协议 建设新能源电池壳生产线和极柱生产线 项目位于肥东县 旨在完善新能源电池壳业务产能布局 [11]
9月15日晚间公告 | 晶晨股份拟收购芯迈微半导体;均胜电子子公司新获150亿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选股宝· 2025-09-15 11:55
停牌 - 新大正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嘉信立恒设施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不低于51%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股票停牌 [1] 并购 - 晶晨股份拟以3.16亿元收购芯迈微半导体100%股权 [2] - 商络电子拟以7亿元收购IC产品分销公司立功科技88.79%股权 [3] 回购与股权转让 - 灿瑞科技拟以2000万元-4000万元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上限52.46元/股 [4] - 科捷智能将回购价格上限由15.77元/股调整为23.73元/股 [4] - 新点软件董事长提议以3000万元-5000万元回购股份 [4] - 工业富联回购注销128.55万股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 [5] - 科兴制药股东询价转让初步定价30.88元/股 较收盘价折价28% [6] - 杭可科技实际控制人曹骥拟询价转让总股本3% [7] 对外投资与经营 - 均胜电子子公司新获全球性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总金额约150亿元 计划2027年开始量产 [8] - 斯莱克签订2.3亿元新能源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9] - 龙磁科技全资子公司拟投资约2.1亿元建设越南二期工程 新增10,000吨永磁铁氧体湿压磁瓦产能并配套25,000吨预烧料产能 [9][13] - 康泰生物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获批上市 [10] - 中鼎股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拥有核心技术 已与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 - 鼎通科技拟1500万美元在越南设立全资子公司 研发生产光模块液冷散热器等产品 [12] - 博瑞医药BGM0504片获批在成人超重/肥胖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 全球尚无同类靶点口服剂型获批上市 [12]
政策助力并购重组 天津上市公司开启转型升级新篇章
中证网· 2025-09-15 08:53
天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总体情况 - 天津上半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施金额超百亿元 同比增长65% [1] - "并购六条"政策发布后已有6家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 [1] - 天津证监局联合七部门构建"五个维度"政策体系优化并购重组关键环节 [1] 中绿电转型新能源案例 - 公司2021年通过资产置换置入鲁能新能源100%股权实现向新能源产业全面转型 [2] - 采用"股权收购+股权出售"创新模式 仅用4个月完成全部重组流程 [2] - 重组后彻底剥离房地产业务 市值大幅提升并出现20个涨停 [3] - 2022-2024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6.82% [3] - 通过增发股份2.04亿股募集资金约38亿元 引入7名机构投资者 [3] 金开新能重组案例 - 天津劝业场通过置出百货业务并注入国开新能源100%股权实现业务转型 [4] - 重组后更名为金开新能 主营业务变更为光伏风电电站投资建设运维 [4][5] - 重组当年即扭亏为盈 2024年净利润9.08亿元 复合增长率43.52% [5] - 截至2025年6月末核准装机规模7.85GW 并网装机规模达5.91GW [5] - 市值突破百亿元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5] 天津普林产业整合案例 - 通过现金购买资产+增资方式完成对泰和电路的战略收购 [6]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28亿元 较上年增长74.57% [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386.44万元 较上年增长28.16% [7] - 整合后形成显著规模效应 共享销售渠道并优化供应链管理 [7] - 利用泰和电路粤港澳大湾区生产基地优势快速对接全球市场 [7]
永辉超市涨2.11%,成交额10.2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283.7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6:04
股价表现 - 9月15日盘中上涨2.11%至5.33元/股 成交额10.22亿元 换手率2.14% 总市值483.7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283.70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2900万元 大单净买入2300万元 [1] - 年内累计下跌15.9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50%/10.81%/11.97% [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48亿元 同比减少20.73%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 同比下滑187.38%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食品用品56.78% 生鲜及加工38.42% 其他3.30% 租赁收入1.51%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35.98万户 较上期减少6.24% [2] - 人均流通股25,220股 较上期增加6.66%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04亿股 较上期增加1189.54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成为第十大股东 持股6735.67万股 [3] 公司基础信息 -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 2001年4月成立 2010年12月上市 [2] - 所属申万行业:商贸零售-一般零售-超市 [2] - 概念板块涵盖社区团购 增持回购 并购重组 腾讯概念等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1.01亿元 [3] -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市场关注度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4月8日 [2]
A股并购重组活跃,诞生多只新“巨无霸”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9-15 05:20
