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

搜索文档
塔牌集团:公司正在积极推行使用替代燃料替代部分煤炭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11:44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正在积极推行使用替代燃料替代部分煤炭 利用高热值废弃物作为燃料 替代部分燃煤 降低煤耗成本[1] - 该措施既是降本措施 具有经济性 也是未来的减碳核心手段[1] - 公司规划每条4500t/d以上的熟料生产线均建设替代燃料项目 目标是替代30%的煤炭用量 降低能源消耗总量[1] 项目进展与潜力 - 当前替代燃料的替代率在10%左右[1] - 未来替代率仍有提升空间[1] - 降本和减碳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1]
识碳减碳,香港生活新风尚
人民日报· 2025-09-07 06:29
香港环保减碳政策与行动 - 香港碳排放较峰值减少约25% [1] - 特区政府公布《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 力争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1] - 社会各界推动环保减碳工作 "惜食减废"成为生活风尚 [1] 剩余食物回收利用计划 - 美心集团举办创意料理大赛 鼓励利用剩余食材制作"零浪费美食" [2] - 环保组织"惜食堂"每周回收约33吨可食用剩余食物 [3] - "惜食堂"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回收超过16,000吨剩余食物 [3] 建筑物节能措施 - 建筑物用电占全港耗电量约90% [5] - 2024年超过3400个场所参与《节能约章2025》 承诺维持室温24-26摄氏度 [5] - 智能电表监测系统帮助市民实时调节用电量 [5] 绿色科技创新应用 - 制冷涂层技术覆盖9700平方米 预计年节电30万千瓦时 减碳150吨 [6] - 声学超材料项目获低碳绿色科研基金330万港元资助 [7] - 塑胶回收技术将废弃塑胶瓶升级再造为高附加值隔音产品 [7] 政府资金支持与产业规划 - 低碳绿色科研基金已批出33个科研项目 总金额约1.47亿港元 [8] - 特区政府致力打造香港成为绿色科技示范基地 [9] - 建立塑胶循环利用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 [7] 废弃物管理成效 - 香港都市固体废物弃置量2021年起连续3年下降 至2024年累计减少7.5% [3] - 厨余垃圾占每日弃置都市固体废物30% 源头减废至关重要 [3] - 政府通过源头减废和扩大回收网络扭转废物弃置量上升趋势 [3]
基石科技控股(08391)与埃克森美孚香港战略合作 计划于Esso品牌加油站部署超高速电动车充电站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1:49
战略合作 - 基石科技控股间接全资附属公司Cornerstone EV Charging成为埃克森美孚香港电动车充电服务战略合作伙伴 [1] - 埃克森美孚香港经营香港最大加油站网络之一 [1] 业务发展 - 合作支持香港绿色交通发展及电动车普及 符合香港2050年碳中和愿景 [1] - 公司将持续在本地及国际层面投资电动车充电业务 使命是"让电动车充电更方便" [1] 企业战略 - 合作符合公司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与减碳及倡导低碳生活目标一致 [1]
一瓶“溶剂”里的产业跃迁与城市新篇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10:48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生产商 全球市占率超40% 位居全球产能首位[2][3] - 公司主营产品电解液溶剂已完成全五类产品的一站式供应 产品最佳纯度可达99.999%[1][4] - 公司成功打破海外垄断 成为国内首家自研并工业化量产生物基1,3-丁二醇等高端化学品的公司[3]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研发中心拥有128项专利证书 由110多位专业人才组建研发团队[4] - 近四年研发投入增长超2倍 持续推动产品纯度达到99.999%的极限水平[4] - 配合国际巨头如比亚迪、天赐材料、三菱宇部等研发高品质电池材料 进入特斯拉、宁德时代、LG、三星SDI供应链体系[4]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公司通过创新工艺将捕集的二氧化碳固化到电解液溶剂产品中 每年消耗二氧化碳30万吨[2][3] - 东营基地每年可消耗10万吨二氧化碳 湖北及江苏基地共同形成规模化碳消耗能力[3] - 实现变废为宝的生态闭环 电池报废后所含二氧化碳不会再次排放[2] 产业链与区域影响 - 公司依托东营化工基础与完善供应链体系 形成从基础原料到终端应用的锂电池材料产业链集群[2][5] - 带动本地企业向高端材料延伸 实现从基础化工向高端材料的产业跨越[5] - 公司以技术突破引导行业发展 从配合企业转向引导企业的角色转变[4]
