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管工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工业化”引领下,中欧基金再次“向前一步”
搜狐财经· 2025-09-26 09:03
| 指数代码 | 行业 | | 今年以来涨跌幅(单位:%) | | --- | --- | --- | --- | | 801275.SI | 科技(TMT) | 40.54 | | | 801272.SI | 先进制造 | 29.00 | | | 801274.SI | 医药医疗 | 26.44 | | | 801271.SI | 周期 | 18.48 | | | 801276.SI | 金融地产 | 6.88 | | | 801273.SI | 消费 | 6.09 | | | | | | Q 数据来源:Wind, 2025.1.1-2025. | 本轮行情中,结构性分化特征也尤为显著。科技、创新药及新消费等高成长领域表现突出,而以往备受关注的地产、白酒、食品等板块则相对疲软。 在资管规模快速上升、上市公司数量多,且市场分化明显的趋势下,基金经理的行业研判、前瞻布局和调仓灵活性等面临更大的挑战,仅靠传统模式已难以 有效应对风险和争取长期稳健收益。 作为聚焦主动权益的基金公司,中欧基金早在2023年就首次提出"资管工业化"理念,希望从根本上改变基金的制造方式,通过统一的投资理念指导、专业化 分工和流程化协作, ...
打造“精品店”!公募基金迈向一流投资机构
券商中国· 2025-09-15 01:45
服务同样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李一鸣表示,一流投资机构需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全周期服务文化。全周期服务能减少 客户非理性操作,真正实现 "产品收益转化为客户实际收益"。 随着《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发布,行业正迎来一场系统性变革。从监管信号 到市场实践,从体系建设到功能定位,公募基金正被推向新的发展坐标。 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流投资机构?答案并不仅仅是规模扩张,而是体系能力、差异化定位与长期价值创 造的全面提升。业内共识也在逐渐明晰:唯有真正回归以投资者为中心,才能在市场洗牌中保持长期竞争力。 放眼未来,行业格局或将被重塑:头部机构依靠全链条能力锻造"航母",持续领跑;特色机构则通过差异化和专业化打 造"精品店",力求突围,一步步夯实竞争优势,向一流投资机构的标准不断迈进。 锻造体系能力,迈向一流机构 近年来,公募基金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刻。如何在竞争加剧的行业环境中重塑自身,真正迈向一流投资机构,已成为摆 在全行业面前的必答题。 对此,今年5月下发的《方案》已给出明确路径:行业需要加快构建"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强化核心投 研能力的建设。这一要求不仅回应了 ...
让好基金“可持续生产”,公募探索投研工业化新范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2:41
行业背景与转型需求 - 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8000家 资管规模迈向35万亿元 投资需求日益多元 公募基金行业从规模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 - 公募行业向投研平台化 一体化转型 相对独立的基金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发展 [2] 工业化投研体系战略 - 工业化核心是从依赖基金经理个体能力转向团队化 系统化组织能力 追求更持续稳定的投资业绩 [1] - 构建工业化投研体系三支柱:专业化 工业化 数智化 形成股票 债券 多资产和量化四大生产线 [2] - 通过办公环境设计与激励制度塑造乐于分享的团队文化 研究员推荐股票采纳率大幅提升 每推荐3只平均有2只被采纳 [3] 专业化建设 - 专业化要求投研人员长期深耕细分领域 形成超越市场平均的认知深度 优秀基金经理需10年研究加10年投资沉淀 [3] - 科技赛道形成13位基金经理和12名研究员的战队 每人专注不同细分方向 率先捕捉光模块 AI巨头等投资机会 [3] 工业化流程优化 - 