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搜索文档
杭州富阳渌渚:一个矿区的生态转型
新华网· 2025-08-19 02:48
环境修复与转型 - 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阆坞村525户村民搬入新居 该村成为网红景点 [1] - 渌渚镇曾以采矿为支柱产业 最多时有21个矿场 矿产总储量达8亿吨 [1] - 2005年起富阳关停污染矿山 启动山体修复工程 阆坞村超过1.8万平方米裸露山体恢复绿化 [1] 循环经济发展 - 2018年富阳区在渌渚镇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 引进光大环境集团建成日均1500吨处理能力的垃圾焚烧项目 [2] - 垃圾焚烧项目采用七道烟气工艺 排放指标优于国标和欧标 [2] - 雅澜智能洗涤科技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高温蒸汽 每年节约成本近200万元 [2] - 渌渚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已集聚9家规上企业 2023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5亿元 [2] 资源再生利用 - 富伦生态科技通过回收牛奶饮料盒等废弃物 实现纸塑铝再生利用 技术全国领先 [3] - 申能环保公司从电子废料中提炼铜锡镍等重金属及金银等贵金属 兼具环保与经济效益 [3]
“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日报· 2025-08-19 01:02
"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阿里说,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中,中国提出"双碳"目 标,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取得显著进展,还通过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推动绿色金融合作等政策 为全球绿色发展树立典范。阿里表示:"在全球气候谈判进程中,中国对《巴黎协定》等关键协议的达 成作出了建设性贡献。" 阿里表示,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支持南南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气候适应能力,特别 是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绿色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我们期待国际社会进 一步携手合作,建设一个更绿色、可持续的世界。"阿里说。 "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具有前瞻性又极具战略意义。"阿里表示,中国对生态保护和 低碳发展的高度重视,在中国的林草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比如,在"以竹代塑"方面,中国已研制出可应用于建筑、工业等领域的竹缠绕复合管道、管廊,有 效减少了碳排放。中国推进农林废弃物利用,将其转化为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还通过育种技术和基因 工程等培育抗病虫害、抗火耐火的优良树种,提升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阿里表示,中国在加速自身绿色转型的同时 ...
绿水青山金不换(解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8 22:50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保护为可持续发展构筑前提和基础工程[3] - 全球44万亿美元经济产值(占全球经济总量一半)依赖自然资源 自然资本持续透支将导致发展不可持续[3] -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了85%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和90%陆地生态类型 成为农业发展和基因宝库的重要支撑[3] 中国生态保护制度与成效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覆盖31个省份 累计解决15万余个环境问题[4] - 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精准划分"三线一单" 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4.62%以内[4] - 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 已培育6400余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 绿色产业发展成果 - 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越煤电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60%以上份额[4] -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形成"光伏+治沙+生态农业"复合产业模型[4] - 气候适应与韧性投入每1美元可获得超过10美元回报[5] 安吉竹产业创新发展 - 实现"以竹代塑、以竹代粮、以竹代糖、以竹代油、以竹代电"多元化应用[8] - 竹笋酿造白酒技术突破 不使用粮食原料[12] - 竹纤维提取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竹纤维产品价值显著提升(尿布9万元/吨 服装12万元/吨 口罩布料20万元/吨)[14] 竹产业链价值提升 - 竹材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生产过程中水循环利用不产生污水[14] - 每月向欧洲出口15个集装箱竹基活性炭产品[15] - 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绿色产业 毛竹林被称为"绿色取款机"[15]
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绿色领域应避免加征更多关税 希望中国企业在全球加大投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4:00
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 - 中国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 改变了传统二选一的发展模式 [4] - 太阳能成为全球成本最低能源之一 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燃油车 首次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 [4] - 中国从严重污染到多数城市空气清新 河流水质大幅改善 国家公园体系完善 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物种 [5][6] 全球绿色转型趋势 -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主要影响自身 其他国家如中国 韩国 日本 欧洲继续推进绿色转型 [6] - 美国80%新增发电量来自太阳能和电池储能 全球绿色转型势不可挡 [7] - 太阳能转型成本低且安全 太阳资源全球共享 化石燃料依赖降低能源安全性 [8][9] 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 - 中国在太阳能 电池 电动汽车领域领先 需扩大全球投资传播技术并提供就业 [10] - 中欧可能成为气候问题领导力量 需加强合作引领全球伙伴关系 [10][11] -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使其成为欧洲绿色转型关键合作伙伴 呼吁欧洲开放接纳中国资本 [11] 绿色贸易与国际合作 - 驳斥"中国技术能力过剩"言论 各国优势领域不同是国际贸易基础 [12] - 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发展对全球有益 不应抱怨其积极进入绿色领域 [12] - 避免加征绿色产品关税 否则将延缓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的市场普及 [13][14]
绿水青山间|四季回响
央视网· 2025-08-18 08:10
天天学习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理念。 20年来,这一理念如同一粒种子,在之江大地的小山村破土萌发,生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并引领 中华大地的绿色发展奇迹。对绿水青山的守望,终在时光长河里收获了金色未来。让我们一起在四季更 迭中,阅览这幅以生态为底色的时光画卷。观看视频》》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责编:杨煜 ]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孟利铮 视 频丨李夏 校 对丨李丹 宋春燕 梁雅琴 闫田田 ...
