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贴息

搜索文档
落实消费贷贴息 抢抓政策机遇加码零售布局
金融时报· 2025-09-08 02:03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归属股东净利润246.22亿元 同比增长0.55% [1] - 不良贷款率1.25% 与年初持平 [1] - 零售存款日均增速达6.7% 近3年零售存款成本累计改善49个基点 [2] 零售业务发展 - 全行AUM近3.1万亿元 个人财富管理中收37.6亿元 同比增长6.1% [2] - 服务零售客户近1.6亿户 数字化投研投顾累计服务150万人次 [2] - 理财产品规模1.8万亿元 上半年为客户创造收益191亿元 [2] 消费金融布局 - 即将上线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一期功能 [1] - 代理产品销量1013亿元 同比增长17% [2] - 聚焦文旅和以旧换新消费场景 加强重点平台合作 [3] 数字化与服务能力 - 金知了小店上半年访问量超1480万人次 [2] - 优化三代App和线下网点建设 强化支付便利与安全 [3] - 通过数据支撑精准匹配客户需求 打造差异化服务体系 [2]
瑞银颜湄之:H股银行股息率更有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7:10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业指数7月下跌0.85% 8月下跌2.17% 主要因市场风格切换和获利了结行为 [1] - 8月回调幅度相对有限 年内累计涨幅仍达约30% [9] - 银行股与煤炭股同步下跌 反映市场对防御性板块配置需求下降 [9] 存款搬家现象分析 - 当前存款搬家规模远低于2015年水平 未形成明显趋势 [2] - 大型银行贷存比处于合理区间 例如国有大行分别为70%和90% 不存在存款短缺问题 [4] - 存款搬家未冲击存款规模 反而通过基金代销等业务推动银行中收增长 [4] H股银行投资价值 - H股银行股息率达5.5%以上 显著高于A股银行预期均值(2026年4.1% vs 4.9%) [5][7] - 内地险资持续配置H股银行 因境内利率较低且追求4%以上收益资产 [5] - 基准情景下预计2025年H股银行股息率维持4.9%-4.95% 2029年仍达5%左右 [7] 银行业务发展态势 - 国有大行上半年营收全部实现正增长 主要受益于中收和债券投资收益增加 [7] - 股份制银行仍未摆脱营收负增长困境 [7] - 预计2026年行业恢复收入增长 净息差触底且手续费收入回升 大行营收增速或达5% [7] 政策影响评估 - 消费贷贴息政策针对大额消费贷(不含信用卡) 利率降幅约1% [8] - 贴息政策对中等收入群体刺激效果显著 对高低收入群体影响有限 [8] - 监管严禁资金流入股市楼市 银行已加强资金流向排查 [8] 行业前景与企稳条件 - 政策引导股市平稳发展 居民参与度相对理性 [3] - 银行股企稳需关注三方面:十五五规划政策信号、经济预期明确化、12月至次年1月分红窗口期 [9] - 若维持慢牛态势 长期对银行板块形成利好 [4]
21对话|瑞银颜湄之:H股银行股息率更有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7:04
银行板块表现与市场动态 - 银行业指数7月下跌0.85% 8月下跌2.17% 主要因市场风格切换和获利了结行为 [1] - 银行股属于防御性板块 回调幅度相对今年累计30%涨幅并不显著 [9] - 8月银行股与煤炭股同时下跌 反映市场对防御性板块配置需求下降 [9] 存款搬家现象分析 - 存款搬家规模远低于2015年水平 未形成明显趋势 [2] - 大型银行贷存比处于合理水平 如国有大行分别为70%和90% 不存在存款短缺问题 [4] - 存款搬家未冲击银行存款规模 反而通过基金代销等中收业务增长形成支撑 [4] H股银行投资价值 - H股银行股息率达5.5%以上 显著高于A股银行预期均值4.9% vs 4.1% [5] - 内地险资因境内利率较低 对H股银行配置力度较大 追求4%以上收益率资产 [5] - 基准情景下预计2025年H股银行股息率维持4.9%-4.95% 2029年仍达5%左右 [7] 银行业务发展态势 - 国有大行上半年营收全部正增长 主要受益于中收和债券投资收益增加 [7] - 基金代销业务随股市活跃度提升明显回暖 信托和保险代销业务同步回升 [4] - 预计银行从2026年恢复收入增长 净息差触底 手续费收入回升 [7] 政策影响评估 - 消费贷贴息政策针对大额消费贷 不包括信用卡 推进节奏平稳 [8] - 贴息对中等收入群体刺激效果较好 利率下降1%可能提升借贷意愿 [8] - 监管严禁资金流入股市楼市 银行已加强资产质量排查 [8] 未来展望与关注点 - 银行股企稳需关注十五五规划政策信号 基建投资和产业支持内容 [9] - 经济预期明确度和年末派息窗口期12月至次年1月为关键时点 [9] - 若股市维持慢牛态势 长期对银行板块形成利好 [4]
消费贷款“国补”落地 贴息“红包”定期发放
北京晚报· 2025-09-04 06:49
政策实施与覆盖范围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实施 执行期持续至明年8月31日 [1] - 政策覆盖工农中建交等18家银行及5家指定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2] - 消费者需签署补充协议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方可享受贴息 [2] 银行执行与技术支持 - 银行系统通过自动识别贷款资金消费用途实现精准贴息 需具备海量交易数据分析能力 [2] - 金融机构在客户授权后自动识别消费信息并进行定期自动贴息 [1] - 技术研发经历系统测试 业务测试 验证识别测试等多轮测试环节确保顺利实施 [2] 消费者操作流程 - 客户可通过线上签约或线下网点办理 签署《贴息补充合同》后系统自动识别商户类型 [1] - 贴息资金在还款时直接扣减 累计最高3000元 并通过短信告知具体贴息情况 [1] - 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自主查询贴息金额 银行同步通过短信通知 [2] 银行战略部署 - 建设银行聚焦精准支持真实消费需求 简化贴现流程并深化贷款与消费场景融合 [2] - 光大银行对辖内网点进行培训 全力做好贴息服务保障工作 [2] - 农业银行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以提高消费者获得感 [2]
