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搜索文档
十大举措助推首都高校基础研究
北京青年报· 2025-03-24 06:56
核心观点 - 北京发布"首都高校基础研究10条" 通过10项具体措施深化高校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解决当前突出问题 推动高校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 助力北京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1][2] 学科布局与平台建设 - 优化基础前沿交叉学科布局 完善"双一流"建设支持方式 加强数学 物理 化学 生命科学 医学 智能科学等基础学科建设 [2] - 培育前沿交叉学科 推进跨学科科学研究 带动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 - 提升基础学科 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在新增学位授权中的数量和比例 系统规划增设一批基础前沿交叉学科学位点 [2] - 加快建设北京研究中心 依托战略科学家开展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 为海外引进战略科学家提供建功立业平台 [3] 人才支持计划 - 深入实施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 超常规培育战略科学家潜质人才 重点支持40岁以下具有家国情怀和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校卓越青年人才 [4] - 建立动态调整和滚动支持机制 对每批实施较好的前10%项目进行"5+5"年长周期滚动支持 [4] - 遴选支持35岁以下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 长期稳定支持其面向数学 物理 化学 生命科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 医药健康 集成电路 新材料 清洁能源 高端仪器 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 [4] - 重点支持高风险 非共识方向前沿基础研究 加强项目接续支持 [4] 资源保障与后备培养 - 鼓励中央高校将基本科研业务费更多用于推动青年教师开展基础前沿交叉科学研究 [5] - 试点推动市属高校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 支持市属高校结合自身特点自主实施科研项目 [5] - 加快推进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支持高校面向基础学科设立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 [6] - 实施市属高校与部属高校"新双培计划" 重点支持数理学科与人工智能等专业人才培养 [6] - 实施大学生科技夏令营行动 深入实施"启研"计划 支持优秀本科生自主支配使用项目经费开展基础研究 [6] 国际合作与交流 - 构筑基础研究合作交流平台 依托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 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开展中外联合科学研究 [7] - 发挥中关村论坛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 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等作用 常态化办好北京实验室论坛 高精尖论坛 卓越青年科学家论坛 [7] - 开展首都高校学生国际学术年会 建立高校留学生与新型研发机构沟通交流机制 [7] 学术期刊建设 - 加快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 围绕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领域 国内期刊空白学科领域重点建设一批一流英文学术期刊和若干一流科技期刊群 [8] - 引导重大科研成果率先在北京国际科技期刊上发表 支持前沿交叉领域的文章首发 [8] - 支持由顶尖科学家 知名学者领衔组建高水平国际化编委团队 鼓励科研人员兼职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8] - 鼓励高校设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国际科技传播"等专业方向培养后备人才梯队 [8]
中国一年投入3.6万亿研发经费,都花在哪儿了?
虎嗅APP· 2025-03-08 13:42
研发经费总量与强度 - 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到3.0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1%,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2023年研发经费增至3.34万亿元,增长8.36%,2024年超3.6万亿元,增速放缓但仍实现"十四五"年均增长7%目标 [2] - 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2022年达2.54%,首次实现国家设定的2.5%目标,2023年升至2.65%,2024年达2.68% [4] 国际比较 - 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规模相当于美国的49.57%,全球第二,是德国的3.58倍、日本的3.16倍 [5] - 研发投入强度在G7国家中处于中游,2022年为2.54%,低于美国(3.59%)、日本(3.41%)、德国(3.13%)和英国(2.77%) [6] 区域分布 - 南方地区研发经费占比从2020年66.50%升至2023年67.21%,TOP10省市中南方数量从7个增至8个 [8] - 中部地区研发经费占比从2020年17.75%升至2023年18.20%,东北地区占比从3.61%降至3.35% [11] - 2023年广东(4802.6亿元)、江苏(4212.3亿元)、北京(2947.1亿元)领跑,三地合计占全国35.86% [13] - 千亿级研发经费省份从2020年8个增至2023年12个,新增河南、湖南、安徽、福建 [13] 经费来源与执行结构 - 企业研发经费占比从1995年31.71%升至2022年79.02%,政府占比从25.84%降至17.77% [16] - 企业执行研发经费占比从1995年40.64%升至2022年77.57%,科研机构占比从41.98%降至12.39% [18] - 企业95.6%研发经费用于内部活动,政府资金主要支持研发机构(54.77%)和高校(25.3%) [20] 研发活动类型 - 企业研发以试验发展为主(2022年占比95.93%),基础研究仅占0.73% [23] - 高校基础研究占比从1997年16.81%升至2022年41.33%,试验发展占比降至9.88% [23] - 研发机构基础研究占比从1997年7.27%增至2022年19.01%,试验发展占比降至47.78% [24]
腾讯,刚捐5个亿
投资界· 2025-02-19 07:46
投向青年学生。 作者 I 杨继云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这是一则颇为低调的官宣。 昨日(2月1 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布,已与腾讯公司正式签约,腾讯公司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偿捐赠人民币5亿元—— 用于资助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项目),重点支持其中女性、西部、粤港澳 大湾区获资助者开展基础研究。 中国科技界苦基础研究久矣。两个关键词——青年学生,基础研究,此次捐赠某种程度也 被视为风向标。 腾讯出5亿 做了一笔意外「投资」 这一次,腾讯将资金投向基础研究。 众所周知,基础研究并非易事,没有现成的方法和模式可以照搬,研究过程充满不确定性 和层层挑战。在全球范围内,众多的研究人员和团队都在从事基础研究,竞争异常激烈, 很难脱颖而出。而每一个研究项目立项背后,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则是中国基础研究最主要的资助渠道之一, 形成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 2 0 2 4年4月,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获批名单出 炉,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