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捕集
icon
搜索文档
新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人民网· 2025-09-29 06:20
"我们加快把自身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转变为发展优势,天山南北一年一个新面貌……" 9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 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如是说道。 能源动脉点亮万家灯火、西部粮仓夯实中国饭碗、"新疆是个好地方"唱响世界……地区生产总值从1955 年的12.3亿元到2024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新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70年来,新疆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聚焦"国家所需、新疆所能、群众所盼",具有新疆特色优势的现 代产业体系集群效应全面显现,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注入澎湃动能。 更"新" 8月底,在第二届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签下10亿元订单,其中海外订 单40余套,这是兵团企业首份海外无人机订单。 走进天域航通生产车间,国内最先进的脉动生产线运转不停,正加紧赶制订单。鸿雁(HY100)大型无 人机目前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物流运输、应急抢险等各个领域。 随着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应用,一场由创新引发的绿色革命正在兴起。 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八区530井区CO2混相驱先导试验站内,"捕 ...
全球最大煤电CCUS示范项目正式投运
中国化工报· 2025-09-29 06:16
在二氧化碳管输环节,该项目创新研制出我国首台可满足超临界管输需求的八级整体齿轮式二氧化碳压 缩机,可将捕集到的气态二氧化碳压缩至超临界态,提高管道输送效率,大幅降低输送能耗与成本。 华能正宁电厂厂长张延伟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该项目的二氧化碳捕集率超过 90%,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150万吨,相当于处理了60万辆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可助力燃煤电厂实现 大规模工业化深度减排,推动煤电绿色清洁发展,助推碳中和目标实现。 据介绍,该项目在碳捕集、压缩、封存等关键环节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创造多项"全球首次"与"国内首 创",核心装备也100%实现国产化。在二氧化碳捕集领域,他们创新采用复合式吸收塔"二塔合一"设 计,将烟气预洗涤与碳捕集环节深度集成,解决了传统工艺输送路线长、阻力大的能耗问题,并通过富 液分流、中间循环冷却等多种节能技术,实现热量利用最大化,整体节能效果显著。 近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在华能甘肃正宁电厂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营。这 标志着我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实现从"万吨级示范"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的跨越,为 全球煤电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
《环球ESG观察》(第七期):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ESG实践迈向新阶段
环球时报· 2025-09-29 05:01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可持续发展非一日之功,ESG实践需久久为功。在全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以多维度实践, 回应能源安全、科技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命题。 为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中宣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 -2027年)》。首个中国组织制定的碳捕集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为全球技术评估提供了统一框架。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枪总数已达1734.8万个,绿色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区域合作持续 深化,沪港两地举办可持续信息披露研讨会,共商标准衔接与企业实践。企业层面,蒙牛、南方电网、 中远海运、唯品会等公司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员工日常与运营细节。这些实践共同勾勒出政策、市场与技 术协同推动绿色转型的图景。 一、国内动态 中宣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七部 门联合印发了《"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多项重点任务,包括组织创作 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开展农民群众乐于 ...
同兴科技:公司生产催化剂及TX-1碳捕集吸收剂所需的上游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稳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4:08
原材料供应情况 - 公司生产催化剂及TX-1碳捕集吸收剂所需的上游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稳定 [2] - 原材料供应可完全适应碳捕集吸收剂市场快速增长需求 [2] 产能扩展能力 - 上游原材料供应能满足公司产能快速扩展的需要 [2]
同兴科技:公司研发生产的CCUS碳捕集吸收剂,可直接应用于相关电厂的碳捕集装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3:58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研发生产的CCUS碳捕集吸收剂在技术适配性上符合煤电行业碳捕集项目的应用要求 [1] - 公司产品可直接应用于相关电厂的碳捕集装置 [1] 行业项目进展 - 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于9月25日在华能甘肃正宁电厂圆满完成72小时试运行 [1] - 该项目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1]
中国华能宣布!
中国能源报· 2025-09-25 03:34
项目规模与技术突破 - 全球最大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正式投运 年捕集二氧化碳达150万吨[1] - 项目实现技术和装备100%国产化 攻克低能耗吸收溶剂等多项技术难题并创造多项全球与国内首创[1] - 碳捕集率超90% 捕集二氧化碳纯度超99%[1] 运营模式与功能 - 具备辅助调峰能力 可动态调整碳捕集系统负荷[2] - 使煤电机组在实现大规模碳捕集同时具备灵活调节能力 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2] 应用领域与战略意义 - 捕集后二氧化碳将用于地质封存 或应用于油田增采 绿色燃料合成 矿化建材等领域[1] - 标志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百万吨级工业化示范迈上新台阶 推动煤电实现大规模工业化深度减排[1] - 为煤电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保障协同发展提供可行路径[2]
