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网型储能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最大用户侧储能电站并网投运!
ESIE 2026 储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预定展位详情咨询: 曹先生 13 5 5 2 7 1 2 1 8 9 王先生 13 5 8 1 8 8 5 5 2 0 李先生 13 5 8 1 7 4 1 6 8 0 文 | 苏电牛思 9月18日, 江苏省内最大规模用户侧储能电站— 江苏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2 4 0兆瓦时的用 户侧储能电站,正式并网运行。 靖江特殊钢厂 该项目位于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内, 采用构网型储能技术 , 具有灵活运行、快速启动、 动态效益显著等优点,能够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据测算满负荷运行时总功率达12万千 瓦,可存储电量24万千瓦时,相当于可以满足3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该电站将与江 苏市已投运的新扬子造船、长强钢铁等储能项目形成集群效应,使江苏市用户侧储能总容 量达到15.7 2万千瓦。 相关阅读 125MW/250MWh!中车株洲所助力阳江翌川金属用户侧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 575MWh工商业储能项目签约!远期容量超1GWh 全国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开工!一期超100MW/400MWh,二期将增至1GWh! 联盟官微 关注政策、项目、企业、市场活动 联盟官方小秘书 入会、入群、产业交流、活 ...
中车株洲所助力西藏阿里独立构网型储能项目通过人工短路试验
项目突破 - 大唐西藏阿里独立构网型储能项目成功通过人工短路试验 突破4300米高海拔环境下低温低气压等技术难点 成为国内百MWh级高海拔独立构网型储能标志性工程[2] - 项目于2024年11月实现顺利并网 目前处于关键性能验证阶段 每天可稳定提供电量28万度以上 每年新增清洁能源2000万千瓦时以上[5] - 人工短路试验验证储能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和短路电流提供水平 表明系统可经受电网最严苛故障工况考验 有效提升阿里地区弱电网暂态稳定性[2] 技术优势 - 依托65年在算法器件材料三大核心技术领域积累 取得构网型储能技术突破性成果[3] - 突破动态阻抗重塑与多机协同控制技术 适配高海拔地区多设备联动复杂场景[4] - 攻克毫秒级响应的高低压穿越无功支撑技术 解决低短路比下连续高低穿越难题[8] - 提出抑制宽频振荡的瞬时功率高速响应技术 有效提升电网稳定性[8] - 实现跟网构网模式无缝切换 解决电网惯量支撑不足和短路容量提升难题[8] 行业影响 - 项目有效填补西藏阿里地区电能缺口 解决上万户当地居民用电问题[5] - 公司将以该项目为起点 持续加大储能技术研发投入 推动构网型储能在更多复杂环境推广应用[5] - 公司助力阳江翌川金属用户侧储能电站实现125MW/250MWh全容量并网 并通过国内首个储能强制性国标认证[9]
四部门: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 研制长寿命、宽温域、低衰减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关键装备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7:49
人民财讯9月22日电,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 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研制长寿命、宽温域、低衰减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 关键装备,构建低成本长时钒基、铁基、有机等液流电池装备体系。突破电池管理系统安全监测、隐患 预警和主动防护技术,提升储能电池本征安全性能。突破大容量、低成本物理储能技术,研制高水头抽 水蓄能机组及大容量变速机组,研发大功率、高参数压缩机及膨胀机等关键装备和低成本、高效率、长 寿命储热关键技术装备。研制高效率飞轮储能、高比能长寿命超级电容器等短时高频储能装备并推动开 展工程验证。推动构网型储能技术研发,研制多场景、多工况自适应构网型储能系统及装备。 ...
