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合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最新!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海淀)正式揭牌
思宇MedTech· 2025-09-26 07:08
海淀站的设立 进一步完善了"南北"协同布局的医药健康产业服务网络,填补了海淀区在市 级专业医药创新服务领域的空白,为区域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该服务站 以"融合创新、AI赋能"为核心特色,将精准对接海淀区高校密集、科研资源丰富、企业创 新活跃的产业优势,为全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专业高效的服务桥梁。 海淀站的建设与运营 深度落实《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 要求,聚焦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研发转化中的"痛点""堵点"问题,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 导、审批对接等全链条服务,已成功入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试点"揭榜挂帅"单位名 单。从政策落地到服务闭环,从试点入围到重点推进,海淀站的每一步布局都紧扣产业需 求、瞄准发展关键,未来也将持续成为创新药械"破茧成蝶"的重要推手,让北京医药产业 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9月25日,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海淀)揭牌仪式在海淀区成功举行,标志着该 服务站正式落地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海淀区委书记张革,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 成员、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孙力光共同为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海 淀)揭牌。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 ...
腾讯专有云TCE全新升级,公私同源+软硬开放+高可用性助力企业智算提速
搜狐财经· 2025-09-26 06:41
产品发布与升级 - 腾讯云在2025年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推出专有云TCE全新版本3.10.11.4 助力智算基础设施升级 [1] - 同时发布《腾讯专有云企业版(TCE)高可用技术白皮书》 系统性拆解高可用技术体系与落地路径 [1][5] 技术能力与性能提升 - TCE凭借热迁移与故障迁移能力 将硬件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从小时级缩短至毫秒级 [2] - 自研星脉网络(IHN)降低网络成本超30% 高性能存储TurboFS降低存储成本30%并提升数据分析效率10倍 [2] - TCE在DPU领域打造软硬协同方案 支持国产硬件结合形成信创算力新模式 [3] - TencentOS在TDSQL场景中提升文件系统写入性能20%+ 数据库预热时间优化30%+ CPU资源利用率提升30% [9] - TencentOS在AI场景中实现超过2.6倍的推理性能提升 [9] 高可用与容灾能力 - TCE依托DRMS容灾管理系统 实现从容灾人工切换到自动编排的演进 [3] - RTO从30分钟压缩至2分钟级别 达到近6级容灾能力 某大型金融机构实现业务容灾演练100%成功 [3] - 提出"八横四纵"全栈高可用体系 覆盖硬件组件到AZ级故障容忍 贯穿基础设施等全业务维度 [5][6] 部署灵活性与扩展能力 - TCE支持6+N节点超小型起步架构 可灵活扩展计算、存储、PaaS产品及可用区 [8] - 某农商行基于TCE实现从21节点单AZ试点到同城双AZ云平台的平滑扩容 [8] - 推出专有云领域云边一体方案 支持3+N节点边缘轻量部署 覆盖工业制造与金融证券等多类场景 [8] - 某制造企业依托TCE+CDC架构 单厂节点从10+N降至3+N 8厂规划节省50余节点 [8] 迁移与替换方案 - TencentOS提供CentOS原地无损替换能力 某单位3000+套CentOS迁移成功率100% [9] - 某政府机构千套CentOS原地替换 停机窗口不超过15分钟 迁移成功率100% [10] - TCE成功帮助香港某医院、东南亚某运营商实现业务迁移 后者基于TCE构建行业云平台 [8] 行业应用与生态合作 - TCE深度支持国产化芯片与智算架构 成为金融、政务及大型企业数智化转型首选云平台 [1] - 与超过20家服务器厂商及多家国产芯片厂商深度适配 不绑定硬件 [1] - 已支持燧原科技超大规模智算中心建设 为美图秀秀AI换妆等高并发场景提供支撑 [2] - 腾讯专有云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制造、医疗、政务等领域 [10]
福建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供给更优 消费更新 活力更足(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9-24 23:00
核心经济表现 - 福建地区生产总值上半年同比增长5.7%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56万亿元 同比增长6% 较一季度加速0.6个百分点 [1] 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 晋江盼盼食品智慧工厂采用人工智能与5G+物联网技术实现精细化生产 推出低GI烘焙产品及新中式养生饮品拓展健康食品赛道 [2] - 青蛙王子集团生产线数字化转型实现自动灌装78瓶/分钟 配备视觉检测系统保障产品稳定性 [2] 传统文化产业创新 - 漳州片仔癀建设3500平方米国医馆 从药品延伸至含片仔癀成分的珍珠膏/面膜/牙膏等大健康产品 [3] - 德化顺美陶瓷文化世界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融合文化创意与体验经济 [3] 文旅消费业态发展 - 泉州蟳埔村1-7月接待游客426万人次 带动旅游消费8.6亿元 300余家旅拍店创新融合传统簪花围与马卡龙色系/汉服元素 [4] - 厦门深田社区打造一刻钟生活圈 近2000家商铺覆盖购物/餐饮/医疗需求 国网福建电力完成电网升级保障便民业态 [4]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盛装待发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2 07:45