【行业ESG周报】我国首个碳捕集领域国际标准发布,世界气象组织报告警示全球水循环日益紊乱-20250923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23 12: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报告核心观点 - 政策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 目标2027年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7][8][9][10][11] - 吉林省率先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计划2027年出台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 2030年全面推广 [12][13][14] - 中国主导编制全球首个碳捕集领域国际标准 填补国际空白 提升CCUS技术话语权 [16] -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连续五年发布 浙江 广东 北京等省市在双碳转型中领先 [21][22][23] - 全球水循环紊乱加剧 2024年冰川冰损失达4500亿吨 导致海平面年上升约1.2毫米 [24] - 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将于2026年生效 覆盖全球三分之二公海区域 [25][26] - 兴业银行落地福建省首笔ESG挂钩贷款 利率与企业ESG绩效挂钩 [28][29] - 荣盛石化MSCI ESG评级升至A级 为国内化工企业最高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下降10% [30][31] 政策动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 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2025-2027年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 2024年底全国装机7376万千瓦 [7][8] - 吉林省14部门联合推出碳足迹管理方案 覆盖汽车 钢铁 石化等优势产业 计划建立碳标识认证制度 [12][13][14] 行业趋势 - 华能主导编制国际标准ISO 27927:2025 规范碳捕集吸收溶液性能指标 推动CCUS技术产业化 [16] -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采用"5+N"评估体系 2025年优化环境治理 绿色金融等指标 反映双碳工作系统化转型 [21][22][23] 国际事件 -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水循环持续紊乱 2024年仅三分之一河流集水区流量正常 冰川损失威胁沿海地区 [24] - 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获61国批准 将建立公海保护区 支持2030年保护30%海洋面积的目标 [25][26] - 太平洋韧性基金由15国签署成立 目标融资5亿美元 应对岛国气候融资障碍 [27] 企业动态 -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创新ESG挂钩贷款模式 利率与融资租赁企业ESG绩效联动 支持储能项目 [28][29] - 荣盛石化获英华奖ESG示范案例 MSCI评级跃升至A级 2024年替代性水源占比73.66% 余热制淡水超7000万吨 [30][31]
同兴科技(003027) - 003027同兴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4:04
业务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33.49%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48万元,同比增长166.07% [9] - 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重点拓展CCUS及钠电池业务 [9][11] - 正寻找契合的并购标的并关注跨界并购机会 [11] - 成立海外事业部搭建销售网络,将海外业务作为重要补充 [11] 钠电池业务进展 - 钠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一期计划投资3亿元 [11] - 已完成与多个省份地方政府的生产基地选址对接 [4][10] - 聚焦低速车、小动力及储能领域,暂不涉及商用车大动力场景 [3] - 第三代NFPP材料完成50Ah短刀电芯试制,性能达国内一流水平 [5][10] - 第一代高首冲S-NFPP材料顺利完成中试 [10] - 第四代NFPP材料通过小试验证,中试放大进行中 [10] - 聚阴离子路线具备低成本、高安全性和稳定性优势 [3] CCUS业务发展 - 船舶碳捕集装置已获得三笔吸收剂订单 [6][9][12] - 开发出能耗低于2.0GJ/吨二氧化碳的两相吸收剂 [8] - TX系列吸收剂价格区间为每吨数万元 [7] - 吸收剂在再生能耗和寿命指标上保持行业领先 [7][8] - 与惠生工程、中冶焦耐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0] - 正推进欧洲某垃圾发电厂35万吨级CCUS项目投标 [8] 技术研发特点 - 钠电正极材料具备固态电池应用潜力但暂未布局 [6] - 聚阴离子路线循环寿命显著优于层状氧化物路线 [3] - 吸收剂采用定制化策略,可根据工况提供优化方案 [7] - 独家抗氧化技术使寿命达传统MEA的数十至数百倍 [8] 股东与资本管理 - 截至2025年9月10日股东户数为15933户 [3] - 限制性股权激励本周完成过户,将产生股份支付费用 [3]
央视新闻丨实现从“技术空白”向“自主可控”跨越,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项目封存量破1亿立方米
国家能源局· 2025-09-11 08:03
项目成就与规模 -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2] - 项目年二氧化碳封存量超4000万立方米[4] - 未来10年计划回注二氧化碳超5.5亿立方米并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8]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实现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全链条技术升级[6] - 自主研发二氧化碳压缩机及气体处理系统 实现回注气体质量精准控制[12] - 从CCS技术升级至CCUS 形成"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模式[6][18] 产业应用与拓展 -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使原油增产达20万吨并显著提升油田采收率[6][17] - 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14] - 计划以渤中19-6气田和南海大气区为中心建设南北二氧化碳驱油驱气中心[14]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标志我国海上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成熟[2] - 为海上油气田开发及沿海高排放企业开辟降碳环保新路径[18] - 形成完整规范的标准操作流程 为规模化应用提供实践支撑[10]
建龙微纳(688357):泰国基地打造成长新引擎,拟收购上海汉兴可参考UOP发展之路
山西证券· 2025-09-03 11:0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3][8] 核心观点 - 泰国基地成为海外增长重要引擎 泰国建龙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746.50万元(同比增长47.89%) 净利润1075.90万元(同比增长43.50%) [5] - 拟收购上海汉兴能源 通过"材料定制-设备配套-工艺包交付"模式向技术服务商转型 参考霍尼韦尔UOP发展路径 [6][7]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生命健康板块收入占比提升 气体分离与吸附干燥板块保持良好韧性 [4] - 新兴应用领域布局完善 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二氧化碳储能 碳捕集 对二甲苯分离技术等进口替代领域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0.33%) 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4.91%) [3]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8.32%) 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增长57.60%) [3]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91/10.21/11.69亿元(同比增长14.45%/14.51%/14.56%) [8]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1.28/1.47亿元(同比增长45.72%/17.28%/14.79%) [8]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9/1.28/1.47元 PE为29.78/25.39/22.12倍 [8][10]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28.4%提升至2025年31.6% [10] 产能建设 - 泰国建龙二期项目2024年底结项 2025年上半年投产 产能逐步爬坡将增强海外产能协同 [5] - 总股本1.00亿股 总市值32.44亿元 每股净资产18.33元 [2] 业务进展 - 动物饲料用分子筛订单稳步增长 医用制氧分子筛因下游补库和原材料价格回落带动毛利率回升 [4] - 石化 炼化 新能源等重点行业对高性能分子筛产品的定制化 差异化需求加速释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