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搜索文档
锻造新质生产力的“金刚钻”
新华日报· 2025-09-21 21:21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政策推进 - 江苏作为实体经济大省和产业工人集聚大省 深化产改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1] - 江苏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目前全省实施产改企业超万家 覆盖产业工人732万人 [3] - 省级层面出台60多项产改政策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单列写入新修改的《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 [5] 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 明确到2035年培养200名左右大国工匠 1000名左右省级工匠 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 [5] - 27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3个设区市 培养学徒超10万人 [5] - 每年组织竞赛超600项 近万人通过竞赛晋升技能等级 [5] - 全省首批数字技术人才"技能+职称"双认证在镇江落地 30人通过认证 [6] 职工技能提升与学历教育 - "求学圆梦"行动开展9年来 今年发放7500万元补贴 助力7.5万名农民工和一线职工提升学历与技能 [5] - 高技能人才增加65.1万人 [3] - 各级工会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组织6479名劳模工匠和思政教师进入14903家学校和企业宣讲 线上线下受众超9300万人次 [5] 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鼓励职工科技创新 熊星团队攻克精密制造测量难题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7] - 省劳模袁步华帮助江苏格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攻克氟化工装置技术难题 实现单台产能提高10倍 维修周期延长至2年以上 年节电超亿千瓦时 [8] - 全省共有各级创新工作室1万家 其中全国示范性工作室14家 省级175家 [8] 创新激励机制与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 1.2万人次劳模工匠组织开展活动5200多次 解决技术问题1.1万个 帮助职工提升技能水平超11万人次 [8] - 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职工董书茂因工艺优化项目获得13.3万元创新奖励 2024年创新实施项目为企业增效267万元 [9] - 江苏健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体系 截至今年8月评聘特级技师252名 首席技师26名 [9] 薪酬待遇与职业发展 - 董邦亮成为技能等级与学历待遇"并轨"受益者 每月增收300元并晋升为班组长 [4] - 南钢集团80后炼钢工张红军获评江苏首批首席技师 月津贴8000元 待遇比肩管理层 [9] - 江苏美申美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操作工张庚获评六级"工人工程师" 每月津贴1000多元 [9] 企业创新机制建设 - 2.08万家企业 200多万名职工签订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 实现多劳者多得 技高者多得 创新者多得 [9] - 群众性创新纳入地方和企业研发体系 推动创新成果与晋升 薪酬激励挂钩 [8] - 苏州市总工会打通技术骨干与党员队伍双向转化通道 锻造"红色工匠" [10]
2025年“轨道上的京津冀”铁路职工技能竞赛(机车司机)北京赛区决赛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10:35
据悉,决赛自9月16日至18日,在国铁北京局丰台机务段举办,来自丰台机务段、北京机务段、怀 柔北机务段等相关单位的30名入围决赛的选手将进行精彩激烈角逐。同时,丰台机务段还组织100名电 力机车司机全程观摩比赛。 9月16日,"轨道上的京津冀"铁路职工技能竞赛(机车司机)北京赛区决赛开幕式在丰台机务段举 办。 据介绍,本次总决赛共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考试。理论考试内容包括《铁路机车操作规 则》《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机车运用管理规则》《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以及各型机车专业知 识、一次乘务作业标准等专业知识;实作考试为各型机车静态检查、电器试验、制动机试验等内容。 据了解,今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常态化开展"轨道上的京津冀"铁 路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工作方案》。通过广泛开展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励京津冀三地铁路职工立 足岗位、提升技能、争作贡献,加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升铁路运营安全生产能 力和服务水平,助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保 障。 2025年技能竞赛选定工种为铁路机车司机,9月9日至12日,已经在石家庄 ...
2021年至2024年,我国新建基层工会37.6万家
新京报· 2025-09-13 08:36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郑建邦作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 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工会组织体系不断健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2021年至2024年,全国新建基层工 会37.6万家,发展工会会员3389.6万人。 报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工会法,持续提升工会工作法治化水平,取得明 显成效。 截至2025年6月15日,24个省(区、市)完成实施工会法的地方性法规修改,14个省(区、市)出台工会劳动 法律监督地方性法规,29个省(区、市)出台36部民主管理地方性法规,30个省(区、市)出台41部集体协 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17个省(区、市)出台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其中,工会组织覆盖面显著扩大。工会组织体系不断健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2021年至2024年,全国 新建基层工会37.6万家,发展工会会员3389.6万人。开展工会维权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三年行动,12 家头部平台企业总部及省级分支机构建会基本实现全覆盖,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 者会员2095万人。 从检查情况来看 ...
