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报国

搜索文档
中国银河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晟: 二十五载再启程 擘画一流投行新蓝图
中国证券报· 2025-09-07 22:22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公司成立25年来营业收入增长11倍 净利润增长12倍 总资产增长15倍 [1][2] - 主要经营指标稳居证券行业前五名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创25年同期最好水平 总市值创历史新高 [1][2] - 形成多元稳健业务布局 在境内外市场建立一流品牌形象 [2] 战略定位与发展理念 - 坚持"五个始终坚持"发展理念:党的领导 服务国家大局 建设航母券商目标 客户中心 稳中求进 [2][3] - 战略目标为建设运营高效 风控稳健 业务齐全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 [1][11] - 将国际业务作为差异化竞争发力点 提升跨境服务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11] 公司治理与文化建设 - 深化"清廉银河"三年行动(2022-2024) 构建四责协同机制 创新"清廉明白纸"等制度 [4][5] - 连续四年获行业文化建设AA最高评级 建立"一个银河·ONE CGS"文化理念体系 [10] - 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纳入员工考核与晋升体系 举办跨境管理人员文化融合培训 [10] 业务布局与国际化发展 - 通过银河国际和银河海外两大平台深度布局香港及东南亚市场 [7] - 协助海伦司 康哲药业在新加坡交易所二次上市 承销泰国信贷银行IPO(泰国最大规模IPO) [7] - 完成Info-Tech新交所主板上市(新加坡2023年来首个主板IPO) 协助UMS在马来西亚二次上市 [7] 服务国家战略举措 - 成立服务国家战略领导小组 建立专项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6] - 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 加强与各地政府及中投系统直管企业协同合作 [6][11] - 作为中投公司旗下主力投行 助力主权财富基金全球资产配置 [11]
二十五载再启程 擘画一流投行新蓝图
中国证券报· 2025-09-07 20:51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公司成立25年来营业收入增长11倍 净利润增长12倍 总资产增长15倍 主要经营指标稳居行业前五名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创25年同期最好水平 总市值创历史新高 [1] - 形成多元稳健业务布局 在境内外市场建立一流品牌形象 [1] 高质量发展核心理念 - 坚持党的领导和服务国家大局 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 - 以客户为中心践行长期主义专业陪伴 与客户共同成长 [2] - 坚持稳中求进 通过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体系筑牢风险底线 [2] 清廉建设与公司治理 - 2022年9月启动"清廉银河"三年行动 构建政治清明/干部清正/司风清朗体系 [3] - 通过四责协同/教育强基/制度护航/监督聚力/融合赋能五大举措推进清廉建设 [3] - 清廉软实力成为核心竞争力组成部分 相关经验获上级肯定并在行业推广 [4] 金融服务与国家战略 - 成立服务国家战略领导小组 将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经营发展战略 [5] - 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 激励各单位真抓实干服务国家战略 [6] - 构建内外部协同机制 与政府及中投系统企业联动服务国家战略 [6] 国际化业务与一带一路布局 - 通过银河国际和银河海外平台深度布局香港及东南亚市场 [7] - 协助海伦司/康哲药业在新加坡二次上市 承销泰国信贷银行规模最大IPO [7] - 完成东南亚跨境并购经典案例 包括印尼上市公司收购及马来西亚二次上市 [7] 企业文化建设 - 连续四年获行业文化建设AA最高评级 [8] - 建立"一个银河·ONE CGS"文化理念体系 涵盖责任/引领/高效/协同/诚信/稳健 [8] - 将文化理念纳入员工培训考核体系 举办跨境管理人员文化融合培训 [8] 未来战略方向 - 打造运营高效/风控稳健/业务齐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 [9] - 强化东盟地区布局 连接中国与东南亚资本市场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9] - 将国际业务作为差异化竞争发力点 提升跨境服务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9]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继往开来谱写复兴伟业新华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6 10:17
纪念大会反响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专家尹泽勇表示国产航空发动机装备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 体现航空事业跨越发展 航空人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建设航空强国[2] - 国网陕西延安供电公司枣园保线站班长邱绎同强调能源电力保供一线需守护万家灯火 以昂扬斗志和务实作风立足岗位[3] - 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张欣园指出该行连续14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境外机构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金融战线将坚守报国初心并以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3]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鞍钢股份炼钢总厂首席技师刘铁称产业工人需将抗战精神融入强国实践 无畏技术攻关 勇于创新突破 挺起大国重器钢铁脊梁[6] - 