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

搜索文档
数据复盘丨人造肉、磷化工等概念走强 龙虎榜机构抢筹11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0:31
9月26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全天震荡走低;创业板指早盘一度小幅上扬,随后震荡回落,午后持续下探;科创50指数早盘窄幅震荡,午后震荡 走低。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828.11点,跌0.65%,成交额9279亿元;深证成指报13209.00点,跌1.76%,成交额12190.25亿元;创业板指报 3151.53点,跌2.6%,成交额5702.35亿元;科创50指数报1450.82点,跌1.6%,成交额939亿元。沪深两市合计成交21469.25亿元,成交额较上一交 易日减少2241.6亿元。 (原标题:数据复盘丨人造肉、磷化工等概念走强 龙虎榜机构抢筹11股) 人造肉、磷化工等概念走强 蓝丰生化、*ST亚太均5连板 盘面上来看,行业板块、概念跌多涨少。其中,石油石化、环保、农林牧渔、保险、公用事业等行业涨幅靠前;人造肉、磷化工、生态农业、低 碳冶金、租售同权等概念走势活跃。计算机、电子、传媒、通信、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建筑材料等行业跌幅居前;英伟达、光通信 模块、铜缆高速连接、CPO、液冷、激光雷达、国资云、AI语料等概念走势较弱。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化工、汽车、建筑装饰、轻工 制造等行业。 ...
3.26亿主力资金净流入 摘帽概念涨0.97%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9:38
摘帽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26日收盘 摘帽概念板块上涨0.97%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2位[1] - 板块内26只个股上涨 其中中嘉博创和曙光股份涨停 涨幅分别为10.03%和9.97%[1][3] - 有棵树 天创时尚 理工导航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8.70% 6.85%和6.32%[1] - 汉马科技 凯撒旅业 步步高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6.13% 4.62%和4.13%[1][5] 板块资金流向 - 摘帽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26亿元[2] - 24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其中5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2] - 同洲电子净流入1.58亿元居首 盛屯矿业和汇金股份分别净流入1.42亿元和1.41亿元[2] - 曙光股份净流入8003.37万元[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曙光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42.04%[3] - 中嘉博创和天创时尚净流入率分别为38.06%和15.61%[3] - 理工导航净流入率13.31% 东方园林净流入率12.06%[4] 资金流出个股 - 汉马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9027.70万元 净流出率8.06%[5] - 步步高净流出8986.74万元 净流出率8.64%[5] - 凯撒旅业净流出5778.96万元 净流出率8.64%[5] - 合力泰净流出5717.50万元 净流出率11.52%[5]
人造肉概念涨1.67%,主力资金净流入9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39
板块整体表现 - 人造肉概念板块9月4日收盘上涨1.67%,位列概念板块涨幅第8位 [1] - 板块内18只个股上涨,索宝蛋白、灵鸽科技、海欣食品涨幅居前,分别上涨7.15%、6.71%、4.42% [1] - 国恩股份、雪榕生物跌幅居前,分别下跌3.09%、0.83% [1] 资金流动情况 - 人造肉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0.14亿元 [2] - 9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索宝蛋白净流入2815.33万元居首,安琪酵母、富祥药业、爱普股份分别净流入1358.58万元、973.40万元、657.92万元 [2] - 索宝蛋白、嘉华股份、富祥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前,分别为8.52%、7.55%、7.10% [3] 个股资金明细 - 索宝蛋白主力资金净流入2815.33万元,换手率16.09% [3] - 东宝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918.54万元,净流出率-13.21% [4] - 海欣食品主力资金净流出1266.39万元,净流出率-6.43% [4]
F5G概念下跌4.87%,11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34