地平线明年发布并争取量产舱驾一体芯片;OPPO Find X9系列显示屏将由深天马独供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9-20 03:06
航天与货运飞船 - 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天鹅座"货运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运送约5000公斤科研物资及补给 [2] - 此次为该公司第23次执行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 并首次采用运载能力升级版飞船 [2] - 飞船计划于2026年春季脱离空间站返回 [2] 消费电子与显示技术 - OPPO Find X9系列手机显示屏将由深天马A独家供应 [2] - OPPO Find X9系列目前已正式开启预约 [2] 新能源储能设施 - 江苏省最大规模用户侧储能电站正式投运 容量达120兆瓦/240兆瓦时 [3] - 电站采用构网型储能技术 可存储24万千瓦时电量 满足约2.5万户家庭单日用电需求 [3] - 项目可为泰州靖江地区提升12万千瓦调频调峰能力 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 [3] 智能驾驶芯片 - 地平线计划于2026年发布新一代舱驾一体芯片 并于明年实现量产 [2] - 该芯片由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苏箐带领的高阶智驾算法团队参与算力定义与规划 [2] - 从软件算法需求倒推芯片设计成为智驾芯片领域主流开发模式 [2]
海博思创助力蒙东地区首个新型独立储能项目顺利建成
项目概况 - 大唐赤峰康家营150MW/600MWh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建成 系蒙东地区首个新型独立储能项目[2] - 项目位于科尔沁沙地 需应对风沙/高温/高寒及极端温差等严苛环境挑战 当地极端低温达-30.7℃ 最高气温35℃[2] - 项目采用构网型储能技术 通过算法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实现电网惯量毫秒级响应 具备实时调压与动态调频功能[3] 技术优势 - 采用大储旗舰产品 具有安全可靠/低LCOS/高度集成/长寿命及强环境适应性等核心优势[2] - 针对特殊环境进行保温与防风沙等特殊设计 结合定制化运行策略保障极端条件下稳定运行[2] - 搭载自主研发海博AI云平台 构建电芯至现场运行的全生命周期数据追溯体系[4] -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设备故障超前预警与系统健康状态精准诊断 有效降低运维成本并提升投资回报率[4] 执行效率 - 依托全业务链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 仅用30个自然日完成合同签订/交付及调试全流程[3] 行业展会 - 第十四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6)将于2026年4月1-3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6] - 展会预计吸引1000+赞助商/参展商 展览面积达160000平方米 观众人次超200000 汇聚5000+产业上下游企业[6] - 设置储能与电力设备馆/电池与智能制造馆/储能应用馆/电池与材料国际馆及未来生态馆等专业展区[6]
天合光能连签储能大单,光伏龙头纷纷发力光伏储能一体化
华夏时报· 2025-09-12 09:27
天合光能储能业务进展 - 天合光能控股子公司天合储能签订合计2.48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 覆盖中国、拉美、亚太三大区域客户 [1][2] - 海外1GWh订单采用构网型系统 为天合储能在海外市场首个GWh级别构网型项目 [1][2] - 天合储能2024年上半年出货1.7GWh 全年计划出货8-10GWh 海外订单占比大幅提升 [6] 构网型储能技术价值 - 构网型储能通过主动构建电网电压和频率 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导致的电网弱支撑问题 [4] - 构网型储能本质为电压源 可自主设定电压参数并输出稳定电压/频率 具备离网运行能力 [4] - 2025年整个构网储能规模预计达10GW级 未来百MW级、GW级构网储能将成主力军 [5] 光伏行业储能布局趋势 - 超过80%光伏头部企业通过自建、收购或合资方式切入储能赛道 应对组件利润下滑和行业竞争压力 [1][6] - 天合储能业务在2024年二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扭转持续高投入形成的亏损趋势 [7] -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GW/168GWh 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 [7] 企业具体储能战略 - 天合储能覆盖全球六大区域市场 累计出货量超12GWh 连续六季度入选BNEF全球储能产品可融资性榜单 [6] - 晶科能源推出"蓝鲸SunTera G3"储能系统 隆基绿能聚焦工商业光储一体化 晶澳科技主推光储系统 通威股份布局全产业链 [7] - 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装机达94.91GW 同比增长29% 等效利用小时数达570小时 同比增加100小时以上 [7]
南网宝池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科技日报· 2025-08-19 11:14
项目运营表现 - 截至8月15日宝池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03亿千瓦时 累计启动272次 长期保持单日"两充两放"高频次调用 [1] - 迎峰度夏期间电站每天高功率运行 相当于为电力系统增加40万台家用空调同时开启的调节能力 [1] - 电站占地50亩 规模达200兆瓦/400兆瓦时 配备52套可独立接受电网调度的储能系统 [1] 技术创新与突破 - 全球首套构网型钠离子储能系统在站内投用 支持慢充慢放/快充慢放/快充快放等多种工作模式 [2] - 应用5种差异化构网型储能技术路线 创下全球最大单机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等多项世界第一 [1] - 首次实现锂/钠两种电力储能材料同站性能对比 钠离子电池运行性能达到预期 [1][2] 电网支撑作用 - 有效保障新能源高占比电网稳定运行 助力周边30多个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厂站绿电稳定接入电网 [1] - 云南新能源装机突破6800万千瓦 电网渗透率接近70% 宝池储能站为高波动性电网提供关键调节能力 [2] - 项目作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平台 推动构网型储能技术由示范迈向成熟应用 [1][2]
突破1亿千瓦时!