资本市场改革与政策支持 - 自去年以来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 一系列支持并购重组的政策密集出台 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1] -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 "科八条"和"并购六条"等政策相继推出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实现多维度松绑 制度优化路径清晰且层层递进[1] - 政策红利叠加产能升级驱动下 2025年A股市场资产重组持续活跃[1]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 - 截至2025年9月11日 年内已有超过22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并购重组事件及相关进展 涵盖重组意向 董事会通过 交易完成及取消等多个阶段[1] - 在交易方式选择上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仍是主流模式 占比约六成[5] - 从重组进度来看 处于重组意向阶段的案例约占10% 董事会通过和股东大会通过阶段的案例最为集中 分别约占30% 已完成交割的案例占比约14% 另有约17%的项目被取消或终止[6] 上市公司并购战略导向 - 上市公司并购逻辑呈现鲜明战略导向 通过跨行业收购新质生产力标的实现"破局转型" 或在主业基础上拓展"第二增长曲线"[1] - 转型型并购成为业绩承压企业寻求突破的重要选择 以金浦钛业为例 该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彻底置出持续亏损的钛白粉相关业务资产 同时购入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转型为橡胶制品制造商[2] - 拓展型并购体现企业深耕产业链 为自身注入"新动能"的布局思路 以国投中鲁为例 计划收购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并向电子工程业务延伸 实现从消费品制造到高端工业服务的跨界拓展[2] 重点行业并购分布 - 2025年A股资产重组集中在半导体 算力产业 能源 医药及数字经济等领域 其中半导体行业凭借多起重磅案例成为资本关注核心[2] - 半导体行业整合与技术协同趋势显著 中芯国际拟收购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49%少数股权 持股比例将从51%提升至100% 实现对优质先进产能的完全掌控[3] - 算力产业整合出现大动作 东阳光母公司东阳光集团携手其他联合投资人拟以280亿元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经营主体100%股权[4] 重大并购交易案例 - 2025年涌现多起"巨无霸"级资产重组案例 包括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以及中国神华的重大资产收购[5] - 中国神华拟收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旗下13家子公司 标的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达2583.62亿元 叠加中国神华原有超6000亿元资产 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将逼近万亿元[5] - 换股吸收合并案例呈现显著增多趋势 包括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湘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 以及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6] 半导体行业整合案例 - 中芯国际收购中芯北方49%少数股权 标的不仅是重要利润贡献方 其少数股东多为具有国资背景的长期投资者 投资周期已接近或超过十年 存在明确退出需求[3] - 芯原股份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智融半导体有限公司控股权 目前已持有标的公司2.99%股权 此次收购意在全面纳入RISC-V生态核心资源[3]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联合披露国内算力产业规模最大的换股吸收合并方案 实现芯片领域与整机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优势技术积累的深度融合[4] 并购终止案例 - 永吉股份公告终止筹划发行股份收购南京特纳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控制权 距重组启动仅14天 理由是"短期内实施条件暂不成熟"[7] - 慈星股份宣布终止收购沈阳顺义科技75%股份的计划 这是其年内第二次终止并购 历时近三个月的重组计划正式告终[7]
友阿股份涨2.12%,成交额2.6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34.8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5 03: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12%至7.22元/股 成交金额2.68亿元 换手率2.70% 总市值100.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34.89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28%(2215.23万元) 卖出占比6.70%(1794.14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23.16%(6197.74万元) 卖出占比20.86%(5583.93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3.5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6.65%/15.52%/17.78% [1] 龙虎榜交易数据 -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3月10日净买入2471.72万元 [1] - 当日买入总额1.68亿元(占总成交额9.27%) 卖出总额1.43亿元(占总成交额7.91%)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2004年6月成立 2009年7月上市 [2] - 主营业务包含百货零售(61.04%) 其他补充业务(32.71%) 便利店零售(6.17%) 家电零售(0.50%) [2] - 涉及宾馆服务 小额贷款 担保业务 彩票销售等多元业态 [2]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属于申万行业分类"商贸零售-一般零售-百货"板块 [2] - 概念板块涵盖半导体 字节跳动 并购重组 融资融券 免税概念等 [2] - 股东户数7.99万户(较上期减少1.75%) 人均流通股17449股(较上期增加1.78%)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减少14.32%) [2] - 归母净利润5347.74万元(同比减少45.61%)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77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2927.76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