9月11日,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应第二十四 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之邀,广东作为艺术节主宾省,将与组委会共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 周",活动将于10月18日在沪开幕。广东将携手香港、澳门,组织优秀文化项目参与艺术节系列活动,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上海及长三角在文化领域深入交流。 发布会上介绍了文化周总体情况、核心亮点及主视觉设计等情况。据悉,文化周期间,7台14场粤港澳 大湾区舞台精品展演、"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岭南非遗艺术表演、优质文化产品宣介活动 将亮相上海,全方位展示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推动与海派文化真诚相见、深度交融。 新篇启幕 上海与大湾区携手拓展文化交流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将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 举行。 发布会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对本届艺术节的三大亮点作重点介绍:一是汇聚全球顶尖 艺粹,构筑高品质文化码头与源头,本届艺术节汇聚55台129场精品演出,境外节目占比近60%,上海 首演率超90%,其中11个境外项目为上海唯一一站;二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引 ...
君文优选:当线上便捷邂逅线下温度,商业如何重拾烟火气?
搜狐财经· 2025-09-07 01:54
百货行业本质变革 - 百货行业本质围绕人与货互动展开 但形态与内涵正经历深刻变革[1] - 实体百货从交易场所演变为生活方式展演空间与社交场景孵化器[1] 实体百货转型实践 - 商场通过业态重组打破单一购物功能 引入餐饮 亲子乐园 艺术展览和小型剧场等体验业态[3] - 消费者目的从有明确购买目标转向享受发现过程 情感连接与场景体验重新定义实体空间价值[3] 线上平台局限性 - 互联网平台无限货架陷入同质化困局 商品沦为数据包中的图片与参数[3] - 线上交易难以复刻线下体验 如网红茶饮现煮珍珠触感与温度 或老字号糕点铺排队的人间烟火[3] - 某头部主播单场带货破亿仍无法替代实体体验 揭示商业剥离地域特征后交易额只是数字洪流中的短暂泡沫[3] 线上线下融合创新 - 杭州购物中心引入AR试衣镜提升科技感 同时保留传统裁缝铺手工定制服务[4] - 北京社区超市开发线上小程序满足年轻群体需求 坚持为独居老人提供免费送货[4] - 实体商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工具拓展服务边界 同时坚守情感联结核心价值 而非在线下与线上间二选一[4]
首店经济异军突起!传统零售转型升级,稀缺性价值驱动消费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8-26 00:29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传统零售业态面临互联网技术和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挑战 线上购物凭借便利性和成本优势冲击实体商业 [1] - 首店经济异军突起 成为推动零售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以地理首现为起点的商业模式演变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1] 首店经济核心价值 - 稀缺性价值驱动消费体验升级 地理首现特性具备新奇性和独占性 吸引消费者关注并满足差异化需求 [3] - 国际小众品牌涌入丰富首店经济内涵 如法国品牌Sessùn落户上海芮欧百货 韩国潮牌ADERERROR进驻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带来原汁原味国外文化体验 [3] - 重新构建消费场景 融合展览咖啡文创等多元业态 将购物转变为综合性生活方式体验 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并创造更多价值增长点 [3] 商业模式创新 - 融合创新构建商业生态闭环 通过跨界合作和业态融合突破传统零售功能 [4] - 技术创新发挥关键作用 智能化设备应用 数字化服务普及和个性化推荐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和购物体验 [4] - 产业协同效应优化资源配置 从供应链管理到物流配送 从营销推广到售后服务的紧密配合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4] 市场竞争格局影响 - 有效打破传统商圈千店一面的同质化竞争格局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并激发市场充分竞争 [5] - 推动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为零售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促进商业生态良性发展 [5]
生命科学开放联盟成立,打造全球创新网络和人才培养高地
新京报· 2025-08-13 06:56
