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成市场新宠:美股IPO板块今年平均涨41%,大幅跑赢基准指数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3:45
规模最大的IPO收益最为丰厚。募资额超过10亿美元的IPO平均暴涨77%,凸显出投资者对规模和流动 性的偏好。表现突出的公司包括上涨324%的Circle(CRCL.US)、涨幅超过233%的 CoreWeave(CRWV.US),以及上市以来上涨83%的Bullish(BLSH.US)。 德勤美国资本市场交易主管威尔·布劳蒂加姆表示:"今年IPO的表现得益于多个支撑因素,但最重要的 或许是成功会带来更多成功。"他列举了自2024年以来新上市公司的正回报、散户兴趣上升以及当前上 市公司的相对成熟度。 今年以来,企业在美国交易所已融资320亿美元,这是在4月份关税引发市场不确定性导致市场动荡后的 强劲反弹。仅9月份就成为2021年以来IPO最繁忙的月份,因股市普遍上涨鼓励了一波发行潮。 寻求下一个华尔街热点的股票多头,正将目光转向今年美国市场最繁忙的角落—— IPO 市场。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新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已大幅跑赢基准指数。2025年,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排除空白支票公司等金融载体)的加权平均表现飙升41%,这一数字是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 涨幅的两倍多。 如此强劲的表现正引发银行 ...
75只新股首日平均涨近2.5倍,10倍牛股来自这一赛道
第一财经· 2025-09-25 11:08
A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A股共发行新股75只 较去年同期69只稳中有升 [3] - IPO合计募集资金达743.72亿元 同比增长265亿元 [3] - 算上9月底3只新股后总融资额约772亿元 同比增294亿元 [4] - 上交所融资金额排名全球第五 港交所以1800亿港元融资额登顶全球第一 [3][7][8] 新股融资结构特征 - 募资结构呈现"一家独大、均值较小"格局 平均值9.92亿元、中位数5.5亿元 [4] - 华电新能融资181.71亿元 占总融资额比重24.4% [3][4] - 12只新股融资金额超10亿元 其中5只逾20亿元 [4] - 62只新股融资金额不足10亿元 其中30只不足5亿元 5只不足2亿元 [5] 各板块融资分布 - 创业板IPO数量领先 27只新股合计融资195.34亿元 [7] - 上交所主板融资金额最高 达372.84亿元 [7] - 科创板新发8只新股 融资81.17亿元 [7] 新股市场赚钱效应 - 新股首日平均涨幅244.4% 较去年同期提升近100个百分点 [3][9] - 涨幅中位数229.06% 较去年同期113.5%激增一倍 [9] - 截至9月25日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平均数254% 中位数190% [10] - 年内无一只新股破发 7只新股较发行价涨幅超5倍 [3][11] 明星个股表现 - 海博思创较发行价19.38元累计涨逾15倍 报280元 [11] - 影石创新较发行价47.27元大涨5.6倍 报312.3元 [11] - 星图测控较发行价6.92元累计涨13.42倍 历史最高99.85元 [11] - 三协电机上市首日涨785.62% 江南新材涨606.83% 广信科技涨500% [10] 市场驱动因素 - 储能等热门赛道受资金热捧 海博思创9月以来大涨119.14% [11] - 主要指数企稳回升 科创50、创业板指、北证50年内涨逾50%或接近50% [12] - 市场环境回暖、风险偏好提升、新股质地优良共同推动赚钱效应提升 [12]
德勤上调香港今年IPO集资至2500-28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5:40
德勤指,展望最后一个季度香港新股市场将维持强劲势头,,将超越早前资本市场服务部为香港新股市 场2025年全年表现所作的预测。根据港交所目前正在处理超过230宗的上市申请,并有超过5宗超大型规 模集资,包括 A+H 的项目,预料今年全年香港将有超过80只新股上市,集资2500-2800亿港元,集资额 较今年6月中预测的2000亿港元,上调25-40%。除了以 A+H 的新股为主导外,医疗及医药公司、特专 科技公司和消费板块的公司上市也会成为市场的亮点。 格隆汇9月23日|德勤9月22日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回顾与展望》,受惠于期 内有6只超大型新股上市,以新股集资额计算,港交所将继续夺得全球新股集资排名的冠军。上海证券交 易(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则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八位。 德勤预计,今年前三季度,香港将有66只新股(IPO)上市集资1823亿港元,新股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 47%,而集资额由去年同期的556亿港元上升228%,预计今年前9个月将有6只超大型新股上市,包括5 只 A+H 新股及1宗从 A+H 上市公司分拆出来的上市项目,另有4只大型新股上市,包括1只以同股不同 权 ...
M&A market is bifurcated between the high and low end, says RBC's Vito Sperduto
Youtube· 2025-09-22 19:17
here. Veto Sperudo is here. Veto, good to have you on.Really appreciate you joining us.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 you for having me.I think I'm going to bring you out to like hype me up like that every time. That was good, right. Let's get ready to rumble.But you would note that unfortunately I've got to temper those numbers a little bit because those numbers are for the big big deals. Are deals under a billion dollars getting any traction. Yeah, I mean as you noted, deals over five billion are up 50 to 70 ...
