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1-8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利润率获持续推动,工企利润同比增速转正
渤海证券· 2025-09-29 10:58
宏观数据点评报告 利润率获持续推动,工企利润同比增速转正 ――2025 年 1-8 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 | 究 | 分析师: | 宋亦威 | SAC NO: | S1150514080001 | 2025 年 | 9 月 | 29 |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 | | [Table_Summary] | | | | | | | | | | 事件:2025 年 9 月 27 | 日,统计局公布了 1-8 |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数据, | | | | | | 宋亦威 | 1-8 |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 0.9%。 | | | | | | | 022-23861608 | | | | | | | | | | SAC NO:S1150514080001 | | 点评: | | | | | | | | songyw@bhzq.com | | | | | | | | | | | 1-8 |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 | | | 0.9%, ...
投资策略专题:光刻机投资图谱
天风证券· 2025-09-28 13:46
核心观点 - 光刻机作为半导体设备中占比最大的品类(24%)[10],受益于电动汽车、风光储、人工智能等新需求驱动,全球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258.4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315亿美元[10] - 光刻技术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工艺,占制造成本约三分之一,耗时占比40%-50%,光刻机技术难度极高,被誉为"超精密制造技术领域的珠穆朗玛峰"[4][15] - 光刻机技术演进以提升分辨率和减小关键尺寸为核心目标,遵循瑞利判据理论,发展出I-line、KrF、ArF、ArFi浸没式和EUV五大类别[17] - 中国光刻机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2023年产量达124台,市场规模突破160.87亿元,中芯国际启动国产浸没式光刻机验证,有望突破外部限制[25] - 光刻机产业链涵盖光源系统、光学系统、双工件台等核心部件,以及光刻胶、特种气体、精密件等关键材料,相关标的包括炬光科技、茂莱光学、华特气体等[27] 市场回顾 - 全A指数本周(9.22-9.26)上涨0.25%,日均成交额23092亿元,较前周减少2071亿元,市场活跃度高位震荡[4] - 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势,主力资金流出放缓,两融余额升至24444亿元,资金主要流向半导体、5G应用等概念[4] - 平均上涨家数2191家,较前周增加5家,平均涨停家数由72家降至64家,赚钱效应减弱[4] - 拥挤度方面,固态电池、光伏概念拥挤度较高,钒电池、光刻机拥挤度环比增幅最大[4] 光刻机市场规模与地位 - 2022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1076.5亿美元,光刻机占比24%,规模258.4亿美元,2023年增至271.3亿美元,2024年预计达315亿美元[10] - 光刻机是半导体设备中最大细分品类,其他主要设备包括刻蚀设备(20%)、薄膜沉积设备(20%)、测试设备(9%)、封装设备(6%)等[12] - 中国光刻机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160.87亿元,产量124台,政策支持推动国产化能力提升[25] 光刻技术原理与演进 - 光刻技术通过光学方法将电路图形转移到晶圆表面,直接决定晶体管最小特征尺寸和集成密度[15] - 技术演进遵循瑞利判据(分辨率=k1*λ/NA),通过减小光源波长、降低工艺因子k1、提升数值孔径NA实现[17] - 发展历程从1974年Optimetrix(1800nm CD)到2017年ASML EUV(7nm CD),分辨率提升超250倍[19] 光刻机核心部件与技术难点 - **曝光光源**:EUV采用LPP技术,需250W以上高功率输出,激光线宽极窄,系统转换效率要求高(20kW输入→250W输出)[33] - **光学系统**:包含照明系统和投影物镜,EUV需全反射式结构,反射镜寿命是关键挑战[36] - **双工件台**:需超精密测量(分辨率50pm)、运动控制(套刻精度<1nm)和机械设计,支撑高速高加速度纳米级运动[40] 产业链投资图谱 - **光源设备**:炬光科技、长光华芯、福晶科技[27] - **光学镜头**:茂莱光学、蓝特光学、波长光电[27] - **光刻胶**:彤程新材、晶瑞电材、南大光电[27] - **特种气体**:华特气体、凯美特气[27] - **精密件**:富创精密、新莱应材、安泰科技[27] - **整机与集成**:张江高科、中旗新材、芯碁微装[27] 重点主题动态 - **光刻机**:中芯国际验证宇量昇浸没式光刻机,突破外部限制[5][25] - **AIDC**:政策需求共振,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目标35%,规模超300EFLOPS,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2800亿元[82][84] - **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将发布1.8米人形机器人,算法迭代提升稳定性,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机、传感器、减速器等[90][95]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工信部明确"十五五"时期以新质生产力为重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赛道[98][99] - 