联盟成立背景与参与机构 - 内地与港澳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生命科学开放联盟 于8月12日在香港成立 [1] - 内地参与机构包括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中山大学 西湖大学 深圳医学科学院共9所 [1] - 港澳参与机构包括香港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澳门大学共6所 [1] 联盟核心目标 - 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 - 打造全球创新网络和人才培养高地 [1] - 促进国际合作以应对粮食危机 极端天气等全人类挑战 [1] - 突破学科边界与产教壁垒 让全人类共享生命科学新成果 [2] 联盟具体举措 - 以"主刊+子刊"形式建设高水平期刊 主刊Vita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 西湖大学牵头 [2] - 邀请Cell Research原主编李党生与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担任Vita主编 [2] - 利用区块链技术筹建学术预印本发布平台 [2] - 建设科研数据国际开放生态 重点解决数据合规流动与易用性问题 [2] - 发挥我国高质量生物资源库平台体系优势 提供便捷支持服务 [2] - 加快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大湾区中心建设 [2] - 探索内地与港澳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制 [2] 组织架构建设 - 依托复旦大学设立联盟秘书处 [3] - 依托香港科技大学设立香港代表处 [3] - 下设若干专门委员会推动专项合作 [3] 全球合作倡议 - 发布《生命科学的全球开放与合作倡议》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科学建议 [2] - 倡议加强合作育人 协同创新 资源共享 促进转化四大方向 [2]
因时顺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8-12 22:44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 传统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规模大、行业分布广、发展历史久 [1] -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组织和技术体系迭代升级 [1] - 转型升级目标是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绿色低碳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地位 [1] 传统产业升级的阶段变化 - 从"追赶型升级"转向"引领型升级",需加快形成更多引领全球发展的原创技术、标准体系与产品 [2] - 钢铁产业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半数以上,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占全球钢铁行业专利申请数量的60%以上 [2] - 从"局部性优化"转向"系统性重构",利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全链条、系统化重构 [3] - 纺织产业从单点环节自动化转向全流程数字化重构,实现高效、绿色、韧性发展 [3]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 传统产业需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原始创新和突破创新能力,解决研发投入强度偏低问题 [4] - 医药、航空航天器等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在2%以上,而食品制造、纺织业等多在1%左右 [4] - 需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引导更多资源投向基础研究、原创技术等源头领域 [4] 提升融合创新能力 - 传统产业需加快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绿色能源技术等深度融合 [5] - 传统产业企业与新兴技术提供商之间存在沟通不畅与协同困难问题 [5] - 需培育专业化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推广低代码、模块化等技术解决方案 [6] - 促进产教融合,培养既懂行业工艺又精通智能技术的高素质工程师和管理人才 [6]
万“象”更新,中国能建第五期项目经理高级研修班全景再现~~
中国能源网· 2025-07-30 05:28
研修班概况 - 中国能建第五期项目经理高级研修班学员前往大象酒店项目开展深度研学活动[1] - 研修班学员构成:5级岗1人 6级岗20人 7级岗20人 其他岗级43人 硕士24人 本科48人[3] - 9位行业专家参与授课(4名集团内部专家 5名集团外部专家)[6] 课程内容与目标 - 课程设置3大模块(宏观视野 项目管理 综合素养)共计46课时[6] - 培养目标为打造具备职业道德 懂技术 强管理 善经营 精核算的项目经理队伍[6] 大象酒店项目特点 - 该项目为公司首个超高层装备式项目 采用巨象造型设计[8] - 项目实践聚焦绿色建造与融合创新技术[8] 学习形式与成果 - 通过象牙交锋 星火激辩等互动形式促进思维碰撞[12] - 72名学员完成研修 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19] - 活动形成群象聚力 万象更新的发展态势[1][19]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中科院院刊发文,呼吁加强基础研究
快讯· 2025-07-04 14:59
公司发展理念与战略 - 比亚迪秉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发展理念,抢抓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 [1] - 公司从电池制造起步,逐步扩展到整车研发和轨道交通创新,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 [1] - 通过30年实践,公司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1] 融合创新五大特征 - "技术基因":强调技术创新在公司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1] - "垂直整合、集成创新":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创新突破 [1] - "精准战略":制定符合行业趋势的战略规划 [1] - "人才引擎":重视人才在创新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1] - "绿色引领":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业务全过程 [1] 未来发展思考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