冰山冷热(000530) - 000530冰山冷热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7
2025-08-27 08:20
核心经营战略 - 聚焦冷热事业,深耕细分市场 [1] 优势细分市场表现 - 石油化工领域为德国巴斯夫国内行业唯一制冷设备 I 类供应商,与三桶油合作深化,进口替代持续深入 [1] - 船舰制冷领域在新造大型冷冻渔船制冷市场占有率领先,自主研发全球首套船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设备碳捕集系统,船舶碳捕集 OCCS 液化机组获2025中国制冷展金奖 [2] - 涡旋压缩机领域累计交付超过2000万台,2024年出口收入约3.5亿元,主要销往欧洲与南美 [2] - 储能热管理领域2024年订单过亿元,2025年订单良好,产能持续提升,主要为大连融科储能等重点客户配套服务 [2] 未来发展展望 - 通过接续奋斗实现快速成长和规模成长,为百年冰山奠定基础 [2] - 在事业持续成长基础上推动市值稳步提升 [2]
海油发展:拟3.71亿元出售冷能业务及资产给关联方
新浪财经· 2025-08-19 12:58
资产转让交易 - 公司拟转让珠海空分70%股权和债权、宁波空分65%股权、福建空分50%股权及冷能中心资产予海卓公司 交易价格合计3.71亿元 [1] 标的资产背景 - 冷能中心系2022年成立的研究机构 隶属于清洁能源分公司 专注冷能利用与减碳领域的技术研究及产业拓展 [1]
日本九州大学成功研制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科技日报· 2025-08-13 06:27
这一成果解决了掺杂量与离子传输效率难以兼顾的长期难题,为开发低成本、低温SOFC提供了新路 径。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燃料电池,还可推广到低温电解器、氢气泵以及将二氧化碳转 化为有价值化学品的反应器等,有望为氢能普及和减碳带来更广泛影响。(张佳欣) 责任编辑:闫弘旭 研究团队最终发现,将高浓度的钪掺杂到锡酸钡和钛酸钡中,可在300℃条件下实现超过0.01S/cm的质 子电导率,这一数值与传统SOFC电解质在高温运行时的性能相当。 结构分析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钪原子会将周围的氧原子连接成"ScO6高速通道",使质子以极低的 迁移势垒快速通过。这条通道宽阔且振动柔和,避免了高掺杂氧化物中常见的质子陷阱。晶格动力学数 据还表明,锡酸钡和钛酸钡的结构比传统SOFC材料更"柔软",可吸收更多钪,从而进一步提升质子传 输性能。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高效率和长寿命而备受关注,但其运行温度通常高达700—800℃,需 使用昂贵的耐高温材料,这制约了其广泛应用。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日本九州大学研 究团队研制出可在300℃中温条件下高效运行的新型SOFC,有望推动低成本、低温SOFC的开发, ...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制成功,有望大幅加快商业化进程
科技日报· 2025-08-12 07:2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高效率和长寿命而备受关注,但其运行温度通常高达700摄氏度至800 摄氏度,需使用昂贵的耐高温材料,这制约了其广泛应用。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日本 九州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可在300摄氏度中温条件下高效运行的新型SOFC,有望推动低成本、低温 SOFC的开发,并可大幅加快其商业化进程。 SOFC采用陶瓷作为电解质,运行温度高,适合固定式发电。如果将陶瓷电解质的运行温度降低,制造 和维护成本也能降低。研究发现,电解质由不同原子组合并按晶格结构排列,质子需在这些原子间穿 行。过去的研究尝试通过加入化学掺杂剂来提高质子传输速度。然而,这一方法虽然能增加质子数量, 却常导致晶格堵塞,使质子运动变慢。新研究旨在找到既能容纳大量质子又能让其自由运动的氧化物晶 体。 结构分析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钪原子会将周围的氧原子连接成"ScO6高速通道",使质子以极低的 迁移势垒快速通过。这条通道宽阔且振动柔和,避免了高掺杂氧化物中常见的质子陷阱。晶格动力学数 据还表明,锡酸钡和钛酸钡的结构比传统SOFC材料更"柔软",可吸收更多钪,从而进一步提升质子传 输性能。 这一成果解决了掺杂量与离子 ...