多部委推动"人工智能+"政策落地,北上广深等数十城市出台专项行动计划,覆盖算力基建、场景应用、技术攻关[87][89] - 上海未来启点社区聚合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支持颠覆式创新,上海国投以耐心资本布局未来产业[102]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规模超58亿元居同类第一,连续5日净流入近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4:03
相关机构表示,从基本面看,是下游厂商扩产的意愿强劲。扩产的动能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存储扩产和长鑫上市。AI的虹吸效应扩散到了存储,存储涨价现象严重。继美光传出计划 对DDR4和DDR5内存产品涨价20%至30%的消息后,三星也被爆料将在四季度对内存产品进行涨价,涨 幅预计在15%至30%之间。据消息人士透露,三星已通知大客户,今年第四季度DRAM类的 LPDDR4X、LPDDR5/5X协议价格将上涨15%至30%以上。国内方面,此前,证监会备案公告显示长鑫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这可能是继中芯国际之后,A股市场五年来最大规模的科 技股IPO。因此,后续存储的扩产对于设备而言也是一大利好。 二是GPU带来的先进制程扩产需求。我们在此前点评中描述过中国GPU市场规模巨大,今年中国 GPU市场规模达500亿美金,50%增速上行,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125亿美金。这意味着不计算AI带 来的存储等芯片需求,到2027年仅GPU便可为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扩容60-74%。 此外,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为了实现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阿里巴巴正在 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 ...
徐州,如何靠芯片支棱起来
36氪· 2025-09-24 02:10
据说,当年有人说,"你们徐州还想发展什么,好好种地好好挖煤,贡给南京和苏南其他地区就行了。" 缺"芯",只能自己补。其中一家叫徐州博康的企业正异军突起,打破了国外光刻胶企业长达20年的垄断现状。 一直以来,光刻胶是生产芯片时最关键的材料,能够直接影响到芯片的品质,尤其制作手机、电脑芯片都需要高端光刻胶,因此被誉为"半导体材料皇冠 上的明珠"。 当然,这是网上流传的说法,真实性已经很难去证实了。 但这个传言却也说明一点,徐州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煤都"。有数据显示:1949年后徐州累计产煤10亿吨,一度为江苏贡献了八成以上的煤炭。"一城 煤灰半城土",有人曾经这样形容徐州。 但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灰头土脸"的徐州,却正在惊人一跳:徐州,在芯片产业上发力了! 在江苏省2024年重大项目名单里,徐州的信息技术项目入选总数高达7个!甚至,能和苏南部分城市掰掰手腕。这里面有先导半导体薄膜材料、光刻胶、 单晶硅材料等芯片产业里的核心环节。在新能源方面,也有5个项目。 能列入江苏省重大项目的,有个最基本的门槛:总投资原则上不低于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不低于3亿元。 | (-) | 战略性新兴产业(186个) | | | ...
张汝京新加盟!
国芯网· 2025-09-23 13:56
据 上海电力大学官网介绍, 张汝京博士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界的标杆人物,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之父"。他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后赴美国深造,先后获得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和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9月23日消息, 上海电力大学近日隆重举行特聘教授聘任仪式,正式聘请张汝京博士担任特聘教授! 张博士曾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任职长达二十年,期间深度参与了全球多个晶圆厂的建设与运营管理,积累了深厚的半导体产业经验。 怀着产业报国的理想,他先后创办了世大半导体、中芯国际、新昇半导体及芯恩集成电路等多家具有深远行业影响力的企业,成功推动中国芯片制造实现 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攻克了多项关键"卡脖子"技术瓶颈,深刻影响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进程,是业界广泛推崇的时代楷模。 聘任仪式上,张汝京教授对上海电力大学的信任与支持表达诚挚感谢。他回顾了在美国达拉斯浸会大学的求学时光,并表示此次受聘既是荣誉更是使命, 未来将全力投入学校人才培养、师资梯队建设及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通过打破校企资源壁垒,推动 ...
