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金融合作

搜索文档
中国河南国际集团董事长秦岭:做强开放平台,服务豫企出海、外企来豫投资兴业
新浪财经· 2025-09-28 02:50
合作协议签署 - 中国河南国际集团与中国银行万象分行于9月26日至28日签署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深化跨境金融合作 [1] - 合作旨在支持集团在老挝等东南亚市场的稳健拓展 [1] 合作背景与目的 - 协议签署发生在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 [1] - 活动为郑州国际金融发展对话暨中国(河南)—东盟合作交流 [1] - 合作将助力河南与东盟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1]
赋能发展 共享机遇——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看湾区活力
新华网· 2025-09-15 22:36
大会概况 -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在广州开幕 主题为赋能大湾区共拓新机遇 参会规模为历届最大 30个国家和地区1200余人出席[2] - 大会聚焦国际供应链协同创新 全球贸易风险应对 跨境金融合作 商事法律合作促进等议题 并开展考察对接活动[3] 大湾区经济实力 - 大湾区经济总量超2万亿美元 以全国0.6%的国土面积和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9的经济总量[4] - 大湾区创新能级不断提升 产业体系日益健全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将加快构筑韧性湾区 优化趋同港澳接轨国际的营商环境[4] 供应链与产业合作 - 香港鼓励内地企业家在港设立国际业务地区总部 利用香港优势走向国际市场[4] - 澳门将通过招商引资 中葡平台建设和会展业发展扩大国际朋友圈 助力提升大湾区企业科技创新路径和供应链韧性[5] - 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联盟 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报告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指南[6] 科技创新与金融合作 - 香港与大湾区工商界可针对量子计算 生物技术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加强联合研发和成果转移合作[7] - 大湾区基础科研强 应用技术转化能力强 广州深圳东莞有强大供应链产业链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可为制造业提供金融服务[7] - 大湾区在人工智能 大数据的金融应用以及金融科技生态演进中存在丰富创新机遇 跨境金融场景需求突出[7]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依托澳门与横琴联动优势 推动大湾区与葡语国家在绿色环保 跨境电商 现代金融等领域产业合作[8] - 美国企业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 大湾区彰显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与创新枢纽地位 具有完整商业生态系统[9] -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在深圳南山设立大湾区办公室 推进与中国的新航线 愿与大湾区共建稳定开放可持续的国际供应链[10]
中国印尼跨境金融合作升级,二维码互通互联年内全面投产
第一财经· 2025-09-11 12:51
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预计于2025年内正式全面投产,采用本币结算方式。 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 合作项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印尼央行行长佩里·瓦吉约共同宣布LCT框架正式启用。 今年5月,两国央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将2020年建立的促进经常账户交易和直接投资本币结算框架升级 为LCT框架,将本币结算范围拓展至国际收支全部项目,以进一步便利本币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使 用。 佩里·瓦吉约指出,2025年1~7月,印尼和中国在LCT框架下的本币结算规模达到62.3亿美元,占印尼与 所有贸易伙伴本币结算总规模的45%。本次活动旨在增进市场对LCT框架的了解和参与,反映了两国对 于深化金融系统互联互通、共同提升金融安全性和包容性的美好愿景。未来,印度尼西亚央行将继续与 中国人民银行密切合作,深化金融创新和一体化发展。 潘功胜指出,建立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和跨境支付二维码互联互通是中印尼双边金融合作的重要成 果。潘功胜同时倡议两国继续深化在支付系统联通、本币使用、金融市场开放联通以及数字货币等领域 的合作。 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 ...