近八成上市煤企披露ESG信息,数字化成多家企业减碳帮手
新京报· 2025-08-08 10:33
ESG信息披露进展 -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规范性、主动性和覆盖面显著提高 截至2025年5月底 28家公司独立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 7家公司嵌入年报披露 披露率达79.55% 较2024年增长21.41个百分点 披露数量和披露率均创新高 [1] - 煤炭上市公司ESG评级分布改善 AA级占比由2024年2.9%提升至2025年4.55% A级占比由2024年2.9%提升至2025年6.82% BBB级占比由2024年11.8%提升至2025年38.64% [1] 企业减碳目标 - 中国神华将2021-2030年定为碳达峰阶段 中期目标是2030年范围一、二的碳排放总量比2020年控制在增加70%之内 目前实现进度为比2020年增加47.8% 公司以电力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 推进全产业链碳达峰行动 [2] - 兖矿能源提出短期目标是2025年实现年度二氧化碳减排70万吨 长期目标包括2030年清洁能源利用占比相较2020年提高至10%以上 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2] 数字化助力转型 - 华阳股份提前3年在山西实现所有生产矿井智能化 下属一矿是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 通过技术改造 全员人均效率达到1392.91吨 同比提高249.52吨 [3] - 陕西煤业建新煤化公司搭建节能环保能耗在线监测平台 实现生态环保及能耗数据的聚合、建模和分类存储 构建全面的节能环保监管体系 [3] - 中国神华2024年引入人工智能新技术 提升供应链管理智能化水平 建立供应链大数据平台 实现对供应链数据的深度分析 [3] ESG战略价值 - ESG评级不仅是合规要求 更是链接资本、管理风险、提升竞争力的战略工具 煤炭上市公司ESG评级尚有提升空间 [4] - 率先完成ESG能力建设的煤炭企业 将在能源保供与低碳转型的双重使命中 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共赢 [4]
1杯拿铁 = 1杯石油 ?星巴克减碳没有Plan B
雪豹财经社· 2025-07-28 00:20
咖啡产业的碳足迹 - 一杯传统拿铁咖啡的碳排放约0.55kg,相当于同等体积石油的碳排放量 [3] - 不同咖啡饮品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卡布奇诺0.41kg、馥芮白0.34kg、意式浓缩0.28kg [3] - 茶的碳足迹仅为0.03kg,显著低于咖啡饮品 [4][10] 星巴克的减碳战略 - 公司承诺到2030年实现全球业务和供应链碳中和,并减少50%用水量和废弃物填埋量 [11] - 减碳措施包括使用智能物联网优化7500家中国门店能效,年节水1.7万立方米(相当于7个奥运泳池) [11][12] - 咖啡创新产业园安装2.6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覆盖25%园区用电需求 [12] 供应链减碳挑战 - 全价值链碳排放中70%来自供应商,乳业是最大单一碳排放源 [5][15] - 与远景科技合作开发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覆盖100%直采供应商和关键间接供应商 [15] - 针对不同垂直领域(如食品、物流、包装)定制减排方案,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16] 商业模式与减排关联 - "现制饮品+包装商品"双轨模式导致碳排放兼具餐饮业和零售业双重特征 [14] - 需同步解决能源密集型门店运营和长供应链排放问题 [15] - 碳中和战略覆盖"从咖啡种植到顾客杯具"全链条(Farm to Cup) [15] 品牌与环保形象 - 绿色logo从设计符号演变为主动环保意识象征 [5][18] - 全球3万余家门店通过环保行动强化生活方式品牌定位 [5][8] - 减碳被视为维护品牌声誉和获取未来增长机会的核心策略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