第八届河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开幕
郑州日报· 2025-09-12 00:45
9月11日上午,第八届河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高新区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省总工会主席李公乐,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拴成,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周红霞,省 人社厅二级巡视员张天运出席活动,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路云出席并致辞。 路云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郑州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和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重 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技能河南建设、打造人力资源强省的战略部署,持续推动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质扩面,不断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融合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产业和技能 人才相互滋养、相互赋能的良性发展格局。本届大赛决赛开幕式和数据安全管理、互联网营销2类赛事 决赛在郑州举办,是郑州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强化"两高四着力"战略人才支撑的难得机遇。郑州将扛 稳责任,精心、精致、精细做好赛事服务保障工作,并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厚植技能人才成长沃 土,培养更多高素质产业工人和技术技能人才。希望广大技能人才通过这次大赛,进一步了解郑州、走 进郑州、扎根郑州,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书写"技能报国、匠心筑梦"的时代华章。 据介绍,第八届河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聚焦工业机器人 ...
报告:2021年至2024年中国新建基层工会37.6万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报告:2021年至2024年中国新建基层工会37.6万家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 谢雁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 和国工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10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显示,工会组织覆盖面显著 扩大,2021年至2024年,全国新建基层工会37.6万家。 报告称,中共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工会法,持续提升工会工作法治化水平,取得明显 成效。 其中,工会组织覆盖面显著扩大。工会组织体系不断健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2021年至2024年,全国 新建基层工会37.6万家,发展工会会员3389.6万人。开展工会维权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三年行动,12 家头部平台企业总部及省级分支机构建会基本实现全覆盖,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 者会员2095万人。 在维权服务方面,报告显示,2024年,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办理争议案件425.7万件,涉 及劳动者454.9万人,工会参与办理职工争议案件80.7万件。在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上,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部出台权益保障政策,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纠 ...
聚力产改新征程 共筑联盟新篇章 大港街道开展智能智造产业培训
镇江日报· 2025-09-02 23:23
核心观点 - 镇江经开区总工会联合大港街道总工会开展智能智造产业培训活动 旨在探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路径 通过培训凝聚职工力量 促进企业行稳致远 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1] 培训内容与形式 - 培训涵盖集体协商专题培训 职工互助保障业务宣讲 健康养生讲座等多方面内容 [1] - 镇江市委宣讲团围绕"两个健康"重要思想开展专题党课 呼吁工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1] 产业联盟建设进展 - 大港街道推动辖区内十余家企业加入镇江经开区新能源产改联盟与新材料产改联盟 [1] - 联盟在产教融合 技术创新 服务发展等改革实践中创新探索路径 [1] 培训成效 - 参训人员表示收获颇丰 学到实用知识和技能 拓宽工作思路 明确发展方向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 深入推进工会法全面有效实施
人民日报· 2025-08-27 23:23
工会法实施成效 - 工会法历经1992年公布施行及2001年、2009年、2021年3次修改,为工会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1]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今年5月至6月深入19个市(区),实地检查35家企业和21家职工服务站点,组织召开7场座谈会 [1] - 各地工会工作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工会组织覆盖面显著扩大,维权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1] 工会桥梁纽带作用 - 长安汽车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两比"(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 [2][3] - 全国劳动模范唐跃辉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有成员100余人,培养出多名技术能手 [3] - 浙江义乌李祖村组建国际创客村联合工会,依托创客工会开展创客培训 [3] - 职工技能等级实现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实增强 [3] 维权服务机制创新 - 河南新乡卫滨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维权服务平台,提供从咨询、调解、仲裁到法律援助的全流程服务 [5][6] - 工会融入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网格化调解,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 [5] - 全国总工会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三年行动,支持职工通过线上入会、指尖入会等便捷方式入会 [6] - 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红心蚂蚁驿站为外卖小哥提供休息充电服务 [6]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90后全国劳动模范郑建文在车间一线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8]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金蓝领"工程,设立11个阶梯式技能等级,54名职工通过"求学圆梦计划"实现学历提升 [8] - 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设重庆市现代制造工匠学院,年均培训1.5万余名产业工人 [9] - 学校深化"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打造产教融合共建实训基地 [9]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 部分省份尚未完成地方性法规修改,部门间协同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4] - 随机抽查中一些职工对工会的认知停留在文体活动层面 [4]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后服务、维权的针对性和广泛性不足 [6] - 少数工会阵地服务内容不够接地气,功能布局与职工需求不匹配 [6] - 部分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9]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深入推进工会法全面有效实施
人民日报· 2025-08-27 22:11