中国电力报· 2025-08-18 08:26
项目运营表现 - 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1] - 电站于5月25日投产 占地50亩 规模达200兆瓦/400兆瓦时 配备52套独立接受电网调度的储能系统[3] - 累计启动272次 长期保持单日"两充两放"高频调用 迎峰度夏期间每日高功率运行[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全球首套构网型钠离子储能系统及全球最大单机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在站内投用[5] - 应用5种差异化构网型储能技术路线 实现锂钠两种电力储能材料同站性能对比[5] - 构网型储能通过算法模块实时调整输出电压频率 支撑电网稳定运行[6] 新能源支持效能 - 电站助力周边30多个风电光伏厂站绿电稳定接入电网[3] - 提供相当40万台家用空调同时开启的调节能力[3] - 云南新能源装机达6800万千瓦 电网渗透率近70% 构网型储能有效应对波动性[6] 行业实证意义 - 钠离子电池运行性能通过实证检验 具备慢充慢放/快充慢放/快充快放多种工作模式[5] - 当前锂离子电池储能占全国投运新型储能项目96% 钠离子电池占比不足1%[5] - 电站完成国内最大规模构网型储能黑启动试验 功率调节速度显著优于传统电源[6]
阳光电源20250703
2025-07-03 15: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系统 - 公司:阳光电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推荐投资阳光电源的原因 - 行业需求转变,对设备产品质量要求提高,且2025年公司估值约10倍,当前配置性价比高[3] 公司主营业务和发展策略 - 主营业务为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系统;早期进入逆变器和储能市场,2014年制定重要规范,2020年起业务快速增长,形成双龙头地位;2016年布局海外市场,在多地投产逆变器设备;持续投入研发,应用前沿技术,产品矩阵全面[4][5] 公司业绩表现 - 营收规模稳定增长,归母净利润整体呈增长趋势,近两年规模较大;海外业务早期扩张,2022年起国内外营收基本1:1,2025年海外营收或略有增长[7] 全球储能市场变化 - 2025年品牌竞争力重要性显著提升,新增装机有望达275GWh,同比增约57%;传统市场稳定增长,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速超200%[8][9] 光伏逆变器领域发展趋势 - 2025年起全球光伏装机增速下滑,但逆变器迎来更换周期,2025年预计更换21 - 58GW,2027年达58 - 154GW,更换周期可能提前[10] 储能系统竞争格局及公司位置 - 储能领域分散,北美、欧洲头部集中度高,阳光电源市占率居前三且稳定;国内新能源装机增长重塑市场格局,公司品牌竞争力提高[11] 构网型储能技术对电网稳定的作用 - 风光可再生能源接入使电网脆弱,构网型储能技术可提高系统可靠性与经济效益[12] 新能源发电对传统电力系统的影响 - 新能源发电比例提升使传统电力系统发电和负荷双不确定,系统惯量减小,导致电网不稳定、电压波动、脱网及宽频震荡等问题[13] 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 配置储能可提高光伏利用率、降低度电成本,如甘肃某项目度电成本从0.225元/度降至0.224元/度,储能有望成刚需[14] 公司在行业中的表现 - 2024年逆变器销量147GW,储能28GWh,增速突出;应用前沿技术,产品矩阵全面[15] 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格局中的地位 - 稳居行业首位,融资排名第一;前瞻布局与本土化服务团队优势显著,全球化布局抵抗风险、维持增长[17] 公司财务状况及未来盈利预测 - 销售费用投入高,研发费用稳定增长;盈利水平稳定领先,资产负债率健康;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5亿、1044亿、1236亿,同比增速19%、13%、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亿、137亿、160亿,同比增速16%、7%、17%,维持买入评级[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股权结构相对集中,领导有深厚技术研发背景,2023年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实现难度不大[6]
