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宁夏启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七大攻坚行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1:47
核心观点 - 宁夏启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七大攻坚行动 总投资额近3500亿元的96个重点项目为牵引 旨在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2][3] 化工园区扩容提质行动 - 至2026年6月完成9个园区扩区调位或认定 推动96个拟建项目落地 总投资3490亿元 建成后新增产值1200亿元以上[1] - 实行一园一策一台账机制 同步配套专项债及低成本化改造资金支持[1] 园区改革创新发展行动 - 剥离社会事务 深化管理模式 推动1+4+7改革政策落地 2025年目标园区工业总产值达6000亿元[1] - 建立月度推进 双月汇报 年度考评机制 安排1.2亿元资金激励先进[1] 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行动 - 聚焦10条重点产业链 2025年产值目标2000亿元[2] - 建立链长+专班+链主机制 每年突破30项卡脖子技术 对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资金奖励[2] 数字信息产业提速行动 - 2025年服务器制造产值目标50亿元 2026年突破200亿元[2] - 推动芯怡科技 新华三等项目落地 开展3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 配套5亿元数字经济基金[2] 重大项目招引攻坚行动 - 全年目标招引50个高技术 高成长 高附加值合作项目 确保招商引资金额突破1000亿元[2] - 创新招商模式 对成效突出地市最高奖励500万元[2] 重点项目建设促进行动 - 重点项目实行三级包抓机制 确保2025年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2] - 力争2025年入园项目总体开工率达到90%以上 拟投产项目全部如期建成[2] 中小微企业服务提升行动 - 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规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3] - 扩大惠企助企政策覆盖面和人才引进力度[3]
工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0 00:29
工业总体表现 - 前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1][3] - 7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其中制造业增长6.2%(高于整体0.5个百分点),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分别增长5.0%和3.3% [2][3]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实现增长,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35种产量同比增长 [3] 装备制造业表现 - 7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连续24个月高于工业整体水平 [2][3] - 电子行业和电气机械行业均增长10.2%,汽车行业增长8.5%,三大行业合计贡献率达36.4% [3] - 中高端装备产量显著增长:电站用汽轮机(+52.0%)、移动通信基站设备(+43.2%)、发电机组(+34.6%) [3]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7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其中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生物药品制品制造等行业增速突出 [5]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较6月加速3.6个百分点 [5]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长8.4%,智能设备制造(+13.4%)和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11.0%)表现亮眼 [5] 绿色与智能化转型 - "新三样"产品产量增长显著:新能源汽车(+17.1%)、锂离子电池(+29.4%)、太阳能电池(+16.0%) [5] - 绿色设备产量高速增长: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57.2%)、风力发电机组(+19.3%) [5] - 机器人产业链爆发:机器人减速器(+48.0%)、工业机器人(+24.0%)、服务机器人(+12.8%) [5] 政策驱动效应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20.0%)、电机制造(+15.9%)、通用零部件制造(+13.7%)等行业增长 [6]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带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48.2%)和充电桩(+14.8%)产量提升 [7] - 超长期特别国债已下达188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覆盖8400个项目并带动超1万亿元总投资 [7]
锦州上半年工业发展强劲 增速继续领跑全省
新华网· 2025-07-31 01:41
工业发展表现 - 锦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去年同比增长11 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 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首位 [1] - 今年上半年锦州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3 5%,继续稳居全省第一 [1] 企业案例 - 辽宁英冠高技术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突破高纯度粉体制备技术瓶颈,产品性能较传统陶瓷提升3-5倍 [1] - 辽宁英冠高技术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销售额增长30%以上,实缴税额翻倍 [1] - 希尔达汽车零部件(辽宁)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全自动智能UV高光喷涂线,提升产品性能与生产效率 [1] 产业升级举措 - 锦州市推进7个项目获得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认定 [1] - 15户企业获评市级绿色工厂 [1] - 建立四级梯度培育库,18家企业入选省2025年度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1] - 有效期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首次突破百家 [1] 政府支持方向 - 工信部门将助企纾困,为企业找链条、市场、政策、资金、人才 [2] - 通过稳存量、挖增量、控变量、聚总量确保完成全年目标 [2]
向稳向新向优 工业高质量发展确定性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1 00:09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其中一季度增长6.5% 二季度增长6.3% [2]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 [2] - 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 较上年底增加8000多户 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2] 重点行业增长情况 - 电气机械 汽车 电子 通用设备 化工 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 [2]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 电机制造增长19.2% 通用零部件制造增长14.3% 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增长13.6% [3] - 包装专用设备产量增长34.0% 电站用汽轮机增长31.7% 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增长17.4% 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增长15.4% [3] 高端装备制造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9] - 铁路 船舶 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 汽车 通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10]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5个百分点 [10] 新能源汽车与船舶工业 -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 同比增长12.5%和11.4% [10]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增长41.4%和40.3% 累计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10] - 造船完工量 新接订单量 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51.7% 68.3%和64.9% [11] 高技术制造业与数字产业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3% [7]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增速高于规上工业3.5个百分点 [7]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6.2% 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增长53.3% 太阳能电池增长18.2% [7] 政策推动与产业转型 - 工信部将实施钢铁 有色金属 石化 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4] -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聚焦钢铁 有色 石化化工 建材四个重点行业 [6] -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 [4] 未来产业布局 - 培育生物制造 低空产业 人形机器人 元宇宙 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 [5]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备案企业达809家 产品超374万架 [10] - 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取得民航认证 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完成科研首飞 [10]
滨城区11项产品产量或产能位列全球或全国第一
齐鲁晚报网· 2025-07-17 09:51
工业发展成果 - 滨城区拥有11项产品的产量或产能位列全球或全国第一,包括固体烧碱、三氯乙烯、赤藓糖醇、抽油杆等 [2] -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74家,占比61.67% [2] - 工业技改投资增幅超过30%,获得上级工业技改奖补等资金948万元 [3] 科技创新 - 出台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惠企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 - 企业在高端铝活塞镶圈材料配方、赤藓糖醇绿色生产工艺、智能抽油杆数字化管理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2] - 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0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10家 [3] 产业升级 - 推动产品向医药中间体、高端密封件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升级 [3] - 培育生物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3] - 三元生物年产70000吨高端生物功能糖项目、滨农科技年产10万吨绿色农药制剂及10万吨特肥项目开工建设 [3] 产业集群 - 围绕五大支柱产业建立13个招商引资产业链专班,实施精准招商 [3] - 打造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 [3] - 形成"链主"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的融通发展格局 [3] 营商环境 -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率达到99.6% [4] - 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6.77亿元 [4] -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企业开办"一件事"服务 [4] 品牌建设 - 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项,数量居全市首位 [4] - 中裕食品品牌价值52.84亿元,位居全国食品加工企业第五位 [4] - 安琪酵母(滨州)有限公司产品荣获2024年"山东制造齐鲁精品" [4]