中船集团七〇二所所长叶聪提到全国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历经6年攻关后于今年7月正式交付 体现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力量[11]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 - 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庆阳环县支行农户金融部经理惠兴瑞表示将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并服务实体经济[7] - 国家开发银行江西分行副行长孙剑平强调需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 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展现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作为[7] - 中国人寿管理养老金资产规模超2万亿元 健康保险体系持续完善 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聚焦群众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能力[9] 教育与人才培养 -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来斌提出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和民族观 厚植家国情怀并培养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4]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辅导员乔森指出要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10][11]
第一创业:上半年实现净利4.86亿元 同比增长21.41%
中证网· 2025-08-28 05: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8.32亿元,同比增长20.2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6亿元,同比增长21.41% [1] - 总资产551.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0.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8% [1] 资产管理业务 - 资产管理业务受托管理资金总额663.2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26.87亿元,增幅23.65% [1] - 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管理公募基金规模1646.98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89.44亿元,增幅13.00% [2] - 创金合信存续产品457只,其中私募资产管理计划358只,公募基金产品99只 [2] 固定收益业务 - 记账式国债承销团非银行类成员国债现货交易量行业排名第6 [2] - 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金额行业排名第11 [2] - 持续深化交易驱动战略,优化自营投资持仓结构和策略运用 [2] 投资银行业务 - 完成债权融资项目70单,总承销金额252.74亿元,同比增长296.64% [3] - 企业债及公司债承销规模行业排名第26,较去年同期上升29名 [3] - 北交所IPO在审项目2单,上半年成功申报1单北交所IPO项目 [3] 经纪与财富管理 - 新增客户12.11万户,新增客户资产规模63.82亿元 [3] - 机构理财保有客户数同比增长241.67%,保有规模同比增长79.41% [3] - 金融产品日均保有规模102.70亿元,同比增长17.81% [3] - 投顾签约客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187.98%,签约资产规模增长92.08% [3]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围绕"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固定收益特色优势的综合性投资银行 [1] - 强化ABS业务特色,布局公募REITs业务,打造ESG与FOF投资先发优势 [1] - 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布局,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4]
党建引领担使命 实干笃行谱华章 国开证券成立十五周年纪实
金融时报· 2025-08-25 01:13
公司战略定位与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15周年 始终践行差异化 特色化发展道路 作为国家开发银行主要子公司 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1] - 秉持"战略高度 金融情怀 稳健专业 特色发展"理念 围绕"三聚焦一专注"战略定位 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 [1] 实体经济服务与融资贡献 - 累计服务绿色双碳 科创双创 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融资近1万亿元 [2] - 搭建党委统一领导 业务部门统筹推动 分公司定点对接的三级组织架构 完善业务拓展正负面清单机制 [2] 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持 - 聚焦集成电路 半导体和先进制造领域 承销科创双创债超1200亿元 [3] - 支持华虹半导体 京东方 中芯国际 比亚迪等龙头企业 助力突破技术瓶颈和产业链升级 [3] 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融资 - 累计主承销铁道债196只 总融资规模19550亿元 承销金额3766.62亿元 在承销团券商中排名第1 [3] - 服务南水北调 雄安集团 山东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3] 区域发展战略实施 -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 