Klarna set for stock debut: 2025 IPO market in focus
Youtube· 2025-09-10 11:24
IPO定价与估值 - 瑞典先买后付公司Clara将其IPO定价为每股40美元 较预期范围上限高出40美元 使公司估值达到约150亿美元 [1] - 与同业公司Firm相比 Clara的估值存在上限 Firm因更专注于美国市场而拥有更高利润率 [2][3] - Clara当前150亿美元估值显著低于2021年460亿美元的估值水平 反映疫情期间估值存在过度泡沫 Soft Bank曾主导该轮融资 [4] 市场环境与行业动态 - IPO市场经历三年瓶颈期后迎来窗口期 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公司群体中独角兽企业数量激增 现已具备上市条件 [6] - 需求端投资者开始接受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公司估值水平 形成供需平衡 [6] - IPO指数达到三年高点 市场波动率指数(VIX)处于低位 利率呈下降趋势 多重因素推动IPO市场向好 [7] IPO定价策略与市场反应 - 承销商面临平衡定价的挑战 需协调公司融资需求与投资者利益 若定价过低可能使公司错失融资机会 [9] - Figma上市首日涨幅达250% 但随后显著回落 显示短期交易者推动的快速上涨可能不可持续 [9][10] - IPO作为重要营销事件 适当涨幅有助于提升公司知名度 吸引投资者关注并建立长期信任 [12][13]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Clara正积极拓展美国市场 该市场相比其原有的国际市场具有更高利润率特征 [3] - 公司国际市场的利润率相对较弱 但通过进入美国市场寻求扩张机会 [3]
恒指收升62点,科网股走弱
国都香港· 2025-08-13 01:50
市场表现 - 恒指收升62点至24969点,涨幅0.25%,但受制于两万五关口,全日成交额2154.21亿元,北水净流入94.5亿元 [3][4] - 蓝筹股表现分化:85只蓝筹中55只上涨,中芯国际(00981)涨5%至51.15元领涨,快手(01024)跌9.3%至71.6元拖累科指 [4] - 海外市场普涨:道指涨1.10%至44458.61点,纳指涨1.39%至21681.90点,日经225指数涨2.15%至42718.17点 [2] 宏观与行业动态 - 香港IPO市场领跑全球:2025年前7个月集资1270亿元,同比增超6倍,处理中上市申请超210宗 [7] - 香港出口承压:九仓主席吴天海预计下半年出口形势恶化,上半年物流业务盈利仅增11%至1.37亿元,香港码头吞吐量降3% [8] - 内地服务业贷款贴息政策出台:对8类消费领域提供1%年贴息,单户最高贴息贷款100万元,中央财政承担90% [10] 上市公司动态 - 康基医疗(09997)获创始人及TPG、卡塔尔主权基金QIA等财团私有化,每股注销价9.25元较停牌前溢价9.9% [12] - 毛戈平(01318)预计中期净利润增35%-37%至6.65亿-6.75亿元人民币,高端品牌认可度提升驱动增长 [13] - 朗廷(01270)中期可分派收入跌17.65%至2800万元,香港酒店可出租客房收入平均降1.5%,下半年展望持平 [14] - 康健国际医疗(03886)预计中期扭亏为盈,净利润910万-1430万元,主要因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减少 [15]
香港财库局许正宇:今年前7个月港股IPO集资总额约1270亿港元 同比升幅逾六倍
智通财经· 2025-08-12 06:21
香港IPO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香港IPO集资额位居全球首位 超越其他主要国际市场 [1] - 前七个月共53宗新股上市 集资总额1270亿港元 同比升幅超过六倍 超越过去三年全年集资总额 [1] - 正在处理中的上市申请超过210宗 [1] - 全球IPO市场上半年集资额同比仅增约10% 交易宗数下降5% [1] 市场结构与行业分布 - 四宗新股集资额超过50亿港元 七宗为"A+H"股 合共筹资770亿港元 [2] - H股相较于A股折让幅度较小 甚至出现溢价 反映国际资金强劲需求 [2] - 上市企业产业分布高度多元 涵盖工业 金融 消费 医疗健康 TMT及新能源等领域 [2] - 医疗健康领域10家企业上市 总融资额163亿港元 其中6家通过18A章上市 [2]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升幅近90% [2] 国际参与及投资者结构 - 泰国饮料食品公司 新加坡疾病筛查公司及东南亚氧化铝制造商等国际企业登陆港股 [3] - 2025年上半年新股基石投资与机构配售吸引北美 欧洲 中东长线基金 私募股权 对冲基金及主权财富基金 [3] - 散户市场表现踊跃 部分新股录得多倍超额认购 [3] 政策与制度创新 - 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十周年 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后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和未有收益生物科技公司纳入港股通 [4] - 2023年3月扩大港股通证券范围至香港主要上市的合资格国际企业 [4] - 2023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服务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企业 [4] - 实施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改革 规定至少40%发售股份分配至建簿配售部分 引入公开认购机制选项及新初始自由流通量要求 [4] 经济影响与展望 - 第二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实质增长3.1% 金融及相关商业服务展现强劲动力 [7] - 资本市场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增长 [7] - 香港财库局将持续优化制度设计 推动监管创新 提升市场效率 结合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 [7]
“投资家网·2025中国价值企业榜单”盛大开启
搜狐财经· 2025-07-27 12:29