通过五要素模型统一权益研究框架和投资流程 显著提高内部讨论与决策效率 [3] - 多资产策略研发分解为设计 生产 组装和检测四大车间 实现精细稳定分工协作 [5] - 设计车间定制差异化方案 生产车间覆盖多类资产 组装车间控制组合波动率 检测车间评估风险执行 [5] 数智化转型 - 数智化代表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机器广覆盖 高速度和强客观性带来高胜率 [4] - AI和大模型深度融入投研流程 量化模型驱动中欧可转债债券A排名第一 大模型分析内部报告 会议记录与市场数据贡献显著收益 [4] 多资产配置发展 - 形成中低波 FOF 养老等多系列策略产品体系 系统化提升策略适应能力和长期稳定性 [5] - 未来推进更全面模型融入风险决策 积极探索衍生品应用实现精细产品结构搭建与风险对冲 [5] 细分领域投资展望 - 科技投资呈现海外硬件与软件周期复制趋势 国内硬件投资为核心焦点 遵循硬件先行软件跟进节奏 AI端侧应用预计明年下半年迎重大机会 [6] - 债券市场中期低利率环境延续且仍有下降空间 长端收益率逐渐接近边际配置价值水平 [6]
中欧基金“向前一步”中欧制造·投研体系升级发布会顺利举行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13:18
发布会现场 昌校宇/摄 窦玉明介绍,基于公募基金投研体系从理念到流程的框架重构,更基于对整个行业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刻思考,中欧基金正 努力将"用长期业绩说话"的实现路径,从依赖个体转向依靠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基金的"制造方式"。同时,中欧基金致力于让 可持续的高质量基金产品从依赖个体的"偶然",进化为体系输出的"必然"。 《证券日报》记者从现场获悉,中欧基金所提出的"工业化"并非"去个体化"。相反,在成熟的工业化体系中,人才的不可 替代性将进一步凸显,每一个个体都是"智慧生产线"上的关键一环。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契合未来投资框架的"第三代基金经 理"。 本报讯 (记者昌校宇)随着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5万亿元,行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一场围绕投研生产方式 的系统性升级正在悄然推进。近日,中欧基金"向前一步"中欧制造·投研体系升级发布会顺利举行。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首次 在公开场合,系统阐释了公司近年来全力推动的"工业化"投研体系升级战略。 L a 0 4:01 or - Car i i 向湖一步 9 le 83 为何必须走向"工业化"?窦玉明表示,主要受两大因素的推动,一是市场发生了变化。当前公募基金总规模 ...
中欧基金再次“向前一步”,以“工业化”制造可持续的业绩
经济网· 2025-09-11 07:50
近日,中欧基金"向前一步"中欧制造·投研体系升级发布会成功举办。会上,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首 次在公开场合,系统阐释了公司近年来全力推动的"工业化"投研体系升级战略。 窦玉明介绍,中欧基金正努力将"用长期业绩说话"的实现路径,从依赖个体转向依靠体系,从根本上改 变基金的"制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中欧基金所提出的"工业化"并非"去个体化"。恰恰相反,在成熟 的工业化体系中,人才的不可替代性将进一步凸显,每一个个体都是"智慧生产线"上的关键一环。其根 本目标,是培养契合未来投资框架的"第三代基金经理"。 经过三年转型,中欧基金的"工业化"体系已初显成效,主动权益、固收、多资产、量化等团队均建立起 深度协同又专业分工的作战模式,践行着"用长期业绩说话"这一目标,权益、固收投资业绩显著提升, 一批内部培养的基金经理开始脱颖而出。 国泰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在13家权益类大型基金公司中,中欧基金主动权益投资能 力近1年绝对收益排名第2,近10年排名第4。 编辑:孙庭阳 自2023年首次提出"资管工业化"理念以来,中欧基金持续探索并制定了"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的投 研体系升级战略,最终将其凝练为" ...