粤开市场日报-20250923
粤开证券· 2025-09-23 08:14
市场表现总结 - 沪指下跌0.18%至3821.83点 深证成指下跌0.29%至13119.82点 科创50下跌0.10%至1407.30点 创业板指逆势上涨0.21%至3114.55点 [1] - 全市场4264只个股下跌 1107只个股上涨 57只个股收平 下跌个股数量显著多于上涨个股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24944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729亿元 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 [1] 行业板块表现 - 银行、煤炭、电力设备、公用事业、家用电器等五个申万一级行业上涨 其余行业全部下跌 [1] - 社会服务、商贸零售、计算机、综合、钢铁、医药生物等行业领跌市场 [1] - 半导体设备、半导体硅片、先进封装、央企银行、光刻机、中芯国际产业链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2]
广州再迎产业利好!中微华南总部基地项目开工,计划后年投产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06:2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中微公司致力于开发和提供等离子体刻蚀、化学薄膜、量检测等半导体高端关键设备 目前三十多种设备已覆盖半导体高端设备的25%到30% 计划通过有机生长和外延扩展在五到十年内覆盖50%到60% 发展成为平台型集团公司 [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49.61亿元 同比增长43.9% 过去14年保持年均营收增长大于35% 2024年较2023年销售增长44.7%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4.92亿元 同比增长53.70% 研发投入占总营收30.07% 高于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在研项目涵盖六大类设备及二十多款新产品 [2] - 产品覆盖泛半导体微观制造领域 包括新一代TSV深硅刻蚀设备、PVD及CVD设备 以及大平板显示技术、智能玻璃和玻璃基板所需的薄膜设备与等离子体刻蚀设备 [2] 产能扩张与区域布局 - 华南总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在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 总体规划占地130亩 一期项目占地50亩 预计2026年底建成 2027年投产 [1] - 基地将聚焦大平板显示设备研发与生产 并逐步拓展至智能玻璃、板级封装等新兴平板微观加工技术领域 [1] - 项目落地增强增城区半导体产业集聚效应 广州半导体设备制造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为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链发展注入新动能 [1][3]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增城区积极布局半导体、新型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政策引导、土地供给、优化审批流程等措施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 - 项目得到各级政府大力支持 季华实验室、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院所及业界合作伙伴共同参与 [1] - 公司计划与粤港澳大湾区科研机构、高校及产业链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推进"三维发展"战略 实现多元化布局与高质量发展 [3]
北方华创业绩高增市值年涨1200亿 大基金有序退出十年扶持浮盈182亿
长江商报· 2025-09-18 00:01
股东减持与股价表现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于2025年7月28日至9月15日减持北方华创259.19万股,持股比例降至4.999932%,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东 [2][4] - 减持后大基金持股3620.39万股,按当前股价计算持股市值约140.9亿元 [8] - 尽管大基金减持,公司股价近一年上涨80%,市值增加约1200亿元至2819亿元 [3][14] 大基金投资历程与收益 - 大基金通过2016年及2019年两次定增合计出资15亿元参与北方华创融资,占两次募资总额29.24亿元的51.30% [5][6] - 2019年底大基金持股比例为10.03%,通过2020年、2023年及2025年三次减持累计套现56.10亿元 [7] - 大基金十年投资浮盈约182亿元,预计未来将继续有序退出 [3][9][10] 公司业务发展与资本运作 - 公司由七星电子与北方微电子2016年战略重组成立,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产品体系最丰富的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 [11] - 通过2016年、2019年及2021年三次定增分别募资9.24亿元、20亿元和85亿元,用于半导体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 [5][12] - 