金融创新,疏通跨境资金“大动脉”
广西日报· 2025-09-11 02:57
跨境金融创新 - 中国银行崇左分行完成基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货物贸易结算业务 金额达2.02亿元 实现境外货款瞬时到账[1] - 工行柳州分行通过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创新设计外债融资+币种闭环方案 精准匹配币种金额期限以覆盖汇率风险敞口[3] - 交通银行推出东盟航运金融服务方案 其中航运管家服务通过AI引擎秒级解析信息 实现电子发票实时推送和本外币运费一键支付 将支付时间缩短至5分钟[4] 区域金融开放成效 - 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达4420亿元 同比增长30% 居全国西部省区和边境省区第一[6] - 广西涉外收支总量达339.51亿美元 同比增长15.6% 在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三[6] - 钦州市2025年1-7月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9家 境外汇入资本金同比增长8.9倍[5] 政策与战略支持 - 广西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战略 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2] - 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广西等16省区市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3] - 广西一般贸易进出口前7月近2000亿元 加工贸易和互市落地加工快速增长 东盟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7]
城市24小时 | 两座沿海城市“组队”,打造“北方样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6:01
青潍同城化发展 - 青岛潍坊两市深化同城化合作 聚焦智能制造、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产业链协同和产学研创新[1] - 两地以不足全省1/6陆域面积和1/5人口 贡献全省1/4以上GDP及财政收入、1/3以上进出口总额[3] - 潍坊2024年GDP首破8000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4065.3亿元且同比增长5.3%[5] 区域经济协同 - 青岛都市圈为全国首个非省会国家级都市圈 目标打造北方转型增长极和同城化样板区[2] - 潍坊连接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 山东2024年GDP达9.86万亿元即将突破10万亿元[3] - 山东明确创新济青都市圈联动机制 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改革[3] 基础设施建设 - 雄商高铁全线进入铺轨阶段 正线全长55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为京港台通道重要组成部分[10][12] - 项目建成后将完善京津冀轨道交通网 目前河北段258公里、山东段269公里、河南段25公里同步施工[10] 金融创新动态 - 深圳将于9月在澳门发行10亿元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 为深澳跨境金融合作里程碑[6] - 债券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 面向专业投资者发行[6] 人工智能应用 - 交通运输部将印发《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 实施"十百千"创新行动打造标志性工程[13] - 加快推动AI在交通领域规模化应用 支撑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13] 产业投资布局 - 安徽省成立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协助地方政府厘清产业方向并建立项目引育机制[9] - 公司聚焦未来产业 建立"源头创新-产业化-产业集群"联动迭代机制[9] 创新集群排名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跃居全球创新集群榜首 超越东京-横滨集群[16] - 全球百强创新集群中中国占24个、美国22个、德国7个[17] - 排名新增风险资本交易指标 反映科技知识转化为市场产品的能力[16] 经济运行数据 - 全国铁路暑运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 货运量7.02亿吨同比增长4.8%[14] - 开行旅游列车579列同比增长31% 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616万人次[14] - 境内5432家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35.01万亿元同比微增0.16% 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15]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将于9月在广州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6:16
会议举办 - 中国贸促会联合粤港澳三地政府于9月15日至16日在广州举办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 主题为"赋能大湾区 共拓新机遇" [1] - 会议设置开幕式 成果发布 全体会议 平行专题研讨 产业推介 企业对接等环节 [1] - 大会已连续举办两届 累计吸引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余人次政商界代表参会 [1] 议题内容 - 与会嘉宾将围绕国际供应链协同创新与全球贸易风险应对 跨境金融合作 商事法律合作促进 人工智能驱动产业 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等热点议题进行探讨 [1] - 期间将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报告》为中外企业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和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提供参考 [1] 平台作用 - 中国贸促会将持续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平台作用 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1] - 平台助力全球工商界抢抓大湾区发展的市场机遇 投资机遇 增长机遇 [1]
前海合作区外资成绩单亮眼 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123.26亿元,目前已有超过1.2万家外资企业落户
深圳商报· 2025-08-03 17:36
外资利用情况 - 前海合作区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123.26亿元,同比增长15.9%,占深圳市的59.0% [1]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际使用外资107.02亿元,同比增长40.5% [1] - 金融业、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外资主要投向行业,占比分别为29.5%、29.4%、17.5% [2] - 金融业外资增长19.5%,高技术服务业外资增长72.4% [2] 产业集聚与政策创新 - 前海已集聚跨境电商平台9个,卖家约1万个,服务商约100家 [1] - 谷歌跨境电商加速中心(深圳)启用,提供独立站建设及跨境出海服务 [1] - QFLP新设基金规模占深圳九成以上,QDIE额度占深圳市八成 [1] - 新加坡星展银行增资近16亿元入股深圳农商行 [1] - 外资企业通过跨境资金池降低运营成本超40% [1] 企业动态与营商环境 - 前海新增3家深圳市跨国公司总部,累计达52家,占全市30.8% [2] - 超过1.2万家外资企业在前海落户 [2] - 华南美国商会52%会员企业计划在前海开设新机构 [2] - 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15%,金融改革政策吸引外资 [1][2] - 前海营商环境获评粤港澳大湾区一流,政府治理透明化、注册程序简化 [2]