工会法实施成效 - 工会法历经1992年公布及2001年、2009年、2021年三次修改 为工会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1] - 2024年5月至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重庆、河南、浙江、辽宁等19个市(区)开展工会法实施检查 实地检查35家企业和21家职工服务站点并召开7场座谈会 [1] - 各地工会组织覆盖面显著扩大 维权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但部分地方配套法规制度建设滞后 基层工会存在不规范、不活跃问题 [1] 工会职能发挥 - 重庆长安汽车工会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及"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两比"(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群众性创新活动 [2][3] - 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技术能手 如长安汽车唐跃辉工作室拥有100余名成员 [3] - 浙江义乌李祖村组建国际创客村联合工会开展创客培训 激发创业激情 [3] 维权服务机制 - 河南新乡卫滨区总工会建立一站式维权服务平台 整合心理咨询、帮扶救助、法律援助及劳动仲裁功能 [5] - 重庆九龙坡区设立红心蚂蚁驿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休息充电服务 [6] - 全国总工会推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三年行动 支持线上入会、指尖入会等便捷入会方式 [6]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90后全国劳模郑建文带领团队攻坚技术升级 反映产业工人技能标准持续提升 [8] - 中信重工实施"金蓝领"工程设立11个阶梯式技能等级 54名职工通过"求学圆梦计划"实现学历提升 [8] - 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年均培训15000余名产业工人 重点建设"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9] 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 部分省份未完成地方性法规修订 政府部门对工会法职责理解存在偏差 [4]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后服务维权针对性不足 少数工会阵地功能与职工需求不匹配 [6] -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需强化部门协同 明确地位保障、技能形成及权益维护责任 [9]
深入推进工会法全面有效实施
人民网· 2025-08-27 22:09
工会法实施成效 - 工会法历经1992年公布施行及2001年、2009年、2021年三次修改 为工会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1] - 2025年5月至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重庆、河南、浙江、辽宁等19个市(区) 实地检查35家企业和21家职工服务站点 召开7场座谈会 [1] - 各地工会工作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 政治作用充分彰显 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有效发挥 组织覆盖面显著扩大 维权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1] 工会职能发挥 - 长安汽车工会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及"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两比"(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创新活动 [2] - 全国劳动模范唐跃辉在长安汽车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 拥有100余名成员 培养多名技术能手 [2] - 浙江义乌李祖村组建国际创客村联合工会 开展创客培训激发创业激情 [2] - 工会带动职工投身现代化建设 技能等级提升 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 [2] 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 部分省份未完成地方性法规修改 地方政府对法定职责理解不准确 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 [3] - 随机抽查显示部分职工对工会认知仅停留在文体活动层面 [3] - 建议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坚持工会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切入点 [3] 维权服务机制 - 河南新乡卫滨区总工会建立一站式维权服务平台 整合心理咨询、帮扶救助、法律援助及劳动仲裁功能 [3] - 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网格化调解 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 从源头预防劳动争议 [3] - 重庆九龙坡区设立红心蚂蚁驿站 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休息、充电等服务 [4] - 全国总工会推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三年行动 支持线上入会、指尖入会等便捷方式 [4] 服务短板与优化方向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后服务维权针对性不足 少数工会阵地功能与职工需求不匹配 [4] - 建议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 丰富企业民主管理形式 加强服务阵地建设 [5] - 需重点保障灵活就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5]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90后全国劳模郑建文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应对航空工业技术标准提升需求 [6] - 中信重工机械公司实施"金蓝领"工程 设立11个阶梯式技能等级 54名职工通过"求学圆梦计划"实现学历提升 [6] - 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年均培训15000余名产业工人 [7] - 工会法明确要求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培养懂技术会创新的产业工人队伍 [6] 改革深化挑战 - 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产改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工人地位保障、技能形成等方面责任不清 [7] - 建议完善劳动、工会等领域法律制度 加强执法监督 压实各部门职责 [7]
“继续为基层产业工人发声”(人大代表在基层)
人民日报· 2025-08-20 22:21
人物背景 - 孙景南为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分厂电焊工 中国中车首席技师 从事焊接工作30余年 完成多项轨道交通装备焊接工艺创新和技术攻关 [1] - 2011年组建"孙景南技能专家工作室" 累计完成培训1600课时 培训青年员工70批次 受益学员超2000人 带领团队完成技术攻关201项 成果转化44项 [3] - 工作室2019年获"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3]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 2023年提出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建议 部分内容被采纳 如扩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覆盖面 支持企业及院校开展认定 [2] - 2024年调研发现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受阻 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称互认不畅 技能证书在积分落户等政策中权重过低 [2] - 2024年建议构建"需求导向型"技能培养体系 包括发布紧缺工种目录 对职业院校新设专业补贴 实施"技能升级紧急计划" [2] - 建议重构职业发展制度 对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技能人才给予成果转化收益分成 允许技术入股创业 [2] 行业技术发展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推进智改数转网联 车间机械化程度提升 "人机协同"日益普遍 [3] - 孙景南参与推进"人机协同"和智能化生产线建设 [3] 人才培养与推广 - 定期走进中小学高校宣讲 分享产业工人成长故事 旨在吸引青少年投身制造业 [3] - 目标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和产业支撑 [3]