政策周观察: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落地
华创证券· 2025-08-18 07:28
财政与消费政策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落地,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3][11]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针对8类消费服务领域,单户贴息贷款上限100万元,最高贴息1万元[11] - 两项贴息政策实施期为1年,后续将评估效果并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范围[3][11]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 央行2025年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提"预防资金空转",强调结构优化而非总量扩张[3][13] - 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充裕,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小微企业、消费和外贸等领域[13] 产业与环保政策 - 国家发改委提出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强化高耗能项目节能审查[4][13]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13] 国际贸易与关税 - 中美贸易会谈取得进展,暂停24%对美加征关税90天,保留10%税率[4] - 商务部调整出口管制名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4][10]
青山点金 绿富同兴——“鄂西林海”绘就“两山”转化新画卷
中国发展网· 2025-08-18 07:24
中国发展网讯 绿波千里铺锦绣,万物生金惠民生。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 年。在被誉为"鄂西林海"的湖北恩施,这片充满生机的绿色沃土上,正生动践行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恩施始终坚持提升发展的"含绿量"与生态的"含金量",一幅生态秀美、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壮丽 画卷徐徐展开,成为"两山"理念落地生根的鲜活实践地。 厚植"含绿量":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自然馈赠 "这个小班的疫木采伐规范到位,伐桩覆膜处理合格。"8月13日,来凤县三胡乡六正村的林地间,湖北 省国土绿化复评组专家张之勇正俯身仔细核查。他脚下的土地,正是恩施州2024年实施的林业重要生态 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现场。得益于11.59亿元中央专项资金的有力支持,全州首批已顺利完成退化 林修复48万亩、封山育林2.8万亩,为林海常青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片绵延不绝的苍翠,来之不易。恩施州75%的国土被林海浸润,森林覆盖率高达68.75%,森林蓄积量 达1.53亿立方米,两项指标均稳居湖北省前列。如此厚重的"绿色家底",离不开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坚实 护航。2737名林长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的绿水青山守护网络,他们持续推动生态修复、加强资源保护、 ...
向绿而兴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人民日报· 2025-08-18 03:49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成为核心战略 [1]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发展 将绿色低碳作为高质量发展关键环节 通过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处理发展与保护关系 [2] -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形成严密逻辑体系 降碳从源头减少污染 减污提升生态系统 扩绿增加碳汇能力 绿色增长兼具目标与手段属性 [3]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全国PM2.5浓度从2015年4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29.3微克/立方米 降幅达36% 优良天数比例达87.2% [4]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90% 较2012年提高28.8个百分点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7% [4] - 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国家 [4] 绿色经济发展成果 - 以年均3.3%能源消费增速支撑6.1%经济增长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超35% [5] -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28.6% 煤炭消费占比降至53.2%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占全国86% [5]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70% 连续10年全球第一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煤电和钢铁生产体系 [5] 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超30% 森林覆盖率超25% 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 [6] -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设立三江源等5个国家公园 建成首个国家植物园 [6] - 建成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健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7] 产业绿色转型实践 - 首钢股份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 通过3117个无组织排放点智能监控 成为多家车企优质供应商 [10] - 长三角协同治理太浦河 拆除沿岸污染企业 腾退土地68亩 村集体收益增长200-300% [12] - 鄂尔多斯发展光伏治沙 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并网 预计2030年新能源装机超1亿千瓦 [16] 生物多样性保护 - 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从不足2万只恢复至超7万只 设立550亩藏羚羊救助中心实施野化训练 [13][14] - 通过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实施粪便检查 特制奶喂养 围栏清理等专业化救助流程 [13]
2025年广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发布
广西日报· 2025-08-18 01:59
这9个案例是:贵港市覃塘区覃塘街道姚山村等2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钦州市孔雀湾海 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桂林市临桂区二塘横山里采石场石灰岩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来宾市合 山国家矿山公园(东矿园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平果教美铝矿采矿用地土地复垦修复项目、 桂林西湖生态修复提升工程项目、荔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桂林小东江穿山段生态修复提 升工程项目、南宁市邕江综合整治和利用工程项目。 近年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国土综 合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实现由重点整治向系统治理的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的转变,取得了 阶段性成效。自2021年发布第一批典型案例以来,广西已先后分三批发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共 31个。(唐广生 周复宏 袁文馨)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2025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择优推 选出9个案例,集中展示广西生态修复治理在制度建设、技术运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补偿、自 然恢复实践等方面的创新亮点和典型经验,以此宣传广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和模 式,带动打造更多的广西 ...
苏州绘就“两山”转化锦绣长卷
苏州日报· 2025-08-18 00:33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经济转型 - 苏州通过"生态+"模式融合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建成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领跑全省 [1] - 冯梦龙村构建"特色文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多元产业体系,打造850亩林果基地和精细化研学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91.2万人次,带动200余人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6万元 [3][5] - 顾家浜村依托"昆山之链"工程盘活闲置资产,腾退13家污染企业,改建旧厂房为文旅设施,吸引20名年轻人返乡创业,形成农文旅融合产业链 [8][9] 特色乡村产业发展案例 - 冯梦龙村通过整治河道、打造湿地公园改善环境,农家乐和民宿项目达28个,节假日一房难求,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 [2][4][5] - 顾家浜村将零散鱼塘升级为垂钓中心,农田产出"乡恋"系列品牌农产品,并引入法国窑烤面包等新业态,节假日游客参与农耕体验和消费 [9] - 铜官山村从采石荒山转型为茶业主导的生态村,茶叶品牌溢价达2000元/斤,合作社年经营收入2860万元,"虞盛大米"获国家级奖项 [11][12] 生态修复与产业升级 - 铜官山村修复七峰山生态,种植500亩茶树并发展花卉、林果产业,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通过"新农民故事会"推广产品 [11][12] - 常熟虞盛农产品合作社整合7村资源,拥有1.2万亩种植基地和2万平方米仓储设施,2023年加工大米4250吨,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12] - 铜官山村打造综合性生态修复基地,融合科普教育、文化康养等功能,形成乡村特色旅游示范模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