F5G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4日收盘 F5G概念板块整体下跌4.87%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多数个股下跌 仅2只股价上涨 其中创维数字上涨4.56% 梅安森上涨0.67%[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剑桥科技 华工科技 光迅科技跌停 太辰光下跌15.39% 仕佳光子下跌13.98% 中际旭创下跌13.39%[1][2] 板块资金流向 - 今日F5G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59.11亿元[2] - 29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11只净流出超亿元[2] - 中际旭创主力资金净流出20.03亿元居首 华工科技净流出8.46亿元 太辰光净流出4.91亿元 剑桥科技净流出4.73亿元[2] - 创维数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701.21万元 上港集团净流入2086.98万元 天地科技净流入828.55万元[2][3] 个股表现及换手率 - 中际旭创换手率8.49% 华工科技换手率10.97% 太辰光换手率14.51% 剑桥科技换手率15.90% 光迅科技换手率10.16%[2] - 长芯博创下跌12.36% 换手率12.83% 德科立下跌11.28% 换手率8.10% 东田微下跌10.06% 换手率19.37%[2] - 兆驰股份下跌3.49% 换手率3.84% 星网锐捷下跌4.84% 换手率5.12%[2] 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 共封装光学(CPO)概念下跌5.74% 光刻机概念下跌5.37% 存储芯片概念下跌4.61% 中芯国际概念下跌4.40%[2] - 汽车芯片概念下跌4.24% 先进封装概念下跌4.09% 光纤概念下跌3.98%[2] - 乳业概念上涨2.95% 免税店概念上涨2.57% 预制菜概念上涨2.36%[2]
9月4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念板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0:2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下跌1.25%至3765.88点 深证成指下跌2.83%至12118.7点 创业板指下跌4.25%至2776.25点 [1] 强势个股表现 - 沪深两市A股共计40只涨停个股 其中国光连锁(605188)中国瑞林(603257)欧亚集团(600697)位列强势前三 [1] 概念板块涨幅排名 - 乳业板块以2.95%涨幅居首 免税店板块涨2.57%位列第二 预制菜板块涨2.36%排名第三 [2] - 冰雪产业板块涨1.93% 养鸡板块涨1.89% 网红经济板块涨1.84% 分列第四至第六位 [2] - 广东自贸区板块涨1.68% 人造肉板块涨1.67% 猪肉板块涨1.33% 供销社板块涨1.22% 位列第七至第十 [2]
“人造肉第一股”被硅谷抛弃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29 00:14
核心观点 - Beyond Meat作为人造肉第一股 市值从200亿美元暴跌至1.9亿美元 跌幅达98% 反映行业过度炒作后的理性回归[4][6][8] - 公司面临三重困境:产品价格比真肉高30%-50% 复购率低于40% 行业实际增速仅10%远低预期30%[6][16] - 人造肉行业将呈哑铃式分化:植物基产品通过规模效应降价 细胞培养肉定位高端 发酵蛋白切入配料市场[18][20] 财务表现 - 2025年Q2营收7500万美元 同比下降20% 净亏损3320万美元 运营亏损3490万美元[6] - 总债务高达12亿美元 引发破产传闻 但公司明确否认申请破产计划[6][7] - 目标2026年实现EBITDA转正 正通过裁员和关厂削减成本[7] 发展历程 - 2009年由环境工程师Ethan Brown创立 采用植物蛋白纤维重组技术[9][10] - 2011年获Kleiner Perkins和比尔·盖茨1250万美元首轮融资[10] - 2019年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价25美元 首日暴涨163% 7个月后股价达239.71美元[10] 营销策略 - 将产品包装为环保生活方式 宣称节约99%土地和90%温室气体排放[11] - 获得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明星投资推广 形成潮流符号效应[12] - 2019年与麦当劳 汉堡王 肯德基合作 2020年进入星巴克中国3300家门店[13][15] 行业竞争格局 - 三大技术路线并行:植物基(Impossible Foods) 细胞培养肉(Eat Just) 发酵蛋白(Perfect Day)[17] - 传统食品巨头雀巢 泰森凭借渠道和成本优势挤压市场份额[7][16] - 美国植物肉市场份额仅2.5% 且增长放缓[7] 未来发展趋势 - 成本控制需优化原料 工艺和规模 采用更便宜碳源和氮源[20] - 需求端应聚焦场景替换而非教育 通过盲测促销使销量提升7倍[21] - 长期发展需实现与真肉同价 融入日常消费场景成为平凡选择[22]
雪榕生物股价小幅下跌 上半年亏损1.03亿元
金融界· 2025-08-26 20:03