资管步入“工业化”时代,中欧基金投研团队做了次市场深度拆解
聪明投资者· 2025-09-10 07:04
投研体系升级 - 中欧基金提出"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投研体系升级战略 专业化要求研究员专注细分领域 基金经理专注特定投资风格和策略 通过长期积累成为专业权威[3] - 工业化通过统一投资理念和标准化流程形成内部共同语言 提升洞见传递与落地效率 例如权益团队按五要素模型分析股票 研究员平均每3只推荐标的有2只被基金经理采纳[4] - 数智化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投研覆盖度、效率和客观度 目前公司已将AI和大模型深度融入投研流程 人类智慧与量化模型相互赋能[4] - 工业化体系并非去个体化 而是进一步凸显人才不可替代性 目标是培养第三代基金经理 多资产团队是贯彻工业化较彻底的团队 搭建矩阵式组织架构提升协同效率[5][8] 科技领域投资机会 - 科技领域两类重大机会:国产替代(芯片制造、高端仪器仪表、软件)和AI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海外算力、AI端侧硬件如智驾/机器人/AI眼镜)[15] - 国产算力预计四季度出现趋势性机会 AI端侧在2026年下半年或有较大投资机会 因海外巨头将推出AI眼镜/耳机/折叠屏手机等新品[16] - AI本质是让强大公司更强大 有能力者更有能力 能力产出差距拉大 海外AI应用2025年预计达200亿美元 潜在投资规模4000-5000亿美元[16][17] - 国内科技发展面临场景替代步伐较慢和模型能力差距问题 但预计半年维度DAU将好转 国产链重点关注服务器、IDC及推理端大规模应用的国产替代[18][19] 债券市场展望 - 中期低利率环境可能长期延续 无风险利率还有下降空间 目前债券市场未到牛熊转换时点[20][21] - 利率定价主线是对内解决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债务存续问题 居民部门存量债务化解需要较长时间周期 目前仅到中段 按揭利率还有进一步下行空间[21][23] - 低利率环境是结构性变化的适应性定价 而非简单反映基本面好坏 利率与经济基本面强相关的逻辑在中期转弱[24] - 10年国债与银行负债成本存在负利差 安全利差水平约20-25bp 债市需经历收益降低和波动率上升过程以降低夏普比 当前安全边际逐步贴近[25][27] 多资产策略创新 - 多资产团队搭建矩阵式架构:横轴为多策略alpha选择(价值/质量/红利/景气/可转债) 纵轴为多资产beta配置(债券/股票/商品/宏观研究)[8] - 通过主观与定量循环路径(观点→信号→模型)实现投研结合 用AI工具提升企业经营趋势预测能力 例如用算力服务器每日抓取上市公司信息[9][10][11] - 未来方向是Smart alpha策略 通过全面风险管理和衍生品应用降低波动率 收窄收益分布区间 减少负收益概率 追求更高夏普比率[12] 产品业绩表现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232.32%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69.25%[6] - 中欧信息科技混合A自成立以来收益率76.38%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8.60%[6]
资管工业化时代的“中欧样本”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18:23
行业背景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规模达34.39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4] - 国内基金公司在大体量资金管理上较海外机构存在不足[5] 中欧基金工业化转型核心 - 通过统一投资理念 精细化分工和流程化协作提升投研效率[4][5] - 旨在解决规模增长与业绩可持续性矛盾[4][5] 主动权益投研体系 - 研究分工精细至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等细分赛道[5] - 科技战队较早挖掘人形机器人 光模块投资机会[6] - 通过上下游研究员交叉验证提升研究精度[6] 多资产投研体系 - 构建"MARS工厂"系统 包含四大标准化车间[9] - 设计车间由策略专家筛选标的 生产车间由量化工程师编码实现[10] - 组装车间由基金经理搭配策略 检测车间由风控团队实时监控[10] - 管理规模重返千亿元 百亿级大单品占比显著[10] 流程化运作细节 - 投资决策分三步:主观想法→可操作信号→回测验证模型[8][9] - 可转债投资实现全流程标准化模块运作[10] - 要求基金经理在既定策略容量和风控框架内运作[7] 组织与文化支撑 - 实行去中心化 扁平化协作机制[11][12] - IT和风控骨干驻点部门提升沟通效率[11] - 鼓励跨团队协作 研究成果集体共享[11][12] - 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文化基础[13] 实施成效 - 科技组成功捕捉科技股行情投资机会[6] - 多资产团队规模从千亿回撤后重新突破千亿[7][10] - 投研团队人员数量处于行业前列[5]
宝盈基金高管变更:汪浪升任副总经理,能否助力老牌公募破局重生?