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工艺装备(半导体装备、真空及新能源装备)和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晶体器件等) [12]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连续增长,分别为35.66亿元、44.10亿元和59.51亿元 [1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9.15亿元,同比增长30.01%,累计申请专利9900余件,授权5700余件 [12] - 2025年上半年立式炉、物理气相沉积(PVD)设备达成第1000台交付里程碑,刻蚀设备此前已实现同等目标 [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17-2024年营收从22.23亿元增长至298.38亿元(累计增长12倍),净利润从1.26亿元增长至56.21亿元(累计增长43倍) [1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1.42亿元(同比增长29.51%),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增长14.97%) [3][14]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营收和净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速 [3][14]
奥特维20250917
2025-09-17 14:59
**奥特维公司分析与光伏行业洞察**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专注于光伏设备制造 核心产品为组件端串焊机 受益于TOPCon扩产浪潮和大硅片薄片化趋势 产能快速增长[3] - 单晶硅设备市场取得突破 硅片端扩产放缓但仍创造订单需求[3] - 拓展钙钛矿和BC新设备 持续提供新订单增量[3]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28.8亿元 其中Q2达15亿元 同比环比均有增长[2][4] - 海外订单占比显著提升 接近国内水平 纯粹海外客户占比达80%[3][5][6] - 产品销往全球40余国 服务超600个生产基地 马来西亚基地投产助力海外响应[3][12] **行业挑战与机遇** - 光伏行业处于探底阶段 供过于求格局突出 产业链价格有所修复但产能出清不现实[2][5] - 整体需求收缩 但公司通过海外市场拓展平衡国内周期波动[2][5] - 串焊机业务依赖新技术存量替换(如0BB 三分片 四分片)和BCR新方向拓展 但新技术导入因盈利下降而放缓[5] - BC印胶线订单表现突出 上半年订单超去年全年水平 市占率领先[2][5] - 半导体后端设备复苏明显 2024年测试设备销售额增13.8% 封装设备增22.6%[10] **多元化业务进展** - 半导体设备:铝线键合机及AOI设备获认可 2024年订单破1亿元 2025上半年订单近9000万元 全年有望翻倍[3][10] - AOI设备扩展至光模块领域 获美国应用光电和国内环球光电订单 支持100G-800G模块检测[3][10] - 固态电池设备:布局硫化物电解质及相关设备 单吉瓦投资体量约12-15亿元 公司设备价值约1.5亿元 已获数千万元订单[3][10] - 与亿里科技合作突破硫化物技术路线 其产线2024年10月投产含公司设备[11] **财务与订单状况** - 2025上半年在手订单106.7亿元 同比下降26%[4] - 新兴行业占比提升:储能 锂电产品 半导体AOI与键合机快速增长[4] - 毛利率受单晶硅设备验收占比提升影响 净利率受减值计提扰动[8] - 整体业绩触底但季度环比增长 穿焊机市占率长期保持60%-70%[8][9] **未来战略方向** - 深耕光伏主业:推进串焊机新技术(0BB 多分片) 优化存量赛道效益 加强BC印胶线发展[7] - 加快国际化:增加北美及亚洲布局 提升纯粹海外客户比例[7][12] - 拓展多元化:单晶硅 电池片 储能 半导体设备寻找新机会[7] - 2025年海外订单上半年达12亿元(去年全年约35亿元) 无大额订单仍需求良好[6]
上海超硅IPO:三年累计亏损超30亿元 仍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9-11 09:28
《笔尖网》文/笔尖财经 今年6月13日,上交所受理了上海超硅的科创板IPO申请,7月2日,上海超硅审核状态变为已问询。 招股书显示,上海超硅主要从事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最大的300mm和200mm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销 售,同时公司还从事包括硅片再生以及硅棒后道加工等受托加工业务,已经发展为国际知名的半导体硅片 厂商。公司拥有设计产能70万片/月的 300mm 半导体硅片生产线以及设计产能 40 万片/月的 200mm 半导体 硅片生产线。公司产品已量产应用于先进制程芯片,包括 NAND Flash/DRAM(含 HBM)/Nor Flash 等存 储芯片、逻辑芯片等。 三年累计亏损超30亿元 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上海超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21亿元、9.28亿元、13.27亿元,然而同期净 利润却是-8.03亿元、-10.44亿元、-12.9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高达31.46亿元。 | 项目 | 2024 年末/2024 年 | 2023 年末/2023 年 | 2022 年末/2022 | | --- | --- | --- | --- | | | 度 | 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