中国创新企业经济贡献 - 中国创新企业总数突破4500万家 贡献GDP增量的38.7% [2] - 过去一年创造1.2亿个就业岗位 头部企业带动2000万灵活就业 [2] - 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连续多年全球前列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1.2万亿美元 [2] 行业技术突破与效率提升 - 人工智能提升各行业准确率 物流机器人使仓储效率提升300% [2] - 科技赋能农业使农产品上行成本下降40% 直接带动2000万农户增收 [2] 投资家研究院榜单评选 - 评选对象为中国地区创业公司及IPO/拟IPO企业 基于融资、技术、产品、团队、影响力五大维度 [5] - 融资维度权重30% 含融资金额、轮次、投资方数量及实力 [6] - 技术维度权重30% 含专利数量、研发投入、人员履历及占比 [6] 榜单类别设置 - 覆盖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高端制造、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新消费九大领域 [7] - 设置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最受关注IPO/拟IPO企业、卓越管理者等专项榜单 [7] 评选流程与方法 - 前期通过征集表展开 中期进行数据筛选与电话核实 核对WFin数据库 [6] - IPO企业评选参考分析师建议及区域贡献度 拟IPO企业参考近一年深度观察 [6]
IPO排队企业止跌回升,北交所成最大“蓄水池”
梧桐树下V· 2025-07-01 10:39
A股IPO在审企业数量回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IPO在审企业数量达321家,扭转阶段性下滑趋势,反映企业上市信心恢复和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增强 [1] - 分板块看,创业板34家、科创板37家、主板59家(深主板28家+沪主板31家)、北交所191家,北交所占比高达59.5% [1][2] 北交所成为IPO首选板块 - 北交所在审企业数量达191家,其中"已受理"状态96家,占比超50%,显示其吸引力显著增强 [2] - 2025年6月30日单日新增受理41家IPO创年内新高,其中北交所集中受理32家,数量为2025年以来峰值 [2] - 企业转向北交所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差异化上市门槛更契合中小企业特性、审核速度更快、政策支持力度大 [3] 各板块IPO审核进度分布 - 已受理:创业板18家、科创板17家、深主板11家、沪主板9家、北交所96家,合计151家 [2] - 已问询:创业板5家、科创板5家、深主板2家、沪主板8家、北交所28家,合计47家 [2] - 提交注册:创业板2家、科创板2家、深主板1家、沪主板2家、北交所10家,合计17家 [2] 企业上市策略转变趋势 - 部分新三板企业将创业板上市计划转向北交所,同时创业板/科创板/主板IPO未果企业也转战北交所 [3] - 北交所定位精准服务于"专精特新"及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盈利与成长标准更包容轻资产、高研发投入企业 [3] - 监管层提高市场准入包容度的政策信号进一步强化北交所吸引力 [3] 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展望 - IPO排队数据反弹(尤其北交所)表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有效发挥 [3] - 预计下半年A股IPO市场将保持活跃,为实体经济持续注入资金 [3]
德勤:A股新股市场将稳步增长 高科技企业成市场亮点
新华财经· 2025-06-19 11:54
A股市场表现 - 2025年首季A股市场放缓,第二季度呈现更多复苏迹象,预计下半年表现与上半年相若,全年新股发行与2024年看齐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市场将有50只新股上市融资37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44只新股融资325亿元人民币分别上升14%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19只新股融资202亿元人民币,深圳证券交易所26只新股融资150亿元人民币,北京证券交易所5只新股融资19亿元人民币 [1] - 创业板以新股数量成为最活跃板块,上海主板以融资金额领先其他板块 [1]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中国证监会推出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及创业板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预计将推动A股市场逐步活跃,尤其是高科技企业 [1] - 国家对科技及创新行业的支持将推动科技、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到资本市场募资,成为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亮点 [2] H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H股以40只新股融资1021亿港元收官,较去年同期30只新股融资132亿港元分别增加33%和673% [2] - 接近四分之三的融资额来自4只超大型A+H新股及1只H股上市 [2] - 目前香港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包括超过5家公司每家或融资至少10亿美元 [2] 香港IPO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香港新股市场可从80只新股融资2000亿港元,其中25只或为A+H新股 [2] - 大部分上市项目将来自科技、传媒和电信以及消费行业 [2] - 推动香港新股市场的因素包括鼓励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简化A股上市公司申请程序、更理想的估值和市场流动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