新浪基金· 2025-07-24 07:35
高管变更 - 宝盈基金新任汪浪为副总经理,任职日期2025年7月22日,填补了5月8日离任的副总经理李俊的空缺 [1][2][3] - 汪浪此前担任总经理助理兼机构业务部总经理,职业生涯包括鹏华基金机构总监助理、国寿安保基金机构业务部总监等职务,2020年4月加入宝盈基金 [3][4] - 汪浪的快速晋升(从总经理助理到副总经理仅一年半)反映公司对稳定管理团队的迫切需求 [4] 公司背景与挑战 - 宝盈基金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1亿元,股东为中铁信托(75%)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2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规模732.9亿元,非货币资产规模448.38亿元,行业排名79/162,规模显著落后于同期成立的头部基金公司 [5] - 2024年6月二股东挂牌出售25%股权无人问津,市场对其发展前景存疑 [7] 战略转型与行业动态 - 公司积极布局芯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以及生物制造、6G等未来产业主题产品 [7] - 总经理杨凯提出"资管工业化"概念,强调专业化、标准化投研体系,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7] - 近期人事变动包括资深基金经理卢贤海被降为混合型基金助理,引发市场对人才战略的质疑 [4] 市场影响与展望 - 汪浪的履新或为公司注入新管理理念,助力市场拓展和竞争突破 [7] - 公司试图通过高管调整和战略转型扭转规模落后局面,但效果仍需观察 [5][7]
五大公募掌门热议基金高质量发展:主动管理与被动ETF之争硝烟再起!“新质财富管理力”横空出世!
新浪基金· 2025-05-26 07:47
公募基金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公募基金行业需加速数字化应用,推进模式创新,形成"新质财富管理力",包括提升数智化投研能力、服务能力和生产效率 [2] - 3-5年后智能金融将实现规模化应用,发展趋势包括大小模型协同发展、客户运用模式落地和智能体模式快速发展 [4] - 资管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持续加深,基金公司加大科技投入,推进"资管工业化"升级,建立专业化、标准化的投研和产品体系 [12][14] 硬科技ETF布局与投资策略 - 华宝基金已形成由15只精品ETF组成的"硬科技"多元化ETF矩阵,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达429亿元(截至2025年5月12日) [5] - 华宝基金重点布局全市场首只"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和"科创人工智能ETF",成为少数同时拥有创业板和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产品的公募基金公司 [5] - 华宝基金旗下金融科技ETF在此轮"科技牛"行情中涨幅领先,最大规模超50亿元,团队以长期资本定位服务"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7] 主动管理与超额收益展望 - 安信基金主要精力仍放在主动管理上,认为主动基金大概率能找回超额收益能力,回顾过去27年公募基金历史,除最近两年外其他时间均为明显正收益 [8][10][11] - A股牛熊周期转换中,阿尔法加持可大幅减少获得正收益的时间,这是安信基金坚持主动管理的原因 [8] 中国资产投资机会 - A股和港股估值水平非常有吸引力,部分制造业龙头在行业底部仍能保持稳定强劲的业务增长,体现全球竞争力,但当前估值偏低 [15] - 全球资产配置尤为重要,高股息资产值得关注,对中国资产长期机会坚定有信心 [15]
宝盈基金杨凯:以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以金融初心守护为民情怀
新浪基金· 2025-05-24 03:26
行业政策与转型方向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标志着行业进入以回报为导向、高质量转型新阶段,强调"五个坚持"原则[1][3] - 行业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构建"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良性循环,需优化产品供给与客户需求匹配[5] - 公募基金需根植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服务国家战略与居民财富管理双重使命[4] 行业规模与现状 - 截至2024年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32.83万亿元,较上年显著增长,投资者数量稳步上升[4] - 行业面临居民财富需求增长、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与金融科技发展的机遇,但需解决产品服务透明度、投资者获得感等问题[4] 创新实践与战略布局 - 公募基金推出科创新能源ETF、双创主题基金、公募REITs等产品,支持科技企业、中小企业和区域产业发展[7] - 宝盈基金布局芯片、AI、低空经济、6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题产品,助力科技自立自强[7] - 数智化转型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与资管融合推进"资管工业化",提升投研效率与产品稳定性[8] 能力建设与风险管理 - 投研体系需构建宏观-行业-企业的立体网络,结合AI提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研判能力[10] - 产品创新紧扣"五篇大文章",开发普惠金融低门槛产品、养老金融生命周期基金等差异化方案[10] - 建立全流程智能化风控体系,通过金融科技搭建风险大数据平台,强化合规文化建设[10]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募基金需以专业能力为纽带,精准对接实体经济需求,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9][11] - 宝盈基金聚焦"平台化、一体化、多策略"投研升级,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与安全底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