股价表现 - 8月26日收盘价6.7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3% [1] - 当日成交量150942手 成交金额1.02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食用菌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金针菇、杏鲍菇 [1] - 属于农牧饲渔行业 涉及农业种植和人造肉概念板块 [1] 公司财务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1亿元 同比下降26.17%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03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46.32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194.62万元 [1] 公司治理 - 拟为全资子公司成都雪榕提供不超过500万元反担保 [1]
索宝蛋白股价微跌0.74% 大宗交易折价成交1584万元
金融界· 2025-08-22 17:3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股价报17.4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4% [1] - 当日开盘价17.69元,最高价与开盘价持平,最低价17.34元,振幅1.99% [1] - 成交额0.53亿元 [1] 大宗交易 - 8月22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100万股,金额1584万元 [1] - 成交价15.84元较当日收盘价折价9.33% [1] - 该笔交易占当日竞价交易成交额的30.09% [1] 资金流向 - 8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19.69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236.84万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大豆蛋白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饲料、保健品等领域 [1] 行业分类 - 所属行业包括农牧饲渔、粮食概念、人造肉等 [1]
“人造肉第一股”千亿市值毁灭:过去10年假科技盛行的一个缩影
创业邦· 2025-08-22 10:07
公司表现与市场状况 - Beyond Meat自2019年上市后市值从200亿美元峰值下跌99%至不足2亿美元[6] - 公司累计融资16.9亿美元但未能实现可持续经营[6] - 人造肉行业过去十年复合增长率仅10% 远低于市场预期[8] 成本结构与竞争劣势 - 人造肉出厂成本达每公斤7美元 显著高于牛肉(6美元)、猪肉(2.5美元)和鸡肉(2美元)[10] - 高成本导致产品在同质化市场中缺乏竞争力[10] - 白羽鸡等传统肉类过去10年复合增速达19% 成本优势明显[10] 技术瓶颈与行业局限 - 人造肉未能实现规模化后的成本下降承诺[13] - 农业单产能力和畜牧育种技术50年来未出现颠覆性变化[21] - 原子世界技术进步停滞 与数字领域的ChatGPT时刻形成对比[18][21] 资本动向与替代方案 - 比尔·盖茨2019年短期投资Beyond Meat后转向昆虫蛋白领域[19] - 昆虫蛋白成本约2美元 接近鸡肉价格水平[19] - 盖茨基金会向昆虫基因改造项目提供350万美元资助[19] 宏观背景与理论框架 - 人造肉热潮源于1972年《增长的极限》提出的资源天花板理论[13][14] - 技术停滞被归因于1960年代后对核技术等前沿科技的主动限制[16][17] -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加剧了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压力[14][16]
动物疫苗概念下跌0.72%,6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8:56
板块表现 - 动物疫苗概念板块整体下跌0.72%,位列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仅3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科兴制药(2.06%)、海正药业(0.44%)和国药现代(0.09%)[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申联生物(-2.00%)、蔚蓝生物(-1.94%)和贤丰控股(-1.79%)[1][2]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0.68亿元[2] - 11只个股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6只净流出超千万元[2] - 康华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3049.67万元居首,申联生物(2737.96万元)和大北农(2427.41万元)紧随其后[2] - 海正药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733.91万元,科兴制药(1669.98万元)和罗牛山(1038.48万元)亦获资金流入[2][3] 个股交易数据 - 康华生物换手率3.52%,申联生物换手率达7.73%[2] - 资金流入个股中,科兴制药换手率为3.12%,海正药业换手率为2.44%[2][3] - 大北农与天康生物当日股价持平,换手率分别为2.85%和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