消费贷“国补”来了!如何申请、能补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9-03 12:22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自9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 贴息覆盖日常消费及重点领域消费 信用卡业务不享受支持 [3] - 贴息利率为年化1%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4]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对应合格消费金额30万元 [4][6] 贴息适用范围 - 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按实际金额计算贴息 多笔叠加后单机构贴息上限1000元 [3][4][6] - 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多笔叠加后单机构贴息上限3000元 [3][4][6] - 重点领域包括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3] 参与机构范围 - 涵盖18家银行及5家消费金融公司 包括6家国有大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8][9] - 具体机构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行 以及招商、中信、浦发等股份行 [9] - 消费金融公司包括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 [9] 申请与执行要求 - 需从指定23家机构获取贷款并签署补充协议授权查询消费信息 [8][9] - 贷款资金取现或转账给个人无法享受贴息 需通过合规商户消费通道 [11][12] - 政策执行前发放的贷款在9月后用于合规消费仍可享受贴息 [12]
消费贷“红包”来了!怎么领?实操指南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9-02 09:01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施行 居民在规定领域和范围的贷款消费可享受贴息支持 [1]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相当于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 [1] - 贴息对象涵盖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包括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 [1] 贴息计算规则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 单个借款人在同一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3000元贴息 [1] - 以5万元消费贷为例 年利率3%情况下 原本年利息1500元 享受1个百分点贴息后消费者仅需支付1000元 财政贴息资金承担500元 [3] 金融机构范围 - 政策覆盖6大国有银行(工 农 中 建 交 邮储)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3] 申请流程 - 消费者需签署贴息补充协议 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 已获贷款者需补签协议 [5] - 银行系统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后实施贴息 按月扣减贷款利息 未能自动识别的需消费者提交材料进行人工审核 [7]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施行 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9-02 02:54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施行 居民在规定领域和范围内贷款消费可享受贴息支持 [1]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相当于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 [3] - 贴息对象为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3] 贴息适用范围 - 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涵盖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 [3]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 单个借款人在同一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3000元贴息 [3] - 以5万元消费贷为例 年利率3%情况下 原本需支付1500元利息 贴息后消费者仅需支付1000元 财政贴息资金负担500元 [3] 金融机构范围 - 贴息政策仅适用于从6大国有银行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获得的消费贷款 [5] - 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包括工 农 中 建 交 邮储等国有大行及指定股份制银行 [5] 贴息申请流程 - 消费者需签署贴息补充协议 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 已获贷款消费者需补签协议 [7] - 银行系统自动识别的消费交易将自动开展贴息 每月直接扣减贷款利息 [9] - 未能自动识别的消费交易需消费者提交材料进行人工审核 [9]