深圳加快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推动“卡、码、币、包”路路通
深圳商报· 2025-07-16 15:16
支付基础设施建设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已建设5个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融合支付、文旅、通信、交通、移民等服务,提供24小时综合服务 [2] - 深圳机场共有6家外币兑换点、8台支持外卡取现ATM机和3台数币硬钱包终端设备,外卡受理覆盖率达100%,数币受理覆盖率近90% [2] - 深圳投放英文、日文、韩文、中文繁体版支付指南超10万份,累计接待外籍人员咨询超万次 [2] 移动支付创新与覆盖 - 深圳在全国首创移动支付"外包内用""外卡内绑",超4.2万商户可刷外卡,"外包内用""外卡内绑"合计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7倍、1.5倍 [3] - 深圳4030台ATM机支持外卡取现,1646个银行网点、36家兑换特许机构可兑换外币 [3] - 2025年1-6月外籍来华人员共消费8587.54万笔、118.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5%,其中港人消费5865.72万笔、70.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5% [3] 多元支付场景优化 - 深圳在盐田区推出首个离境退税购物"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业务,消费者在店铺收银台付款后当场即可拿到退税款,以购买5000元商品为例,按9%退税率计算可现场节省450元现金 [4] - 深圳推动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全面支持多元支付方式,创新数币硬钱包并与主流外卡、香港"八达通"互联互通,实现无网无电支付应用落地 [4] - 深圳推出"零钱包"服务,在出租车驿站、充电站等现金使用率较高场景供兑换,目前1800余个银行网点累计兑换零钱包超45万个 [4] 深港跨境支付合作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动深港跨境金融合作,先后推出深港票据联合结算、深港外币实时贷记、深港代收付、深港跨境人民币、深港电子支票等业务 [5] - 跨境支付通于今年6月正式上线,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输入电话号码或组合输入户名和收款账号进行跨境汇款,并可选择到账币种为人民币或港币 [5] - 微信香港钱包服务从线下扩展到线上并推广至全国,2025年1-6月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增长91.9%、64.9%,支持200余个国家超195.3万名用户免核验身份绑定外卡 [5]
★跨境支付通明起上线 内地香港居民可实时跨境转账
证券时报· 2025-07-03 01:55
跨境支付通启动 -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推出跨境支付通,将于6月22日上线运行 [1] - 跨境支付通通过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直接连接,支持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务 [1] - 首批参与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内地银行,以及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等香港机构 [2] 业务定位与功能 - 跨境支付通坚持小额便民定位,支持经常项目项下跨境汇款,无需提交业务背景资料 [2] - 南向便利化汇款业务支持持有中国境内居民身份证、军人身份证件和武装警察身份证件的境内居民个人从内地汇出至香港 [2] - 北向便利化汇款业务支持持有香港身份证的香港居民个人从香港汇入至内地 [2] - 支持双向的留学缴费、医疗缴费、薪酬及津补贴发放等便民、惠民金融服务 [2] 效率与成本优势 - 跨境支付通有效缩短跨境汇款链路,提高效率,支持一定金额内的便利化汇款实时到账 [3] - 支付基础设施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跨境汇款成本 [3] - 两地居民只需输入对方手机号码即可进行个人转账汇款,实现轻松一转、立刻到账 [3] 金融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 - 跨境支付通是内地和香港深化金融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体现中央政府对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视 [1] - 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香港金管局表示将继续优化用户体验,拓展应用场景,方便居民日常需要 [3]
深圳携手德交所集团共筑国际化金融生态圈 两场跨境金融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07:19
深德金融合作 - 深圳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举行高规格跨境金融交流活动 标志着欧洲大陆第一大交易所集团首次大规模登陆粤港澳大湾区 [1] - 活动由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 德交所集团 国际上市交流基地等联合主办 吸引数百位政府 金融机构 科创企业代表参与 [2] - 德交所集团业务覆盖金融市场全流程链 旗下拥有欧洲期货交易所 欧洲能源交易所 360T外汇平台等核心板块 [2] 合作领域与机制 - 双方探讨中欧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企业境外上市路径等核心议题 [2] - 德交所集团可为深圳企业提供上市 发行 外汇管理等全周期支持 [2] - 深圳计划在资产管理 绿色金融 国际金融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强与德国联动 [2] 德交所资源展示 - 德交所旗下子公司亚洲负责人团队展示能源转型 衍生品交易 外汇管理等创新实践 [4] - 欧洲能源交易所解析全球最大电力衍生品市场运作逻辑 [4] - 欧洲期货交易所运营全球流动性最强固定收益市场 360T外汇平台展示技术解决方案 [4] 企业国际化支持 - 德交所详细说明德国上市路径 截至2025年3月共有496家上市公司 支持中资企业通过D股或GDR对接欧洲市场 [4] -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 平安期货等机构提供跨境资金管理 衍生品套保策略等实务解决方案 [4] 深圳金融国际化进展 - 深圳通过"百千万金融人才培养工程"等措施构建多层次金融赋能体系 [5] - 截至2025年5月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84家 其中151家登陆境外市场 A股总市值8 71万亿元全国第二 [5] - 国际上市交流基地已与港交所 伦交所等多家境外交易所建立紧密联系 [3][5] 生态构建与未来方向 - 此次合作完善深圳链接全球资本市场的生态网络 [5] - 双方将在绿色金融 金融科技 跨境投融资等领域释放创新潜力 [5] - 活动标志着深圳跨境金融合作从政策对接进入务实落地阶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