【权威解读】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6-27 06:1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万亿元,同比下降1.1%,但较1-4月份增加6034.1亿元 [1] - 利润下降主因包括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其中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下拉利润增速1.7个百分点 [1] - 毛利润同比增长1.1%,拉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0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 [1] 装备制造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 [2]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速分别达11.9%、11.6%、10.6%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其中飞机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利润分别增长120.7%、28.6% [2]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增长85.0%,金属船舶制造利润增长111.8% [2] "两新"政策影响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6%、7.1%,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 [3] -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利润增速分别为39.3%、26.7% [3]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利润分别增长101.5%、31.2% [3] 企业类型分化 - 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4] -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3%,高于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4]
前5月规上工业利润总额2.7万亿元,装备制造业增7.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03:5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1—4月份增加6034 1亿元 但同比下降1 1% 主要受有效需求不足 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影响 [1] - 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高基数下拉1—5月份利润增速1 7个百分点 [1] - 1—2月份利润同比下降0 3% 1—3月份增长0 8% 1—4月份增长1 4% 1—5月份转为下降1 1% [3] 利润构成分析 - 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3% 较1—4月回落0 1个百分点 PPI累计同比为-2 6% 降幅扩大0 2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利润率累计值同比为-4 2% 降幅较1—4月回落1 6个百分点 [3] - 毛利润同比增长1 1% 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个百分点 [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 7% 营业成本增长3%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 97% 同比下降0 19个百分点 [3][4] 分行业利润表现 - 采矿业利润总额3580 4亿元 同比下降29% 制造业利润总额20201 4亿元 增长5 4% 电力 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3422 5亿元 增长3 7% [3] - 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38 2% 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 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 6%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 6% [4]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 8%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 1% 电力 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 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 6% [4][5] - 纺织业下降1 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 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0 4% 汽车制造业下降11 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50 6% [5] 装备制造业与新兴领域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 2% 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 4个百分点 其中电子 电气机械 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1 9% 11 6% 10 6% [5]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 [6] - 通用设备 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 6% 7 1% 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 6个百分点 [6]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 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 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1 5% 31 2% 20 7% [6]
国家统计局:1—5月份,我国航天、航空、航海等“三航”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
快讯· 2025-06-27 01:39
三航产业整体表现 - 1—5月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 [1] - 飞机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20.7% [1] - 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行业利润增长28.6% [1] - 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68.1% [1] 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增长85% [1] - 金属船舶制造利润增长111.8% [1] -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利润增长63.2% [1]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利润增长15.4% [1]
国家统计局: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做强国内大循环
快讯· 2025-06-27 01:3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万亿元,比1—4月份增加6034.1亿元,但同比下降1.1% [1] - 从毛利润角度看,规上工业企业毛利润同比增长1.1%,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0个百分点 [1] 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 - 利润下降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1] - "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6%、7.1%,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 [1]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各地区加大力度推动"两新"政策落地实施,有效释放内需活力 [1] - 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相关行业利润增长 [1] - 需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做强国内大循环,强化创新驱动 [1]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国家统计局· 2025-06-27 01:3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概况 -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万亿元 同比小幅下降1.1% 但较1—4月份增加6034.1亿元 [1] - 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高基数下拉利润增速1.7个百分点 [1] - 毛利润同比增长1.1% 拉动整体利润增长3.0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 为盈利恢复创造条件 [1] 装备制造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 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 8个细分行业中7个实现增长 [2] - 电子行业利润增长11.9% 电气机械增长11.6% 通用设备增长10.6% [2] 高端制造领域亮点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大增56.0% 其中飞机制造增长120.7% 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增长28.6% [2] - 船舶制造领域利润增长85.0% 金属船舶制造增长111.8%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增长63.2% [2] 政策驱动行业增长 - 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长10.6% 专用设备增长7.1% 合计拉动工业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 [3] - 电子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39.3% 通用零部件制造增长26.7%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增长11.3%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利润增长101.5% 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增长31.2% [3] 企业类型分化 - 私营企业利润增长3.4% 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增长0.3% 分别高于工业平均水平4.6和1.4个百分点 [3] - 私营企业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0.9个百分点 外资企业拉动0.1个百分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