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区域战略 累计融资规模超过1.5万亿元 [4] - 覆盖长江大保护 黄河流域发展 成渝双城经济区 东北振兴 海南自贸港等区域 [4] 绿色金融与创新实践 - 承销多个全国首单绿色金融产品 包括绿色+乡村振兴双标公司债 绿色永续熊猫债等创新品种 [4] - 2023年上半年承销绿色债券规模达1899亿元 同比增长575% 支持清洁能源和环保领域 [4] 一带一路与国际化业务 - 承销国内首只专项支持一带一路债券浙江恒逸债 开创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支持沿线项目先河 [5] - 支持天津港 广西北部湾港务等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承销陕西建工 特变电工等专项公司债 [5] 乡村振兴与社会责任 - 发行全国首只2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收益债券 开创资本市场债券扶贫模式 [7] - 通过债券融资支持五个乡村振兴示范区91个项目建设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7] 投资者教育与金融安全 - 连续参与金融安全进万家守袋行动 创新实践1+1+1结对共建新模式 [8] - 开展防范非法证券宣传月 防非健康跑等活动 获跑遍中国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 [8] 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 - 践行"五要五不"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形成"合规 诚信 专业 稳健"的文化理念 [15] - 构建"一二三四五"文化建设组织体系 推动文化入战略 入章程 入规划 入绩效 [16] - 制定2023-2027年巡察工作规划 完成分支机构巡察全覆盖 启动五轮总部部门巡察 [14]
信银理财三周年:三时而励 温度与财富同行
新华网· 2025-08-12 06:1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作为首家落户上海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背靠中信金控全金融牌照资源 [1] - 截至2023年一季度,公司产品管理规模达1.6万亿元,综合理财能力排名稳居全国性理财机构第二 [3] - 市场地位稳居银行理财第一方阵,市场知名度与品牌含金量显著提升 [3]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坚持市场化、数字化、平台化发展定位,聚焦多元化投资需求 [1] - 启动"灯塔计划",围绕十大重点业务方向开展课题研究,包括共同富裕、养老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 [6] - 制定可量化、可跟踪的战略目标与业务计划,确保战略实施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6] 业务成果与资产配置 - 截至2022年12月,投资债券、非标、非上市公司股权等各类资产近8000亿元 [7] - 科创金融与专精特新投融资总额近300亿元,投资瞪羚企业75户 [7] - 累计发行ESG及绿色低碳主题产品12支,乡村振兴主题产品2支 [7] 产品体系与服务创新 - 建立货币、货币+、固收、固收+、混合、权益六大产品赛道,布局项目及股权两条新赛道,形成"6+2"产品体系 [8] - 创新发行慈善理财系列产品,累计募集资金超11亿元,公益捐赠155万元 [7] - 培育"中信理财健康投资者百场万里行"投教品牌,在全国30多座城市举办60场金融知识宣教活动 [8] 公司治理与文化建设 - 将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公司治理,探索党建与公司治理"六个融合"新模式 [4] - 坚持"离您很近,陪您很久"服务理念,培养投资经理及理财顾问专家队伍 [10] - 践行"合规、客尊、诚信、勤勉、感恩"核心价值观,重塑客户需求响应系统 [10] 未来发展规划 - 2023年是落实三年发展规划的关键年,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做稳健理财、做长期主义者"三大原则 [9][10][11] - 加强标准化产品图谱建设,推出新品种新方案,满足客户风险收益流动性个性化需求 [10] - 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服务能力,全面开启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11]
再次问鼎行业前三 信银理财二季度新产品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新华网· 2025-08-12 06:15
市场地位与规模 - 公司二季度新产品规模排名行业第三 今年以来再度问鼎行业前三 稳居银行理财第一方阵[1] - 公司理财规模通过低波动核心产品线夯实 打造"固收稳健"和"强债稳健"两个千亿级系列产品[2] 产品体系与投资策略 - 公司完善全天候理财产品超市 优化货币 货币+ 固收 固收+ 混合 权益六大产品赛道[2] - 公司增加短期限产品供应 发力固收类产品 同时推出高收益债 权益FOF 量化类产品满足中高风险客户需求[2] - 公司坚持稳健投资风格 发行摊余成本及混合估值产品 提升稳定资产配置 降低产品波动[2] 战略业务发展 - 公司启动"灯塔计划" 聚焦共同富裕 绿色金融 科创金融等十大战略业务方向[3] - 在共同富裕领域创新"慈善+金融"模式 发行慈善理财品牌产品累计募集资金超20亿元[3] - 绿色金融领域存续12支绿色主题理财产品 规模达29.96亿元 其中ESG主题产品规模26.78亿元[3] - 科创金融领域累计发行4只股权基金类产品 投资瞪羚企业75户 投融资总额近300亿元[4] 品牌建设与行业认可 - 公司累计荣获行业顶尖荣誉近百项 品牌口碑持续累积[6] - 在普益标准和中证金牛综合理财能力评价中排名稳居行业前二[6] - 公司小暖象产品形象广受认可 粉丝量持续攀升[6]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坚持"三个坚持"战略 即以客户为中心 做稳健理财 做长期主义者[6] - 持续提升投研能力与服务水平 开启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6]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聚力兴巴蜀 数智赋能谱新篇