消费贷“国补”来了!如何领?(附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9-02 00:30
消费贷财政贴息政策 - 政策执行期为2024年9月1日起一年内 消费者在相关机构获得消费贷款并完成真实消费后可享受年化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 [1] - 贴息覆盖消费场景包括餐饮等小额消费 购车及装修等大额消费 以及旅游和养老等服务消费 [1] - 以5万元消费贷为例 年利率3%条件下 贴息后年利息支出从1500元降至1000元 节省500元利息成本 [4] 参与机构范围 - 政策覆盖18家银行机构 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5] - 招联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同样被纳入政策适用范围 [5] 贴息申请条件 - 消费者需与贷款机构签署补充协议 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以验证资金用途 [5] - 贷款资金必须通过银行系统进行消费结算 现金取现及转账至个人账户均不符合贴息条件 [7] - 通过扫商户个人收款码付款及信用卡消费等渠道均无法享受贴息政策 [7] 政策执行细节 - 8月申请9月使用的消费贷款仍可享受贴息 多家银行已确认该政策适用性 [7] - 银行将通过交易信息验证资金用途 违规挪用消费贷于投资理财等行为将导致贴息资格失效 [10]
黄金再度大涨;消费贷贴息开闸|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0:14
黄金市场表现 - 国际金价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 COMEX黄金期货最高触及3553.8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 现货黄金盘中突破3480美元/盎司逼近4月历史高位 [1] - 今年以来现货黄金涨幅超32% 国内黄金股西部黄金 湖南黄金 中金黄金等当日股价均上涨 [1] - 周大福和六福珠宝黄金实物价格达1027元/克 单日上涨1.18% [1] 铁路数字化进程 - 纸质火车票报销凭证将于9月30日后全面停用 由电子发票取代 无纸化进程自2018年启动 [2] - 旅客可通过自助机打印行程信息单 包含发车时间 到发车站 座位号 检票口等完整信息 [2] - 电子发票可通过12306账户申请 系统自动开具并上传税务部门 实现环保高效操作 [2] 消费贷贴息政策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覆盖汽车 家电 装修 旅游 健康医疗等领域 政策持续至2026年8月31日 [3] - 单笔5万元以下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 全部个人消费贷款年贴息上限3000元 以工行为例 [3] - 贴息优惠幅度为年化1个百分点 多家银行已上线服务端口 部分存量客户可享受补贴 [3] 短剧行业动态 - 短剧行业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高学历人才跨界参与为行业注入活力 [4] - 新人前期多数零片酬需积累作品 行业呈现职业选择多元化趋势 [4]
一线探访 消费贷“国补”来了 谁在“薅羊毛”?
中国经营报· 2025-09-01 15:45
政策实施概况 - 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定点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1] - 贴息标准为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1] 消费者行为分析 - 部分消费者因真实消费需求(如家居家装、教育培训等)主动利用贴息政策 单笔2-3万元消费贷款可节省200-300元/年 [2] - 消费者偏好通过拉长还款周期减轻消费压力 而非一次性支付 [2] - 财政贴息通过自动认定和扣减机制实施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最高贴息1000元 5万元以上单笔消费及所有贷款合计最高贴息3000元 [3] 银行端执行情况 - 银行设立线上"双贴息"专区简化办理流程 客户可通过App直接查看贴息金额 [3] - 部分银行(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通过短信提前通知客户贴息政策 借势营销吸引贷款客户 [5] - 存在消费认定挑战:使用个人收款码的小商户交易难以被认定为消费 需提交复杂证明材料进行再认定 [3] 市场竞争动态 - 银行消费贷利率优势凸显(贴息后实际利率约2%) 对比互联网平台最低5%的利率形成竞争力 [5] - 银行对客户资质要求较高 部分私企员工因公积金缴纳水平限制可能影响贷款额度审批 [5] - 政策刺激潜在客户转化 原有互联网平台借贷用户开始尝试向银行申请消费贷款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