储能2025年中期策略
2025-06-18 00: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储能行业 - **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华为、南瑞、德业股份、盛虹股份、阿特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储能市场 - **政策变化及影响**:年初取消光伏风电并网强制配储,但 4 月要求 2025 年底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光伏风电上网电价波动增加,内蒙古等地峰谷电价差大,最大套利空间达 1.55 元/千瓦时,江苏和山东也有峰谷电价机制,开发商为平滑新能源收益仍积极投资储能[1][2][3] - **装机情况及预期**:2025 年预计电化学储能装机达 54 吉瓦,容量 150 吉瓦时,同比增长约 30%;一季度装机约 12 吉瓦时,同比略降 5.5%,二季度因抢装潮增速高,截至 5 月 20 日累计装机 32 吉瓦,同比增长 70%以上,系统价格约每瓦时 0.4 元,上半年增速超 50%,下半年增速或放缓[1][4][7] 美国储能市场 - **2024 年表现**:装机容量 37 吉瓦时,大规模储能 34 吉瓦时,同比增长超 30%,户用储能约 1 吉瓦时,同比增长超 60%,德州和加州是主要市场[8] - **2025 年预期**:预计同比增长约 40%,容量约 48 吉瓦时,部分项目可能递延至 2026 年[1][9] - **关税政策影响**:中美关税维持在 40%左右,下游客户承担新增关税,国内企业出货目标不受重大影响,最快三季度业绩体现关税影响,新签订单盈利状况将改善[10] - **通胀削减法案影响**:短期抢开工或抢发货现象明显,对短期需求影响小,2028 年前需求稳定,7 月最终条款落地影响不大[1][11] 欧洲储能市场 - **2024 年表现**:整体装机 22 吉瓦时,大规模储能同比增长 280%至 12 吉瓦时,西班牙、葡萄牙大停电促使欧洲积极投资大规模储存设备[13] - **2025 年预期**:大规模新增装机功率侧约 9 吉瓦,同比增长 80%;容量侧 18 吉瓦时,同比增长 50%;户用增速预计为 15%,对应 11 吉瓦时;工商业新增装机容量预计为 3.6 吉瓦时,同比增长 64%[2][14][15] - **工商业储能**:过去发展慢,现其他国家出台支持补贴计划推动需求增长;德国政策提供套利空间,随着智能电表覆盖度提高,户储和工商储经济性提升;德国工商业用户盈利模式为峰谷套利和降低容量电费,动态电价普及将提高配备储能系统积极性[15][16][17] - **意大利大型储能项目**:2024 年整体新增装机容量达 5.9 吉瓦时,同比增长 41%,大型项目新增装机 3.4 吉瓦时,同比增长 560%,预计 2025 年采购 10 吉瓦时,未来大型储能市场潜力大[18] 新兴市场储能 - **表前市场**:澳大利亚有 16.8 吉瓦大型项目在建或调试,预计 2025 - 2027 年并网,总规模 11 吉瓦;智利 89%在建项目为光伏配套存,总计 16 吉瓦时;南非 2024 年以来启动招标,总量 7 吉瓦时,最快 2026 年底并网[21] - **用户侧市场**:非洲与东南亚地区因缺乏稳定供电和受气候灾害影响,对用户侧储能需求广泛且持久;光伏加储能系统度电成本低于柴油发电,回收期约 5 年,工商业储能需求更稳定[21][22] - **政策影响**:澳大利亚户用储能补贴政策使 2025 年需求显著提升,马来西亚强制光伏配套储能推动当地需求[23] 全球储能市场 - **2025 年装机容量及增速**:预计达 270 吉瓦时,同比增长 43%,新兴市场增速最高为 75%,其次是欧洲 51%,美国 40%,中国 37%[2][26] - **企业发展趋势**:2025 年逆变器出货量同比转正,4 月环比增长;国内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商签约海外订单规模达 81 吉瓦时,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交付直流侧产品,阳光电源和华为具备交流侧能力;构网型储能是趋势,华为、南瑞、阳光电源等交流侧优势公司易获客户溢价[24][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工商业用户侧存在投资机会,长三角、珠三角和内蒙古等地有套利空间和政策支持,看好未来爆发式增长潜力[6] - 德国只有 7%的家庭使用动态电价,随着智能电表安装覆盖度提高,户储和工商储经济性将提升[16] - 澳大利亚过去几年户用储能增速放缓,2025 年补贴政策落地后需求将大幅改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