四川日报· 2025-07-29 22:07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通过金融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 在2025年上半年取得显著业务增长 深度融入四川发展战略[5][6]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人民币一般性存款余额720.88亿元 增幅20.81%[5] - 贷款余额1373.02亿元 较年初增长107.3亿元 增幅8.48%[5] - 近五年累计向四川投放贷款2160亿元 债券融资超300亿元[5] 业务板块发展 - 科技金融服务超3500户科技类企业 贷款超300亿元[6] - 供应链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1.63亿元 增幅346.92%[6] - 普惠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0.50亿元 超额完成监管目标[6] - 私行客户上半年净增101户[6]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达201.57亿元[6] - 涉农贷款余额129.13亿元 较年初增长18.78%[6] - 民营小微贷款余额228.06亿元 增幅21.33%[6] 重点项目与领域投入 - 对全省700个重点项目投放贷款30余亿元[6]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放贷款超360亿元[6] - 消费信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超43亿元 其中自营汽车贷款超23亿元[6] - 个人养老金账户达2.8万户 商业养老金规模达8300万元[6] 创新业务案例 - 承销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通威股份2025年度第二期科技创新债券"[5] - 落地全行首个定制化外汇交易系统API项目[6] - 实现全国首笔知识产权质押项下海关关税保函[6] 社会责任 - 向对口帮扶村及高校捐赠金额超过238万元[6] - 持续派驻驻村干部助力凉山州布拖县金江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6]
东吴证券,找到了黄金赛道
券商中国· 2025-07-24 23:25
核心观点 - 东吴证券通过构建一体化科创金融服务生态、产品创新及数字化转型,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1][2][6] - 公司以"投行+研究+投资"一体化模式深度服务区域经济,聚焦苏州四大主导产业创新集群,形成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路径 [2][3] - 通过发行全国首批科创债、创新"股债联动"产品、打造北交所优势品牌等举措,累计发行科创类债券超200亿元,保荐北交所项目数量连续三年行业前三 [4][5] - 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自主研发行业首个国产化核心交易系统及证券业首个备案大模型"东吴秀财GPT",AI技术已应用于投研、投顾等业务场景 [6][7] 战略定位与区域协同 - 深度融入苏州区域经济,重点服务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创新集群,组建"百人团"提供定制化金融方案 [2] - 与苏州各县市(区)政府签订战略协议,联合设立科创基金及并购母基金,培育拟上市企业并推动产业整合 [3] - 通过"金鸡湖经济论坛"等高端产业活动提升科创企业市场可见度,研究所在创新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形成市场影响力 [2] 产品创新与市场实践 - 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含双创债)超200亿元,包括全国首批科创债12亿元及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24金雨K1" [4] - 创新设计"债券+IPO"综合方案,成功保荐旭杰科技、龙腾光电登陆北交所/科创板,2022-2024年北交所保荐数量稳居行业前三 [5] - 2024年完成深交所主板首单过会并购案(华亚智能)及北交所首单境外重组案(佳合科技),入选交易所示范案例 [5] 数字化转型 - 2023年发布行业首个全面国产化核心交易系统,2024年自研大模型"东吴秀财GPT"成为证券业首个通过备案的AI模型 [6] - AI应用覆盖投行智能报告处理、研究摘要生成及高净值客户AI投顾服务("东吴之声"),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6] - 数字化转型战略以"业务引领、科技赋能"为导向,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以匹配科技企业需求 [6][7]
以光影诠释金融为民使命 新华保险发起“新新向荣 视启未来”第一届短视频大赛
新华网· 2025-07-12 03:23
大赛背景与目的 - 公司发起"新新向荣·视启未来"第一届短视频大赛,旨在通过可视化叙事破解保险服务认知壁垒,构建社会公众与金融工作的情感连接 [1] - 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体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1] 赛道设计与主题 - 大赛设立三大主题赛道,涵盖12个细分创作方向,体现保险业经济减震器与社会稳定器功能 [2] - "弘扬金融为民'新精神'":聚焦公司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的案例,展现"金融报国"责任担当 [2] - "铸就品质发展'新典范'":展示公司在产品、服务、队伍、科技等方面的创新模式和卓越实践 [2] - "见证幸福生活'新画卷'":记录保险赋能美好生活的温暖图景,包括乡村振兴、科技赋能、理赔服务、养老社区等场景 [2] 活动组织与传播 - 依托公司与新华网的"双新"资源优势,打造保险业特色融媒体传播范式 [3] - 采用专业评审与大众投票结合的方式评选作品,设立四项专业奖项和三项特别奖项 [3] - 获奖作品将在公司全媒体矩阵和新华网"金融创新案例"专题进行跨圈层传播,优质作品将获得专业团队深度打磨 [3] 参与范围与意义 - 参赛对象涵盖公司员工、客户及社会公众,作品征集持续至2025年8月25日 [4] - 活动旨在通过镜头语言展现保险业"两器三网"作用,传递公司改革发展成果和"保得长久"品牌理念 [4] - 大赛是公司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践,也是行业与社会公众的温情对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